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x. Y8 w: r4 t3 c- t6 J+ _( G, V4 o& }6 K( d. F P; u5 d6 D
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歌曲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进入21世纪后,伴随网络的大力发展,歌曲的产生和传播更是提升到一个质的飞跃,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歌曲的歌词出现内容低俗,口水话严重,远离生活等问题。张黎创作的歌词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现对张黎歌词创作中的个性特点进行探究,希望能对歌词研究和创作有兴趣的人提供一些借鉴。
3 ~$ |5 Y8 r- @
: E1 [3 @3 h/ @# ^- U一、张黎简介* ]" Y$ s4 {5 Z$ J" D" k( Q! W
" e, p( ]( q* K
(一)基本情况2 [" c5 n v$ \# z- G
% O6 K! ?& o; w) r
张藜,男,汉族,辽宁大连人。出生于1932年10月17日,中共党员。- M U5 n4 ^) Z% N- p
6 `5 W2 O2 {1 P, m( X# ^# j0 z
(二)主要经历
0 J, o" ^. ^3 H
' B) C# H( B- m+ |: y( Z张黎1945年就读于大连一中,1948年进入东北鲁艺戏剧系攻读文学专业,1950年毕业于东北鲁艺文学研究室,毕业留校从事创作研究,后任东北沈阳音乐学院教师、1955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教师,1957年学成后分配到吉林歌剧院工作,任专职作者、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同年,张黎被下放到农村,9个月后因为歌剧《青林密信》排演需要,被暂时调回吉林歌舞剧院,公演结束后张黎又回到了农村。在农村下放、改造,一晃就是十多年,1975年“文革”末期,张黎“回归”创作,从1975年开始参与《战地新歌》的编辑工作,1978年12月调到中央民族乐团,任中央民族乐团创作室专职创作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
6 Q# [1 n1 u# J2 Z: |& a% m; b3 S/ F/ L' a$ Y0 c
(三)主要成就
0 p* o3 j0 N) {$ y4 q/ M$ H3 L2 B( k. a& ~" S
1948年张黎开始创作和研究歌词,1950年在《东北新歌选上》发布了他的歌词处女作《建筑工人之歌》,此后张黎给自己的文学之路选择了明确的方向,就是后来被他命名为“歌诗”的道路。在这条路上张黎不断成长,成为我国著名歌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词刊》编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导等。他创作了很多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金曲,在20世纪最后一段历程中,张黎是中国当代词坛上影响巨大的词作者,他的成功被人们称为“张黎现象”。主要歌词作品有《亚洲雄风》——称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不是会歌的会歌”,《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命运不是辘轳》、《不白活一回》、《苦篱笆》、《我和我的祖国》、《鼓浪屿之波》、《女人不是月亮》、《半边楼》、《运河人家》、《情债》、《山不转水转》等,作品集《歌诗之路》、《百灵鸟》、《相思潮》、《张藜歌诗三百首》、《张藜歌诗评论集》、《草原上有个美丽的传说》等。
" k9 f3 a( L# R" `
) K$ {: a- {! `) k二、张黎歌词的主要创作题材分析+ Y4 d v. r# e1 v
0 o& b( w. h- L2 C/ o. Z据不完全统计,张黎总共创作了上千首歌曲;为七十多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和插曲创作歌词;论文和歌诗作品专辑七本;盒带专辑近三十盒;收入他作品的唱片和盒带六百余种。如此多产的歌词作家到目前为止也是不多见的。
; X! {; d @' f
7 |* r; Y- g; s3 s3 o% H; c; A8 i创作这么多的作品,创作源泉从哪儿来,创作素材从哪儿取得,要分析这些必须要考虑张黎一生的经历,从前面介绍中可以看出,张黎是一个受过长期生活磨难,有着坎坷经历的歌者,他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来自他所经历的苦难。" |. V: Q5 P+ y
