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分钟带你看懂耳机玄学+ G: U: C- q$ d# M# s# v& J
! P- H7 }, E8 A6 Y2 Y
这是笔者搜耳机试听音乐时在APP评论区上看到的段子,不禁笑出了声。虽说音频产品专业性概念是挺玄的,但说到火电水电都能影响音质,这可就玄学得有些过头了。
3 S8 m, E1 L2 z3 P/ H4 v# f$ t7 r* q- f
# v, j% B* N. a: r我要喜欢听声音偏硬,就应该住核电厂旁边咯?# L# X3 m& z# t" S8 i2 o
* Z7 [% w$ g" E3 b8 {/ ?* q" n6 ^8 Z
不过这也能看出来,大多数小白并不懂一些音频常用概念,想挑个耳机也不太懂该注意哪些方面,看到大神们说的各种声学概念头头是道,却一点儿也不明白说的是个啥。因此这期的“耳机怎么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那些“耳机玄学”究竟说的是什么?
( }$ J% T. i! O7 h* v5 G, e8 s8 x' o* Y# f' d# f5 t% c) `
声场≠6D环绕% h4 F# e3 u+ M% C8 f
4 r) @5 b' ~* N c, m# U: m在网上选购耳机,我们经常能看到“4D环绕”“5D环绕” “6D环绕”的夸张宣传语。虽然这种说法很有问题,但我们对于环绕立体的耳机声音还真有个专业概念,叫做——声场。& l9 m" I7 ], m$ v. o* `$ L
9 k' c6 y% B5 \/ \9 f1 B" P( N+ u i
4D金属立体声?难道周围都是铁?7 k% W, A- k# p$ ]
* i7 {, U* Z6 M
声场,说白了就是耳机能够准确定位乐器和歌手的位置距离,进而让你感觉到音乐现场的感觉。具有良好声场的耳机可以将这种位置感和距离表达出来,声场大小自然也就代表着这个“空间”的广阔程度。; C# l8 Y; p. Q, i+ B
4 X+ j& q0 s7 E1 y& b1 G& I. A" Q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耳机的发声单元实际上离你是很近的,因此耳机声场的还原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模拟音效,因此要感受耳机的“现场感”还需要发挥你的想象力才行。. ^; m: E& c) e2 y5 }. c) Z; b: B
7 ]' k) v5 O. @2 U+ S低音强劲≠低频好
# O' a4 g7 G- _" X
/ T# I" e0 Q* j8 n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觉得低音越重、越轰隆隆的耳机就是音质越好越高档,听着越带劲。还有人可以追求特殊的重低音耳机、音源也要重低音听起来才够劲,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4 n6 w7 k, M4 G: R
0 y) F0 r& j- A! a3 \* ~( g+ G, h1 |' H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爱上了重低音
' ~) X& X8 a& ]# ?& E9 F
) c# }. N5 w# O/ S; j耳机重低音通常都给人量感夸张,脑袋嗡嗡地感觉。重低音的代价就是会失去很多声音细节,导致耳机整体声音失真比较厉害。而且耳机是紧贴耳朵播放,长时间聆听重低音就很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比如耳鸣、甚至暂时性失聪等。2 R% h9 l2 B- V$ K: ]; a
* u3 s+ e! a4 Z2 i0 L" \ I) V真正的好耳机,注重的是低频的控制力和适量。低频主要保证声音的饱满与厚度,耳机低频不好,声音会显得单薄。低频的乐器有贝斯、低音鼓、大提琴、低音单簧管、巴松管等。而对于初听者听音时,可以将音乐中的鼓声音色当作是低频判断的标准。/ X! ?' Z+ R9 ~: j5 o p. @
; b- b6 o/ j+ o/ C9 {' n( F
6 m6 X" U ]8 R6 y7 z1 Y) D3 M
可以试听一下蔡琴《渡口》前奏的鼓声+ p0 @4 S+ p; P$ Y7 E" T5 N7 V
. U5 b( P {/ J. x- _低频出色的耳机,你会感觉声音浑厚而不震耳。这里要提及一个概念叫做“低频下潜”。简单说就是低频下潜深就是能还原更低频率的声音细节,鼓点大提琴等声音能听出音域更低的具体变化过程,可以体会下在ktv唱歌低音振动身体的感觉。
" R6 u" c2 U- O7 s, R! b2 E
7 u. j. Q, h8 m* P, A声音解析度是啥意思?
