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话筒技巧?无线话筒是由若干部袖珍发射机(可装在衣袋里,输出功率约0.01W)和一部集中接收机组成,每部袖珍发射机各有一个互不相同的工作频率,集中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各部袖珍发射机发出的不同工作频率的话音信号。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正确使用无线话筒的方法。
" ?+ r' k8 X- h8 `# m0 L: {8 h, B9 Z" p; E
不要抓在无线麦克风的网头上使用:% c4 p( U" P* r: S
许多演出者,以手掌抓着麦克风网头的使用方式,是严重破坏麦克风音质及指向性的最不良姿态,以这样的姿态使用麦克风,即使选用最名贵的麦克风,也会使原厂具有的上佳特性,因而丧失变调!用手掌抱住网头的结果等于隔绝音头气室周边的音响回路或改变气室的谐振频率,会导致麦克风的正面频率响应特性及指向特性的分离度严重的劣化,而且因手掌的聚音效应造成某一段频率的谐振而增强产生回授声。虽然无线麦克风因为没有联机的缠绊,使用方便安全,但是使用者往往不用心研究拿麦克风的正确姿势,任意抓在麦克风的网头上,这样的使用姿势,必定会丧失麦克风原有的优越特性。一个演唱者要利用麦克风把美妙的歌声原音重现出来,就必须要先学好拿麦克风的正确姿势。拿麦克风的姿势很简单,只要记住一个重要原则:不管你怎样的拿,就是不要抓在麦克风的网头上;正确的使用姿态,应该握在麦克风的管身上。
9 ?, |8 H% D6 f, c! \一手抓住两支无线麦克风使用是最严重的错误方式:- C* W; E$ ~) Q8 ~4 v) s; W
在电视节目中常发现某些政治人物一手同时拿着两支甚至三支无线麦克风使用的镜头感到非常惊讶,这是非常错误的使用方式,不知道这是使用者的要求还是音响工程公司的创作,如果是前者的授意还情由可原,如果是后者的专业人员作这样的安排,应该鞭打三个大板。
$ z9 A* E! b" F( X- c) i: m3 j1 U因为将两个不同频率的发射器靠近使用时,会产生内调失真的谐波干扰,靠得越近或频率越多,干扰越严重,在多频道同时使用的系统,会使互相干扰及接收不稳定的问题更严重。* _6 G$ i( N5 k0 h: y
两支以上的无线麦克风靠在一起除了会产生高频谐波干扰的问题外,更严重的是产生麦克风的音频相位及指向性干涉现象,破坏了麦克风原有正常的音质特性。当麦克风的音频相位相同时,会使两支麦克风的输出相加,导致扩音机的音量提升而产生回授声;反之,因相位相反,则会使麦克风的输出相减,导致扩音机的音量不足。麦克风的指向性也会因两支麦克风的接近互相干涉,让原来优良的指向特性劣化,这些特性的劣化程度,随着两支麦克风的距离远近成正比,所以使用者应该避免一手拿着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无线麦克风同时使用,避免造成音量、频率响应及指向性劣化。也许有人以为多拿几支可以避免使用中万一有一支麦克风发生故障,另一支还可以使用。其实要防止无线麦克风发生使用上的异常,不是用这种『脚踏两条船』的方法可以解决的,反而因这种错误的使用方式会带来更严重的特性变化问题,建议应以『替换』取代『同时』使用才能避免上述的缺失。如果一定要同时使用多支麦克风,则必须把多支麦克风的距离至少各拉开30公分以上,才能减少麦克风特性上的改变。
" c# ^2 H3 x# P6 T j善用无线麦克风与嘴巴的距离:# V7 E( p! G% k g# ^9 o2 p$ S6 N
使用指向性的无线麦克风演唱,要注意拿麦克风的姿势,因为麦克风与嘴巴的距离远近,对灵敏度及音质会有相当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因为麦克风的灵敏度与嘴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声喉力道不足的演出者,不能拿麦克风离嘴巴太远,又把扩音机的音量开大,这样就容易导致产生回授声;大声喉的演唱者,不必拿麦克风靠嘴巴太近,这样会容易导致产生扩音机的过渡饱和失真。
0 J! ^" l3 x- U再者,由于大口径的指向性麦克风具有很明显的近接效应(Proximityeffect)特性,当麦克风靠近嘴巴时,低音会随着距离缩小而大幅提升,因此,如果你的声喉低音不足,可以把麦克风靠近嘴巴一些,利用近接效应补偿你的低音效果,让你的声音更加厚重而有磁性;相反的,如果你的声音太低沉,可以把麦克风离嘴巴远一些,以减少麦克风的近接效应,降低低音的提升,让你的声音更加清晰亮丽。3 | O9 X0 I1 ^; K
使用麦克风与嘴巴的距离对风暴杂音(PoppingNoise)也是影响很大,特别灵敏度高及低音响应较强的麦克风,风暴杂音会更严重。为了减少这种杂音的缺失,除了要注意调整麦克风使用的较佳距离外,在选购麦克风时更要注意具有防止风暴杂音特性好的机种,越高品质的麦克风对防止风暴杂音的消除设计越讲究。2 u) i1 `; u9 H, ?/ ?
