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 Menu
查看: 60572|回复: 2
收起左侧

[资讯] 复调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910

积分

2

听众

-46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910
发表于 2006-1-16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复调音乐的体裁:卡农、创意曲、赋格、经文歌、复调尚松、坎佐纳等。
; v+ o- h7 ^# a* T: [! \1 v. _+ m0 W$ l0 F1 t7 s

+ y/ p0 J$ p$ O$ I复调音乐(polyphony)是与主调音乐(homophony)相对应的概念。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一条旋律线(主旋律)加和声衬托性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出现,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
) e6 m# }2 e( I" r
: I% w, Z8 f+ X4 R专业复调音乐是由欧洲发展起来的。公元九至十五世纪是它的孕育期和发展初期,是由教堂的宗教活动促进了这种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十六至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帕里斯特列那,比利时的拉索,德国的巴赫)等推到一个光辉的发展时期。
8 i6 D$ |7 Z/ c$ h* i% v( {) X$ ~, w6 n& I: y' {
复调音乐在我国早就存在于民间音乐中。如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瑶、壮、苗、毛南等)为代表的多声部民歌,还有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音乐,宗教音乐和江南丝竹等都存在着大量复调音乐形态(有其以衬腔式支声复调为多见)。二十世纪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欧洲复调音乐作品及其技术理论体系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将这一理论体系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表现中国社会风貌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新音乐传统。: v" {2 v. @. r# H4 Z/ E
; p2 M8 y( o" }0 e+ E( T! u- r
复调类型
% D% \# }( f2 P. g9 @9 d/ p
. l% J- S9 ]. z" v) p# o2 i对比式
+ P3 |( E6 a  e; g  F( Q' x4 ^' f) W, |' e( F9 |
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旋律线,在音调,节奏,进行方向的起伏,句逗 的划分以及音乐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对比或存在差别,就构成了对比式复调。9 H, l2 }" Q0 h7 W% E
, {( K: J( @. b6 t9 ]$ r
模仿式( N0 x5 X+ T* D) N% j7 B: O
7 v! [( t8 j9 {  J' M4 {7 P' x
同一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首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成相同旋律或加以变化),再依次展现的音乐材料中间,便形成了前起后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 P# j. e1 C0 }# a
( A: g6 ^/ w5 H- {% y" d
衬腔式
. v# v! w" [. l$ B0 e/ \
' [& d5 u; c4 L0 a2 F, }9 f4 }% w(或称支声复调)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展开,便会产生一些分支形态的声部,这些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节奏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装饰或删繁就简。/ a: o! q* f+ [+ k. |

9 W! J+ A3 `- w/ ^综合式
& U, H0 e2 z0 L5 r& C
! Q3 C# a$ r& W) o在音乐作品中,对比式和模仿式二者的结合是复调音乐的基本样式。. U: E- A' R7 O" D
8 D( I) e; G1 t4 u; j, j
折叠主调和复调对比# o2 O2 @, T9 u5 J) V

  O  Q4 Z' }4 R1 U/ s" q主调音乐旋律% {, Y" V% b' r
复调音乐旋律
) s* s* m7 _7 I1 A结构方整
# U$ `' x1 G  G% S# c6 M, Z结构非方整& K. v% ^# N9 K' a' D& s
相同音型或主题因素的重现
; F$ D* C& ~: |7 O$ L, y% g很少重现相同音型" I+ `- n6 p) z& ~7 a' J' e' Y
周期性律动的节拍循环, ?, @# d; R: ?  Z5 L/ m
周期性节拍重音的回避
: S" z% t7 B( ?乐句停顿分明,界线清晰
7 Z$ u. X* y$ F9 e/ B7 b/ E, T句逗停顿的短暂和隐蔽
+ F, n4 e4 n- p( c3 F折叠编辑本段复调中的对位
2 A- i3 N' |5 G0 B$ V+ K/ M# g/ S
0 W' |2 r; U2 N3 p+ k8 A# k折叠1复调"对位"
- A" P2 P# {  I2 W# ^  P4 T" T/ f( F
1复调音乐是由若干独立意义的旋律声部的结合,也被称作"对位",即点对点,音对音的意思。所以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就被称作"对位法"。# ^* R$ ?' ~; c2 t! f$ W
) x+ i- x; Y$ x  Q
音程性质分类:从听感可分为协和,不协和两种。
- a3 r* L. ~8 h. C1 d1 V
: \" F/ m# ~2 R/ }协和音程同度 纯五八度6 e$ M. B, z$ i7 C9 b
, P+ R, f  E7 \$ v! a  M
完全协和 充实的协和 大小三六度' a7 @( I  N9 `4 l& `. A( ?5 \

