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7991|回复: 2

[话筒] 话筒与拾音

  [复制链接]

3606

积分

2

听众

166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606
发表于 2010-7-17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话筒与拾音 与录音音响有关的电声设备主要分为:拾音、调音、录音、放音四部分。拾音部分主要是传声器及其附属设备;调音部分主要是调音台及其附属设备;录音部分主要是录音机及磁带,当然还可能是硬盘录音机、电脑音频工作站,DAT机等等;放音部分主要是扬声器。 # s& K$ o& J5 m" S8 l/ g+ A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以此顺序进行学习。首选要学的就是拾音部分。 ! X6 C2 \. d6 q

  C" B  g4 T0 E" i$ I一. 传声器 3 a9 w4 j1 S& b# ~8 b

' `) O0 ]/ U$ X  e  传声器是声电转换的换能器,通过声波作用到电声元件上产生电压,再转为电能。所以说任何一种拾音设备都可称为传声器。但平时我们主要说的还是话筒。 8 ^: w  n& O5 L
1. 话筒的分类 - d1 H$ L& s0 W* B+ u8 m1 H
  话筒通常按它转换能量的方式分类。这里我们还是按录音室对话筒最通用的分类法,把话筒分为动圈话筒和电容话筒。 * y& F( o# Y4 w. A; U4 v
  动圈话筒,:由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产生电信号的话筒。是由振膜带动线圈振动,从而使在磁场中的线圈感应出电压。 . g/ r5 n4 {4 v6 m  c# J
  电容话筒:这类话筒的振膜就是电容器的一个电极,当振膜振动,振膜和固定的后极板间的距离跟着变化,就产生了可变电容量,这个可变电容量和话筒本身所带的前置放大器一起产生了信号电压。
6 u, v  k7 Q6 I) a% }4 ~& \  电容话筒中有前置放大器,当然就得有一个电源,由于体积关系,这个电源一般是放在话筒之外的。除了供给电容器振膜的极化电压外,也为前置放大器的电子管或晶体管供给必要的电压。我们称它为幻象电源。
. O9 p  }# G( x; |: @  由于有了这个前置放大器,所以电容话筒相对要灵敏一些,在使用时不可少的一些附属设备有:防震架(一般会随话筒赠送)、防风罩、防喷罩、优质的话筒架。如果要进行超近距离的录音工作,一个防喷罩是不可少的。 , w* O9 z" O2 W) w8 P% X
8 z9 v1 A" a1 C. G* x
2. 话筒的特性 8 i9 E. R) U7 M+ Y, J7 n! f* t
  话筒的指向:一般分为心形、超心形、8字形、枪式、全向指向等。
9 p8 F$ v) }4 M; J" g5 @至于这些指向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可找个话筒试试。如图中所示,箭头所指方向为话筒所指正前方,虚线为可拾音的大致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外,拾音将不灵敏。如果有条件,建议还是找个多指向的话筒试用一下,就能明白指向的意义了。
- @- P6 U: O9 G2 ]  话筒的阻抗:专业录音室应使用低阻抗话玻?捎诳赡芤?玫胶艹さ牡缋吕戳?樱??杂玫妥杩够巴部杉跎傩藕潘ゼ跸窒蟆?br>  平衡线与非平衡线:平衡线由两根导线和一根屏蔽线构成;非平衡线中则只有一根导线,用屏蔽线代替第二根导线。 : c- U" c7 W, V; J  n8 d& `: X1 ^2 G
  平衡线的优点在于,该线的两根导线拾取不需要的噪声信号的强度相等,因而二者能互相抵消掉。而非平衡线则把噪声信号传输到线路的下一级。
8 i- w9 J$ P( c( J0 T  如果音频信号很强或非平衡线很短,可能不会听到噪声。但话筒线一般都很长,想想看,我们是从录音间拉出线来,经传声盒过墙后再进入控制室的调音、录音系统的。所以,我们要使用平衡线,并相应地使用平衡的插头:XLR,俗称卡农头或公母头;或者是大三芯的TRS。
8 Y" b# e. k' D  卡农头的接法上篇已说到:3负、2正、1地。但这只是一般性的接法。最好是先搞清楚一支话筒的插脚的相对极性,并焊好连线,把这支话筒做为标 准。有新的话筒时,再把新话筒与之输出混合,听合成声,如果合成声输出电平太小或频率失真(一般情况你听到的是一种压扁的声音),说明存在相位反接现象, 必须把接脚重焊。(欧洲的厂家出品的话筒可能以2或3脚为屏蔽,最好的方法还是仔细查看说明书。) 5 L5 P( U; T8 U# R" H4 F
  随便说一下,接错线出现声音反相的情况在接音箱时也会出现,所以在接线时一定要细心,不要以为音箱响了就行,而一定要以正接正,负接负来进行连接。 ( U4 H; H3 b. I' a1 A
多声道录音 4 h: E$ |3 u2 J' D! |( o3 ?
  多声道录音就是把若干单声道或双声道立体声的分别同步拾音、记录并最后合成一个单声道或一个双声道立体声录音的技术。
. @3 y; u* E+ N" I; V9 J" |" e  由此看来,我们的家庭录音室将采用的也是这种多声道录音技术。 9 J; ^6 S% H: V4 I) ?0 e. D
  其工作流程一般为:前期的声源分组、分类→对分好的声源分别进行拾音→录音→ 后期工作(对前期录好的信号进行加工、修改或补录等)→混音输出成一个单声道或立 体声文件→刻盘成AudioCD,或者转录成磁带或DAT。
) t* c; o/ ~# g( V9 d" d  在家庭录音室中,一般不采用同期录音的形式(但有时要求不高的小样作品也可这么录),而是采用分期录音的形式。合理的分期录音顺序应是: + E7 G# ~0 J2 H9 s& V- \! |
  (1) 信号轨(这里说的信号常称其为“点”,“打点”)
4 k. U! m" S, b  D' m% o# K9 i  (2) 节奏乐器(可与信号轨同期录音) 3 ]8 _$ i; ~) a% R* }# ?% a9 t& I
  (3) 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电子琴等) % J( ^7 T! C5 Z3 g- e' f* d  G- f
  (4) 弦乐器与管乐器   p9 H0 o. q' z6 w
  (5) 人声 4 n, ~8 I, f& w6 {$ i  a
  也就是先录点,或打着点录鼓,再录钢琴等,再录贝司,再录吉它等伴奏乐器,再录主奏SOLO段,再录唱。 9 M/ b! D6 @- ~
  切不可先录弦乐器,因为弦乐器在演奏中易产生音准飘移,而其定弦方法以及标准音定音都与钢琴类乐器不同,所以如先录固定音高乐器,弦乐器就能以之为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606