' m- \0 D0 Q6 U/ C中国乐评第一人金兆钧曾这样评价张黎,他说:“超脱了苦难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独善其身的极端,就是告别生活的极端。实际上,这是一种以超越为名的隐逸和逃避而已。我虽然仰慕远遁山林的智者,但我更欣赏关怀人生的执着。张黎先生的身上,正是有一种金庸笔下周伯通式的老顽童性格,这使得他的作品既有智慧、情感,也具备了强烈的人文精神。” ①' J+ C( z5 g. E! Y
1 w7 x! ^- l0 d张黎在面对苦难时仍然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言放弃,面对眼前的生活仍然抱有希望和感恩,这样的精神伴随他走出苦难并且带他走向一条新生之路,使得他的歌词作品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这也是许多词作者写不出张黎那样的作品、达不到那样境界的原因。比如张黎《命运不是辘轳》中的歌词“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子滚太阳,风吹篱笆雨洗窗\泪花泡月亮”一个“滚”、一个“泡”字,如果说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是不可能想到用这两个字的,非常的真实,贴切生活,那种生活的累与苦、挣扎与呐喊,让人一看就有所共鸣。词坛泰斗乔羽、与之并称“词坛三杰”的黄霑、庄奴,中国著名歌词词作家闫肃等等作词大家,他们的作品都非常好,非常棒,但是他们都写不出张黎的境界,相比人生经历,他们似乎要平淡许多,他们没有张黎所经历的那么多的苦难,因而对人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就自然达不到张黎的境界。张黎的歌词题材丰富,取材广泛,但不论是那种类型的歌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创作素材取自生活,来自其所经历的苦难和其对生活独到的理解。) m2 r3 I) v1 g
7 ^* Z5 f# A& L. Q1 [+ J& y张黎歌词按题材大概分为以下类别:: d- C. k7 M+ r$ q; V9 t
( C3 D3 ]% }4 H5 w1 n% ?- O( G* I
(一). 写感情的歌词。包括爱情类,如《久别的人》、《相思泪》、《又是想
* L" v) ~$ g5 I8 ?' R9 O( P6 B! B6 {5 S) H5 ~: L) y v9 w( w
他又是恨他》;亲情类,如《我爱我的家》、《亲情美》、《苦涩童年》;乡情类,如《故土难离》、《家乡水》、《我曾记得》、《我家风光真叫牛》等。
( `. C0 a" G! ^
5 P) I' {9 F: j( d (二). 歌颂祖国的歌词。如《我和我的祖国》、《亚洲雄风》、《寻根大中国》' q* o# g# x( g: p
( L1 j. ]1 X# P《魂牵梦绕的祖国》、《我们的国家》等。) s) N, l6 F9 T/ [. h E& }" `
. K; v% ]' a) v. u
(三).以中国不同地区为背景创作的歌词。看这类歌词基本上都能把中国走遍了,且看写北京的歌词,如《中国最美的城》、《逛北京》、《北京小吃》;写上海的歌词,如《在上海逗留的时刻》;写山西的歌词,如《山西五台人》;写内# k4 T3 u. K' D& ]: e
- x7 B5 K. h' A, K# s3 P. V, k+ @蒙古的歌词,如《内蒙古,我的第二故乡》;写四川的歌词,如《九寨沟飞瀑》、《峨眉山之恋》、《乐山大佛》;写云南的歌词,如《纳西人家》、《滇池美》;还有写湖南、安徽、江西、山东、江苏等等不同地方的,真是一幅中国的歌词地图。
3 s' u) ?. A- P. b+ E2 u. H9 n' D5 J u% O, D$ R4 p" _
(四)写山水花鸟的歌词。如《我登上高高山顶》、《醉雪》、《春姑娘》、《花的时代》《雁子飞》、《我的小骆驼》等。
- H& R5 x# W+ m/ b5 S7 e& M" C3 P' s* U( @, I ~* j
(五)描绘人生的歌词。描绘人生的歌词在张黎歌词创作所有作品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部分作品能比较真切的反应张黎歌词的个性特点。包括写人生百味的歌词,如《山不转水转》、《苦乐年华》、《命运不是辘轳》《不能这样活》《百味人生》《人在世上》;写人生奋斗的歌词,如《人到世上走一遭》、《人往高处走》、《金钱梦》;写人生道理的歌词,如《善有善报》、《劝世歌谣》等。
8 ? o$ T: n, v( G
I2 _5 e( f: B7 ]4 x. f% i(六)写乡村的歌词。如《篱笆墙的影子》、《油瓶子怕摔》、《春耕谣》、《丰收谜》、《农家夫妻忙》等。 s6 E$ P9 w0 ^8 `8 e. O! ]
