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346|回复: 2
收起左侧

[资讯] 五线谱比简谱好在哪

  [复制链接]

4688

积分

2

听众

4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4688
发表于 2004-3-27 0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线谱比简谱好在哪
& Z0 @2 Z" Z; j9 Z7 e
1 n/ W2 f+ I7 F0 x+ u  C9 l4 T    五线谱比简谱好在哪?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音乐所使用一种记谱方式。他的历史相当久,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的四线谱。不过目前的体制,大约是在十六世纪所底定的。  + }" g% T/ M1 A  K$ V! N. {
    而简谱的起步较晚,在十七世纪时由法国出现,其后经由多人的改良,到十九世纪下才逐渐底定其规格。并传入日本,再传入中国。其实大约是清末民初的时候。  
. z& V* A7 H6 T; [# l  l9 g    目前使用简谱的,大概以有中国人的地方最多了。除了国乐以外,流行歌曲,吉他,甚至于在大陆有些合唱等等,都使用了简谱。  
0 [; Q) C" V- X9 A* G8 o, \8 q' H    对于大多数由业余开始学国乐的人来说,简谱还是最先入门的一种记谱方式。而音乐班的学生,如果是从小学起的,则有些直接就使用五线谱,没有使用简谱。如果是在大一点的,则可能是两者并用。  
0 e" Y; O. s" |! s- F) `& O    所以,以我的经验来说,有人只会看简谱,拿到五线谱就得翻成简谱才看得懂;有的人只会看五线谱,跟他唱首调旋律他还会被搞混了;有人两种都可以看,但是其中一种看的速度与正确率较高。  
3 y$ l. @% U) |5 g/ ^5 T    第一种人以一般社团的人士居多,第二种则以小学音乐班居多,第三种就是像我们这样演奏需求较多,或者是社团中比较有心的人了。  
3 F, N, v: j1 G! ?    有人支持五线谱,甚至完全不知道简谱是怎么回事的,也大有人在。有人则是支持简谱,认为易学易普及,也没有什么是简谱办不到的。  我自己的识谱转变过程:  
( U0 E6 k  ?. {. ~    在这里,我把我个人的经验以及看法说一说。也许对于与我有类似习乐背景者,能有些参考的作用。  " U2 Z+ {3 d2 ]& v9 J' y: c5 I3 V
    我从高中学国乐开始,就是看简谱的。后来到大学,在高市国兼差,以及在戏曲界工作的时间,也都是看简谱的。  不过这中间,我买了一把长笛,开始试着看线谱。  退伍后,回到高雄考入乐团,担任中音唢呐演奏员的职务。由于中音唢呐与长笛的调性相同,指法除少数音以外也有不少雷同之处,所以便在每日翻谱之余,慢慢尝试看线谱。由简单的曲子开始,五线谱发下来后,先克制自己要翻译成简谱的冲动。等到指挥一开始下指挥棒的时候,直接识谱吹奏。  
5 k  S! v$ ?+ S9 y7 y6 q, u2 x' l    当然总有地方比较难些,我就把实在来不及看线谱的地方,翻译为简谱,而且是以C调记谱。  这样慢慢熟悉,强迫自己看线谱,大约几个月以后,大部分的乐谱发下来就可以直接识谱了,也脱离了每次发一堆谱就忙着翻译的紧张忙碌情形。  后来随着乐器的使用以及乐团抄谱编曲的需要,逐渐也会看各种谱号(高音,中音,低音)了。老实说常用的乐器就有四五种了(不同调性的同种乐器不算),每种乐器各要背上六到八种的简谱指法,以及两三种线谱指法,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六十种指法,的确有些头痛。  7 M9 w# I: N6 o
    所以有时会出错是在所难免。不过随着常用程度不同,出错的机率也就不同了。基本上愈少换乐器,调号较常用,临时记号愈少,则出错的机率也就愈低了。  
. P. L8 [5 ^# y$ @: ?$ o* T# v其他乐器的情况:  
& ]+ |( m+ S/ t7 I    其实我很佩服吹笛子的人,频频换笛子还能看线谱,实在是很厉害。若是以法国号、竖笛等等移调乐器的观念来看,乐谱本身就应该移好调了。也就是说,乐谱记载好用什么调子的乐器,演奏员照着换乐器后,仍应使用一致的指法继续演奏下去,而乐谱必须预先移调。  - Z: r  W* Z% n9 x
    所以西方管弦乐的指挥就要有很强的读谱能力,把总谱上面各种不同的移调声部组织回原来的位置。相形之下,国乐的乐谱不但没有为移调乐器移调,有些甚至任意采用谱号,造成演奏员额外的负担。例如许多号称中音的国乐器实际音高应用高音谱号记谱,而不是听其名称就采用中音谱号。有些乐器音区较高,却仍采实际音高记谱,没有移调(低八度)记谱,造成识谱的困难。  , H& P4 n% i: u! v8 h) [
    由此可见,采用线谱虽然是目前专业乐团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国乐界的记谱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演奏员必须花费额外的精力来解决这些问题。移调的管乐器,如笛子以及传统唢呐,在使用线谱上有着上述的移调问题。至于其他大致是固定音位(扬琴、笙),固定定弦(其他大部分的拉弦、弹拨)乐器,则问题比较少。  
8 n9 b( L' a# Y3 y    向我自己也拉二胡。只要花大约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看线谱拉一些合奏曲了。不过这还关系到我已经会看其他乐器的五线谱,以及我对于二胡指法也颇熟悉,也许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身上。但是以我自己的感觉,比起要时常换乐器的来说,这些定音定弦乐器,用线谱的障碍比较小些。  2 t( |+ x  h$ ]! q/ u) b
心中识谱的方式:  
3 _1 A1 \( {0 o" A1 Q3 U/ d8 ?, K    前面说过有几种人,所以也就有几种不同的识谱方式。  4 m! p1 x# ?* L& V9 n" h, S
