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内声学基础3 \! q, R+ B5 f" l, ~# G
室内声场的建立和衰减过程
% S4 j. c# _4 I8 e0 N9 ?" H1.室内声场结构
! T) H" z1 K x多数情况下,电声音响系统是在封闭的空间内工作的,如演播室,影剧院,录音棚等,声波在一个封闭空间的传播,会在室内空间形成复杂的声场,在生场中某一位置上听到的声音有三部分组成,即直达声近次反射声(又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多次反射声)。
3 u, i' P, \8 S7 l- g(1)直达声,指从声源发出的声音直接传播到听音点的声音,直达声主要是传递信息,保证听众区有足够的声压级,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 ?4 P& `& V) h7 o
(2)近次反射声,指相对直达声延迟50ms以内到达的反射声,近次反射声到达较早,经过反射次数较少,可以提高声压级,有助于加强直达声,增加声音的空间感。
2 s, V% r& ~1 Q4 u- o(3)混响声,指比直达声晚到50ms以后得经过多次反射的声音,生源除了向听音位置按直线方向传播以外,同时也向四面八方辐射,这些辐射声波遇到墙面或其他较大的障碍物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混响声可以使声场均匀,使音质丰满,但是会降低声音的清晰度,如果混响声过大,就会掩蔽直达声。
% L5 D, [$ |3 N' D- L2.室内声场的建立和衰减, q7 H" u0 U0 @/ a/ o) d& v& R
当生源持续不断的以相同的频率和指向发出声能时,首先到达空间某点p处的是直达声,接着到达的是各个方向的一次,二次反射声等早期反射声,接着是多次反射的混响声,使p点处的声能不断加强,过了一定时间以后,当被周壁和室内物体吸收的声能与声源发出的能量相等时,室内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声场。
3 y$ j5 r& w( Y9 K7 o# A& ]0 e- f如果在室内打开或关闭一个声源,并观察声场的建立和衰减过程,会发现升压和声压级的变化,如图2-7所示。+ b7 b, @1 n1 w
+ x) b, Q) \! v3 n% A1 h5 N图中实线表示室内表面反射强的情况,虚线表示是室内吸声强的情况,如果对声能吸收能力强,则衰减快,可以较快地达到稳定,反之,如果对声能吸收能力差,则衰减慢,达到稳定的时间就较长。: T4 @9 j+ b3 y; R
图2-8所示的是室内吸收不同的声音增长和衰减的影响。
3 L8 n M& s" s& U% h. a3 W3 t# Z) h8 ?' |. Y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