|
九级A组(1) 练习曲 车尔尼
5 L8 d0 L, W+ _- l5 r: z此曲主要练习左手的跑动。右手则是和弦的连接,右手手腕要松。全曲节奏比较轻快。虽然是左手音域很低的练习曲,但不能给人一种失去弹性的感觉,要通过右手很富于弹性的和弦奏法,使得曲子弹起来。右手要带动起积极性,声音听起来要很漂亮,和弦要弹奏整齐。乐曲最后两手弹奏的琶音也需要非常的整齐。这首练习对于左手技术比较过硬的同学们可能稍微容易一些,但对于左手手指不是很灵敏的同学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这首曲子虽然是左手快速的奔跑训练,但右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P: m3 L2 M" A0 k; I2 d- H: z# Z* l7 i; L+ m0 g
九级A组(2) 前奏曲与赋格 巴赫
1 e- P- Y4 D5 L' o6 F- b2 T( m6 J, b5 V* X6 { |3 f7 I
此曲是巴赫当年为教学而写作的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一首。乐曲开始好象中间隐藏了一个旋律线条,但不要过于突出这个旋律线,否则声音上会显得不是很平均。要求每一个音都很平稳,并且非常清晰。我们要通过学习巴赫的作品,找到节奏上的均衡以及声部之间平衡的感觉。后面的赋格没有写连线或是跳音,建议主题用断奏(跳音)的方法来弹,并要注意长线条的句法,要渐弱。从第三行第四小节开始右手不再用跳奏方法来弹,要用连奏,并要求一只右手弹出两个声部的效果。五十六页第三行右手有一个比较长的装饰音(颤音tr)弹奏时要在第三拍上把声音停断下来,也就是一、二拍弹,第三拍休止。第四行中左手也有一个装饰音(颤音tr),弹奏这个音时注意音头的时值稍长一些,弹奏这个音的后半部分时再平均地弹奏。这样进拍子时才能在节奏上跟右手对整齐。
4 R0 B" Z H6 G( Z
0 O. n7 v5 H# Y- d* x九级A组(3) 奏鸣曲 a小调第一乐章 (K 310) 莫扎特 , {: i: u9 p$ J$ i& J
5 N' u% e/ E. m% [此曲是庄严的快板,调性上虽然是小调,但性质是比较庄重的,建议速度不要太快,要适中。整个乐曲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不要弹得象是急急忙忙去什么地方做事似的,要弹得很有份量,很有力。另外乐谱中装饰音要完全按照谱面所写的进行弹奏。装饰音如果是有一个象小尾巴似的东西并加上一个横线,这就是说装饰音不占后一个被装饰音的时值,而没有这一道横线时,时值上要与后一个被装饰音平均分配。这个奏鸣曲比较困难的部分是在六十页第一行到第五行,这里右手开始出现两个声部以及装饰音建议在演奏右手的装饰音时,要特别注意两手要对齐,音量上左右手要平衡。对于这些比较困难的段落,同学们应多加练习。另外六十三页第四行第一、二小节右手有一串小音符,因为在音区、音位上的差别,所以要特别注意。第一小节结束后翻高八度音区弹奏第二小节时要从容一些,并且这里的力度要求也是强(f),可以弹奏成小范围由慢渐快的快速弹奏,这样更便于演奏出有力量的感觉。 + j7 r) {1 M5 W4 E* i0 J) \
s* g" `! g1 N: n: Y
九级A组(4) 小丑 维拉.罗勃斯 " H {+ L9 I: [+ X/ f' Q t
% V! ^# d% f- U% q8 x% o9 b
这首作品也有“黑娃娃”、“黑傀儡”的叫法,可能是由于黑白键交替弹奏的原因。乐曲速度非常快,而且技术上是一种特殊的两手振动弹奏方法,好象我们用鼓捶把两手分开击鼓的感觉。但力度要均匀,左手基本上都在黑键(半音键)弹奏,右手则在白键(全音键)弹奏的时间最多。此曲要表现出巴西风格的音调、音乐以及节奏特点。六十六页第三、四行左手的弹奏最富有巴西特点,要弹得非常准确。另外,六十六页第三行最后两小节的弹奏不要停顿,要一气呵成。困难之处在六十五页第三行,主要是右手在完成和弦的同时,还要突出一个旋律,声音上不要弹奏得太浑浊。要能听出并不是十分动听的歌声来。乐曲尾声可以处理成弱(p)的结束,也可以处理成强(f)的结束。但建议全曲结束前要有一个弱(p)力度的铺垫,才能更好突出最后一个和弦的很强(fff)奏。不管怎样的演奏都要抓住小丑的性格特点。 0 u; e3 S# |3 w* u
) k7 z3 ]. ?: ], d+ d/ q, T6 V7 p, m4 y* b# U8 o$ A$ H
九级B组(1) 练习曲 莫什科夫斯基 (OP.72.NO.5) & R8 \6 `$ y' ^7 X2 v" S2 p/ j3 _/ n5 m
6 r, \- f! p. ?