1 _' H' z5 n5 m7 ~, ~
( O. h' S/ e* g7 b; U+ ?: V然音响器材绝大部分都已经数字化,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音色等式的两端——输入和输出——本质上仍然还是模拟的。如同音频专家开始拥抱数字技术一样,IT工程师也开始研究声学语言。而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往往是网络会议和讨论系统。
* u' C, F. M G" T. }
. q. d- K ` \3 r5 u 清晰度是关键5 J6 ~4 s7 M1 R. O
" h/ l% w) r: V, @ 首先,音质的含义并不绝对。而是取决于环境。“音质好”的语音与“音质好”的音乐含义并不相同。原因如下:, y& N/ G p! P" a& @2 I! d
* s0 ] \% C0 f v, w1 r; w
音乐关乎保真度。在音乐方面获得良好的音质,需要再现乐器完整的频率范围。基本频率与泛音频率的和谐融合能够产生超凡美感,而房间内的回响能够进一步提升这种感觉。) Z& t9 Y5 }2 G. x1 u
( y9 t& z% e6 U# S% I- J0 y 而另一方面,语音关乎的是清晰度,这就很不一样了。清晰度的终极目标是能够简单分辨说出的每个字是什么。看起来很简单,对不?可实际上,噪音带来的干扰对我们准确感知语音有显著影响。
+ v" O2 i3 y! O, R, _" W: F; V0 F# B
你试过在古老高挑的礼堂中聊天吗?延时反射能让音乐更加丰富,更加庄严,但却是清晰度最大的敌人。
5 B7 J3 t# R6 H$ b" V
: s8 G1 I3 ^/ O D7 r/ ? 语音清晰度在企业、机构及政府环境中都是最重要的。你希望CEO的演讲声音不错。你希望学术报告能被充分理解。议员们希望大家听到自己的声音。在会谈或会议中可能会影响可听度的因素都需要减轻或消除。
: Y3 E! u, o6 e0 y5 \5 Z- O, Y8 ?: q1 Y e
一切从话筒开始7 s9 n; t: p. T; S7 V3 L
! m7 \* s$ d( u 系统的音质由最弱的环节决定,因此在来源就捕捉高品质的音频便至关重要。而话筒仍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出发点。
: `% R2 F2 L: p3 |" G( }7 ?2 ^! [$ v, k2 v% u: E, N
在会谈室或会议室中主要使用的话筒种类是支架安装式和佩戴式。表面安装式或悬挂式话筒等特殊种类也不少见。对于语音及演讲等使用情景而言,某些设计元素是共通的。大多数都会带有内置防喷罩和减震架来将噪音降至最低。大小、形状、重量和观感也是重要的设计考量。
7 q, [; G) H1 u. w6 i5 g2 @, d9 ? ^
就算是用于会谈和会议的永久性安装话筒这类相对稳定的情况,也很难给出一个选择正确话筒的万用法则。你要使用的系统——例如说允许听众发言的系统,与适用于讲座的系统(有一个主要演讲者)——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适用于这一任务的话筒种类。虽然基本原则是共通的,但不同种类的话筒防止意外问题的方法还是不同的。9 }: |$ U' K. n L& s) k
8 t& m8 v9 i3 {- E( X 如何在会谈和会议中设置和使用话筒6 s4 G( A" b) I1 K+ X) m
9 |4 [4 V4 X0 z: Z) s) F 这里有一些简单的设置和使用小技巧供你在会谈开始前与IT同事和发言人分享,提升会谈或会议情景的清晰度。