& B P5 y4 D' ~3 h9 k(七)写行业的歌词。如《矿长思维》、《电焊工小伙》、《会计员》、《石油花》、《集邮天地》等。" E3 j7 @9 W. p$ d# R: E$ _* H
/ u& f V+ o" F" ~3 H" y
(八).写军旅的歌词.如《无敌英雄》、《武警巡逻哨》、《妈妈叫儿去当兵》等。' T. |3 B# _+ s* b
" R8 _" H J8 R(九)写运动健儿的歌词。如《乒乒乓乓》、《金腰带的梦》等。
1 G2 m- ]9 n: i5 D$ j& ]
$ ?* M' b' x9 K( L6 t$ z/ F. s/ R' @(十)写女性的歌词。如《女人不是月亮》、《趟过男人河的女人》、《林海姑娘》、《貂蝉》、《女人是水做的》等。在当代词坛上,很难找到像张黎这样关怀女性情感及命运的男作家,而这些作品也丰富了张黎的歌词世界。$ v$ F4 O$ R% ]. W
" \5 @) u! e* S6 z* @$ d(十一)写少年的歌词。如《娃娃世界》、《飞碟》、《小哪吒》等。
' Z; F3 U% o# {& D
+ [, E6 ^0 L# H(十二)写市民的歌词。如《小职员的难言之隐》、《四合院》、《我的吉他会说话》、《牛子厚和富连成》、《崔哈哈》等。; R; A6 t" v8 T) v+ g+ o, m0 s
% _ G* k: a, d由上可见,张黎创作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中国著名歌词作家乔羽曾经这样说过:“说歌词不容易写好,是说他形式虽然简短,其容量却可以大到无限,有本领的人,可以在这块方寸之地容纳下一个大千世界。” 张黎的大千世界可谓是丰富多彩,斑斓壮阔。那么多种类,那么大数量的产量也可见张黎的勤奋和辛劳。有人劝说张黎少写点,别太累了,张黎却说:“我爱琢磨,一天到晚穷琢磨。”他知道只有不断的潜心创作,才对的起曾经蹉跎掉的美丽光阴。
6 k7 L1 c' }3 m. Y: z& T$ g7 x" F5 l& ]7 S) _
三、张黎歌词的修辞特点
3 l) F/ ^" Z4 D2 A9 `" D
0 H3 Y3 s$ G, H9 g' }% _3 l; B 修辞就是修饰词语,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意思。“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常用的修辞手法大概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借代、双关、反语、顶针等。张黎歌词在修辞方面除了常用的,也有其个性特点在里面。如下:
4 y( ^$ R( e0 M2 S( b/ }6 {
/ w: ^8 N5 u( _" L; a& x: p(一)辨证修辞的运用。
$ l2 o) H3 Z2 U+ \; u) @ i) a: y J" v5 B1 k8 a0 G9 ^4 |4 O
辩证的修辞是指结合辩证方法来修饰言论,以增强表达效果,和修辞手法中的对比相似。" q3 Q, K4 {, r! s
6 \! i( B* w& ^% d6 Q2 p- H
在《久别的人》这首歌词中,辨证的逆向修辞是其主要特点,起句“久别的人谁不盼重逢,重逢就怕日匆匆”就是辨证的修辞,接着“忆不完的旧情续不完的梦,快刀难断藕丝情”把情感进一步推高,同时起句顶针的运用,使得抒情效果更加清新。/ ^- v4 m8 S6 u; S& Y
& U" ?9 }# ~/ ~( M1 Z. `
又在《爱是一根琴弦》中有这样的歌词“爱是那样久远,相见又是那样短暂;爱是那样甜蜜,离别又是那样心酸”,用对比手法写爱的长久与短暂,爱的甜蜜与心酸,让人读后唏嘘不已,这样写使得情感得到很大提升,共鸣感得以加强。
0 A" S( ^/ G( h+ u# E. z: |$ R' \, H2 v% Y8 S
再如歌词《一汤一匙都是怨》中,“结婚千顿饭,婚变一席宴,哭在心头笑在面,一汤一匙都是怨!”同样运用辩证的修辞手法,结婚时摆酒庆贺,离婚时不可能和结婚一样,把结婚时候的庆祝场景和离婚时候一席宴这两个场景放在一起,对比非常强烈,增强了戏剧性,同时对人物描写哭在心头笑在面,同一个人内心和表情的对比展示,加强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烘托出主题——一汤一匙都是怨。, U1 ^1 o" j8 g4 e: w% n( b, u, T7 T
" q+ y; ~3 v0 X" S# p W
) i: a* h- d' |* P3 {) |0 R& C" M" J2 `! {6 Q# Z. Q8 `, J8 f
(二)赋比兴的灵活运用。4 N- O0 Q* \ }6 g/ H
- D1 ^; @ y) O赋比兴解释: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赋即平铺直叙,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相似。比即类比,把叙写的事物借比为另一事物加以叙述,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而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想要表达的事物或情感,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由一客体引兴地取叙写另一事物的表达方法。赋比兴常常同时使用。' c$ a! a/ e2 z4 E
