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3 ?, ?9 p n6 _
电音爱好者和土嗨的界定只在于一个术语 2 g) I8 K3 I3 a( Y( ~5 P# ^
( ]& Z9 R5 ?& P
从2015年,电子音乐资讯建立以来,我们没少提到土嗨的话题。但其实这个话题是很受争议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确实很多人会为土嗨洗白。我们聊这个话题本身没有恶意,因为土嗨本来就是电音文化里的一部分“负面文化”。3 o: u( I: F! ]1 E5 Y, E
3 X ?+ ]" o" L
" Q- f. s; e1 R6 S8 C0 M
9 [* y3 a. M1 [% d' [希望大家更带有平常心的态度去看待土嗨的话题,写土嗨的话题不是为了喷谁,绝对不算是什么喷人的文章。但毕竟土嗨这个词本来就是我们的老板David Yandrin零几年的时候脑子一热提出的说法,也不知道会普及成现在这样。好了前言到此为止。: X8 h' _% D: {8 f
' k4 Z' }0 p! u/ r5 D; ^$ W* l$ p* h* }: w, o2 _
" d" L5 \2 u0 ]: E. ^; w, V
有很多情况下,电音爱好者和土嗨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群体,但客观来说,他们又不是彻底对立的。为什么这么说?电音爱好者和土嗨有明确界定,但电音爱好者对土嗨都十分反感。土嗨也不会说自己是电音爱好者,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听的东西是电音。; ?1 ~% T) j5 q0 i' r
0 [* m3 i: W' a1 U9 e |6 \
9 t' d% p) j6 d$ t: _5 {3 p6 d& ^/ ^ Y. `' c! H9 w
但从另外一个观点来说,有一个不争事实,听起来很难受,但客观来说谁都必须承认。很多电音爱好者从土嗨转型而来,且正是因为受到一系列纠正而变成电音爱好者。要知道土嗨的意思,是指把电音错误称之为DJ。土嗨既是行为又是人群。2 t, u c y8 _ z. x) }
; b+ k1 q% V9 _" Q" K& t5 n8 X+ U5 ?8 f
% n7 a2 m! j. o6 \# e( S
举个例子。电音爱好者知道自己喜欢电音,不管是什么音乐风格,毕竟电音也分无数种,说几百种只是猜测,说几千种也难以罗列,客观而言无法统计。但土嗨自认为听的不是电音,而是“DJ”或者“DJ舞曲”,亦或是“慢摇”,“工体”,“EA7”等等。4 [. j( T3 [8 S# f; ?+ N
% ~2 G9 [& n- d; N; }8 K" i3 \) B" g/ P& e
) o3 Q# T# j; R" U那么除了一些专属于土嗨的错误叫法以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界定方式。电音爱好者把Remix称之为Remix,但土嗨把Remix称之为“DJ版”。这一项界定不光是术语和错误叫法之间的区别,更导致了不同群体所受益的Tracks确实有影响。
5 p" x1 o1 `- a) ]5 j8 U$ @) T/ h) j) S% u* T
# ^$ [: A4 o& y) e
( t& |" G4 s; w# V5 q8 O这类人群都以听“DJ版”为荣,如果你告诉它这种重新编曲的制作叫Remix,说不定别人不领情还反怼你一顿。甚至有人向我们投稿,有些部队还给军人培养听“DJ版”的“情操”,强制给军人洗脑“这种音乐叫DJ”,“DJ很好听/很嗨”。
2 u1 n# ^: m6 P l$ e( D" k) D& Z* H1 a% _/ M N# W3 M
1 P+ O7 b* L" X/ V( N1 T# _
( X; H( O' N( D3 T9 B; k我们只是用Remix和“DJ版”来说一个界定例子。但严格来说,它也不仅仅是Remix,要具体一些,应该说Bootleg。Bootleg意指未经原版授权的Remix,而那些“DJ版”从未获得原作者授权,是不折不扣的Bootleg。希望今天的例子能帮助更多人步入正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