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224|回复: 1
收起左侧

[技术] 你不知道的事 麦克风发展历史大普及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8

听众

6016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253
QQ
发表于 2016-4-30 22: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麦克风(Microphone),学名为传声器,也称话筒,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由Microphone直接翻译而来。麦克风是整个电声系统( 包括扩音系统和录音系统) 的入口,如果声音一开始受到污染,则无可救药。如此可见麦克风对整个音响系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1 u, T( c/ ]- q+ `& J: R  P
7 o+ _$ K  \4 w
; p+ q! ^, Q8 R8 P& }( V
  麦克风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贝尔(又是贝尔)等科学家致力于寻找更好的拾取声音的办法,以用于改进当时的最新发明——电话。期间他们发明了液体麦克风和碳粒麦克风,这些麦克风效果并不理想,只是勉强能够使用。直到1876年,埃米尔•贝林纳发明了碳精电极麦克风,这个外形好似小鼓的装置比液体麦克风和碳粒麦克风的设计更为实用,并且打动了贝尔,使其最后用5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10万美元)从贝林纳手里买下了这项专利(可见西方对专利的重视程度),将碳精电极麦克风用在他的电话原型上,以提高拾音效果。% O5 O+ S0 d5 d0 c- s
  m& ?& z. M9 }. q% o
, F  B4 b- q  a2 a$ J& x
  贝林纳设计的碳精电极麦克风由两个电触头构成,触头由一层薄薄的碳层隔开。其中一个触头附在膜片上,膜片会在声波作用下发生振动。另一个与输出装置相连。
6 j6 }* Y0 U! m1 ]# A4 C- h4 s0 R  x# X8 c0 X2 d: a
/ g8 W' w5 g: L- f1 `2 ]  O
  左边的是一个早期碳精电极麦克风,由埃米尔•贝林纳研制,右边为与麦克风一同使用的话筒。在当时来说,它们都是奢侈品。(个头真的不小); B$ b& S; d+ F. i0 `. R- k2 W4 j9 n# _

) f% K! o  |( c- F$ S5 Q9 d3 y1 O0 t6 p/ @
  自碳精电极麦克风发明以来就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场合,尤其是一些电台和采访中。在WMAQ电台我们就可以发现碳精电极麦克风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当时的照片可以看出安装在防振支架上的是一个标准碳精电极麦克风,防振支架采用一组弹簧,吸收可能影响麦克风的振动。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哈尔•托坦为芝加哥的WMAQ电台播报比赛时,他采用的也是早期的碳精电极麦克风,并且还可以看到一些人正对着碳精电极麦克风讲话。这种麦克风具有双重用途,一个是传声,另一个是对声音进行放大。
1 y- T& F5 r" R1 k5 R8 n& o+ R6 f# F% a$ \, v* E

" x7 I# I3 L$ V- g4 F
, b; _- z# [. X# T  1923年,著名的科学家Walter Schottky (沃尔特•肖特基)和他的朋友发明了铝带式麦克风,也叫带式麦克风。这项专利尘封8年后,在1931年, 由Harry F. Olson和 Frank Massa首先取得了商品化的心形指向的铝带麦克风专利。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于1931年生产了铝带式麦克风的第一个商业产品:RCA PB-31型麦克风,并于1932年推出了PB-31的后继机型44A。
$ `# E7 L: a! G0 G2 q" A0 M2 s
6 |7 Q  |  N3 `* s. R7 c0 P$ p% a
  R6 X' S# v$ g( X6 p' u  
( Y  q' l0 Y& c" w& M7 Q1 ?+ _
1461921167132.jp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8062

积分

1213

听众

6719

音贝

管理员

管理员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8062
QQ
发表于 2016-10-19 21: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铝带式麦克风构造' E+ X; W8 @0 D+ ]9 L: s9 e. o1 S  Q/ a

8 x! C( n, w2 o- ~3 c7 M* j1 _
) ^; ^2 B: d. \1 ]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使用的RCA 44系列铝带式麦克风
3 F; p: ^& n. H4 U' t
1 B1 o9 T/ `5 g8 E9 ^  带式麦克风,结构很简单,把一片振膜放置在恒磁场中,和动圈话筒一样,振膜被声音驱动,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相应电信号,从而完成声—电转换,不同的是,铝带式麦克风的振膜本身就是导体制成 ,通常为2μM左右厚度的铝箔,这也是它名称的由来。在1944年巴黎解放后不久,记者珍妮特•弗兰纳录制巴黎播放的广播节目《Listen: The Women》时使用的就是是RCA 77带式麦克风。3 Q7 w& q, [9 V$ Y( r+ ^  {. N
0 U9 X+ X. C/ N9 l5 [

/ }1 O* |1 e1 d! _8 t* x) F! c- T! g  动圈式麦克风(话筒)是我们现在生活中常见的,它的出现也是在二十世纪。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做成的,利用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其结构是在一个膜片的后面粘贴着一个由漆包线绕成的线圈,也叫音圈。在有膜片的后面还安装了一个环形的永磁体,并将线圈套在永磁体的一个极上,线圈的两端用引线引出。: t# I7 R7 g% g) N7 X

1 I9 D" ~0 k' w+ Q4 K! Y
1 S% h' e0 Z1 k8 W" E  电容式麦克风(话筒)是现在最为普遍的,常见的录音机内置话筒就这种,其中驻极体话筒又是电容话筒中最常见的。电容式麦克风是利用导体间的电容充放电原理,以超薄的金属或镀金的塑料薄膜为振动膜感应音压,以改变导体间的静电压直接转换成电能讯号,经由电子电路耦合获得实用的输出阻抗及灵敏度设计而成。
音频应用 中国最大的音频交流网站!有产品资源可以联系站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 14:34 , Processed in 0.03136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