- K, M5 J! P; w% k; o: E0 d在张黎所创作的歌词中,赋比兴的灵活运用也是一大特点。同时结合其他修辞,丰富歌词的意境。以张黎歌词《苦乐年华》来作具体分析。* f; f) G6 h. j% i# \% y) `
/ N( X/ M4 I- x" X3 o; i# n
苦乐年华
5 Z6 |2 ]2 ]# \$ y( P- Q. S' b! r1 V* [* Y8 d7 C2 U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
- x4 q; P6 _% S9 _
4 u5 c1 p1 f) B; w: E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2 `0 H$ |' [1 s
+ ^% _8 B! }8 b6 t* J1 j f
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 s' @$ J: A% k# B" R
$ l, S' e2 z' r$ q
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2 @) @. B5 \) ]: C# C3 v. L: A# R7 [
* J6 @. ?( `4 C生活像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
9 ]2 ]2 A8 h4 C) n$ c* j, u4 z4 M( x: F
; u1 Q% O6 ~6 l; e+ }6 V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 U: A8 _2 e. Y, U' p! n, g
+ B: ~' c/ j2 j+ C
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
' h6 T6 s- s! x9 R0 B: Y' n$ ?/ S) V' j2 f+ M- Q* Y) v. f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6 `3 K" w3 a- g. I; U! X$ N! y
) J" W. b0 V+ G9 m4 }纵观这首歌词,整首歌词用了八个排比句把生活进行了描述,铺成排比把生活进行一番形容,八句一起进行平铺直叙,这是赋的表现,同时结合比,总共使用了八个比喻,把生活比喻成一团麻、一根线、一条路、一杯酒、七彩缎、一片霞、一根藤、一首歌,可以说全是喻体写成,“比”融入了整首歌词。比喻,在每一段的首句“赋”和“比”结合在一起来表达,这样一结合使得整首歌词结构紧凑,内容更加饱满。在《苦乐年华》这首歌词中的本体,即“生活”的八个喻体,并没有用一次比喻就停住,而是继续往更深层次挖掘和拓展,在每一小段的第二句经行开拓,赋予了喻体使命,让其来“兴”,这里又是比兴的联合运用,“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句句在形容生活,首先说生活是麻、生活是路、生活是霞,只是把生活进行比喻,就只是在说生活像什么,看不到其他想要表达的主题,就是一个个比喻句,这里是先言他物,接着进一步拓展往细致处描写,引出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生活的不容易,使主题得到升华, 这就是“兴”,“兴”在这里得到完美展现。这种别具匠心的运用,如果说张黎没有之前经历的苦难,是不会对生活有这么透彻的感悟,没有纯熟的写作技法,那是万不能写出这样境界的歌词的,可以说这是赋比兴结合运用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 @0 M' j3 C% V% E4 b9 V
; P0 [2 E7 ]9 S! o2 q四、 “蒙太奇手法”在张黎歌词中的体现
' R, f6 i$ B& [
4 K4 P1 J O0 E& d“蒙太奇手法”解释:蒙太奇(Montage)一词来自法语,是音译的外来词语,原是指建筑学术语,意为安装、装配。在法语的意思是是“剪接”,后来发展成一种在电影制作中镜头组合的技巧,即把一个一个的单独镜头通过技术手段人为地拼接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特定含义,这是单独镜头所不能呈现的。电影中将不同地点,不同距离和角度,以及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通过艺术家艺术的眼光组合排列在一起,用于表达情感,深化主题,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写作时采用这种方法写作的方式叫蒙太奇手法。