0 T; f& g) w% a; v) j# [/ e, r! d8 g9 ~7 J0 F
声音的解析度这个概念可参考照片的“图片清晰度”,像图片一样解析度越高,耳机所表现出的声音细节就越多、越清晰。6 f" o; I4 I" X; v% d. g0 ~7 o R
( g9 h$ l, H* X0 X) X4 x( K( Z
$ ^' m) H2 s. S# X! D+ T) `6 e; u: P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四号* V) H. P0 |( s
1 \- }* G7 W4 P0 Y. A2 D比如一首古典乐中有钢琴、小提琴、定音鼓、长号、单簧管等声音,而你是否能够将这些乐器的声音清楚地分辨出来呢?这就要考验耳机的解析力了。如果耳机解析力不佳,交响乐中乐器的声音就可能糊成一片了。5 `1 t7 y/ e! k0 y7 u
! y; L! z i9 O1 D6 [+ B- C
耳机煲机前后音质改变很大么?" j9 J. p& e+ y- g( T5 g5 F
B3 Q; p9 }/ a3 [& h
我想很多朋友都听说过“煲耳机”的说法。还有的神乎其神的说辞:200元的耳机能煲出来600块钱的音质,还有专门交易煲完的耳机的。
/ B; p3 X. t. y) o0 z9 D2 ^8 R0 Y& n
! V0 u1 I; l$ {. V2 k9 }" Q' R- S. U% c, ~% {% p1 n, l
# n2 Q$ n! O) {
“煲耳机”不是煲靓汤,并不是什么耳机都煲1000小时就能大成的。实际上所有耳机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音“热身”后声音才会越来越好,达到产品设计目标的音质水平,这个过程叫做“煲机”,就像汽车有磨合期一样。
3 F' ~2 D7 w0 q4 e
3 x9 s3 M: l7 e, n. ]2 r不同品牌的耳机构成和材质不同,煲耳机的时间也不同。并不是煲得越久声音越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太可能。如果你花了1000元买耳机,那么刚开始没煲开可能声音只有400元,随着逐渐煲开耳机的音色会出来,音质逐渐稳定。煲耳机可以让音质更值这个价格,但光靠煲耳机让其升值的可能性不大。
# `: a1 \% _# V9 d: K* q: I* o% n, @% W( W( ^, ?$ p5 h4 o7 K, k
7 l6 ]$ X7 ~0 N1MORE的一键煲机软件/ W* n- U! t3 ^1 E, q5 m4 G9 b
2 y5 X' O+ b" j3 Y9 u- @3 e
你问煲耳机的方法?对于耳机,网上的音乐平台都会有煲耳机专有的歌单,有的耳机还有一键煲机的专属APP软件。当然还可以自己煲机,可以采用如下比较常用的煲法(虽然音质上可能不会有多大提升,但至少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宽松和耐听):0 p5 K& s7 t8 O1 `% e" ?! N3 j* y8 g
( P' S! Y1 |# x, [( n刚开始几天用柔和的交响乐或轻音乐,中低音量每天煲几个小时;然后改用大动态的交响乐,中等音量每天煲几个小时。大约一个月后,用大动态、中低音的音乐,中等音量24小时通宵煲一个星期,中间可以间断几次。以后就频繁用大动态交响乐,中高音量连续煲几个小时。差不多两三个月时间,耳机就可以煲“熟了” 。此方法仅供参考,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耳机。
/ e! X- C/ H2 E9 d# z/ d- l( G; i3 T( t
写在最后: N. ]# M6 u* c! ~9 U
% [0 w( h" @% G/ K+ ?3 u其实,我们了解这些耳机基础知识的好处不仅仅是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耳机,更重要的是不会被一些商家的宣传噱头和概念性炒作所忽悠。看了这么多,还是自己耳听为实,现在很多中高档耳机都有线下体验店,实地感受一下耳机的音质,才能够心里有数。/ {" o2 x- {& g- U% y+ S
$ N* b( m8 O- t; Z v- m) a最后还是例行的推荐时间,依旧是两款性价比很高的耳机推荐:拜雅Beat BYRD和JBL T280A+,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戳底下的链接去看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