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没灵感的时候,怎么才能写出好听的旋律?0 q4 I7 o; o: {7 e
. V9 s8 `8 ~4 d' i; N: H# A4 Q1 N! m- R" q
旋律写作一直是音乐创作中较具灵魂的部分,然而这部分的写作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更多地是一门“玄学”,很多时候都需要靠灵感的火花或者偶然的意识。但,如果写歌全然靠灵感的话,估计很多创作者都会“难产”。事实上,旋律写作也有其可循的规律。在这里,笔者有几个关于旋律写作的小建议。4 V4 ^1 R" m) V8 R
# C) N2 m3 [; e% ~8 T- I7 j9 `6 t& q+ U1 Q
8 t- a, s9 N& p5 V( l* Y
级进与跳进的运用4 t0 E" E- z8 `8 _
& i0 U# w" }; X6 ?# e所谓级进,就是旋律进行时按照上下二度音程的进行,而跳进则是三度及以上音程的进行。同时,跳进也分为小跳和大跳,三度为小跳,四度以上为大跳。- V* i/ `5 N8 ? D
7 i6 t: }* J$ o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的听觉习惯里,级进比起跳进来说,因为其音程变化的幅度较小,所以更能给人一种稳定舒适的感觉;而跳进则因为其音程变化的幅度较大,所以会给人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适感。因此,在旋律的写作实践之中,应该适当避免连续的跳进,特别是大跳。不过,这并不是说跳进不能用。一支符合人类基本审美的曲子的旋律一定是以级进为主,辅以各种画龙点睛式的跳进。不然,全盘的级进也会显得过于枯燥无味。- A3 j1 Z! t! N
& I7 q0 B9 m- u u/ A/ C
& p4 P) w# L; a# ?$ n2 F) ~' M1 K* Q% Q; o7 b" H- ]0 W
以上的谱例是周杰伦《最长的电影》的主歌部分,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旋律一开始就是做级进的进行,一直到一句的结尾才有一个小跳的跳进。这段主歌可以说是周氏情歌中较具叙事性的乐段之一,跳进的进行非常少。" v7 f: v( ~0 l7 }' o9 ~9 y: @
# Y+ L |1 @* n/ `! D8 E9 \
8 x" H/ p0 O% t5 |6 p2 e% {* H7 o
- g2 V# }/ l; b: I. a这首歌到了副歌部分,旋律的跳进进行就开始逐渐变多,并且出现了很多大跳,甚至包括七度的大跳。也因此,歌曲的整体情绪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这里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点:跳进的频繁使用更适合于乐曲中需要推动情绪的部分。7 q2 W$ ]! B7 s) n- p0 G
/ [4 ^: Y8 L3 k0 u& ^+ x
6 v$ z" K* z% d3 p- W2 J/ A
! L/ f1 E) L$ W5 k! Q; S
不同节奏的运用6 |% J0 f9 J! \; E6 Z. n* K0 l
7 y5 y0 \$ E1 C% K% ? I
除了旋律音的变化进行之外,写作旋律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各种节奏型的运用。一首四四拍的歌,如果你纯用一种节奏型,那整首曲子势必会变得非常枯燥无味。注意不要总是在强拍开始唱音,附点音符和各种切分音的适当加入会使曲子别有一番味道。1 I! n, y5 F$ }2 C- G. V! t* c
) u% b; k" ]6 P. u
9 T, ^; Y7 _8 L9 A& K5 n- B
6 c4 s6 m, p7 f& V/ [' C: V
以上谱例是周杰伦《不爱我就拉倒》的主歌部分。虽然这首歌的词受到了很多人包括资历深厚歌迷的诟病,但是小公举的作曲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单看这段主歌,很多通常意义上的强拍位置就没有唱音,而是换作弱拍唱音,一些切分音符和附点音符都用得恰到好处。9 P+ f$ f3 L& l7 U1 N
) C, s' N. S- _$ i% t
此外三连音、六连音等不规则的节奏型也应该在创作时考虑的范畴之内。音乐的无限可能不仅仅在于旋律音的各种排列顺序,节奏型的无穷变化也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 g6 h5 l- ` Z( p5 R
" v; ^/ ]* M" a1 [节奏也是表达情感的一个很重要的点,而作为创作者,在写作旋律的时候也应该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情感给自己的曲子找到一种适合的节奏,而不是盲目地效仿前人。
