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九讲 怎样识别转调和调式变音
: Q: b! P1 y4 u教学目的: 更进一步掌握转调,能够分清乐曲中变音记号是转调还是调式变音。
. n) Z1 m( l8 o8 b0 R主要内容: 要识别转调和调式变音。要识别转调和调式变音,首先要识别调与调式。不管是让别调、调式、转调、调式变音,都应该充分依靠听觉,这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最可靠的。当然不管识别什么,也是有一定理论根据的。关于确定调与调式,前面章节已经讲过。关于识别转调与调式变音,关键是识别音的调式作用。转调的情况有好几种: b" m o0 Y, Q5 C1 |
1、有时不出现变音记号, 3 [$ n/ D) f" D" g1 @ n
2、有时出现临时变音记号,例38-3,属于转调,调号变音。
0 S( A$ _8 F: t5 ]" o3、不起转调作用的变音记号,辅助音和经过音,如35-8不管哪种情况,最主要的还是找主音,主音是最关键的,然后看调式中的各音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时间长短强弱,稳定与不稳定等等。 6 S" A! b8 L6 |
第四十讲 移调
7 f8 z1 d* p9 [% s3 D1 y5 _教学目的: 知道移调的意义,熟练掌握各种移调法
6 M, A/ _7 N7 [7 P" k q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移调。二、移调的三种方法。
* w$ P& A% [1 K* d; B4 A z重 点: 移调的三种方法 - f0 ?1 r6 S+ i" S. E, T& ?4 v9 z
教学步骤:
" ?% k* x3 p. J( O/ R, \一、什么是移调。将音乐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由一个调移至另一个调叫“移调”。移调是根据创作和表演的需要,以适应不同乐器不同人声,不同声部的需要。如平时我们在学习声乐中,一首歌曲的调不适应自己唱,如太高,唱起来不舒服,就可以移到较低一点的调等。总之,移调无论对创作或表演,都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4 Z4 S% J0 L+ d/ q. r& [
二、移调的方法大概有三种:
4 G& u( v' z% r8 M1 \* M! w1、按照音程移调法:(1)光明确原调。(2)再明确新调,并找出两调间的音程关系,然后写好新调的调号,再将旋律中的每一个音按照两调的关系进行移动。(3)移调旋律中如有临时变音,新调中应记有相应的变音记号,以保持移至新调中音的准确性。这种移调既改变音位,有改变调号,不改变谱号。 8 r; G& d7 w. A4 }+ e# e7 A
2、增一度移调法:这种移调方法简便,移调时只改变调号旋律位置不动。但新调与原调之间只能相距增一度,原旋律中的临时变音记号在移调后也需作相应的调整,更改。 这种移调只改变调号,不改变谱号和音位。 * A7 I) y! @- p- g' ^
3、改变谱号的移调法:这种移调方法也是旋律位置不动,移调时只改变谱号和调号,掌握这种移调的演奏员必须熟悉各种谱表。掌握首调识谱法的学员,运用此中方法比较容易。 这种移调不改变音位,但改变谱号和调号。 8 c0 f' b. E N! R' ~
不管哪种移调,最好把乐曲看成首调(翻简谱),不容易出错,特别是第一种,音程移调。不管哪种移调法,调号都要变。
9 ~' D- `" R5 _+ B( {; g( ?: t第四十一讲 移调的实际应用
" Z; ?4 q: |# E% I教学目的: 掌握移调乐器的读谱和记谱 5 Y( x, D' X9 Y+ x
主要内容: 什么是移调乐器,移调乐器的记谱和读谱。
# J& a8 [& J4 {+ o1 A% I6 t. i教学步骤:
`% o0 e# @4 W3 V0 C1 t各种乐器所发的音与五线谱上所记的音,音高不同者,叫做“移调乐器”。也就是说发音音高与 C调音名一致的乐器叫C调乐器,不一致的叫移调乐器。如 b B调黑管、 b B调小号、F调圆号等,都是移调乐器。如F调的号所吹出的“1”是F高, b B调号吹出的“1”是 b B高,它们要吹一个调的谱,必须根据移调乐器不同的调来记高或记低,使其发出的音与通常乐谱上所记的音相一致。如 b B调号记谱,必须记高大二度,这样吹出的音才能与通常乐谱所记之音相一致,因为 b B号发出的音,总比通常乐谱上记的音低一个大二度。如一段C调的旋律,用 b B调号演奏,其实际效果便是 b B调,因此要想 b B调号吹出C调的乐曲就必须给它记成D调。. _) z3 @4 A0 e