9 Y1 ]0 E: W- R4 g8 Z5 A
; \7 B5 ? c/ p( O; c: a' v蒙太奇这种艺术方式虽然说来自外国,主要用于电影制作,但是纵观张黎的歌词,可发现张黎的歌词的画面感很强,一句词就是一个镜头,一首词就是一部小电影,这种方式的使用,使得歌词所表达的内容和刻画情感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曾荣获斯大林奖、有“蒙太奇之父”之称爱森斯坦曾说过:“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下面通过部分歌词来具体说明“蒙太奇手法”在张黎歌词中的体现。9 R4 ^: o# y5 G9 c/ a$ X ?! o
, U m1 l6 B3 W0 @& _! I
《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词中“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一座座高山,一条条河,宁静的村庄,一个个镜头浮现在眼前,像是一部介绍祖国的电影,这就是一个蒙太奇电影式的表达,使读后对祖国的爱油然而生。又如《亚洲雄风》歌词中“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开篇两个镜头高高的山和奔腾的河,用“我们”这两个字把整个亚洲联系在了一起,铿锵有力的表达出了亚洲人民的气势,紧接着“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通过像个具体到云和树根的镜头,把亚洲人民的团结刻画的入木三分。这四个镜头放在一起,唤起了亚洲人民同顶一个天,同栖一块地的亲切感和强烈的内心共鸣。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蒙太奇手法。再看歌词《又是想他又是恨他》中”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谯鼓一阵一阵/细雨纷纷下/何处与人闲磕牙”,写黄昏女子卸去妆容, 窗外的西风透过窗纱吹进女子的房间,外面一阵阵的谯鼓,细雨又簌簌落下,这四个镜头的单独展现,把一个女子独自等待的孤独和无奈、焦虑和内心的凄冷烘托了出来,接下来“又是想他、又是恨他”铺成直叙,直接点题,把词写活了,蒙太奇的效果再一次得到展现。
1 j$ W# g$ Q; Q' |6 ?& P0 g6 o% e+ m! k: G8 f. Z
蒙太奇这种思维方式在张黎歌词创作中的运用也可以看出虽然是不同艺术形式,但是他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不会受形式或者国别的束缚。
# f% Y9 e. E$ f! d* X
5 |/ w( x' u" E. I ' V) M; c9 v @$ T- l% ~ @
( W; }7 x- T6 |五、中国传统创作手法“名词造境”在张黎歌词中的运用。) i' U& [3 ?2 z
) ^, f+ }4 ~) e5 y5 x! [
名词造境,就是单独以名词生象,以象造境,这种方法是中国传统诗歌方法中一个重要的创作方法。在张黎众多歌词作品中,这种方法运用的熟练且游刃有余。这里以《篱笆墙的影子》和《命运不是辘轳》两首词来分析。' K! W; t! n9 D- g- c6 y
3 s5 e! H- i: x1 c《篱笆墙的影子》中出现了这些名词:星星、月亮、山、梁、碾、缸、爹、娘、麻油灯、篱笆墙、狗、河、房、小马驹,乌鸡、彩凤凰、豆角秧。《命运不是辘轳》用到了这些名词:黄沙岗、钻天杨、篱笆、海青房女人、水,男人、缸、辘轳、井绳、铁脊梁,汗珠子、风、雨、窗,泪花、月亮、媳妇、黄水汤、泥、筐、牛铃。这两首歌是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歌曲,这些名词都是来自我们生活中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农村常见的,这些名词通过张黎的巧手组合在一起,绽放出美丽的光彩。不犹地想起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S3 E; e4 n. Q5 l2 y: u
0 L8 G3 f+ Y; q( A5 N4 p# ^在张黎的其他歌词作品中,名词的使用也很广泛,使得人们对歌词的理解也就非常的容易了。比如歌词《依依难舍》中就有泉水、春风、花朵、甘露、花萼、泪珠儿、双手儿这些名词;又如《北国冰雪情》中也用到了大量名词,如冰灯、冰花、冰楼阁、冰林、冰树、冰灯笼、冰珠、冰玉、冰玛瑙、冰山、冰河、冰龙宫等,歌词中这样大量使用名词的情况还有很多,如有要找可以说是随手就可以找到,不用费什么气力,正是这些常用名词在歌词中的使用,使得这样的歌词离老百姓非常的亲近,如此贴近生活、接地气,正式张黎歌词所具有的显著特点之一,也就是张黎作词的歌曲容易被人们所传唱的原因,因为人们知道且能理解歌曲所表达情感是什么,而这些情感人们能产生共鸣。( j, R' Y, [! g9 i4 J7 F+ f( N
