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合唱话筒(打扰式)的选用及摆布、数量+ K" h6 _' v0 ` h3 w" P
$ C9 Q8 T9 [2 d6 Z9 b6 e- R
1、先确定合唱队伍的节目拾音需求
& ~8 }- ]: |+ \( T& F% E+ G如:有没有分高中低音队伍,有没有男女声二重唱等等。
: p! p2 G) N5 ?# Z( c0 `# u
. s% r- q6 `1 i7 z5 i2、分析扩音声场及合唱话筒性能& X7 z2 u/ u9 g1 L- x0 c0 [
如: 如何补偿由于室内各种噪声或近距离呼吸时的噪声产生的影响,合唱话筒的指向性是心型,还是超心型等等。% I, O% D P+ p( ~
: v$ Q) B- B y% o: S' p+ ~& U
3、确定现场扩音在合唱话筒拾音后声压能否达到所需声压
$ m$ e6 a" T) j; {' U如:调整话筒角度、高度、拾音距离、扩音场所总功率是否足够等等。' R. h: f; U( b5 E3 L
. B* s* G# h# Y Q* W* n2 y3 R3 C. C, H
4、很多时候,合唱队伍人员的演出唱质素高低也直接影响话筒的数量与摆布方式。所以控制人员在保证声压足够的情况下认真调整电平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声反馈的产生及不同区域的拾音平衡。
# Q3 f: ~$ f4 ^* |$ h/ y
. l! f( p& l6 J
+ [) h. y0 j- C* N
- u9 \6 Q4 K$ B% Y" v4 A, c二、演出时使用电容话筒进行合唱拾音注意问题9 E7 x6 o) L$ F0 L) x
: i2 e$ h) L/ ^1 K/ ~" ~" v* g9 C4 Q1、主扩音功率要足够。4 O4 G4 r6 A# b. `, r
( |5 b0 @2 _. j9 m0 D
2、摆放位置尽量远离音箱,如果合唱演员不是很专业,话筒数量有限,注意将话筒尽量靠近演员。" ~8 ]; q2 l" B
* W* Q- L" R) h
非特殊的拾音要求,尽可能不要超过舞台两侧音箱的位置,并且保持一定的距离(2米以上为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减少拾音器与发音体的距离,此举可以增强传声增益,让调音师有更多的信号电平余量去调整现场声压与音色。# N% W' R7 }& C N# m" b
. g& ?, J3 d4 E, T2 ^6 g# R3、大部份国产指向型电容咪啸叫主要集中在中低频,特别对低频更为敏感,而设备的声场调整设备以均衡为主,此时应当将所有拾音话筒的调音标准取电容咪拾音为调试标准,利用拾音器与现场声压的配合。(将电容话筒靠近音箱依设备与调音能力而定,一般采取2~3米位置进行。控制好电平,在主均衡上进行音场处理后,将电容咪摆回原位,这种调试方式往往能让调音台推子有足够的“余量”去满足最佳信号的输出。)
2 b3 o3 a, J" m6 g( q3 G' ?' G! E3 j3 U1 u3 m
尽可能地通过均衡器找到啸叫点,并将其衰减3~6个dB,确保演出期间此频段的声反馈可能性降低。调整完毕后在调音台上再进行各种拾音话筒针对性的音色微调便可。
4 ?3 ^: w1 v, C4 }: Z, n; R4 \; u
4、室内进行合唱拾音,一般监听音箱不给人声,只给伴奏音乐,这样可以减少声反馈的形成。针对不同的合唱节目需求,使用不同指向性的拾音器。同时也应注意拾音角度与音箱音源辐射角度、演出场所反射声角度的判断。
% G: {* m$ ?' U6 }2 a6 e/ p q5 }9 Z
5、现场演出,首先应该考虑合唱队伍有多少“声部”、每个声部有多少人,话筒数量不应少于声部数(当然每个声部能有2个话筒更好)。* U! D4 d( k% F6 v
4 Z2 e5 h7 ?0 G1 ?6、就像乐队一样,每个声部也有他们的“首席”,话筒当然要指向首席。因为是合唱,也一定要有“群感”,话筒兼顾着声部的其他人(就是说不应近距离拾音)。
. H" r- |. L' _: V& M6 ^& k& x+ `4 w1 O
7、领唱可考虑专用话筒,应近距离拾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