为移调乐器记谱的方法有两种: 2 f* T. [) ~( S1 A4 U/ \ a
一、按音程计算。如 C调的谱要让D调的管吹,D调管比C调高大二度,记谱要低大二度,所以记成 b B调。如D调的谱让F管吹,F比C高纯四度,记谱要比D调低纯四度,记成A调才对。请看例41-5。
6 [" L8 [( d+ |* N8 @4 m' J二、用调号计算。
) ?4 \% o9 H1 e8 p1、原谱的调号和乐器的调号属于同类时(同升种或都是降种)。就在原谱的调号内减去乐器调号。 原谱调号减去乐器调号 =应记的新谱。 2 M W$ d. p4 q
2、原谱的调号和乐器的调号虽属于同类,但乐器调号的数量超过原谱的调号时,(也就是原谱的调号不够减乐器调号),仍以第一条方法处理,其余剩下的改为相反的调号(如剩余三个升号,则改为三个降号)。原谱调号减去乐器调号,剩余改成相反的调号(升改降、将改升)改过的调号就是应记的新谱。 0 M# T7 X- e$ z1 N+ b
3、原谱的调号和乐器的调号不是同类时(如一种升、一种降)。则将乐器的调号全部改为原谱调号的种类,并加入原谱的调号,一并计算。乐器调号种类改为原谱调号种类然后相加 =应记的新谱。
: `! ^& X* y/ Z- g3 c$ @. ^+ L4、用第三条方法合并计算的结果,如超过七个升降号时,应以等音改记。 相加后超过七个调号时用等音调代替。
0 ^4 _! {3 e/ Y1 `第四十二讲 装饰音 + W6 g/ x- @3 ?) K" R. p% `
教学目的: 了解各种装饰音以及它们的实际演奏效果。
" X1 F8 X+ r: m1 |主要内容: 一、倚音。二、波音。三、颤音。四、回音。
! N- h) m n; A. ^% a1 Y$ I$ Q8 o用来装饰旋律主要音的特殊记号和小型音符叫“装饰音”。装饰音虽然不是旋律的主要音,但它也是塑造音乐形象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对音乐的表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9 u) z$ F, P! C, D/ n* N2 @7 S
一、倚音:可分为长、短、单、复、前后倚音多种。
- `1 F& v/ q! [1、长倚音:与主音相距二度的音,在主要音的前面并带有强音。标记用不带斜线的小音符,符干永远朝上,时值算在主要音只内,如果主要音是一基本音符,长倚音占它的一半时间,如果主要音是一符点音符,长倚音占它的三分之一时间。长倚音早已废除不用,只有一些古老的乐谱中才能见到。
7 Y) \8 w) j! b. i2、短倚音:可以是一个音,也可以许多个音。一个音的短倚音叫“单倚音”。许多个音的叫“复倚音”在主要音之前的短倚音叫“前倚音”。后面的叫后“倚音”。
/ C( X3 g' D0 V/ H( E: o( `: B ?二、波音。波音有上波音、下波音两种。 9 V: d9 G0 i8 S+ z4 k
由主要音开始,很快进入上方邻音,又立即回到主要音叫“上波音”。在上波音中,上方邻音出现一次的叫“单上波音”。上方邻音出现两次的叫“复上波音”。 由主要音开始,很快进入下方邻音,又立即回到主要音叫“下波音”,下方邻音出现的叫“单下波音”。出现两次的叫“复下波音”。
+ m) f: V: X R3 f( r- J6 _三、颤音。颤音是由主要音和它上方邻音快速均匀交替出现而成。曲线下包括许多个音时,表示这些音都要用颤音演奏。
5 Z: A# W/ M6 s+ q# [四、回音。有顺回音,逆回音。 2 ]5 |2 f4 l% g% K! Q8 l6 r
第四十三讲 关于旋律知识
# n4 e# g( y9 y. l& t, ?1 g- Y教学目的: 大概了解关于旋律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理论课打基础。 $ \. Q! l$ I5 D: Q- `, {# O1 ?/ \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旋律。二、旋律进行的方向与高潮。三、旋律的发展。 % m9 Y# V6 y6 _ X: _3 h; {
教学步骤: ! e/ R5 [8 U. C; c/ c4 D# b
