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有人说过:真正的HI-END是房间。可见,对于发烧友讲,拥有一个理想的听音环境是多么重要,它会影响到音色、动态、结像、以及定位等诸多发烧元素的发挥。因此,具有良好音响特性的空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w6 ]' L8 j5 T6 z5 S
7 ^3 I: J- ? n X4 H听音室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开放式,另一种是封闭式。开放式是与客厅共用,这样的环境由于门窗、过道或是集视听、会客、就餐等于一体而无法拥有独立空间,其声音也只有放任自流,由于受条件所限,音箱的摆放也不能随心所欲。而封闭式空间是广大烧友所梦寐以求的东东,这种听音室可以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欣赏音乐,只要隔音处理得好,一般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也不会影响家人或妨碍邻居(这个我颇有感触),器材及音箱的摆位机动性较大,听音室的调校可塑性也强。另外,由于环境较为密闭,能量也没有外漏的顾虑,所以低频的素质有所保证。就相对于开放式而言,选择听音室时宁可空间小些,哪怕只有十多平方米,只要调校得法,细小环境亦可小中见大。
& r& J6 L+ i$ S8 X0 T! u0 Q+ e
: p: P5 k8 {# V! @% D4 q) C2 a! P在听音室装修与调校方面,我最为佩服的还是狼版家听音室的处理,和我现在的听音室虽一般大,但声音表现却非常之好。当然,这是倾注他多少心血、时间与金钱所带来的回报,据说光听音室的改造就不下五次,内墙是拆了起,起了拆,不断的捣腾,最终修成正果,可见他对听音环境的重视程度!另外就镇江专业听音室而言,当属琴声音响行第二试听室的声学处理了,当然我们民用的听音室可以参考,大家不妨去看一看,听一听。
" y3 Y! w5 a% C9 \; w* C. D# F ?5 O% p
言归正传,不知不觉我的“烧龄”已近十年,然水平却没怎么长进,不过期间曾有两度更换听音室之经历,或多或少还能够总结些教训和心得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有此需要的朋友提供些借鉴和帮助:
3 l) l( f1 L; `! T+ v9 K4 L, |$ k* j' J6 q* ~2 x) h
一、如果条件许可,选择听音室应宜大不宜小,一般有个二、三十平方就比较不错了,若再有黄金分割的比例(长:宽:高=1.618:1:0.618)就更为理想了。我的感受是:空间大的话,声音听起来更加舒展。我的第一个视听室有26.5平方(在客厅,AV和HI-FI兼顾,不过不是开放式的),现在的只有独立的14平方,前后两者的声音表现差别还是蛮大的。
6 a6 h" s) w: P* R1 Z5 t7 ]0 E& C) A$ l( r
二、听音室装修应尽量遵循:前硬、中吸、后扩散的原则。我装修第二个听音室时,前墙只做了刷白处理,然后挂上了一块木雕,实际听感还不够“硬”,故最近又只好再买来文化石贴上。另外,前部的低音陷阱吸得较多,这次顺便加上些线条,以增加反射。6 _# {7 Z2 B) F3 i7 Y" k
, t5 S/ e$ t$ n$ F9 t! [
第二个听音室改造前:
) G" o- v9 V& y* ^3 d% x
% D! h) d1 ~5 z! V
小改以后:
# `0 V+ w B2 C5 Z& M
/ z- V8 L/ }, V& C" N
2 ~- K$ V/ p" j4 U: L$ w! f) z R
v: N0 I3 C0 ?7 G; u
三、门窗、天花及地板要坚实牢固,否则声压大时或重播超低频时会引起共振,听起来很是不爽。我的第一个视听室由于在厨房与客厅之间加了个木质推拉门作隔段,当时为了透光,加上了玻璃,每每低频来临时,就听到嗡嗡作响,后来加上了密封条才好些。另外,先后两个听音室的天花都用上泡沫扩散板,效果不错。第二个听音室左侧有一窗户,果断地将其封掉,以绝“后患”。此外,门尽量做得厚实些,也可达到减少共振之功效。
1 p0 m) r) o: O/ S/ x" J& J! Z
+ y& ?* D$ J# A, i3 I/ Q9 W第一个听音室的天花及隐约可见的隔段:7 ?; e# {! D8 y3 p
" I! ?, {$ s5 V0 m& w
% F" i6 E( z! P3 q$ }* e 第二个听音室的天花:
7 [/ U& x6 E! Z M s" |6 J
/ J+ l) Q: j* D" Z
9 w! B) {* P$ U! k& t7 u a; c
加厚的房门:" l- X) w" ]% x h0 t, y G: m1 @
/ @) f; h$ N3 j2 G+ A
' X: M8 F/ L& K0 G: M 四、听音室两侧墙切忌吸音过量,否则会令音乐中的谐波短促,泛音全无,低频尽失。我的第一个视听室两侧墙以光墙为主,只在主要扩散和第一反射点做了吸音处理,另外还在两侧挂了几幅木板画来增加扩散,效果不错。打造第二个听音室时,考虑到房间小,两侧墙采取了全吸声处理,谁知道这么做实践证明我错了,有机会还得折腾。
! I. |6 M* X0 F6 d6 s' x$ \6 c; W
第二个听音室左侧墙:
0 Y3 L9 `) F7 v0 y1 y& D6 l9 \* H3 ~
! y; c- q' _ P- a% C9 ^ _9 l" n @" s/ X) ?: S5 _; W/ X
* z. V) r9 H! R9 V( n7 l: E; n: }
; _3 U U# r: G. z
4 Y) T" ?- t7 z5 I3 Y; ?: t
- V, M8 q; V! d ~1 n! t- D
右侧墙,空调下面原来有个窗户: j7 y. i: O7 z6 z: F
2 l: {+ x5 B! {6 y7 D
第一个听音室的吸扩处理:: p- ~) V2 \- |7 k! n: o; ?% C
& y- q) |" [9 _& ]
6 Z# n$ g' ^3 d" ?
) @8 r( j& n+ u8 O
) V, R$ U- w6 q) q
& S, m5 E, F( E# S1 d/ F6 h9 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