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119|回复: 5
收起左侧

[资讯] 中国十大经典古曲浅说

[复制链接]

9235

积分

3

听众

-730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9235
发表于 2004-3-23 0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十大经典古曲浅说
# ~. ~& K: Y( m: @2 }% _
. {5 n' A0 d1 [  u; q3 ~   一、《高山流水》 . K- T- v0 d3 h0 C2 ?- Z
  此曲最初刊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解题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f/ s# _" |5 Q* a; M
  二、《广陵散》
' M" z5 n0 {. i  又名《广陵止息》。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该书编者称: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广陵散》的题材源于古代的《聂政刺韩王曲》。该作品讲的是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他的儿子聂政为了报仇,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韩宫,谋刺失败后,他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成绝技再度混入宫中,利用弹琴的机会刺死了韩王,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自己也为此而壮烈牺牲。“广陵”的意思是流传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2 J6 v! P& m8 ]  d
  三、《平沙落雁》
4 o2 L3 m7 }% E+ b7 J7 }  明代称本曲为《雁落平沙》。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睛景。《天闻阁琴谱》中写道:”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F) B' L+ Y# K  n2 n" c( H+ Z/ y
  四、《梅花三弄》
- |6 l' T5 y& x' ^, ?1 ~  此曲系借物咏怀,借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节操高尚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梅花三弄》现存谱最初刊见于《神奇秘谱》(1425年版)。
/ y# A6 v# m' v% o: y, d5 w  五、《十面埋伏》 8 ]$ H, _9 G! V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6 S: ^4 t; K) X2 t: o* o8 b/ Y  六、《夕阳萧鼓》
$ v6 |* x' \4 E! v! w' `3 @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在演奏中运用了各种琵琶技法。在曲式上,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此曲流传甚广,是琵琶古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乐谱最早于1875年的抄本。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它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 K/ s4 b; X+ T. V( k# S  七、《渔樵问答》
6 p. N; ^1 v- l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现存谱初见于明代。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 ~7 x6 V2 L. S3 G7 B  八、《胡笳十八拍》 ; e6 p& C# z- ]. Z4 ~. D; \
      本曲为根据同名古诗谱写的乐曲,歌词最早刊于南宋朱熹的《楚词后语》。有《大胡笳》和《小胡笳》两种传谱。“胡笳”原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汉末战乱中,蔡琰(即蔡文姬)在匈奴流落达十二年之久。她虽身嫁左贤王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诗人李欣曾作诗如下:“蔡女者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向边草,汉使断肠叹归客。”诗人戎昱在《听杜山人弹胡笳》中,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最尖锐的场面:“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本曲成功地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无疑是非常感人的。
9 ?) S! w& i6 u! V5 }  九、《汉宫秋月》' e& Y( L; z; p; K  v: ^. F
  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 ^2 [& I/ H; l: v! h  十、《阳春白雪》 8 s0 n/ H/ q9 z0 S5 l3 B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阳春白雪”的故事,《宋玉答楚王问》上写道:当歌手唱《下里巴人》时,国中和者数万人。后又改唱《阳春白雪》,因为曲高和寡,只有几个人跟着唱和。现存琴谱中的《阳春白雪》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经过历代名人的删改,音乐结构更集中、更严谨、更富有层次,音乐形象也更加鲜明,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56

积分

2

听众

43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56
发表于 2004-4-14 0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谢谢楼主,好文章,收藏了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55

积分

0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55
发表于 2004-11-14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590

积分

2

听众

15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590
发表于 2004-11-22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值得我学习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55

积分

0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55
发表于 2004-12-22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真的不错哦</P>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615

积分

2

听众

219

音贝

音频应用推广专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15
发表于 2004-12-25 0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编的不错 顶[em08]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29 16:52 , Processed in 0.042085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