: V* w+ z5 ]5 o2 C4 n$ K, f- N
8 ?' ], E' Q3 W f0 n# Z0 x3 ^ ·讲话声应该清晰自然。
2 J' I4 P1 x- |" i n( v0 n$ w a# O0 ~# m3 t3 A# J) _
·话筒对准嘴并偏离其他任何噪音声源。
+ \2 l. g: L" ]( N( B/ d! J0 T0 U% [8 S; M, O/ o
·避免过度把持话筒、敲桌子、翻纸等等。0 I+ U$ Q3 _' U0 x8 A
" W# B6 R. B% C/ t2 k+ ^
接下来,让我们来分别看看你在会议或讨论系统中可能已经安装好的话筒种类,同时还有一些针对每一类话筒的小技巧: x3 D5 w) W0 A: K- b( u1 I
$ z+ l3 ?+ j' m" I6 y: T) R
手持话筒
5 ]5 {% l5 s) y# d$ i( r4 r* ?; `* y3 Z( h3 d" v5 O: ~# A
设置:% L' Q- I3 j6 g. ~: _
6 S! B; D, ^, H1 N% _% Z
1.如想获得均衡、自然的声音,请将话筒放在嘴前4到12英寸处,并稍微偏离中轴,避免呼吸杂声。& `3 P3 O+ ?9 J S' |7 R
% Z [7 e+ @1 m$ t8 _4 f1 F
2.太靠近单向话筒会因为临近效应产生爆音。这类过量低音可以通过均衡器调节(低频衰减)。
/ d/ y: Q% b8 _. V+ t( W& z% ]3 d0 T+ |& }) {' i6 i0 c
3.过于直接地向话筒说话会产生呼吸杂声。使用附件防喷罩来控制过近说话人的呼吸杂声。
% z2 t% X5 y0 [! f R9 r9 l2 E9 {4 k* {, [% y% m8 r
使用:
) v, u, @0 i) }
7 _' w( Q1 ~/ X; D 使用时只握持筒身。切勿抓取或握持话筒网罩,这样会影响其指向特性。
( }+ Y; R/ {3 r' h9 m ]" Z) i0 I! Y+ ]
6 B5 Q9 k/ A8 R: u R5 P8 R m
8 h; I; c! N. Y1 Q鹅颈话筒
. |. O9 O$ O( ` N) c5 a
/ t# Q B3 _4 F8 J6 G5 b 设置:0 P8 p, U# f) _& C
0 h- Z5 W* S3 `, ]( N5 v+ J
1.将话筒放在嘴前8到16英寸处,稍微偏离中轴。对准嘴的正下方,避免呼吸杂声。
' z( ~: S- L0 {" a& |$ s
7 |: O( _# w1 k2 f 2.为说话人放置好之后,切勿触碰话筒或鹅颈配件。( I- e' I' x( z- m5 s$ c, |" [
" Y! Y( H$ s" b% k
使用:" _, T; R* m4 W* O+ e2 q7 N% b. I
. A5 _" A2 r5 `* P5 S* J6 `; i 1.保持与话筒之间的距离固定,确保音量稳定。! J4 Z3 x& [8 K, u+ A
t, J8 `' i2 P7 g; S 2.不要敲打话筒或向话筒吹气。
6 L0 ^2 G/ w+ B5 u) ~3 U. C1 I ]- H/ ^( x9 ]1 I: j4 O
1 H! K$ ~; o* w+ g8 J6 x6 `
领夹话筒
5 |' _2 G8 d0 `! d, @9 F& ^) e; `5 ^$ ^. a6 `
设置:9 Y( D. @; X6 E9 f
) C- m4 U2 ]0 f% o" e 1.放置话筒时应尽量靠近嘴,最好就在领口下。# _/ N7 ]) ^; Y# d9 H