积分

2

听众

166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60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
3. 三种录音方法
! U% W* j/ h% p( w. w0 {4 m1) 单点录音法 $ o% ]3 f, X1 m0 q+ z8 t
  在单声道录音产生的初期,由于没有任何辅助加强话筒,而只能在一个点上拾 : y4 C+ ^5 ^" |9 P9 u% U
音,所以才有这样的称谓。 5 Y/ e+ x9 Z1 W$ v! X$ h- ^
  录音条件:
0 r+ x1 @9 m: j! G& U  (1) 话筒摆放应在声源的比例平衡之处。移动话筒位置时,左右移动,解决声源横向的平衡比例,高低或俯仰的移动,解决纵向的平衡比例;
- M8 d0 L, {3 F3 ]* b2 f0 j  (2) 话筒要放在声场中直达声与反射声比例合适之处。由于我们自己的录音室已做了吸声的处理,所以一般不考虑自然混响的问题,而是在后期混音时再人工加上它。
. R; ?$ [0 F% w# U  (3) 话筒与声源的距离不得超过17米。一旦超过,则会产生50毫秒的延时。(不过,想来谁也没有17米长的房间吧?) 7 k" O0 S' s% K+ a
  (4) 声源的位置也很重要。 . A+ K% g" W! R) T. b" b& o
  我们可以用两支心形指向的话筒摆成XY制,或用一支立体声话筒来进行单点录音法的立体声录音。此时要注意立体声声象的问题。这就要求录音师要 考虑到上述几点条件。如:我们录一个四人小合唱,把话筒放置于指挥的后上方,同时最左和最右的两人分别对应两支话筒的主轴线。然后在试音时再对话筒的高 低、远近进行一些调整,就可录到不错的立体声效果。 " z4 L. V! Y7 v. e
+ h8 ], B  G% \7 ^( R, g7 @' `
2) 主话筒录音法
) H& C/ G% z' l2 d: [; h  为得到比单点录音法更大的清晰度或为使自然平衡不佳的声源得到更好的平衡,就要增加若干辅助加强话筒。
$ k7 |, p$ ]6 h6 c! G" b8 ]: n录音条件:
- R0 o. l8 s& }+ i  (1) 主话筒与辅助加强话筒的电平关系以主话筒为主,即它只能大于而不能等于,更不能小于辅助加强话筒的电平。也就是说:主话筒担任主录任务,辅助加强话筒只是用来弥补声源个别部分电平的不足。在立体声中,辅助加强话筒起着清晰和稳定声象的作用。 / P. C% H# x, x9 p' R7 _2 @  _
  (2) 主话筒要选用较高灵敏度的话筒。
/ V" T9 B( a) D+ ]4 ~$ T  (3) 在话筒的摆放上,要注意辅助加强话筒间方向角的过多重叠,避免使声源各别部分的电平不平衡。 + Q; B; O% v. L8 I9 \
  (4) 在立体声的主话筒录音法中还应注意:主话筒与辅助加强话筒的声象必须吻合。 $ K* [- j1 w% @7 {! U! W; \2 ^
  (5) 用两支辅助加强话筒放在主话筒宽度定位的两个端点,可使主话筒录音的声象宽度稳定而准确。
1 D) e+ E; T) U% l( L0 S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能会用到这种录音方法呢? 5 {. W  L( c/ S
  很简单,比如鼓啊!我们可用一支立体声电容话筒,如RODE的NT4(如果没有立体声话筒,可用两支性能相同的电容话筒采用小AB制或XY制 来实现,(如两支AKG的C3000B)并用单点录音法放置好,它就是主话筒。再用两支动圈话筒做辅助加强话筒,分别录军鼓和低音鼓。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录 鼓的方式了。
