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19|回复: 0
收起左侧

[耳机] 主动降噪耳机的原理和测试

[复制链接]

365

积分

2

听众

98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365
发表于 2019-11-6 12: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T4 v2 Z, Q! n: `1 Y! w

" k1 A- y' l$ M6 q& w+ |" n8 ~: o" c0 w主动降噪耳机的原理和测试
# S* t8 l/ E% b: H
, d" f$ o1 T# T" |
- M% p* G8 R7 p  @  Q1 m
4 L; P6 S: j# D9 k
- }+ D: b% i7 b" O主动降噪并非什么全新概念,但苹果 AirPods Pro 耳机的发布,再次掀起业内和市场热潮。我们也赶一次热闹,看看到底什么是主动降噪。 5 T1 Z' k0 L0 a# q

) z/ A3 r: |9 Y9 P7 r" u有主动降噪,就必然有被动降噪。
! e; ?; f# g/ h9 r0 t其实只要是耳机,就具备被动降噪功能 - 那就是把人的耳朵“堵上”,物理隔绝噪声。它的降噪效果如何,用过耳机的人都有体会。
% [7 ~2 O& \/ ^) e5 N3 K# R- X# N" C$ h8 ^7 A+ A' c
/ V: v8 D8 s, W5 }+ q) l: c$ X7 z
640 (1).webp.jpg
  q/ _/ l( @- N7 Y
  |3 o. }- p5 C# n# ?1 {  F正因为被动降噪的体验实在太差,人们才研究了主动降噪。, f2 p5 G8 |1 {. Z- E

7 O/ f+ h6 O5 I/ l6 t; B" i  I- _
- }5 U2 N: }1 b, ^4 T; v3 T9 m: W' p9 w& M1 g+ C
) m+ \( A" E: r8 o/ `' h

% t. X- r% j% o- [1 O
! p' w; A5 w5 F- P' p先复习下物理,不用怕,都是基本操作。/ M! s6 F% o& v0 c9 {
! W0 ^( r: f( u# w2 \% p
我们知道,声音是一种波,描述波形变化的一个参数是相位,有了相位,声波中某个点在某个时刻是处在波峰、波谷或是其它位置就可以精确计算出来。; j! N6 ?# _, e% j1 Q* D
0 D2 o, x$ \" f0 a1 e
333.JPG / w5 L# G  u6 d/ M- j

+ T; N7 o8 J: P- q- Y% y% ]" o* u% l8 F6 `2 N8 b
当两个声音的相位相同时,它们会互相叠加,反之则会相互抵消,这就是主动降噪的物理原理。从事音响工程安装的朋友对此一定深有体会,若不小心将某只音箱的线路接反,就会出现声音变小的现象。
, H  W% b! V4 E9 j9 C: s# Y+ e  @
/ p8 R5 Y0 Q% O. s5 `( Q0 f主动降噪,即是人为制造一个和噪声相位相反,幅度完全一致的声音,“以毒攻毒”。
! _' Y: m9 i2 n& D+ E  q
' M6 M9 T! ?0 O( Q& X5 r+ ]% w' P' E
7 u+ G" J+ l+ E7 J; [0 w% m3 }
! ^) Z6 N% i/ p& F% }
. v$ i4 }5 X) ]0 ~9 n- f% c/ {0 e$ e( \/ P, V% z- t! v# k
$ t: _  Y4 E! |' X+ Y
以苹果的 AirPods Pro 为例,8 S" x/ _) y$ {) d' w' ^
它的外侧有一支噪声采集麦克风,负责收集环境噪声交由内部芯片处理,再由耳机单元发出相位相反幅度相同的噪声,使外界噪声抵达人的耳膜前即被抑制。
/ v1 a; {( o( @8 C. J
. z: s7 Q; \) ^. a& k* [它的内部还有一支麦克风,不仅可以二次采集耳蜗内的噪声,还能监测用户播放的音乐,优化中低频音效。
  K* b( P  O. S, ^! S) Q
, ?) G: A- b( r" E7 T 640.gif
) }# {/ M& \4 p9 W, a7 A- q) W% U4 M3 H. P# Z) A
原理非常简单,但要得到完美的降噪体验绝非易事,
1 D- r. U& t( Q3 h严格的测试必不可少。
4 y, d/ V+ C6 R' c# ?: ^
! s" I( [$ ]: m# h
- K; P, ~& u) R2 q0 { 640 (2).webp.jpg
( ~$ T1 |& W# Y+ M+ H
4 R* L1 _+ j( @; l0 d% X
0 E0 v; F. k; u& Y; O: R客观测试并不复杂,除了基本的声学和音频参数,再测试降噪性能即可。
" k; Z/ u/ z! P; Z! Q( `# h2 @0 }/ ~% ]+ r
将待测耳机佩戴在人工耳或模拟躯干上,放置在消声室内,并播放可控的噪声。
3 G2 L  S1 C! A( |
4 n5 {3 p2 m# u" m- [全面的降噪测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 [4 Q; C4 w$ Z2 H: O& n一、被动降噪测试,关闭待测体主动降噪功能,测量佩戴和不佩戴耳机时人工耳内的声学参数;6 Q2 @2 H1 v/ r* W# Z
二、被动加主动降噪,开启待测体主动降噪功能,测量佩戴和不佩戴耳机时人工耳内的声学参数;8 R4 v1 }; }# h1 m4 b; S' `/ N  E
三、主动降噪测试,佩戴耳机,分别测试开启和关闭主动降噪功能时人工耳内的声学参数。2 p6 \/ e; j- ?
* T9 O+ q2 P9 ]1 C) @
331.JPG 9 a5 c" C, ]+ v7 f) C; w! y4 U* ~
实验室研发还需进行更多的音频测试项目,比如噪声处理前后的信号对比等,这里不再赘述。
( i* s( L: ~; F, P8 g5 m6 @% l8 b4 }% Z* j( e8 J7 S: A$ D
市场上已有许多现成的集成降噪方案和成熟的终端产品可以选择,但其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 B4 }( A) C# I6 p" S) }) S: {0 Q4 V6 g! c
比如:
" P0 N0 ~$ c9 O8 e, N· 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普及;
+ x, }! u, v; \$ W0 [: n· 需额外供电,对无线耳机来说是一大挑战;% j' s1 a6 y  [; Z! S. G
· 若是无线耳机,其音质与同档有线耳机存在差距;
4 D6 Q% ]2 n* L. I  L( d7 ^· 必须合理降噪,比如只抑制环境噪声,保留人声等。( {& b: \$ R/ w  M# r

) l& S& X+ L  W' N! n: t% J# @1 D+ N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欢迎讨论和分享。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5 12:36 , Processed in 0.03913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