7 l9 b" [. ?* s' J, f这首练习曲主要是训练右手。要弹奏得非常流畅、非常优美,而且富于旋律化。并要注意此曲清晰、流畅如歌的特点。不要弹得干巴巴。右手力度要非常轻,非常流畅。从谱面上看起来,并不是很难,但真正做到按前面所提到的要求来弹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按照作曲者的风格很好的弹奏出此曲的特点。
. \6 y" e& b! u! z1 @
9 s9 a, K1 P, w; H3 Z1 U九级B组(2) 奏鸣曲 斯卡拉蒂 (G大调) ' D5 Y$ S+ a _
* V2 J7 f* h& @3 O' V此曲的特点是音乐非常明快、非常生动,节奏上要富于动力。连线与跳音要区别开,并且突出出来。从演奏技法来谈,跳音的演奏要用手腕弹奏,不要用手臂,动作不要太大。连线的演奏完全是用手指来弹奏,手指要干净,颗粒性要强。我们选用这位作曲家的作品,一个是为了钢琴考级具有各种风格而收集的,另一个是为了在学习这首作品之后,广泛的练习这位作曲家的作品。 : b0 |; i; R' h/ c3 o/ R
5 F5 i: o" c& U9 L* m8 F0 F% s6 @$ e+ y九级B组(3) 奏鸣曲(OP.2.NO.1) (F小调第一乐章)贝多芬
+ a+ X/ m; B8 Z4 R
7 @0 ^# z+ V3 y. H- d' M9 j' o6 L这首作品已不再是为初学钢琴的学生们准备的。因为此曲音乐上的份量、技术上的要求,以及声音上的要求已经不是一个初学钢琴者所能达到的。此曲要表现出一种决断,一种力量的内涵。音量上所要求的比莫扎特时期更强有力一些,情绪上要充满激情,要弹奏出既严肃又兴奋的感觉。全曲速度不要太快,第二小节的三连音多次出现,节奏要弹准确,并且与左手配合好。七十四页第二行要求力度上一方面做渐强到强(f)奏的准备,另一方面速度上要做渐慢的感觉。七十六页六十八小节左手出现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旋律,要求把这个旋律弹奏得深厚一些。最后结尾(七十八页最后一行从第四小节开始)的几个和弦,要弹奏地十分有力、整齐、速度上既不要做渐慢的处理,也不能因为和弦跳动的技术难度而使乐曲慢下来。
" T2 m3 }0 c/ c4 E- Y2 I+ I" F, P, i' g7 T+ Q( O3 Z
九级B组(4) 粤曲 “旱天雷” 陈陪勋 5 t" }7 q' X3 C2 w: ^+ n
. P7 b: d3 D7 @ K: A5 |+ T o; z( L: d此曲是由我国广东音乐曲牌“旱天雷”移植改编的钢琴曲,不要理解为旱天打雷的意思。此曲要弹出广东音乐细腻的风格,不能象北方音乐一样非常强有力的弹奏,既使是在乐曲中强(mf)奏时,力度也不能太重、太过分。结尾处(第八十一页最后一行第一小节)写着强(fff)奏符号,表现力度上很有力量,但声音不要弹破了,要沉着而有力,速度的选择也要适中,要恰如其氛,以便进入快速弹奏的最后两小节时,显露出明显的变化。全曲音调比较生动,高低音的变化。全曲音调比较生动,高低音的变化很多。另外左右手很多地方弹奏的音符是一样的,要注意两手的整齐和声音的统一性。 . Q0 k! l& L! H+ Q3 R8 V
6 X+ v+ Y- J3 q: N( J4 Z* _$ G( f T# c& j
九级选曲(1) 波兰舞曲 肖邦 (OP.40. NO 1) ) B/ S) m0 j w2 `6 L3 z
$ R3 K% I9 _6 ]# |) ?) ^: P& O/ M8 K* E& L3 R; d9 o3 s
