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演唱会中歌手对麦克风使用注意事项" ^7 E+ `/ }# i5 r4 F
! l( G6 Z2 H; |( H; I% q0 C* `, j! n
~- }' z- u+ W6 M, C8 q
在现场Live演唱会中,是很在意收音质量的。台上一个演唱者要利用麦克风把美妙的歌声原音重现出来,就必须要先学拿麦克风的正确姿势。虽然舞台上拿麦克风的姿势千奇百怪,有些是对嘴不必唱,拿麦克风的姿势不必讲究,但是以不正确的使用姿势,会大大的影响麦克风的音效效果。- k' _& W, r+ J. k; r; }6 P9 f
& B6 a( Y/ o3 [; Q) K6 t
歌手费玉清使用无线麦克风唱歌的方式可说是出色,看得出他善用麦克风。他拿麦克风几十年不变的标准拿法,麦克风就像是自己的肢体一样,小心规矩的拿法可以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热忱。费玉清他麦克风对嘴部距离约10公分,有时伸长至15公分,麦克风头部高度约在下唇不遮住脸,麦克风与躯干呈45度角,手臂靠拢躯干,手肘关节自然摆在躯干前(不在躯干后)并要注意不可耸肩。下面再细项讨论:
5 x( S; S- v! l' U7 m) c, m0 T) a, }0 Z3 a1 V. b& h
一.麦克风特性
" u2 i4 Q# ~6 j
) O+ a/ M2 |# G6 ?- g 1.灵敏度
4 n3 {/ l+ H: o3 z( K( M8 y0 k9 y0 T: y0 ^4 ?
使用指向性的无线麦克风演唱,要注意拿麦克风的姿势,因为麦克风与嘴巴的距离远近,对灵敏度及音质会有相当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因为麦克风的灵敏度与嘴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J9 [# @7 J; k4 u) Q) h
. J6 ]. V; k1 B- K( ]2 n 2.丹田气足* j$ {9 f+ E$ J( }
% _3 G' ?0 F% x( y( C
丹田气不足者,麦克风不能离嘴太远,如果又把扩音机的音量开大,这样就容易导致产生回授声;声喉肥厚的演唱者,麦克风不必离嘴太近,这样会容易过渡饱和失真。
& L* C7 O& @& o, F, ?* D1 ?5 u6 ~/ t: `) b3 y8 E
3.近接效应影响高低音9 g9 U2 ~0 h; b# i
+ R3 w% Y, H3 ~! S, v% w: A$ H6 o
指向性麦克风具有很明显的近接效应(Proximityeffect),当麦克风靠近嘴时低音会随着距离缩小而大幅提升,因此,如果声喉低音不足,可以把麦克风靠近嘴巴一些补偿低音,增加磁性厚重效果;相反的,如果歌者音色太低沉,可以把麦克风离嘴远些,以减少麦克风的近接效应,让低音减少,使你的声音更加清晰亮丽。! f7 k) [" F& `6 U" |
% W6 M( g- ~; d/ Q4 _( p$ d
4.风切杂音(PoppingNoise): ]" X3 M( E0 P6 f% w* v* n
8 m: c& l/ t( | 麦克风与嘴的距离对风切杂音影响很大,特别是灵敏度高及低音响应较强的麦克风,风暴切音会更严重。为了减少这种杂音的缺失,除了调整麦克风使用的较佳距离外,在选购麦克风时具有防止风切杂音特性的机种较佳,越高品质的麦克风对防止风暴杂音的设计越讲究。8 E6 h' ^" Y, @5 X
6 r3 L6 c: m3 s1 z% N/ T* O- ? 二.标准握法
3 p& k& m8 y6 i3 i; F
& {/ _( w+ G% {/ [+ G7 L$ f
1.保持适当距离10至15公分(收音好的麦克风离一拳宽;较差的离三指宽)嘴部和麦克风保持适当的是必要的,如果距离靠嘴太近会导致声音太大,遇到换气气音时会不断的爆音;还有声音会被迫压低、变小而让歌声的抑扬顿挫大打折扣。所以如果保持适当距离的话,便可以让歌声有较大的发挥。3 W; v$ W' P% G# `# I5 j. [
! m& C& P1 @% R8 T" n& Y7 `( _
2.手握麦克风上端或中间部分- ^5 f0 l4 `; f8 i
6 }5 [4 Y# c! h8 G/ ]' M2 Z 一般而言,手持式无线麦克风讯息收发的位置是在下端,因此若手持上端,可以让麦克风传讯质量更稳定。注意不能摀住麦克风头,不但声音会闷住,而且容易产生回授噪音。$ T. W9 _! d3 Y8 q3 ~4 J- u: X; K0 ^
$ j! I. J, H" i: p1 X F: Q
3.尽量保持正对嘴部2 M7 r$ o: Q! m* i8 R