; A  T2 m& }/ H- u& w2 n7 ^不稳定的协和 纯四度
. l& |7 }* w1 h% l" |( \1 z$ }6 Y
0 ~) X6 H- q1 b0 a柔和的不协和 大二 小七度# t$ a' A9 t$ [- l- `8 L

: ]) U. d7 z& o: Q9 `( h不协和音程尖锐的不协和 大七 小二度& K6 Q% U8 z4 w$ Z

) ]; r3 W3 C0 e# R暖昧的不协和 增四 减五度# c+ h$ _' t  e; O: @" p2 ]! r7 ^

# L2 {  J9 h& T& L折叠2声部运动关系! j% c2 G/ f9 ~5 J3 k5 _3 R( N7 |2 Q

, [: s# j# J4 R! P. S, I(1)同相进行 两个声部同方向运动0 k7 y& n3 r% z3 @5 t

- X& G0 _+ A, U2 P0 |/ m(2)平行进行 两个声部等距离同方向运动% |9 d- r/ M  H0 Q/ o

8 @) D1 }# R0 R* ]* |; u: Q(3)斜向进行 一个声部保持不动 另一个声部运动
8 }; B8 Y& `+ q$ a) I# h  l
* o1 `! g1 X$ n! {% ]) K% k  s(4)声部交错 两个声部局部互换上下位置9 i' G' {3 i  T6 x6 G5 h
2 |$ h5 ]' y6 k5 L! @" h1 N: i4 {
(5)声部超越 超过原结合声部的位置的运动0 |  X" X8 T) b" b) q- g

5 v3 S# }% q, v. _( L, Q示列:简谱(注:第一行的1上带点,第二行的7下带点)' l4 ^( t8 l7 _# [7 A8 z

! q$ f9 Q3 _" V3 K0 {  u  f6 l同向 5――― 6――― 5――― 1―――' o; V- {" k+ V. l: Q" w; L' g; e- m+ R

3 R+ L1 r7 o" S5 _4 O1――― 4――― 7――― 1―――
7 `$ z  h: t) C8 [+ U, H$ h; R3 P
/ _$ p& s' u0 [# d3 Q1 o9 v5 x# r平行(注:第一行12音上带点)
: S5 ^0 F3 b8 g3 ~$ T+ c* W+ `% Y7 P% U
1――― 2――― 7――― 1―――8 \+ q+ c$ l4 G% k
( D$ B9 U5 y% l+ j
3――― 4――― 2――― 3―――% Z6 ~0 [7 w. Z! k4 j# i
2 v: ?3 o5 B. f9 N5 _
斜向(注:下面第一行最后两音的3 1上带点)) W" X. m( d8 I& m0 p" y7 o
0 r6 r$ b$ {. G- `5 _4 X6 X" O
3――― 5――― 5――― 3――― 1―――
0 H4 ?& C2 z: r) ]5 M5 i9 @1 A  d/ g6 y( l- t
1――― 1――― 3――― 3――― 3―――
- d- j' k6 D' h5 ?2 R2 r8 A4 I  Y
% `6 l& |7 I& T' z2 n2 }8 ]  f反向(注:下面第一行音上全带点 )* r) F4 M. r0 M5 J+ I: g

