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音乐学院谈龙建教授学术讲座在我院成功举行# U: {1 o* m" Q; |3 F: F0 A# g
' ]6 {2 \* I; Y 2020年10月19日下午2:00,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三弦演奏家谈龙建教授在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举行了主题为《写在乐器法八股中的三弦与活在演奏家手中的三弦》的学术交流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艾明主持,三弦演奏家张柳萌、高艺真、高伟、程珊演奏,作曲系与其他系别师生共同聆听。
/ G R6 G2 x+ r0 ?
) a8 k1 e& H& t9 L, b1 B( E, Z( O/ z _* q# e4 R3 E
& }! V& p/ P {; x5 G \* K2 |- q, p0 g" Q
- V8 Q/ ?$ n" k# A. q; T
, `) a- [+ I Z, o# ^& p7 f讲座伊始,谈教授对讲座主题进行了简单阐述,指出主题中“写在乐器法中的八股”意为书籍与教科书中概念性的三弦,而“活在演奏家手中的三弦”是在实际演奏中的三弦。并为大家介绍了三弦的历史文化、基本构造及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引出四个从不同角度出发所提出的,关于三弦在写作和实际演奏中如何运用的问题。6 R+ k1 E9 t2 U# Q- w6 j9 s
6 j' d% z# l& s. {, Z3 h$ F( u
0 M8 Z8 y( }( [, _, t第一,规范定弦。谈教授提出:在我国建国后,约最早一本关于民乐队乐器法的教科书《民族乐队乐器法》中,第一次将三弦的定弦确立为“G—d—g”,被三弦专业沿用至今,但一些传统音乐中的三弦定弦方法被忽视甚至失传。而在三弦传统音乐作品中,定弦与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语言特征息息相关,不同的乐种、曲种、剧种皆有不同的定弦方式。较典型的如:正调定弦、平调定弦、越调定弦、变调定弦等,目前所收集到的定弦方式约有20多种。研究定弦的意义在于:定弦的方式与乐曲的调式风格紧密相关;不同的定弦方式必然对音位、弦序、音色选择和音响色彩产生结构性影响,同时也会对左手的指法结构等产生根本性影响;在中国三弦传统音乐作品中,三弦的定弦与作品音乐风格、语言特征(地域、民族等)也密切相连。接着,谈教授通过张柳萌老师演奏的《风雨铁马》、高艺真老师演奏的文人音乐《月儿高》、程珊老师演奏河的南板头曲《打雁》、高伟老师演奏的《沙漠之旅》,向在座师生讲解了定弦对音乐表达的重要性。
) M; u6 X7 U, D9 s1 n, U u, U. H6 ^3 o
! H' L/ G. A6 j ~: L3 _
, u) L) F: }1 y' [' @2 j/ y+ s1 H: [1 ~8 w: {
6 v5 k) ] ]3 V+ P( [( s0 |$ i' t5 H! U6 Q( W
3 G' M6 e3 w' H
5 l, N3 e( W; M7 r) r: W: p
- d% `3 `% D9 S
+ \ L" Q- H8 F3 f' z1 u5 J3 g" x$ e7 C$ l
第二,有效音域与有效果的音域。谈教授认为,教科书中对于三弦音域表述过于简单,既不利于作曲家的创作想象力,也不利于作品音响设计的最终实现。因此,作曲家需要了解三弦的弦序和指法结构,才能把握三弦声音的色彩和音响规律。同时,谈教授通过张柳萌老师演奏《三弦与乐队协奏曲》(节选)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讲解。
2 V3 p: b+ S; J, i. s" \
! a$ \) \% A- k2 |6 O j第三,艺术特色。谈教授通过请演奏家高伟、高艺真、张柳萌、程珊老师演奏不同音乐风格、包含不同地域特色的三弦音乐,向大家展示了三弦独有的音乐魅力与艺术特色。
l+ c3 I5 j% Z6 Y" A' F* c' g1 ~) t+ `: s, j1 A, f
( B, B3 U& ?, V" B( ^+ Y7 J$ M
$ U W: y! ~- @# G& B5 q. x, |+ ~ J- I- O
: ^' y M. j9 Q. O/ l# w9 j0 \0 h# U0 K7 E$ B( o0 z( F
" g: ?% _" Y& J2 Z
6 O3 J$ ?; T. `8 s% K; y+ Y& E
2 I+ Q$ Y& q& a4 F! R6 d) ^5 w
. a; f8 i. z! z/ X b" S
' }1 S! @9 @" L, u5 W$ e# K
$ r, Y0 |% O6 v2 b第四,技法语言、技术水平和听觉经验。谈教授从三弦的构造、制作材料讲起,提到了三弦作为传统乐器,在声音色彩和音乐表现力上具有多种可能性,她也期待着青年作曲家和演奏家共同探索尝试,拓展新的技法与声音。8 ^* g* |5 _: i2 k$ _
- I% q8 g2 F! }最后,谈教授总结道:中国人喜爱三弦,三弦与三弦音乐也从听书赏曲、谈情说爱、欢歌劲舞、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美好,而音色的多样性成就了中国三弦类族的独特与优美,同时三弦的音色与音乐艺术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积淀,更是中国乐器基因库的宝贵财富。
) J8 V8 k$ e2 ~% ^. r
/ Z( [ X* d6 l5 s1 h在座师生踊跃的向谈教授提出自己的问题,谈教授细致回答了同学和老师们的疑问。 : S! ?) H% g- y& q% Q. }
) Y& T% D% D: L; U+ b 本场讲座令大家受益匪浅,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 m4 X0 P# m1 ~6 j" H3 b7 e5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