: J0 [2 {+ k+ m- m* k; [2 x+ `* n3 s5 }
话筒与拾音·2 9 p% X4 s5 E  R$ Y1 d& _( D
% i6 v9 @8 P3 I# D$ ^! |
时间:2004-12-16 来源:MiTi论坛 点击量:2590 作者:不详
) s2 _0 a' v( E. J( C6 J三种拾音技术 0 V7 w% s8 ]1 M9 J( C
1) 远距离拾音技术 9 K; w5 S1 y" Z7 e9 |* }1 R
  这是一种传统的录音技术,在使用自然混响的年代,直接声和混响声的合适比例是话筒的设置准则,所以要求话筒的距离较远。一般以室内的混响半径为参考数值:主话筒在混响半径的±0.5-1米左右,辅助加强话筒多半应在混响半径以内。
& @. z5 o/ U- e+ f" f. U! r' V/ `  混响半径:在反射声场中距离声场的某一点,是直接声和混响声的强度相等之处,由这点到声源的距离,称之为混响半径。 7 t& c) ~* H2 _  [3 Y+ T& ~; a( B
  因为篇幅,就不说它的计算公式了。我们现在还是先快速了解一个基本的录音体系并开始实践的好,等到了一定水平后,各位再参看各种专业录音书籍,以深入了解更多的理论。不然,可能先就被这些理论吓跑或搞得入睡了。呵呵。
& k0 ?! W: d" A  总之,这种远距离拾音技术到今天也还是常用的,象录制大型交响乐队的古典作品或大合唱等。当然了,在家庭录音室里,我们只能用录直接声加人工混响声的方法来模拟了。 4 h9 [! E# i9 d8 |7 _
2) 近距离拾音技术
: e" X! W& [7 y  E( ]& O$ v  现在用得最多的一种录音技术,一般距离在1米左右到几厘米,更有超距离录音,可在1厘米左右。
5 U. x+ E8 w- i; S, @如此近的距离,对话筒就有一些要求了: 0 Y, x; F: f! {" L7 U7 ~7 w/ _  V
  (1) 选低灵敏度与动态范围宽的。 ) e$ e) s& M! h0 D
  (2) 近距离录人声,防喷罩不可少。 ! p% p" g( G' S3 R4 I1 Z, B
  (3) 指向上以具有超指向或可变的为佳。 3 D# J6 z( H- I+ P/ p( O9 J/ m5 F
  (4) 话筒的放置要摆放在声源辐射频率的均衡之处。这是说的什么?例如长笛类吹管乐器,这个位置就是指的吹管管身的下半部,而不是管口,也不是吹口处!(对各种 乐器录音时的话筒摆放问题,在后面章节中会做详细介绍。不过在这里先介绍一个小方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掩住一只,把另一只对着声源,并在声源附近上下左右 移动,找到最佳拾音点。方法看上去是笨了点,不过倒也管用。不妨一试。)
  p* h4 ?2 ~7 O) a# x1 O4 V0 J8 t( I% Q
  好,说到这里,我们就该来看看录架子(爵士)鼓时怎么摆放话筒和录音?
& J% l  E: C- Z. Y  z  1. 通通鼓:最好每个上面一支动圈话筒,放在离鼓心1/3的鼓皮上方,距鼓皮5-10厘米;或者把鼓背面皮拿到,将话筒伸进鼓的共鸣腔内拾音,位置和距离同前。 ; j0 a5 r; g8 n' F* P3 V+ d
  2. 军鼓:一种方法和录通鼓的一样;另一种则是把一支放在鼓正面,位置距离同通通鼓,主要录鼓皮振动声,再用一支对准军鼓的侧面边孔,距离2-5厘米,录鼓弦振动声。这种方法把两支话筒的信号以适当电平混合,效果不错。 ' O! O& j- K* H% K