4 ?; f; z8 ~. X+ n( N. u从句式上来看,这两首词出现最多的是判断句,《篱笆墙的影子》中“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星星咋不象那颗星星;月亮也不象那个月亮;河也不是那条河,房也不是那座房;”;《命运不是辘轳》中“女人不是水,男人不是缸;命运不是辘轳,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女人不是泥,男人不是筐;命运不是辘轳,要挣断那井绳牛铃摇春光;”判断句的使用是歌词整体很平稳,仿佛是一个邻家老先生在讲一个故事,不管故事有多跌宕起伏,他都不骄不躁,心平气和地娓娓道来,彰显出他人生阅历的丰富和老顽童式的洒脱。听者也在这静静流淌的文字中汲取到丰富的情感,意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展现和传播。
9 K0 j3 |. N, `( n) [4 J
5 Z9 q+ Y8 A2 K( ?9 d0 P - G( [" z- x# C1 m$ V, n
2 B1 O- ]- X! h六、张黎主要代表作分析看其歌词的个性特点
% ~& _$ j' q" U. L) T% ?. u3 O( j$ P( ?2 Q: U
张黎创作的歌词作品众多,在此同上面一样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两首歌词《篱笆墙的影子》和《命运不是辘轳》进行分析和探讨。. Z: J& y% M' y2 D. G
" D1 Q1 I; d/ E4 o《篱笆墙的影子》是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的主题曲。歌词如下:5 m! H( X. _; b2 {* U" Q4 i
# X, C- C% i6 G
篱笆墙的影子. k4 C" l# u0 I# g) [$ ]8 s. f/ I
& `+ A+ s9 U- A% N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8 r, d( ~3 ^6 N7 F) [
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 [7 |6 `- D0 a7 A1 F
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 `" l7 j5 h8 W# Q
麻油灯啊还吱吱地响,1 Z* p# t% I# I c
4 J3 M' E# j8 V
点的还是那么丁点亮9 X4 A- K& ]% A" z1 ^9 d! N3 l
. V n$ }1 L& i
哦!只有那篱笆墙影子咋那么长
$ q( B. V. m" N3 C4 R; _还有那看家的狗,叫的叫的咋就这么狂
- p3 x% l" u" u+ r2 N, R: Q0 c星星咋不象那颗星星
. z4 t, a r( u+ P月亮也不象那个月亮
4 w2 A" {( T. P3 M; {河也不是那条河,房也不是那座房
3 g# I3 }0 p+ [: O骡子下了个小马驹,乌鸡变成了彩凤凰
4 r j3 V/ @5 f" v3 x麻油灯,断了油
7 Q0 Z, |' _2 v4 _ I山村的夜晚咋就这么亮。
9 R5 [; e$ R3 r8 ~4 g- w6 O
1 ?$ u; ^; W6 O0 q哦!只有那篱笆墙影子还那么长# O0 `4 ~, l; w# d2 _
在那墙上边,爬满了豆角秧……1 v& N0 H# `! k0 Y) }7 m
7 f! e1 F+ ~5 I7 b Q; P, f
写电视剧的主题歌词最重要的是熟悉剧本,了解内容,这首歌词从动笔到完成可以说是一泻而就,但是在动笔之前张黎已经是苦读剧本三遍之多,在读剧本过程中,“影子”两个字不断浮现在他眼前,张黎仿佛找到了突破口,很快就完成了这首歌词。探其根源,长期积累的生活体验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剧本的研读可以获得一定的情景启发,但作者长期积累的生活体验才是能顺利完整这首歌词的重要因素,张黎近二十年的“改造生活”所给他留下的点点滴滴,才能使他在熟悉剧本后能有那么深入的感悟,写出这么贴近生活,这么接地气的作品。看似质朴的语言中包含着对人性的体察、对民族命运的思索、对大众情感的慰藉。同时这首歌词也能反映出作者在古典诗词的造诣和现代口语的结合上的个性特点,“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让人感受到“行行复行行”、“唧唧复唧唧”式的韵律。
- Z4 l+ D0 q7 d; g7 M, ^ _