一、什么是旋律。体现音乐的主要思想或全部思想,用调式关系和节奏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独立的许多音的横向单声部进行,叫旋律。通俗讲也就是单声部乐曲和歌曲。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旋律可分为声乐曲与器乐曲两种。声乐旋律是为人声演唱的。因而与人声,语言关系非常密切。其特点是:音域比较狭窄、节奏比较简单,富于歌唱性和抒情性;器乐旋律是为乐器演奏的,它与乐器的构造有着直接关系。一般讲器乐旋律音域较宽广,节奏、速度、力度变化较大,富于技巧性。如钢琴的饿音域最宽。旋律是由许多音乐基本要素,如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而成。 旋律在多声部音乐中,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调音乐”。就是说一个声部(大多为高声部)为主要旋律,其它声部都为它伴奏、衬托。有几个声部的旋律完全相同,也可能不同,并且都具有独立的作用,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进行中没有主次,谁也不愿意衬托谁,互不相让,而又不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构成的音乐叫“复调音乐”。如例《黄河大合唱》 3 [5 ^% F2 m e) _# \7 ~
二、旋律进行的方向与高潮。旋律进行的方向,对音乐表现也有一定作用,旋律进行方向有同音反复,上行、下行和波浪式进行多种。 ) t, ]5 z# r$ |$ ?; n+ M9 H1 F8 z
1、同音反复。这种进行不太多,比较平稳。 8 X- P3 G- u4 K X9 ?2 x( t
2、上行。一般上行紧张度增长,力度加强。
2 z5 ~- {* i% I: w( [- ~" e6 o3、下行。下行紧张度缓和力度变弱。
, A: a9 D# n; N5 n, C5 [4、波浪式进行。旋律进行的方向,可以进行局部分析,也可以整体分析。在旋律发展中,情绪不断高涨所达到的顶点,叫“高潮”。每一首乐曲或者旋律都有它的高潮。
2 O) d* A( [- v6 m三、旋律的发展。旋律的发展,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主题思想的陈述,都是极为重要的。旋律的发展,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就是变化与统一的辨证关系。这儿主要讲了关于重复。为了使听者留下深刻印象,领会其中奥秘,就必须重复,重复也是多种多样的。看例 9、10、11、12等。
) I4 S8 d( O+ R( j- g7 [第四十四讲 乐曲的基本形式
: f1 L4 y ~8 Q, b# \! V教学目的: 了解乐曲的基本形式,为以后的理论课打基础。
& [, D: K& a* }! X主要内容: 一、段落。二、乐曲的进本形式。三、旋律分析。 : x3 b2 ]! |% a% ]
教学步骤:
9 t8 g4 B+ I# d: G3 M1 Y3 E% a一、段落。旋律、音乐和语言一样,并不是永不停息的进行,而是一部分,一段或一句等等进行。那么就有了段落。段落与段落之间,往往带有休止符或长音。另外,某些节奏型的重复,也会使旋律分成许多段落。
! ?3 }7 b, L+ h ]用来结束段落的某几个音或和弦,叫做“终止”。
% G; d' B4 @( r1、旋律结束在主和弦的根音上,叫“完全终止”,也就是主音上。 8 d# v; M6 O G# w
2、结束在主和弦的三音或五音的终止叫“不完全终止”。
, x+ e' D& p3 a5 B; K6 U. b3、结束在不稳定音级上,或用属和弦伴奏的属音,叫“半终止”。
! B% t+ k) ^5 o5 r能够表达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乐思,用完全终止来结束的,具有相当独立性的段落,叫做“乐段”。 0 R- |6 t+ G" a' s: v+ c