  3. 大鼓:揭开鼓背面皮把话筒伸进共鸣腔内拾音,共鸣腔内填放一些绵软多吼织物,一来吸收高频,抑制鼓的共振,二来可使鼓的音色更浑厚。 + Z" n  i9 D+ |) n% l7 }
  4. 吊钹:用电容话筒,将它悬垂在吊钹上方50-100厘米左右处。 ' `1 n# k/ y  M+ t0 X
  5. 立镲:用电容话筒,放置于两片镲开合的缝隙边或上片的边缘,距离5-10厘米左右。 3 v4 X" x6 B: [: D# r
这样摆放话筒,当然是用的多路话筒录音法。这样,每个鼓件都有话筒进行拾音,可对每个鼓件进行声象、电平的调整,效果不错。甚至可以采用分期录音的形式,先听着“点”录大鼓和军鼓,再录通通鼓,最后是吊钹和立镲。 / z8 W5 U1 U' W5 T; W) {
  上述方法是一种需要很多经验和时间的录音制作方法,如果在刚开始进行录音的学习,不妨用前面提到的主话筒录音法录鼓:一对电容话筒录立体声, 两支动圈话筒分别录军鼓和大鼓。由于只用了三到四个话筒,则容易处理一些。如果想做得再细点,你可以把主话筒录下的立体声轨复制成两份,一份做镲,一份做 通通鼓,通过对它们再作后期处理,做出一立体声的镲和一立体声的通通鼓。当然,这样做的话,则还是在以电脑为中心的音频工作站上,用软件做最为合适。
6 I: i: o. r" e& t6 U  其它打击乐器的录制根据不同类型的打击乐器,采用不同的录音方法。 ( X# S) `2 N6 x+ h
  象钹、锣之类音头的冲击力很强,声功率较大且高频泛音较多,就用带衰减装置的电容话筒,设置在乐器平面的垂直方面,距离在1米左右进行调整。 ( x. G+ k# x9 a7 _
  手鼓、沙锤类乐器也用电容话筒来录音,距离可在5-50厘米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  N$ O# j. p# N/ O: u) K& B
注意事项:   `/ J9 C6 F6 k# z1 X8 ?
  任何录音都应以声源为主,就是说声源本身要好,再加上好的话筒、录音方法、录音器材和经验才能录下好的录音作品。对架子鼓来说,就要求鼓手本身就要打得好!鼓音色要调得好!要能保证节奏稳,跟“点”跟得住,不乱;打鼓时的力度也要均衡。
7 N1 K4 \( |' n+ i% v1 R! ?; s+ R  实际录音时,可先让鼓手用最大力度打上一段,调整好录音电平,以接近失真而又不失真(调到Peak灯只是时而一亮时,再把电平往下调一下1-2dB即可)为宜。有条件的,最好可加上压缩器(关于效果器的内容将在后面章节中详细介绍)。
9 ^( R3 n( p" W4 p2 {
5 V+ d5 F+ b( }  Q1 E# P. Y3) 直接拾音技术 7 h7 b$ _9 k5 ]0 {" t9 ^
  不以空气做媒质,而是以固体振动传导或以电磁振荡传导的拾音技术。 % l9 Y! A" _( z
  分两类: 5 F& `" X  a( t( ?. x5 n
  (1) 乐器上有拾音下放大装置的,或可直接输出电信号的。如电吉它,电贝司,合成器等。对此类乐器的录音,可通过音箱,再用话筒对着音箱做近距离录音。当然,如果这样的效果并不好,那还不如直接录音,把乐器的输出插到调音台的输入口罢了。 , M+ H3 K! N- \/ c# [# Y) h( ]
  (2) 用接触式传声器的直接拾音。除非你有一个优质的平板话筒,不然用现在国内的一些乐器拾音器来拾音可就太差劲了! 7 T5 ~+ m/ J  c/ P- H* e4 x
) D, n4 m. x3 J
各种乐器的拾音 ( s' Q. M9 |4 [, E6 O& w. ]( j

