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声体系结构风格可以说是和弦应用的理念的具体诠释,指的是整首乐曲对和弦功能与色彩应用上的处理风格。简单的说也就是,在这首歌曲里面你准备对和弦功能与色彩性做怎样的比例倾向的应用。" l* f, r; L, V& P
. d6 m2 {6 I4 U
现代流行音乐的和弦应用中,常用的和声体系结构风格一般有以下四种。
5 Y& j8 U# j* }6 M4 f! F% X( J风格一是以功能性和声作为主要应用手段,不很强调色彩作用的风格。: c `/ a6 v& I' L
, I+ g5 Q! L X, o7 P# v在应用中,以调式正三和弦为主要应用对象。如C大调歌曲用CFG来编配,A小调歌曲用Am Dm Em(E7)编配等。如:罗大佑演唱的《东方之珠》等。/ B* @2 ~4 {2 \ ?/ `3 {2 @7 k
" }) h" r7 O5 }, J& f# m+ R* b
/ R; E$ j0 L& P& s. ` 风格二是以功能性和声作为主要应用手段,相对强调和弦色彩作用的风格。7 \2 [& z: W2 a! t# ~
* o* H/ n2 E* I+ B
以调式正三和弦应用为主,副三和弦为辅的和弦应用手段。如C大调歌曲用CFG(G7)做主要框架,在不影响调性前提下,适当选用Am Dm Em和弦作色彩代理。小调反之类推。
4 @9 M& D& b5 x
' X7 t- A! y- h5 W' p( R# k! s# |如:谢霆锋演唱的《谢谢你的爱1999》,beyond乐队很多歌曲,再如:《真的爱你》、《海阔天空》、《谁伴我闯荡》、《不再犹豫》等均属于此类。
% k. a2 a3 r6 b, w* p* i
% t/ p$ y( @) ? 风格三是以功能性和声素为基础,非常强调和声色彩作用的风格。
* W" V, H: Y; x7 a- {' ^4 R9 k0 T& i% f
以调式正三和弦功能底线作用为基础,大量使用色彩性和弦。这种风格又包括两类:一类是频繁使用色彩性色彩性和弦进行局部的点缀,一类是通篇性的作色彩性和弦代理。
5 s" N7 U7 E! n/ F# B$ a
$ }) n- W+ o/ i前者如E小调歌曲保留Em Am Bm和弦的中心功能作用,大力使用副三和弦G C D、系列离调和弦A7 B7、系列非三度结构和弦Asus4 Dsus4等色彩和弦。' n6 \+ |. H- L( l& o% z' q
4 i" K" r) Y3 c
如:黄征的《爱情诺曼底》等。! v: w g7 U' p" V
$ z; E. z A2 _8 x1 R) v* w后者如在A小调歌曲中,保留调式正三和弦Am Dm Em的功能痕迹,通过同级代理方式,如Am9代理Am、Dm7代理Dm(F)、E7代理E、Cmaj7代理C(Em)等来实现通篇和声色彩化。
; i* [3 h6 }7 ?: P& z2 f" p. Z; f- H( L) Z
如:黄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等。
+ |4 x( T' I$ s" G- v% B( z0 h9 C: G- p9 i: T, J' M2 c
2 k2 @& A* ]* u: J& Q# B 风格四是放弃对和弦功能性的运用,和声纯色彩化的风格。
6 Y8 l* i$ |6 s3 F% |- z 在这类和声风格走向中,功能性不再是和省进行的动力因素,往往由声部的进行、和声的发展等所代替。
! y/ ?1 u! X5 l2 z7 W: H/ Q0 Y7 o& Q3 X ?5 `8 c/ t, ~
如:许绍洋的《幸福的瞬间》,伍佰的《背叛》,周杰伦的《米兰小铁匠》等
: F5 b# ~* |% o# U/ z( t这种和声应用手法也可以称上是当代最前卫的一种。其他较为成功应用的歌曲还有如:张震狱的《爱的初体验》、周杰伦的《半兽人》等。
3 n" }- H8 s9 Z; {) E" f风格二与风格三是当代通俗音乐主流的和声体系结构处理方法,也就是“功能为骨架,色彩为血肉”的当代前卫理念方法,一直为多数人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