对于只会看线谱,不会看简谱的人,大都是自幼接受固定调线谱的观念,所以一时难以理解首调的观念,自然也就不容易使用简谱了。如果当初使用的是首调线谱的观念,应该会容易些。  ' h1 P4 ]% n8 d. ^, }+ }0 ]
不过我想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原本看简谱已经习惯了的人,如何看五线谱?  
- Q( g) o+ @3 F) E" y/ R; `6 u我个人觉得这是因人而异的,重点则在于个人对于首调的体认程度,以及对于固定调五线谱的视唱听写能力。  
5 l( U' c* }  P' a0 d! m7 \2 M    简单的说,就是视唱听写是偏向首调?还是固定调也可以?  愈是偏向首调感,愈会有翻译的动作。即使是没有用笔写下来,也会在心里快速的运算着。  有的人听到C调 6 #4 3 2 就会觉得明明是 5 3 2 1 (D调),而有的人则正好相反。所以说在识谱时的心里到底是怎样推算,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有相当多的不同比例可以运用。  以我自己看线谱为例,谱发下来第一次视奏的时候,我心里是完全采用固定调的,也就是看到音符在那个位置,我就按好哪个音,照吹就是了。  2 Y8 M6 l/ \3 o: u2 k# s, m. a
不过,当第一遍的视奏完毕,我已经听到了曲子了,这时候我的听写部份,是首调居上风的,所以第二次视奏的时候,我可能就改为一半首调一半固定调了。也就是说音程的关系采用首调安排,部份乐谱也是转为首调了。  所以,主宰我识谱时心中想法的,其实是耳朵的听觉。容易听出首调乐谱的,就自动转成首调线谱来看;不容易听出来的,或者小片段一直转调的,就采用固定调识谱。也就是说看情况,该首乐曲用那个比较方便,就用哪一个方法。  
, v/ @4 {" a4 P3 @    上面讲的是识谱,时于演奏时音准的控制,则大都是以和声共鸣好,或者音阶进行顺耳为准,也就是基本上很少用十二平均率的感觉来演奏。  
) K( I; @; h1 L- l; q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识谱方式,也许能对像我这样由简谱转增加看线谱的人,有所帮助。    R6 v- f+ M* f1 w6 x4 ^/ Y5 L( [
简谱 VS 五线谱:  
% Z( z# |; |8 t$ v, F6 X    简谱与线谱各有其优缺点,这里将我自己的感觉以及想法,来说一下。  
9 g- Y1 a& c1 a6 w; V' H3 I    简谱的音符,不同音高之间的符号差异,比起线谱的豆芽菜要大得多,所以以可分辨性来说,无疑的简谱的符号差异,要比线谱的位置差异要来得容易辨认,所以对于初学者的学习,简谱的确比较快容易上手。  " e% C6 b+ V" K1 S; q2 d- |( \/ B
    线谱初学看错行是很常见的,简谱却多半是指法不熟而按错。一个是识谱时候的问题,一个是是识谱后执行时期的问题,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A+ z; |3 }9 h/ N4 N: E& m    而采用简谱,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培养首调感,也较于容易建立起首调的听觉,有助于以首调方式来演奏的音准。上手容易,转调也容易,但是对于首调感不明确,临时记号多的曲子,学简谱的人就比较缺乏这样的训练了。  
9 ~- J7 _. o! ]3 I1 [+ j   简谱的实际音高,却没有线谱那么明确,尤其是碰到转调的时候,更容易出现不确定的情况。  
! d% C. c# E4 S这个问题,在编写乐曲时,就比较会造成困扰。除了音响效果的转变以外,有些和声的转位也会造成一些问题。    ]1 A3 b" b8 t/ V& ?* o
    在和声方面,愈多音出现时,简谱就愈吃力。因为简谱符号大,又要加点,叠起来相当暂空间,而且有时必须分神判断夹在里面的点到底是属于哪个音符的。所以当和声同时出现的数目多到一定程度时,简谱的识谱就不如线谱简洁明了。  
5 m7 d! H& |" s( f# v# P1 Y    至于其他的部份,简谱与线谱相通之处就很多了,差异性也不大。  
5 z* G0 W" K9 t由上面的比较,可以发现简谱与线谱各有其应用范围,也各有其优缺点。所以端看用途而定,不必非得说出哪一个才是最好的。由于国乐演奏的范围很大,形式也很多样化,因此两种谱制都有其合适的曲目。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相信两者并存仍是必须的。  
* B! m; Z# }. j8 I! o- i) L    对于一般的社团人士,我的建议是还不必非学线谱不可。如何把音准,节奏,技巧,情感等等做好,才是热爱音乐的人应该先要去追求的。只有当行有余力时,再去尝试看线谱,也算是学习了新的东西。  
$ }" ?+ b/ D  E7 ?% D    至于音乐班的学生以及专业人士,相信两种都要会看已经是必备的技能了。其实科班教育都有钢琴课,看线谱应该都不成问题。只有像我这种没有学过钢琴,而由民间艺人跳入专业的,才需要特别去训练自己看线谱吧!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万

积分

6

听众

-2074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2068
发表于 2004-3-27 0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谢谢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5

积分

4

听众

9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5
发表于 2010-4-5 22: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谢谢!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8 00:53 , Processed in 0.02374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