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声和隔声的区别 % K; x% X5 s* h4 @+ \
当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入射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进入材料的内部被吸收,还有一部分透过材料进入材料的另一侧。
4 P I( X7 h8 O* J% \当大部分声能进入材料(被吸收和透射)而反射能量很小时,表明材料的吸声性能良好,吸声系数大于0.2时,可称为吸声材料。
% \5 ^! u& @2 e2 ]! _用材料或构件隔绝或阻挡声音的传播以获得安静的环境称为隔声。当声音入射至材料表面,透过材料进入另一侧的透射声能很少,表示材料的隔声能力强。入射声能与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相差的分贝数,就是材料的隔声量。 " S' N& s9 F0 ]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材料的吸声着眼于声源一侧反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反射声能要小;材料隔声着眼于入射声源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透射声能要小。 7 k6 ]7 `+ Z! i/ j* n4 o
吸声材料与隔声材料的差异
2 V; L4 O5 g ?2 U吸声材料对入射声能的反射很小,这意味着声能容易进入和透过这种材料;可以想象,这种材料的材质应该是多孔、疏松和透气的,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它的结构牲是:材料中具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也即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5 e0 M; t5 G+ b [5 p6 Z对于隔声材料,要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就不能如同吸声材料那样多孔、疏松、透气,相反,它的材质应该是重而密实的,如钢板、铅板、砖墙等类材料。隔声材料材质的具体要求是:
8 X1 w, X7 U/ H, T& K0 v! M1、密实无孔隙;2、有较大的重量。 $ z2 t' e3 _" T9 `7 a: C
吸声和隔声的结合 ( ]; }" ?' _0 k1 U7 H0 \$ z
吸声和隔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中,它们却常常结合在一起,并发挥了综合的降噪效果。例如:
1 p( n% b; j4 a1 |' {5 }1、隔声房间:为避免相邻房间较高声级的噪声的干扰,一般需加大分隔墙的隔声量,此时如果在室内顶棚上再加吸声处理,可以提高降噪效果。
1 C5 p5 B5 i* u: V' N, N2 }. ]2、隔声罩:它常常是隔声材料和吸声材料的组合装置,一般采用金属板、在罩内敷设吸声材料,使罩的实际隔声量大大提高并接近金属板的隔声量。
/ ^+ a) P% m9 c& L |3、由板材组成的复合墙板:往往在墙板中间填入吸声材料,它同样减弱了声音在二板间的反复反射,提高了复合墙全为整体结构的隔声量。
& t$ V$ h# ?: }- ?' }4、交通干道的隔声屏障、车间内的隔声屏、管道包扎等。
* u0 f) {, J% g! B" z% L吸声材料与隔声材料的合理给合,发挥了两种材料材质机理上的各自优势,从而提高了降噪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