, g# V# w5 J! S) w2 j' t8 M$ s  前面已说过了鼓和打击乐器的拾音问题了,接下来看看其它的常用乐器的拾音问题。
* I# H8 M9 o: e; w1. 吉它/贝司/合成器类 4 Y& d% ^7 o7 h8 ]  `# m! q
  这一类乐器属于电声乐器,我们可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前面说过的直接拾音法,如吉它和贝司可直接接到高阻(Hi-Z)口,或从效果器出 来直接录音。另一种是间接拾音法,就是把话筒对准扬声器声频的均衡点(一般在喇叭中心偏一点的位置),在10-30厘米左右的距离内拾音。 $ f, C+ [7 z( J, w
注意: # G: d* O+ T$ k) j! u
  1) 箱琴则用电容话筒来录音。摆放在箱体音孔附近,偏向音孔并与面板成一定角度,距离20-30厘米左右。为避免录下过多手指触弦声,可把话筒朝向琴颈方向。 2 L" R) h1 g, r% I3 \, x7 `6 M
  2) 如果要同期录吉它弹唱,最好方法是用一支立体声话筒(或用两支同型的话筒构成)来录音,这样录下的结果比用两支话筒分别录琴和人声好。
6 H6 ]7 ]4 {9 n1 a  3) 用间接拾音法录音,最好选用低灵敏度与动态范围宽的; , ?" j7 ~; n' r
  4) 最好关掉效果器的混响,如一定要,也调少一些,这样录下的声音才清晰,到后期混音时才不会因为混响太多而引起麻烦。
1 q% d/ z( p1 `9 v( e) D  5) 用间接拾音法录音时,可用两只话筒,一近(10-30厘米左右)一远(半米到1米左右),分录到不同的轨,这样在后期混音时拼合能得到不同的效果,至少,一轨录得不好,还有另一轨可用。 % i! H4 s' F9 b4 X* n) H8 O
2. 钢琴
9 R7 }+ h0 h3 ~1 h6 S  N& y
1 j' n0 l5 m" T  ` 录制钢琴一般用电容话筒,最好使用低切装置,将低频适当衰减。话筒设置的高度一般是在高于钢琴侧板与低于琴盖的范围内选择。 . {7 C, C  {2 J0 ?
显示的是话筒的设置方向,应从低音弦垂直到平行的90度范围内。一般设置在b处。如果觉得高频不足或低频过重,可把话筒向a处移动;为使音色柔和,可把话筒向c处移动。此时话筒距离钢琴应是30厘米到2米之间,话筒的指向最好选为无指向。 . X( T$ p6 b1 s  B$ _6 g
  在轻音乐的立体声或多声道录音中,可用一立体声话筒对,并打开音量衰减器,放置在钢琴的盖板口处,间距5-10厘米组成小AB制。距离钢琴应是5-7厘米。 ) X( |/ e- {& A$ Q. i
3. 小提琴 ; Q2 B! i) f: r( ]" r( C& {
  用电容话筒。 001NB2pczy6T6zvZnQpb5&690.jpg ; Q* r- b/ t8 Y: z5 I4 v3 [8 e# Q

