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应用:(二)
* V! H; v5 P4 U; I* R1 [+ F5 q3 ]' q- }1 J. T
! j4 a+ B, T5 @ c- K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应用:
3 H& U" y6 h8 Z) }3 v二、认识大调音程
+ s$ t* L1 W) H4 D b# }4 ^! Y' h作者:大连舰艇学院教育培训中心 韩清7 k9 t9 g; M) z/ m
当我们熟悉了各调的音阶后一定不会满足自己现有伴奏的水平,但是无奈对和弦的构成有很多疑问,那么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下音程的的构成,学习音程的构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对和弦的认识.音程:指音与音之间的音高距离,音程以“度”为单位。
) c, ~/ i. ^5 a音程类别:按照弹奏形式音程又为分为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1 W) \! t2 o* A6 D$ c- j' n7 u
旋律音程:指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就叫旋律音程。
; P+ k6 J; R( z% q. [! {# e0 o5 h6 I和声音程:指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就叫和声音程音程。
+ K0 `5 ^! k2 v5 z' n+ w7 o音数:全音的数目1为全音,0.5为半音$ r- U, k* Z9 J; k# F9 |
' ?) D/ u9 C6 ?9 U1 Z9 h1 d
音程的计算方法:8 k% j1 o( K8 k! u# n! S
在五线谱上,同一线上或同一间上的距离一度;纯一度:音数目是0(如11 22 44)增一度音数为0.5(1#2 6#6 5#5)' k# X/ I# S, ?4 R8 V
相邻的线与间上的音之间的音程为二度;半音数目为0.5的为小二度,半音数目为1的为大二度(如:1b2 34 5b6). K$ j( {& p! O
相邻的线或相邻的间上的音之间的音程为三度。音数为1.5的为小三度5 z2 r6 q) E; u) A/ s
( v5 O9 \2 B! C8 Y7 O) t' D/ I- c
以下是C大调基本音级中的音程关系
8 s4 i" g( S" p( {( ?: z M }, q' H$ f9 X' {( g9 B
音程 度数 音数
1 i3 k9 Z2 U- m1 x7 u# a5 mC ——C 纯一度 0 b2 {: x# j8 c e( k
C ——D大二度 17 x! V7 ?8 [9 \
D ——E 大二度 1
& {! x. U8 p% x: r" S; d4 i9 t* xE——F 小二度 0.59 D. P% V3 l2 }$ l
F——G 大二度 1! }7 _% ]7 z* ^2 _$ R; }! v" V
G——A 大二度 1
2 \8 j% ~- Y9 N; F- l0 K% |9 _; pA——B 大二度 1$ S" e, B! \! W( R5 v/ E2 i6 n
B——C 小二度 0.5$ w# L. q" D' B9 G$ L7 v- L. Z" U+ o
以下是由C 大调音级向上构成的自然音程. E) g% u+ o/ n2 u3 c1 [) P
C ——C 纯一度 0
9 d3 D9 s- u% cC ——D大二度 1& ?, Q+ ?# [1 B$ W
C ——E 大三度 2! ^0 F# X! K: }# }3 N7 { ^- Q
C——F 纯四度 2.5
7 a1 v. T- \& V# y6 @4 Z+ A0 h" eC——G 纯五度 3.5
# d+ w' F. W. P8 [6 N7 @C——A 大六度 4.51 q% p: d2 y' a# {7 ?/ G1 V
C——B 大七度 5.5
# r' I" X/ w# p& h- A& z$ H+ NC——C 纯八度 6
9 h' t: I3 ?& }& ]6 S2 e! x$ G) wF——B增四度(三全音)3, Q U1 w* U- `. X6 `# V7 D
B——F减五度(三全音)
% d/ G3 n6 o; |" }& `
$ u* B6 K8 D5 H) @D大调基本音级形成的自然音程8 x+ v" T5 |8 a
D——E——#F——G——A——B——#C——D
6 v: C# K# }; CD——D 纯一度 0
0 U6 p8 j3 p* d% nD——E 大二度 1
. ^3 w# v* O$ [# x: a5 E8 e% oD——#F 大三度 2
+ V) O) S" S+ D0 d/ K% OD——G 纯四度 2.5! B9 A# [6 b$ u) Y) g- t8 }
D——A 纯五度 3.5
8 a: a0 R. S4 K4 [8 ]D——B 大六度 4.5
9 m+ N; I' v5 D/ bD——#C 大七度 5.5' X( q2 e. {6 ^& q9 ?2 u
D——D 纯八度 6
5 J! ?8 ^; ]: D% G" z/ f& yG——#C 增四度(三全音)3, t/ W, v. b7 |" Z8 h( N4 l
#C——G 减五度(三全音)
/ S; M- x5 x0 j' q0 V4 X( T$ x: d- ?: Q" M& i: u( K4 u: n. U! c7 V
也就是说:
: q# j s/ Z3 o大音程增加半音(升高冠音或者降低根音)就为增音程
, ^- H( Q( `& Q/ N增音程增加半音(升高冠音或者降低根音)就为倍增音程/ L H( y* g* Z: D% M
大音程减少半音(升高根音或者降低冠音)就为小音程$ K; P/ v0 ^. S9 U- D. L
小音程减少半音(升高根音或者降低冠音)就为减音程\* g0 L2 u: v, F+ o! X) U
减音程\减少半音(升高根音或者降低冠音)就为倍减音程. c2 K1 {4 W) W3 \9 X' t
纯一度减少半音为增一度(不纯在减一度的概念)% o& q. }5 P- A: J9 p
6 n5 i3 Q- a4 K9 n
" `- c/ c+ `2 d# ]5 y' E/ v/ _( _
自然单音程表
4 a8 b. a2 f, x例 度数 音数 名 称 简易计算音程方法2 l- S8 V/ q2 m* J& _: F
c1 — c1 同度(纯一度) 最狭小的音程
, p% W5 `3 S$ i# j% Q' |8 A$ Ye1 — f1 小 二 度 两个相邻的半音构成- m6 p7 @$ j6 _/ W1 y+ `/ R3 |7 o0 H5 c
c1 — d1 1 大 二 度 小二加小二
- H# u I% F$ Q- \: `4 _d1 — f1 小 三 度 小二加大二 或大二加小二 h D, [5 ^, k: b5 T
c1 — e1 大 三 度 大二加大二' V9 n3 {9 O% a" v5 c
c1 — f1 纯 四 度 大二加小三 或 小三加大二小二加大三 或 大三加小二
1 V& A6 A' W$ b r5 u; bf1 — b1增四度 ( 三全音) 3 F- Y* E& O7 e; e$ R" K
b — f1 减五度 (三全音)
, O6 b \3 X t6 h. h4 L4 Nc1 — g 纯 五 度 小三加大三 或大三加小三
6 s( n7 a# W( Q. G v/ Y/ ce1 — c2 小 六 度 小三加纯四 或纯四加小三
) k" i' b* V# J/ b: pc1 — a1 大 六 度 大三加纯四 或纯四加大三
% e3 \* G/ o3 P- k6 P* B2 ^# T _# ng1 — f2 小 七 度 纯五加小三 或小三加纯五) `( L+ @+ t- r
c1 — b 大 七 度 纯五加大三 或大三加纯五+ A' W" _6 o+ ?& ]* U3 ~
c1 — c2 纯 八 度 纯五加纯四 或纯四加纯五
* `) \; a5 g4 m7 d . n; @0 @, h4 Q0 X$ r1 e0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