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流行歌曲中有的时候转调并不是某段结束时转为另一调再进行同样的旋律,更经常出现的是,出现一个其他调的和弦,再经过一个或几个和弦转回原调。
4 }4 [) k* {' `3 v+ Z% o& g: h( \9 l' S$ ~ 还是以C调为基准.经常,在一首C调的歌曲里面也会有bB,bE,bA出现.比如Bon Jovi的All About Lovin'You(没听过的建议去下一首,很耐听,如果跟着MV看会感觉更煽情的),以C调来写,前奏就是C-G-bB-F,起始段里也是这样.它的BASS音阶是i-7-b7-6,F也正好是bB的属和弦.这些说法都可以说得通.而我觉得bB和弦可以被大为利用的地方有两个。4 E9 w! s2 j; `" T* W# Q
一个是在过渡段中.比如你把一遍又一遍的复歌接在一起也只有2分多钟,那可以在其中一遍之后来个过渡段,过度段结束后可以继续再来几遍复歌,或者升调奏复歌(这是极常用的手法,相信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而在过度段中bB也一般作为段开始的地一个和弦,会给人一个鲜明的感觉.比如那英的征服.1 o( E/ Z5 ?0 u, L. {5 T) V" e
另一个,比如说你的歌曲中某一段是由两段相似的旋律构成的.那么你可以改一下第二段的旋律,让它经过这个和弦,比如刚才说的Bon Jovi那首就是,复歌部分的进行是这样的:
& d2 l. E% R9 t# o8 N" M6 xC-Em-F-Fm
( A$ Y' L; y, g6 s+ N5 EC-Em-Am-bB-D# P/ O/ J; [2 j2 ^
干说有点说不清楚,一听那首歌就明白啦。
' i" \! ^' k/ @1 K+ Q: i 有的时候,bE和bA也用来作为过渡段的开始.但经常bE都是用在F之前,bA是用来接bB再接C.当然这只是一般大陆港台流行歌曲的用法……
; x+ z7 T" r1 R! g P7 H/ b 转调的时候,常用的手法是从属七和弦转.比如.现在在C大调,要转到F大调,那么可以用C-C7-F,这只是个例子.如果C7前的和弦不适合直接转C7,可以多转折几下.比如.我在转到bE大调,当前和弦是C,可以用C-B7-bB7-bE。% d6 G( B% G! u6 P" C0 u+ E% V* a
其实咱们最经常听到的和弦进行,先前都是西方的情歌,BALLAD里面用到的,很多手法都是从不同种类的风格中的音乐中引用过来的.我们平常听到的流行歌曲非常通俗化,也许广告上说这首歌是拉丁风格,BOSSANOVA风格,等等,其实可能只是用了人家的一种节奏,用了人家常用的一种音阶或常用的一种民族乐器.真正听到了比较正的那种风格的音乐,也许还会让听惯了商业味浓重的歌曲的你感觉不习惯,不好听.所以我这里只说一些我这些年来听口水歌总结出来的东西,只要能用语言写下来的,能用典型例子总结出来的我都写.我相信会对大家有用.这不是一条正道,但绝对会是捷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