. A) ?" ]- s) a! J, }( C) 粗犷型演奏风格录音法(如图中的1)。在小提琴面板和琴弦的垂直方向,是小提琴辐射声能最大的区域,把话筒放在这里录音,能得到较大的声级。振膜朝着f孔 方向,可根据不同频率的均衡要求,调整与f孔的角度,能使小提琴的面板音、背板音、琴箱音比例合适。注意:距离不可过近,过近可能使琴箱音过重,音质粗 糙。 ( K& @( Y! C4 y. E
  2) 细腻型演奏风格录音法(如图中的2)。将话筒对着小提琴的琴头,振膜朝着f孔方向。这样拾取的声能较少,琴箱音较弱,音色比较柔和。注意:距离不可过远,过远会使音质发虚。
# B3 y3 ~- I0 d/ d* @$ w  3) 另外,也可用小AB制进行立体声录音。 & D, ]3 E& q* J7 }, ^0 |
4. 大提琴与倍大提琴等低音弦乐器 5 v( |; u, o# d/ w2 N
  与小提琴的结构相同,功率比小提琴大,在方向性上有些差别。
5 a, G2 d8 ^9 I( c- c8 ~. G  大提琴:话筒设置在面板水平面180度的高于琴箱的位置上,近距离拾音在10-30厘米左右,远距离拾音在0.5-1.5米左右。超近距离拾音可用卡夹式传声器。 + N, _5 ^" x: w7 M
  倍大提琴:因其低频的无方向性,频率均衡点在偏离面板中部的垂直方向,话筒应设置在侧面,振膜朝着f孔方向,距离不要太远,不然音头会发虚。超近距离拾音可用卡夹式传声器,或用一般的话筒用泡?塑料包起来塞进琴码的花孔内拾音。 9 @" s8 ~/ t& p$ ~6 i. _% h
5. 长笛、竹笛类横吹乐器 9 Z8 W7 [# C6 E' E1 g7 s
  可用动圈话筒,或用带防风罩的电容话筒。 9 d7 W0 ]( ~* y- c9 y5 I2 k- v/ s
  1) 设置在演奏者正面,高出头部10-20厘米,膜片朝向笛尾并成一定俯角。距离在0.5米左右就行。 , M4 X3 ?* d' A7 \; f$ A
  2) 设置在笛尾,与笛身轴线成一定角度。距离不可过近。 % F' `( d/ w" i% E* T# |- c
  3) 设置在演奏者身后,高出头部10-20厘米。距离不可过远。 1 N$ O1 @5 k7 T  M, |
  前几种方法较常见,我个人喜欢第一种方法,选择正确的俯角也可不用防风罩。
% {9 [9 O/ s3 O0 i2 X0 I6. 单簧管、唢呐类竖吹乐器 : \1 X4 U/ H* I' W  p9 W
  此类乐器的喇叭口一般向下,录音时,我喜欢用电容话筒,放置在演奏者胸部高度,离 . C* R! }# v. z; u+ @# f
演奏者0.5-1.5米左右距离,振膜成一定俯角(此向下的角度不能太大,太大则会拾到过多的地面反射音。)
# Z$ j# ?8 \5 m2 W0 V2 K2 N7. 二胡类拉弦乐器
1 z/ P% x1 ?6 P& j  话筒与拾音6 W3 n) l; o2 n1 i; r