6 D- `4 z3 }: Q! w# [这首歌词中运用了看似直白的大实话“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同时与星星、月亮、山、梁、房子、断油的油灯、篱笆墙的影子、墙上的豆角秧放在一起,这一个个镜头的组合,蒙太奇电影似的表达,仿佛什么都没有说,又仿佛说了太多太多。把人带入深沉悠远的意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深深的眷恋,使人百感交集且又思绪万千,那种朦胧美很是让人玩味和思考。一幅幅画面,一幅幅实实在在的现实场景,却蕴含着深邃而古老的历史厚重感,平铺直叙的表达,却又曲曲折折把人引向那深远的艺术美中。不犹地想起陈子昂的一句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张黎这首歌词和陈子昂这首诗在情感的蕴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通俗与高雅并存、平易与深刻共舞、历史与现实携手,这精巧的构思,使作品具有深厚的内在张力。这不仅仅是作品的个性,也是作者深厚功底的厚积薄发。乔羽曾这样评价张黎,他说:“在作者一发不可收拾的众多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他为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所写的那几首歌,《苦乐年华》、《篱笆墙的影子》是真正属于张黎的东西。”
& }& n0 P8 o) i& G H( l( t% m: v* R7 ^0 t j* d
《命运不是辘轳》这首歌词是张黎为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创作的歌词,这是《篱笆、女人和狗》的第二部电视剧。歌词如下:* T! A( n @- ]& [2 y
3 b4 b+ c- V& @8 C
命运不是辘轳
/ g9 i3 {7 e7 S) a7 T( x* z8 Y5 w
+ _5 ?7 E& y: ]白涯涯的黄沙岗挺起棵钻天杨 q4 I9 j7 s' v6 g' a
, k. }" F4 M8 |7 o$ i+ o4 O
隔着篱笆有一座海青房9 w$ H9 }" [7 ~' o; B
9 p6 R3 ~- o* w! L# l2 ^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盼望
% x/ @ f; y9 e: L& @8 n" u
' K* |1 h# P1 X% B盼来盼去谁愿盼个透心儿凉
* @% c* t7 E% n. }; ?) l" p8 |6 P, V1 b4 x [% A
女人不是水,男人不是缸
H c8 ?3 F. M2 X4 {1 e$ w
/ {0 h, c3 H) e* r+ i命运不是辘轳,把那井绳,
4 ]' E2 K! \- [( Q+ P& Q3 O% O3 V" @* {: O2 c% e
缠在自己身上- n. l8 M* r) q( B( D% u% u, O* [2 w
7 }. h" C- Q$ E# I, \0 {
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子滚太阳# y* j% b% r$ s7 N! _
% ^ o$ K2 C! K3 \( ?风吹篱笆雨洗窗,泪花泡月亮
' z9 g( P- Z8 V8 S {/ v# V) y
r5 f- u7 B5 T4 z/ t. G人心可难测量,啥事都能碰上+ z8 P6 t8 Y' a
$ ~* B8 K$ a3 U2 A% s$ G
挑水的媳妇,谁愿挑着黄水汤, Q; \: _8 T4 I1 ], k# l
& K* N; ^ C, A" w! s; W4 z7 r9 q
女人不是泥,男人不是筐7 Z+ c U1 J* h' a
( ]2 _. v; G8 O; l; \3 K
命运不是辘轳,要挣断那井绳
% m k9 ?+ f; v- q) ]* x" c5 m% i3 C6 Q& p- _$ r
牛铃摇春光
. q9 i1 s0 o U$ O
6 L' n i, ~! l o9 c* a6 `这首词押“阳”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张弛有度,同时力道十足。全词叙事、抒情结合,起承转合的顺序,把背景介绍展示出来。一幅农村的生活画卷缓缓展开,也间接说明这首词是写农村的。“白涯涯的黄沙岗挺起棵钻天杨/隔着篱笆有一座海青房”两个画面接连出现,又是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让人读后仿佛置身其中,感情基调也在此基本确定。这幅画面同时也是张黎当年在农村时候的生活场景,作者巧妙地将杨树比作电视剧中抗争命运摆布的枣花,也暗地里把枣花比作自己,张黎人生磨难所积淀下来的感情也通过这首词的高潮部分呐喊出来“女人不是水/男人不是缸/命运不是辘轳/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 I, \. q! X2 K3 z4 l2 T- ?