1 o- V' h! D& m7 p3――― 2――― 1――― 3――― 4―――- d- P% z/ G3 w+ z
6 f$ g* x- m$ P+ H$ f. T  s8 o
3――― 5――― 6――― 5――― 4―――
0 D7 w2 k8 ?5 v3 A- q7 L; y$ z# n1 S
交错(注:第二小节声部交错,写到五线谱上一目了然)
+ [( s: a! m! O( p( U, }, b. R5 m
1 g/ L0 X/ N( g6――― 3――― 6―――
; s' a/ ~6 r' S$ [
. y* I1 f5 @7 t& v! A1――― 5――― 4―――" y' o9 I/ M' r6 ]" z

  O% Q6 N4 q. |! [/ C( s超越(注:第二行的7下带点)0 |% U3 J! s! X* ~
( a$ }" b- }5 s4 s; |
3――― 6――― 2―――
* d9 K0 D- t" b7 a( |( t, W2 _# ^8 G9 Z4 a% w  F
1――― 4――― 7―――
9 j- T# T# P' v# N0 Z! t( s
7 h& }: e+ W% ?7 r3 u折叠3声部运动基本原则9 D% U/ {! Y+ O3 r& m7 i

& ^* _) [0 c2 e$ a  b8 w7 k$ h(1)两个声部的结合以协和音程为主,充实的协和音程(三,六度)应用最广,限制最少.) _1 c6 \# K1 y+ v6 ^
4 ?0 U+ \) _9 v
(2)不协和音程的使用应避免尖锐的和暖昧的不协和音程如(大七,小二,增四,减五度)在显著节拍上的结合(碰撞)。4 \6 G: R! M4 E9 k
9 }4 J7 [: w% Z) P! T
(3)斜向和反向进行有助于突出声部线条的独立性,也最具复调意味,是复调音乐声部运动的主要形式。
1 ]; Q, G+ s# L" i: t, |1 x- A) |4 g' W2 v( R/ a
(4)平行和同向进行不易显现声部线条的独立性.完全协和音程的平行进行(平行八五度)和同向进行(同向到达的八五度)应尽可能避免。+ Z2 f4 L2 G' }* {" p

- W2 L# q9 e/ e  B) N+ _. M(5)为了旋律线的流畅和音调分格的保持而短暂出现的声部交错是允许的,但不宜长时间的过多使用,已保持声部线条的清晰。( [: J5 u2 ~2 e
- Y6 N* a( [& J- N! ~  T4 B
(6)声部超越会干扰旋律线的连贯,应尽量避免。8 `. i+ a9 T4 U& k7 X6 C3 J% N

: E% R9 {7 h3 L$ l折叠4相关内容/ C: }% i( d" b% ~% j* X

" O! g( R& n7 d6 x  x- y这些基本原则和禁忌愈合声学中的相关内容是共通的,应通过实际的写作练习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1 F* `" K" d- \& i7 j' B
- R" \; Y; p% d
折叠编辑本段对位注意事项% P" `/ _3 N6 G
- w. j0 o  x! r& A5 z
(1)暂时只用完全协和的(同度,纯八五度)及充实谐和的(大小三六度)音程,其余音程暂时不用。3 m- q! P' y4 e5 H) G1 L
1 o; Y* j1 \- c+ B2 x1 A% N" o
(2)完全协和音程音响较空泛,不宜过多使用.要注意避免这类音程的平行进行和同向到达进行。" }$ v) Q5 t& E3 \; Z* e

5 f" D$ |% \- |2 u- f9 }7 n如下:    (注:    第一行3上带点)
; v6 T) h3 C( P. t" p! B0 A7 Q0 B5 z/ w$ t* r/ V
平五 同八 同五
4 U4 i, M6 Z$ K1 H% t
3 _: ?* C0 @( L! |5 c5――― 6――― 3――― 5―――
! b8 e* W2 ^( p9 t8 c8 x, G2 B
! \' w6 m) n3 h0 S2 I1――― 2――― 3――― 1―――) S# Q0 A! X# B: m
" p' o* h9 i+ r7 ~9 a: Z
(1)三六度是主要应用的音程,但也不宜同类音程连续平行过多(如平行三六度),一般以连续三次为限.因为连续平行过多就会容易与主调音乐织体混同,削若声部运动的独立性。
/ j. m: N9 `7 f  H0 i6 k7 `) y% E8 \, [
(2)注意两声部音程关系与声部进行,应尽可能顾及到音调的自然,流畅和调式调性因素的表达。$ O8 I; R  h8 H. U/ F3 f2 A