4 [3 A8 o- b" m' u8 D# R% U 2.避免放在衣服或其他可能会碰到或摩擦话筒的材料底下。
) W) a4 A; \8 i; Y3 c
0 `& D6 [5 c+ z2 n 3.使用防风罩,特别是单向领夹式话筒。" r. D* W6 q q9 a, g& T
; V, `3 I$ }" v) b; O. o+ ~ 使用:
; }: o" V/ f! F; a% s* l, y3 H2 D0 k( t$ @
1.要确保“一直对准话筒说话”,请转身而不要转头。2 Z, K, J3 E1 _" @
1 b; G( _6 l* z& J 2.就算是最轻微的噪声,领夹式话筒也会将之传入音响系统。只要戴上了,就不要去碰话筒或线缆。
2 h% Z5 b+ n+ _. U4 C3 L" e6 B j2 o
3.避免直接向话筒吹气。; m1 _9 L- c9 [, f% y
9 ]- Q& x1 j8 L: W9 `8 f1 w5 G
. z3 i& w% Z( p头戴式话筒
2 Y; o- f& a s, {2 g* [/ l1 y) o4 r
9 `: s/ E5 a. j$ e# C 设置:
) ]- c* I* ^9 C/ _* o! U
5 Q) O, U* M9 i 1.不要直接将话筒放在嘴前,这样会拾取呼吸杂声。
2 }6 o7 ~0 O8 R; Y/ w3 J$ I7 F, j! I6 M) f# Z+ a3 q" i, Q
2.将话筒放在嘴角边,不要碰到脸。
0 B7 |6 Q4 ^+ f4 z7 o
. e6 E" j' v! D0 t! L 3.使用防风罩来消除呼吸杂声。
& V, p( Y; R; s& |( p# z$ h9 m& k- W: W# ]3 d) p5 x% V- {
使用:
. E4 {( l" p: a5 L4 e% _- k& L
$ v1 w: o! x# |8 t, U& ~ 1.调整头带,确保佩带固定、舒适。7 Y1 ~( N" X3 V/ k
9 [7 K0 r$ Y, a" S 2.不要敲打或按住话筒。% ?. j5 L& I* u: }* B
( s/ m, | v$ E9 N* d4 y 电脑需要准确的数据才能够产生可靠的结果,音响系统也是一样:只有接收到高品质的声音,才能产生同样品质的音响。这或许是个好的开始:正确系统的使用你的话筒。1 y6 @. z, j& A
如上所述,同样特性的麦克风以不同的使用姿势,会大大的影响使用的音效,所以使用无线麦克风的演唱者,不是只拥有特性优越的麦克风就好,更重要的原则还是要自己拥有一支特性熟悉的麦克风,不断的实际去体验及练习最正确的使用姿势,并知道如何善用麦克风与嘴巴的距离,调出最适合自己声喉的音量与音调,并避免最困扰的风暴杂音,才能展现麦克风较佳的使用效果。) x# V. D) J7 M `
避免无线麦克风面对着喇叭使用:
. R# Z% V7 x j0 X* \+ a一般演唱用的无线麦克风都是使用指向性的音头,因此拿着麦克风站在喇叭两侧或后方的位置使用,比较不会产生回授的啸叫声。如果需站在喇叭的前方,则必须注意麦克风与喇叭的方向要控制在一定的角度下,才不致于产生回授声。# @% W) V3 |; Y6 P0 z
拿无线麦克风的姿势以垂直或水平方向与喇叭的角度保持超过90度以上比较可以减少回授声的发生,心型指向性的麦克风正面与喇叭保持180度或超指向性的麦克风正面与喇叭保持120~140度之间的回授声最小。如果不了解自己使用麦克风的指向性,又面对着喇叭使用,就会容易引起回授的巨响。因为麦克风与喇叭互相面对着是最忌讳的角度,在这样的角度下不管任何名贵的麦克风都会很容易产生尖叫的回授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