0 [& e( j% Y, h1 w! @6 X( Z
' c( B) _0 X8 N9 D1 P5 t四拍子的歌曲如今在华语乐坛也是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实二拍子、三拍子、六拍子乃至各种复合拍子的歌曲也都能有很好的效果。之前一夜爆红的《成都》便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如果你把它换成四拍子来唱,总会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少了那种类似华尔兹式的连绵韵味。: h `1 j: e4 y6 Z
. R) C I8 I' N7 L1 R* p
' U8 c$ }! }0 C* ^+ s! C
7 t0 T1 z' V: M, l1 w1 V五声音阶的运用; ?9 }) [# S" l2 h& M' O3 w( n @* ^
|; c8 r( |+ z1 v$ b9 ?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翻译成简谱就是12356。五声音阶是我国的民族传统音阶,但它不仅仅是写作民族音乐才能用的音阶,许多包括但不限于中国风的歌曲都是五声音阶。五声音阶的中国风歌曲有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等,非中国风的有张学友的《吻别》等。
+ M' [/ s, O7 M3 ~" t y
! P2 n% Z* R% E之所以在这里说运用五声音阶写旋律很方便,是因为五声音阶里避免了一对相距三个全音的音,也就是成增四度关系的四级音和七级音,而这两个音又分别与一个邻音成小二度关系。所以,在人的听觉习惯里,五声音阶里就少了很多不协和的因素,也就更符合人类的基本审美。 Y; E" o; \/ N$ o* Z. K6 _
% O3 h3 P" e& p p2 \% K# y运用五声音阶创作旋律最快的方法就是在键盘的黑键上弹奏。把键盘上每一组的第三个黑键也就是F#当作宫音,其余的四个黑键依次便是商、角、徵和羽。按照多级进少跳进的原则随意弹奏这几个键,你会得到一条非常有旋律感的旋律。当然,这条旋律很可能是偏中国风味道的。对于不写中国风歌曲的同学来说,你只要把这个音阶补全,适时加上白键的F音和B音,使之成为F#自然大调的音阶,便可以摆脱民族风格。不过,这也不是说中国风歌曲都是五声音阶的,像《东风破》《醉赤壁》等中国风歌曲也都是七声音阶的。
" D* O' u% h: e3 o9 H0 J& T. X. ]& F$ ?4 d3 W; q( H" _- T
变化音的运用( v! }& m2 X, I5 z9 @
: v! \9 e0 I2 R! H7 s z变化音可能是旋律写作中最神秘的一环了。纵观当今华语乐坛,用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的音阶写旋律的歌曲可以说是占据了的优势。但是,作为一名创作者,旋律的写作不应该像这样受到局限。虽然用变化音写作旋律看似是爵士乐的范畴,但是这并不表示其他风格的歌曲不能用。$ n1 Z) |9 l/ h7 w& o9 E# `- F
1 J* }4 P2 t# ?* N0 Z) Y
0 _/ y7 Y( g9 U/ n, j
' P$ D0 Q) C) s: r! P以上谱例是JerryC作曲的《小幸运》的副歌部分,其中“一幕幕都是你”这一句里面的“都”唱的是旋律小调的六级。虽然这首歌的旋律整体上来看主要还是用的自然调式,但这个位置偶尔加入的旋律小调音阶的音却使得乐曲的色彩得到了良好的润色,同时也体现了作曲人一定的水平。3 Z+ ^4 Q3 ^9 y5 F
: t/ p( }$ C" C1 Y* t
. R1 P6 n( S$ C3 b5 Y( v! |' D; d: @( R
除此之外,变化音还存在于和声小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以及各种中古调式的音阶之中,至于如何运用则需要较为深厚的音乐理论基础,这里由于篇幅原因不再展开。
) H6 U I+ o& h2 J4 n3 Z9 C+ @: r: ]$ ?: \: \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灵感这个东西看似很神秘,但其实是有迹可循的,而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长期的学习积累。就单看华语乐坛的作曲才子,比较有代表性的像周杰伦、林俊杰和王力宏等人都是有着很深的音乐理论基础,并且长期与音乐为伴,才能写出那些美妙的旋律。毕竟日有所思,才会夜有所梦。虽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像周杰伦那样,五分钟就能完成张韶涵《亲爱的,那不是爱情》的作曲。但也请相信,我们口中经常提到的灵感,真的从来都只眷顾那些真正热爱音乐的人。8 X9 T4 B. o( I- U
% q1 S3 q; \! P5 Q)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