+ d* `- q7 y% a 001NB2pczy6T6zuax3j81&690.jpg
1 D1 n; ?% H" v3 C! W7 I: h* w如图所示。在虚线半圆内均可拾音,但还是图中所画的2、3两个话筒的位置最佳。向4方向移动,琴箱音会增加,音质变浑厚;向1方向移动,高频音将加强,音质变明亮,但也会显得薄。拾音距离:由于咱们家庭录音棚是吸音式无自然混响的,所以距离可在0.5-1米左右。
' A* Z- y& n/ i5 W# y, `5 \  T7 R" h' d
8. 琵琶、阮类弹拨乐器' p' ?7 ~! x0 t- ~. y

) I6 F! y, R# e% J4 z这两种乐器还是以电容话筒为主拾音,话筒放置在演奏者正前方,比头部稍低的位置,并成一定府角。阮可以近一些,在0.5米左右;琵琶则可远一些,在0.5-1.5米左右距离内。为减少录音信号中的弹拨噪音,可把话筒偏向侧面一点,或者在琴品上贴上透明胶。
' }0 z7 U( o8 e) ]) e6 c( `' n" P' p# p+ H5 W$ h
9. 古琴# R9 m# n' f0 p' V3 X% D  h

9 h3 y5 X! X/ h  }古琴的出音孔在背板上,所以把话筒放置在背板方向。使用电容话筒。
8 v8 H  E2 R0 q( U2 g7 N7 Y( ^- l/ X: Q- r
10. 扬琴、筝' Y$ o  h$ n# x$ h" C- P! _' Z

3 A& @  D( j# i1 [8 a4 I/ c% k扬琴:话筒用电容话筒,设置在面板上方,对准面板中部。话筒振膜与扬琴面板平行,拾音结果音色明亮并带颗粒性;话筒振膜与扬琴面板成一定倾斜角度,拾音结果音色柔和。
8 G) {7 Z. [5 o) X- `! E' w* K0 x3 f8 _" ?% H2 O. j: e
筝:因其演奏方法以手指抓弹,噪间较大,所以把话筒放置在中部至琴尾方向,同时打开低频衰减装置。个人认为,最好用立体声话筒对,小AB制来进行拾音。
3 @3 Y2 k1 h, d( p0 I2 ^# ]# M1 h. }) e5 |$ L# M. n
11. 铜管乐器1 s( _; Z. N( N3 u2 H: P2 U

6 V8 J/ @2 q, R6 g8 U; i5 a钢管乐器方向性比较简单,一般我们把话筒放置在号口方向就可以了,用动圈、电容话筒均可,距离在1.0-1.5米之间。要注意的是圆号,也可把话筒设置在演奏者正前方,以表现其朦胧感。0 U" E& W3 {2 e1 P& p9 i' h

: w% U3 }# w: t. _12. 人声
1 c4 }& p- i  y2 N' ?7 ]7 F7 w* n" f, z% j0 v! R
美声、民族类唱法声功率大,一般用远距离拾音,50-80厘米左右或更远,话筒设置高度在嘴唇上、下5厘米左右,或以一定的俯、仰角来解决喷话筒的问题。我喜欢用电容话筒加压缩器来进行此类录音。
, k7 B+ t' ^9 E3 s: j/ x. d8 }; J& D* R$ q( F( C
通俗唱法距离就可以近些了,一般在0.5米左右,可用电容话筒,一定要用防喷罩!如果歌手有拿着话筒演唱的习惯,那也可用动圈话筒,来个“咬着话筒演唱”了。当然,我个人还是喜欢用电容话筒。
- y0 U# O$ t* K: v7 a4 _' S* W$ p7 f# R1 [* r5 T1 T
无论用哪种话筒,都应打开低频衰减装置。" v6 I$ N% a8 C2 ~, E
: v1 V# n3 n$ R( j! m2 @
注意事项:8 r) u  M' }& u; q6 Z
) E1 z3 U6 ^8 s- q# J* O  v
1. 对那些可以自由移动类乐手和歌手来说,在用话筒拾音时,一定要记下他们最初的位置,以及相关设备的参数,以便在补录时达到前后拾音的一致性。
& \1 u0 s& x3 m# S& m; A- u
! y1 h9 @( o3 \/ S' M0 P2. 话筒的使用无非是一种经验,以上只是一些常见方法罢了,不要太死抠!如果遇到从未录过的乐器或场景,以前面学过的录音方法为准进行思考,一般都能找到很好的录音办法。而最懒的办法就是先用耳朵听,找到最佳拾音点,再用立体声话筒对来进行录音。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3

听众

1456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6169
发表于 2010-7-23 |
支持。。。。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