% U2 s$ O6 r: j& W
第一段写抗争,第二段是写希望。“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子滚太阳/风吹篱笆雨洗窗/泪花泡月亮”四个镜头的展示,让人真实地感受到苦与悲,虽然没有说一个“苦”字,作者把要说的话都通过具体的形象画面来烘托,寓理于形象中,不能不说是作者运用的巧,整首词都是通过这样的形象烘托来表达情感。把情感深深的埋藏在字里行间,不论是命运意识,还是理想情怀,抑或喜乐悲愤。“命运不是辘轳/要挣断那井绳/牛铃摇春光”这是希望,也是点题,在困境中的曙光,使得整首歌词的格局大为提升。
: X) f. F% X' z5 M
$ K: ~8 ~) \+ Z5 f# D3 v: k这首词所饱含的意蕴也是张黎在人生困境中的态度,有抗争的同时也从不放弃希望。所以张黎才能写出这样的词,这是张黎独有的语言,谁也模仿不来。/ K& i1 [6 t5 p" H S
9 G6 |1 B8 E! { 中国音协副主席徐沛东曾这样评价张黎,他说:“我觉得张黎同志的词具有真情美、深情美、浓情美,这些特点构成张黎歌词的特点,也恰恰是这些特色引发着我的音乐创作激情,使我的曲与他的词相得益彰。”
P8 n! g2 p: f* v1 W+ z: c/ G7 |+ l5 `
0 |9 C- @! c" F6 q- ~4 z
$ T* p) W5 m/ `; C- ^
) J# I {% w$ f! @6 @7 y0 X3 \# g g
七、结语:张黎歌词的个性特点
0 w1 n* t' F( Q2 c$ P8 W- e5 D
2 B; K0 P7 g- \: D4 N# _来自生活,扎根生活,贴近生活可以说这是张黎歌词的主要特点。要细说张黎歌词的个性特点,避免不开要谈及张黎的经历。张黎因家道中落而经历的苦涩的童年生活,之后正要大展宏图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又遇到被下放、改造,而且一到农村就是十多年,这样坎坷的经历磨练了他,但对于歌词创作那真切的生活感受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可以说张黎歌词深深扎根于生活,生活是人们永远吟唱的主题。
' s( B; X# d. Y8 C7 s
3 K' X; Q3 r9 y# P9 Y张黎的作品来自他所经历的苦难和艰涩,张黎能捕捉生活中非常细微的细节,在这些不容易被人们重视的细节上做文章,悟透了生活,所以写出来的歌词仿佛是人人熟悉,却从来没有人说过,但就被张黎说出来了,还说得如此酣畅淋漓,比如:“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子滚太阳/风吹篱笆雨洗窗,泪花泡月亮”这就是张黎自己独有的语言,这与张黎对生活如此深切的体验是不可分离的。
0 J9 P3 \4 d* y6 A0 l5 y
3 k2 H' C" }( i/ U7 L; A张黎歌词看上去很朴实、很浅近,细细品读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常常是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对于烦琐复杂的生活哲学张黎可以用浅白的意象一语道破,那是因为对于生活的磨难张黎没有麻木地承受,而是勇敢去面对、去探寻其中的美和道理,用满腔热情去拥抱生活、拥抱属于自己的一切:厄运、灾难、痛苦、欢乐、幸福,并从中发现真、善、美。并且不断地去思考、感悟,才使得产生的作品言已尽而意无穷。
! F. T; r) m; s& R3 M: J. t, e F/ y; D/ ?6 }( D6 m6 U' x% A# j5 N
张黎将他的歌词创作定义为“歌诗之路”,有意识的将歌词作家定性为歌诗诗人,把歌诗创作融入自己的生活,可以说视歌诗如生命。乔羽说张黎生活底子厚,作品生活气息浓,但他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张黎苦思琢磨,多少次重演“僧敲月下门”。“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以说这就是说的张黎,张黎是用生命在写作,他是用全部生命创造着这条歌诗之路。" L1 k' G( s* b) p& R3 n
3 p1 H" p# k' c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的个性性格,不同的气质修养,必然会造就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家,而个性愈是独特、鲜明的作家,其艺术作品避让会别有天地,异于他人,张黎的作品正式这样的典型例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