* g& H3 R" j- l(3)声部交错和超越暂时不用,两声部音区的位置应适中,不要相距过宽。3 d) e6 j- P& \6 v$ l

% }  x  R, q0 b7 k2 k下面是试列:9 h% P: l# q) c

+ m' o" N8 V" [( W一(注:第二行是低音谱)3 c! e% E' p0 t' k: K' [1 Z

9 C- X/ r( E6 f0 h9 k) Q1― 1― 2― 1― 5- 4- 5- 3-+ U0 O7 r" P7 r1 I$ ]6 z& i1 q! y
; i& \' U/ k% w% S4 e
6- 3- 2- 3- 1- 2- 3- 6-
1 _$ k6 D$ `, l; h; t/ w
  W+ |7 x- ]  l5 J( y* {(三度)(六度)(八度)(六度)(五度)(三度)(三度)(五度)3 t: Z7 C, ]2 I3 q% ~

* {. \5 u* @$ z$ n* A# i6 j4 M二(注:第二行是低音谱,两行的2上都带点)! n' g+ @3 \/ d' |  k0 \
& v" i* f( k6 k6 s/ ^2 U
2- 4- 5- 6- 7- 6- 5- 4-
# W( [+ m- |3 ]5 n9 X# y  H* d/ ]. c# M/ O: p2 _0 ]
2- 6- 7- 4- 5- 6- 7- 2-" L, k9 |( L# ]2 E# c6 Y
* S: }% R" P: b' N  ]- J* c
(八度)(六度)(六度)(三度)(三度)(八度)(六度)(三度)
( U7 g5 l* U9 k8 y1 j6 p* ]+ J2 W6 N( @' c0 `2 k0 {& R! J( x- g
以下是习题:
8 i( R( [$ s( H/ ]: U2 `# h8 y3 K' k7 i: v" U' I1 p% t! @- l
(高音题)在声部下方用一音对一音配置对位声部* M! o5 h. N: J1 V- U2 z8 V
) L" W. q8 `# \7 I, f
(1) 3- 1- 3- 2- 4- 3- 2- 1-% M6 g9 s* N5 W7 {8 ~! c3 Q% i
3 D% j, Q) ^: z3 `1 {! K" ?# ^' r
(2) 1- 7- 6- 5- 6- 5- 4- 3-
: i& Z$ t* Z2 v; t2 C' v& A1 [; c
: X; E1 ]" m& Q- S/ s+ D注:第二条的1上带点
+ T9 W& e8 u# ~2 P  n/ i
! u. X0 o# u8 [# t: U/ n& I! E- n(低音题)在声部上方用一音对一音配置对位声部, u) ^6 i; C1 X4 g! I# ^- A$ J; Q. w
; ]+ o- S8 I, ~* O7 I
(1) 3- 2- 1- 2- 3- 2- 1- 7-
8 Z. E" ~+ Q8 h6 j& {0 R+ }: d5 v# G$ t  P' ~3 \
(2) 1- 5- 6- 5- 4- 3- 2- 1-
8 T) V' E/ X! w, d! ^/ N
/ {: w- f' ^" Z- V注:第一条7下代点.第二条56下带点
" R; g4 e8 H( d+ z& C) E: d; ]4 Z) e0 t, i2 W2 V, P
复调训练
% O4 d( P8 C( e5 o& ]7 f% i
1 ~: X8 _) r- P$ s8 n( y1 r复调技术是钢琴弹奏技术训练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钢琴弹奏技术的必经之路。通常多以巴赫作品为训练教本(还有亨德尔、斯卡拉帝等复调大师的作品)。在他创作的作品中,大都以复调及对位手法为主要特征。在训练时,要注意两只手分别独立地把不同的线条弹奏清楚,且每个线条都要赋予歌唱性。
- n1 Z% |, K9 ]3 h
; {1 I; ^2 H0 d  i可尝试"弹唱不一"的特殊训练。即唱一个声部,弹另一个或两个声部。  \7 p; s0 e- _5 V, M; j, _# _
! z2 _) F0 w+ ]0 `6 z# G
巴赫钢琴曲集
3 D9 O4 S6 X8 U3 `0 J/ u# B( D3 s+ I! R
1.《初级钢琴曲集》(又称小巴赫)是进入复调训练的第一站。练习时要注意两个声部的独立性,断、连分明,在左右手的进出时,分句抬手要把握准确。尤其是两手奏法不一致时,更要表达准确。在弹奏巴赫似断非断的跳音时(连线下的跳音),一定要与车尔尼的跳音有所区别。
1 C1 ?- g4 ~  ?; v# r- y: z% ~$ J
2.《小前奏曲与赋格》这是衔接初级小巴赫与中级巴赫《二部创意》的一本过渡性教材,是车尔尼等根据教学需要缺编的。练习时,同练"小巴赫"的教本一样,分声部练,"让两只手都会歌唱"。同时,注意指触的灵敏以及手掌、手腕、手臂动作的协调与柔顺。要加强大脑对手指触键的控制。(可选第一部分12首练习)
2 A0 K8 O+ `5 W& ]9 [. P2 m8 \8 m6 D* n! q$ W
3.巴赫《二部创意曲》是步入钢琴复调较高层次弹奏和钢琴考级的必弹作品。弹奏时仍保持指尖触键的控制及敏感性、灵活性、旋律线条的独立性、歌唱性。"把每只手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单位"。特别注意对各声部间因需要而延留的音,要充分保留足够的时值。4 M% w! R5 g  Q$ N, d5 ]
& c, C  r$ U0 |- `4 H
4.《三部创意曲》是向钢琴专业发展的标志之一.在练习时通常可将"四声部"逐一弹奏,然后,再领依次将两个或三个声部分别合成。注意读谱的准确,作品的主题、对、对题、答题以及进出。由于声部线条的复合或藏匿,不必过于强调突出主题,可采用"不总是突出主题"的原则。
+ V5 b* ?; |; M! T5 y# {3 y+ p# ]8 ^; W2 D+ ~! j7 L& B# C
5.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包含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可谓钢琴复调技术的顶级。无论从音乐的线条、节奏、组织、音色、和声、调性、音程、织体以及搭建的技术都赋予了较高的层次和内涵。) l1 u5 b5 V2 o1 v