2 C0 j) B/ R; S, N# D 比较老式的麦克风,收音位置位于麦克风顶端,所以在对着麦克风说话时,尽量把麦克风抬高一些,让声音从麦克风的顶头「灌」下去,这可以让麦克风的收音质量较好。
) n$ O8 D6 r' C2 _; G
) \, s( ^6 q( C2 @' c$ q5 T( A7 I 4.不要握在麦克风的顶头上0 x6 f$ b4 ?+ y8 P% j( m1 S1 d( o
& o# h* x+ h* n/ y0 b
以手掌抓着麦克风头会破坏麦克风音质的不良姿态,即使是名贵的麦克风也一样,原因是掌握网顶头等于隔绝音头改变气室的谐振频率,导致麦克风的正面频率响应及指向性劣化,而且因手掌的聚音效应会造成某一段频率的谐振而增强产生回授声。
2 x# x7 {1 `% {8 e3 E( m5 O6 A
$ \" X: i# j5 I8 u, L$ J 5.避免麦克风面对着喇叭, c7 p% J: F1 h0 s, X* F
. x6 H* ]) a7 O# c( U. t; D9 ^ 一般演唱用的无线麦克风都是指向性为多,因此拿麦克风站在喇叭两侧或后方的位置,比较不会产生嗡嗡回授声。如果需站在喇叭的前方,则必须注意麦克风不能正对喇叭。心型指向性的麦克风正面与喇叭保持180度平行,或超指向性的麦克风正面与喇叭保持120~140度之间的回授声*小。( X% X4 X x6 v% r7 `9 s/ V
5 W3 z7 ~- T4 d. \ 6.单手或双手$ t# D2 |+ n2 [" ~+ p) z
6 ~6 `# U) ?& w5 i- s
(1)单手拿时:可以左右手交换的方式较为活泼生动,而且肌肉不容易持久酸痛。(2)双手拿时:有降尊为卑、恳求、殷切盼望的姿态。1 T& P5 X- @. f/ s
% {- C/ r2 h# ?0 C7 [6 N( L
三.麦克风指向性- ]9 ?+ L, T: u) `8 t$ ~
5 U, O* U. Y# G: [+ O% D 1.指向性(Unidirction)
$ O# [4 Q) H, ~% _, K
2 q) e* N+ E. S& O. u, @( c' m 如果麦克风只能接收某个方向的声音就叫做指向性麦克风。通常麦克风正面的灵敏度较高,背后的灵敏度几乎为零。这种定向麦克风在舞台上尤其重要,因为它只接收前方的声音,从旁边或后方来的声音都会被排斥掉,如此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杂音。使用时就必须小心麦克风的方向,方向不对,收到的声音就不对。有些麦克风可以调整它的定向方式,使用时可以依需要调整。; K: i! u# \& F! R/ o
5 `. A3 I* E; w# D7 N) ]
2.无指向性(Omnidirection)
% M6 _3 q) ^' @9 x" d% h' X- I1 z) D0 D; h: z, j& ?, H
就是一个麦克风可以接收各个方向传来的声音,而整套鼓组各粒鼓之收音,希望各别收到干净单纯之音源,无指向性麦克风可能不是一个好选择。" \3 `/ M! d9 C( D5 X1 U% Y$ R* a1 j3 ?
: N$ |) z; ^2 r. k, H2 d0 `6 s. ~
3.麦克风的指向性也会因两支麦克风的接近互相干扰而让指向特性劣化,其劣化程度随两支麦克风的距离远近成正比,所以使用者应该避免一手同时拿两支或两支以上麦克风使用,避免造成音量、频率响应及指向性劣化。非得要同时使用多支麦克风,则必须把麦克风的距离至少各拉开30公分以上。
$ K: s' ^$ D9 N/ E
' P0 f4 { N: o' v w7 U 四.其他注意要点2 v) T4 N6 j$ R" b9 d
8 L/ G9 F7 a+ @* B. y/ F% u2 R1 n
1.舞台上的麦克风要避免随意的开或关,否则会造成音响系统有「啪」的声音这一声是突波,很容易伤害音响系统与扩音喇叭。
7 \! |2 k+ D V' Z1 \2 T' S! n
+ D$ G" E) R, j8 Q0 A6 g% P 2.突然想咳嗽不要朝着麦克风,要转过脸去清喉咙。1 J r4 b; ~. m W3 g3 H$ @
; m. Q- y$ X( `9 x% i 3.避免一手抓住两支麦克风,因为无线麦克风两个不同频率的发射器靠近使用时,会产生内调失真的谐波干扰,靠得越近干扰越严重,在多频道同时使用的系统,会使不稳定的问题更严重。) h% O" @5 w) S2 n( i, S
- |8 W$ ^( m# Y/ ]
4.比较高品质的舞台麦克风,有些在开关上除了On和Off之外,还会有一个Standby的选择,介于On与Off之间。如果想要暂时关闭麦克风,可以从On切换到Standby这样就不会造成突波(直接切到Off还是会)。有些舞台上的麦克风故意把开关死锁在开的状态,还有些麦克风根本没有开关为的就是避免突波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