乐段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往往开始部分相同,而结束部分不同。有的乐段甚至它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例 43-9《共产儿童团歌》。
7 }+ X% v5 N7 l) j" A9 d乐段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叫“乐句”。一个乐段一般包括两个乐句。第一乐句用半终止或不完全终止结束。构成乐思的不完整性和尚待发展下去的趋势。第二乐句,差不多总是用完全终止结束。 乐段也可能只有一个乐句,或更多的乐句。乐段结束时,保持原调,叫“不转调乐段”。如果乐段结束时,发生转调,叫“转调乐段”。乐句可以分为较小的部分“乐节”,乐节的再分“动机”。动机是旋律构成中的最小单位。至少包括一个弱音和一个强音。一个动机,一般是一个小节。两个动机构成一个乐节。两个乐节构成一个乐句,两个乐句构成一个乐段。所以一个乐段的长度,一般是八小节。 ; p) ^! k9 D: T( Z5 x
二、乐曲的基本形式。
& c, k2 t, n: I乐曲的基本形式是由乐曲的内容所决定。 乐曲的基本形式即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以一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叫“一段体”。由两个对比的,性质不同的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叫“二段体。
: f# m" z) w* l& R6 R( X# p三段体是由三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第三段往往是第一段的重复。重复时可照原样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二段为中段,与第一、第三段有明显的对比,例 7,如《歌唱祖国》等。 ) ]3 w& E. Y/ J2 C; l+ U
三、旋律分析。旋律分析也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也不需要生搬硬套,面面俱到,要以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g- {; p+ {# i
分节歌曲——一首歌曲的歌词常常分成几段。每段歌词韵律相同,并唱同一旋律的歌曲,叫分节歌。如《歌唱祖国》、《南泥湾》、《在那遥远的地方》等许多。
- j9 G8 C$ v; K( _/ K5 V( m1 ~通谱歌曲——作曲家谱写多段歌词的歌曲时,为了要用音乐来表达歌词内容的细节,常常把每段歌词谱写成不同的音乐,这样的歌曲叫“通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松花江上》等。
! o. s- a( I/ ^0 i/ ^/ A; v0 [扬抑格与抑扬格:曲调可以强拍起,也可以弱拍或派装配能够的弱部位起。前者强起弱止,称"扬抑格"后者弱起强止,称“抑扬格”。 ) l, [& a9 `5 U
终止的基本类型 ,分为两个基本功能类型:
) I4 d/ ~4 W% T, Z) }; }7 h1、以稳定和弦T作结束的终止, % H4 s; @8 j4 U
2、以不稳定和弦D或S作结束的终止。
7 J' z3 a" G! |, M7 k稳定的终止又有三类: 4 X8 m' \" q: Y0 _ F
1、正格终止:在乐句或乐段结尾处 D-T进行叫正格终止。 % n* g& Y$ D/ R
2、变格终止:在乐句或乐段结尾处S-T的进行叫变格终止。
) O) A$ O8 y' w1 O3 F3、完全终止:在乐句或乐段结尾处,含有两种不稳定功能和弦的S-D-T进行叫完全终止。 $ z: j# m; T, ^4 t
用不稳定功能和弦( D或S)结尾的终止叫做半终止,分两种: . \4 v1 L5 `/ \+ o" k& V
1、用属和声结束第一乐句的叫正格半终止。 ! }( J2 p0 k1 M5 }( C
2、用下属和声结束的第一乐句叫变格半终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