) X2 q& Y6 n1 N6 c$ B4 { t019390cf95d60326b7.jpg 4 l: n6 F% Y: F6 b- d' [

相关帖子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437

积分

3

听众

-15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437
发表于 2006-1-18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与主调音乐相对,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它是以若干个旋律同时进行而组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在横的关系上,各种声部又彼此形成良好、协调的和声关系。构成复调音乐的各声部并无主次之分,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复调音乐还分:
* s6 e$ |: V; {# ~& H/ i, D0 }6 r. O7 Y: T" A( _8 P
(1)以对比的方式所写的复调音乐称“对位音乐”,简称“对位”,即对位式 的复调音乐。
1 Q( X' U: a+ D1 }7 Q. m) t. [/ m2 K$ x, m# o. F- S+ m
(2)以模仿方式为基础所写的复调音乐,通称“卡农”,即“轮唱”或“轮奏”。$ H3 ^, g- y+ A. c

0 q3 {. L7 O% x(3)用衬托的方式所写的复调音乐称“支声复调”。复调音乐以对位 法为其主要创作技法。用复调音乐形成创作的乐曲有创意曲、轮唱曲、卡农曲及赋格曲等。0 Z8 v6 ]$ y/ G9 o3 l  c% ?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810

积分

2

听众

-3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810
QQ
发表于 2006-1-21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难哦!~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