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2-14 22: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奖项的尴尬亦是乐坛的悲哀
, O; u) F5 g" l, ]4 `
3 T, T4 Z( O4 j" ?$ i4 y; K2 X “老面孔”也是格莱美缺乏看点的原因之一。摇滚类奖项里,喷火战机乐队常年在列;Jay-Z与碧昂斯夫妻俩只要有作品,就在提名名单“领跑”;至于泰勒?斯威夫特,她的新专辑《荣誉》虽不在第60届的报名周期之列,格莱美却连一首单曲都没放过。
; C8 h$ s* e' N+ H, _9 i" j! R: `5 Y/ o/ c# |, q
格莱美的评委也在已故歌手身上做文章。继格莱美早年“遗珠”大卫-鲍伊去年凭遗作《黑星》5项提名全中后,今年“最佳摇滚歌手”又一次“马后炮”,颁给了2016年11月就已不在人世的莱昂纳德-科恩。两人已成传奇,无须奖项傍身。格莱美的追怀反而遭致不少乐迷的不满。, k* U9 o7 S( s: [$ S
4 ^- E; z8 ?( q. S' W+ m9 ` 曾几何时,格莱美专业评委的选择不受市场左右。于是有了“花蝴蝶”玛利亚-凯利和“水果姐”凯蒂-派瑞等几代当红歌手的多年陪跑。可近年,不管是奖项数量的“瘦身”———砍掉冷门细分奖项;还是向大众口味靠拢,让话题艺人进榜、参与表演,这个老牌奖项所采取的诸多“自救”手段,也使其多少与“看数据”的全美音乐奖、“看榜单”的公告牌音乐奖变得面目相似。8 F$ o. i4 V5 n/ U) g2 H0 y2 h
4 h$ R% H4 v6 O+ B p
也有人把如今音乐奖项的尴尬看作是欧美乐坛后继乏力的缩影:大众流行靠“火星哥”“霉霉”和碧昂斯撑着门面;抒情音乐倚仗阿黛尔、艾德-希兰持续产出;酷玩、缪斯等摇滚中坚力量新作差强人意……或许,只有从创作源头展现更多艺术灵感与技巧创新,才能让格莱美这样的“年度总结大会”更具看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