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音台中推子作用
% u4 ~6 g2 p7 N! O V n; F1 h: w1 W2 H! R3 ?& y z' n
对刚入行的调音员来说,要合理用好调音台的主输出音量推子、通道音量推子、通道增益控制旋钮,总是感到困惑。因此在平时调音时,经常是有意识无意识地根据声音大小,东调调,西调调,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b& `' i0 `" M& a) m: Z. s: }
0 `* N$ |4 b" G当然,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只要能控制好总音量,也是可以的。问题是在大型的、重要的、高保真的扩声场合,这样的调音会带来诸多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的调音习惯也是不可取的。
3 A+ h y" K/ R1 E
1 L7 L# m; }$ Z4 T7 t4 Z( O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与大家交流。
3 x8 c& E, i# Y4 e0 B9 ~% k% x3 C; ?7 c$ _7 J$ O( a. r" N
不管什么调音台:数字的,模拟的;高档的,低档的;通道多的,通道少的,它们均具备总音量推子,通道音量推子及通道音量增益控制旋钮。这些推子是干嘛用的呢?. o( J' R" r6 n( X
6 D0 ~: h: [; j5 V& w% c
首先是总音量推子。这一类推子一般位于调音台输出总线(比如左路混合,右路混合,编组输出等)上,处于输入模块后。经这些音量推子控制后,由调音台输出,接入系统中的周边或功放输入。1 a( {% u, U" j5 t
7 i! F7 j8 ]3 D6 R6 Z" E其次是通道音量推子。这类推子作为每一输入通路在混合前的音量控制器,一般位于输入模块后,输出总线前。1 p9 F2 X# P1 _
' a! l3 x! _% W6 u8 `, ?再次是通道增益控制旋钮。这类旋钮位于输入模块的最前端。
1 v6 ~9 y$ z" v7 k6 w/ z0 A& \- @7 @
( v( ?- L, Q. |/ B1 V e& w7 {; e! s. ?严格地说,前述的音量推子是一个音量衰减器(分压式电位器)而通道音量旋钮却是控制一个可变增益前置放大器的电位器。, o9 r3 D0 c2 K5 a) O
b5 ~ h# F) W. Y; q \$ v8 e对于这两类音量控制器。它们的区别是增益旋钮的音量控制只是一个范围,它的最大衰减量是一个量(音量关不死)。而音量推子,它最大衰减量是无穷大(音量可关死)。
# O3 [7 t/ U3 E- k j0 S& T& m" _5 u P1 t( Y5 j3 j; e; _! ~5 N n
知道了上述三个音量控制的原理,我们再来看看它们各自控制的范围。
( I/ k" j6 Z0 q% i
" q$ J7 O2 |( a) R+ \1 f- M% c6 L
/ Q! f) F6 {* N5 E. `) [0 o+ B 通道增益控制旋钮,该旋钮用来匹配信号源传送到调音台的信号电平大小,即改变输入灵敏度。如果设定的太高,易造成输入通道放大器过载,导致信号削波失真。如果设定的太低则背景噪声很明显(信噪比降低),而且不能将足够的信号给调音台输出(声音轻)。
! a2 m6 b- D+ p' H8 ^4 x分路音量推子用于对通道上的信号电平进行控制,同时可以对送至总线上的各通道信号进行平衡。' u! b8 |' H5 W& W$ P% n% A
5 x7 ~/ d; z4 l% g8 [ h
总音量推子,这些总音量推子(包括编组通道音量推子)用来对调音台输出信号电平进行控制。8 l# [9 e+ E/ G9 ^
明白了上述音量控制器的作用,它的使用就简单了。
: f! Y4 H! E6 }! `' G$ y3 n0 M
! F7 Q4 Q( f7 p G" f# q首先,应将总音量推子(含编组输出音量推子)置于0dB附近,表明调音台对输出信号无衰减,不影响输出信号电平的动态范围。可以使输出信号的大小与下级周边设备良好匹配。
7 C3 ?, g6 r- @1 {' y8 S7 f
9 n+ Q8 a: m7 I4 d第二,合理设置通道增益控制旋钮。方法是:按下某通道PFL按钮。(该键是推子前选听的英文缩写)。向该通道送入信号,边调整边观察调音台的LED电平表,此表是音量表(UV表)。使发光二极管显示在0dB附近,绿灯与黄灯区域(红灯不亮)。这就表明输入放大器具有最佳的增益,该通道信号既不过大(产生削波),也不过小(信噪比较高)。! [; o" V0 j/ p; y7 u( p9 `
4 B. |; L2 |1 x$ X
第三步,合理调整通道音量推子,使整个系统具有合适的音量输出。/ l7 ^; \" N. t5 R5 y [
, |6 q. i8 g, I5 K3 o
重复以上三步,即可保证各通道的输入信号大小及各通道输出的平衡。8 I6 ~9 S N. S% P
% g \3 |- V @这种调控方法是客观的,一致的,不随个人意志,可以保证系统具有最佳的信噪比,最大的动态范围,各路信号均衡一致。因此值得大家掌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