此曲因为音调、节奏和气魄象威武的军队一样,所以也有“军队波兰舞曲”的叫法。这首作品主要练习和弦,对于手掌比较大的同学可能比较适合,因为这里和弦的跨度达到了九度,手掌比较小的同许饿可以不练习此曲。和弦的弹奏方法主要是用手腕来弹,要用手掌撑住,用手臂和手腕来带动手指进行弹奏。和弦的弹奏要非常整齐,同时还要能够听到和弦中的旋律音。此曲中带符点的、不带符点的三连音与四连音节奏变化要鲜明、准确。中段(八十四页从第一行开始)右手有一个很长的旋律,弹奏得要象嘹亮的军号声,而左手伴奏声部要象军鼓节奏的弹奏方法。这里力度标记写着中强(mf),并不意味着两手弹奏的力度一样重,左手伴奏要让位一些,以便更好的突出右手。另外,当左手换和弦时,踩着的踏板也要及时更换,否则声音听起来会很浑浊。还有一点需值得提起注意的地方是八十四页最后一小节,节奏上是三十二分音符,要与八十五页第一行最后一小节的十六分音符区别开;在弹奏三十二分音符时,应在这小节中第三拍的后半拍进行弹奏,而十六分音符则在第三拍上进行弹奏。结尾处要稳住一些,有一个结束的感觉。 + n6 V2 e- w& v' Q+ D
0 Y8 G& v: [! V# e
九级选曲(2) 前奏曲 普罗科夫耶夫
- v {; H- ]; f- h7 [6 o; u2 [* _7 D: \+ [6 t8 D( m
此曲要求速度既快力度又轻。乐曲开始时是很弱(pp)的奏法。左手的和弦是琶音奏法要先弹,以便琶音的最后一个音与右手的第一个音对齐。中段(八十八页最后一行)速度可稍慢一些,并且具有舞蹈性。在第九十页第二行第三小节有一个刮键的地方,建议刮键时用三指,以便进入刮奏完的音时用二指弹比较准确。全曲要充满活力,是欢快的。速度上弹奏到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132拍。右手弹奏要轻快、清晰。
3 C3 |/ c$ p* b- d$ i
* m4 S2 q# C7 N2 {* {九级选曲(3) 月光 德彪西 * }7 T1 ]# I1 `; ~0 [7 w. ]/ q, H+ {+ D/ [
4 {, A/ ?% g. K" q' C5 g. ~
此曲因非常富于诗情画意,经常被小提琴、长笛以及乐队改编而用。这首乐曲的意境表现出月光下景物的变化以及天上云彩的走动和月亮或明或暗、如诗如画的场面。在弹奏时不要弹成象练习曲一样的处理。要注意节奏的稳定,节奏中有三连音、二连音的交替变化,有休止符,有一个音延长几拍的弹奏,要把时值弹够,不要没有弹奏够拍子就急急忙忙的往下弹,一定要数准拍子。要做到在表现音乐的同时又有很准确的内心节奏感觉,这样就能很自然地找到音乐起伏的变化。九十四页第一行第一小节写着一个标记,节奏上要求弹奏地自由一些,不要太死,要很有感情的弹奏。它好象是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表白、倾述,不能说得干巴巴的。中段(九十四页从最后一行开始)要逐渐活跃起来。速度也比较快,象是云彩走动起来似的,然后逐渐慢慢地安静下来。九十六页第三行开始回到安静的月光下,象是月亮突破云彩,跳跃出来重新照在大地上。注意九十八页第一行左手声部出现一个“降do”音,要突出来。这样使安静和谐的和声出现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就象是音乐改变了颜色,然后又慢慢地进入安静的结尾。此时不要换踏板,一直踩到乐曲结束。意境上要表现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