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录音室是以录制语言(节目)为主的专用录音场所,包括电影中的对白、旁白、独白、解说以及广播电视中的新闻、报告、广播剧等。这种录音室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混响时间较短,一般体型比较简单规则,除地面外,边界面吸声处理通常采用分散式均匀布置。尽管这种录音室录制的对象都是语言,但由于音质要求不同,声学特性也有所差别。就体积而言,用于广播录音的录音室(或播音室)一般体积较小,通常不足100立方米,许多播音室的体积均在45立方米—75立方米之间,有的甚至只有30立方米左右;用于电影、电视剧等语言录音的录音室,体积一般在200立方米以上,有的甚至近800立方米。就音质要求来说,前—者偏重于清晰、自然、真实,而后者除了保证应有清晰度外,根据节目内容的不同,往往还要求具有空间环境感、空间方位感及其它音色特点。
# T! |/ J) k. Z0 C4 Y, l: d5 ^& H+ }6 R: \- g, S* z
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
% e6 l, D6 Z, Q/ h9 S
8 D- ]# X. [9 h1 k+ e 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最佳混响时间各不相同。总的趋势是,以语言为主的房间,最佳混响时间比传输音乐信号的房间短得多,并且与房间的体积有关。至于对白录音室与播音室一类房间的最佳混响时间,过去大多采用白瑞纳克(L.L.Berane)提出的会议室最佳混响时间曲线。近年来,在对白录音室和播音室的最佳混响时间方面存在着不确定的倾向。例如,我国建筑声学工作者的建议值则比较高,而我国广播电视系统曾提出了以单值表示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4秒,日本广播协会(NHK)于1961年提出的最佳混响时间曲线推荐值如曲线d—e。至于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建议,一是以平直为准,一是从低频至高频略呈逐渐加长的趋势。我国广播电视系统曾在提出了0.4秒的单一最佳值的同时,对其频率特性作了具体规定。混响时间随频率的提高逐渐加长,其比例为0.875:1:1.125。这是容易理解的,这种频率特性首先在于保证语音的清晰度与明亮度,并减小低频嗡声出现的可能性。这对于广播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它还有助于消除鼻音或喉音的加重。我们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汉语普通话,如果250赫左右过份加强,将导致鼻音或喉音的加重,而4000赫—8000赫过强,则容易出现咝声或呲声,所以高频适当加长虽然有助于语音的明亮度,并加强了辅音的能量,但不宜过长。许多国家如日本、联邦德国等,一般建议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以尽可能平直为宜,原因就在于此。/ T0 s+ X A( b/ m$ U- w4 S9 U5 ?
; ?& Y; t: b/ U% O表
6 e* ~; G$ }. l: G; y& H. P ]2 j& L7 \. ?3 X
中国广播电视系统关于播音室最佳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的规定
5 `' d" p! E% _+ a
4 S7 Q9 B1 {3 i$ t) U低频段
' q' k" f `7 Z5 Q4 J2 C& V; e8 Y5 A- ]5 L
中频段
. h: m) {; D2 U* c7 S5 }, L
5 H8 C: I! w1 g/ i. o0 M' I高频段% x8 Q4 B C8 L- z. |! g- J
9 ^& r# Z2 B% F7 a! w5 w% R
(125赫--250赫)
5 e3 ^% ~5 l2 |: L( f( J$ @( o' D9 ]* t
(500赫--1000赫)
) ^9 B' A( Q( a1 ~+ b0 b b; k9 }* i5 k8 R( @
(2000赫以上)
$ N! b; }4 W+ N! H7 R/ `2 u1 O- s1 N
0.35秒
# S p; y& ]* ^2 Q7 Z* T {5 ?) {
0.4秒
4 a& D- d- P6 `9 l& Z$ A% a C9 J( \
0.45秒$ L P2 j' T/ M/ ~; Z; B. [) x3 D
4 L$ S( f9 m% T
8 o L. L; F, T
5 D3 d7 n8 O2 T W! }4 a7 A 必须强调指出,在播音室或小型对白录音室中,扩散声场在许多频率上是不可能建立的,尤其是目前大多采用近距离拾音技术,混响对拾取的声信号影响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改变音质状况的主要因素与其说是混响时间,不如认为是前期反射声了。因此,混响时间短、体积较小的各种语言录音室中近距离拾音,应把注意力放在反射声的控制上,不然的话,就应改变拾音技术或同时改变房间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较长或混响时间可调的电影、电视剧或广播剧录音用的对白录音室就是因此而建立的。电影及电视剧等录音用的对白录音室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要创造一定的环境气氛,亦即表现人物所处的不同环境: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许多电影制片厂和电视剧制作部门几乎都不只建立一个固定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的对白录音室,或者有一混响时间可调的对白录音室。后者通过预先设计的吸声面/反射面的调节,使司一房间具有不同的混响时间。,这种录音室一般体积较大,可供调节的边界面也相应加大,因而可以获得调节的混响时间范围较大。除此以外,由于室内边界面的声学特性可变,这就为控制前期反射声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对于拾取的声信号进行控制就成为可能。但是,长期以来采用的近距离拾音技术,不可能发挥室内不同混响用以表现空间环境感的应有作用,这是必须引起注意的。/ m0 g I1 d, z8 J* |
' n- K# c! W8 b$ _1 d
作为可调混响对白录音室的另一种形式,则是在广播剧一类节目的录音中兴建的一种称为文学录音室的组合式对白录音室。这种由若干功能不同、声学性能各异的录音室组成的一组房间,为—次合成制作技术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而大大缩短了节目的制作周期。这类录音室往往包括几种不同混响特性的对白录音室、混响室、(准)声室以及音乐配音室和控制室等。这样就可以十分方便地模拟从室外到室内各种不同环境声学特点的声音效果。例如,原民主德国的文艺节目录制中心、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均建有这类文学录音室。还示出了该文学录音室各部分的混响特性,其中一部分(独立房间)用厚帘幕分隔成三个区域。帘幕的隔声值为7—10分贝(500赫)。为了模拟各种声音效果,室内还设有门、窗、楼梯及各种路面等等。当然,也可以以录音控制室为中心建有若干混响性能各不相同的独立录音室,甚至某些录音室的混响特性还可调节,原民主德国文艺节目录制中心的文学录音室就是这种类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