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密汽车扬声器选择性误区2 G. B8 O7 u1 v# f" `
' e. J" ~# u* u7 d" Z
4 y/ U& C5 Z) H+ I* H( L! }
目前较常见的汽车音响扬声器:高音(俗称高音头)多为球顶式结构,使用钕磁铁体积较小;中音或中低音多为锥盆式结构,盆面直径尺寸一般在4—7英寸之间;低音或超重低音喇叭多为锥盆式结构,且磁体和音圈直径较大,盆面直径尺寸一般都在8—15英寸之间。人们正是通过对几对不同频率特性的喇叭的合理配合来达到真实重现全频域音频信号的。
, s' A# t9 V: h2 u w+ x9 y) _. r/ p# X( E D- z
汽车音响喇叭7 r- d3 R% s |* z: z4 `6 ?
$ ~; Q$ X- Q( `6 U
很多朋友在选购汽车喇叭的时候要求商家现场试音,抱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是好的,但是有些朋友就在谨慎中疏忽了一些事情,容易出现误区。; |' J4 h! p4 a9 d
- M( l5 A( n) T/ ]- ]* G4 m 误区一:汽车音响喇叭高音量感越足越刺激就越好。
# u$ \7 _! i* ?" T* @ L* B7 V. r3 }* h0 A
高音的存在令喇叭对音乐的重放生色不少,高音在音响器材中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没有高音的音乐枯燥乏味,毫无色彩可言。但是相对来说,高音部分太足,那也不是一件好事,首先,产生过多高音成分的喇叭所发出的声音,令人觉得很刺耳,人声表现方面容易产生“齿音”,就是说歌手在演唱时所呼出的气流与牙齿撞击所产生的“丝丝”的声音,这种声音太明显会影响人声的丰润度,让人听了觉得有点发麻的感觉。另外,在小提琴的音色表现上面会产生“炫光”太耀眼、太明亮了,人听久了会头晕(耳膜受不了)。好的高音应该是在人声方面不会产生太多的齿音,但是演唱时歌手呼出的气流清晰可辨,小提琴声是灿烂、华丽、柔和、丰润而不“耀眼”。
& ]+ U/ H" O5 ~6 }( ]% \, M- o G, N" v4 V, p& Q' U2 P
误区二:喇叭发出的音量越大越好。
$ g1 s; ]5 W! D4 x" d+ s+ [! U# [/ | \$ }! k* [ J% X
很多朋友对音乐很感兴趣,但是他对音响器材的认识却是存在很大的错误,认为越能发出大音量的喇叭就是好喇叭。其实长期在大音量的环境下听音乐是会对耳朵造成极大的伤害的。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以前用于广播的大口径的高音喇叭,那种喇叭是可以发出很大的音量,但是能用它来欣赏音乐吗?就算是可以这样使用,我想它所重播的音乐也没多少人能够去欣赏。因为它就是为了大音量而生产的,播放音乐是索然无味的,没有任何的欣赏价值。而我们用来欣赏音乐的器材并不是这种“怪物”,而且用途也不一样。所以,在选购喇叭的时候要兼顾高、中、低音,音色的表现能力,而不是单单一味地追求响度。
& M1 o7 e3 i' L* w" G
: O7 L/ [) w, g2 n/ F4 o, L 误区三:低音越柔软越好。
+ A1 d5 U* Y' S* ^! X/ o! w: N
6 s/ k& F* \7 H 低音给人彭湃、宏壮的感觉。好的低音定义在于有力、浑厚、下潜度深、有弹性、有质感。但是有的人喜欢软绵绵的低频,具体原委说不清楚,其实这种低频并不会把人听坏,但从“发烧”的角度去看它就是“软脚”,没有力量感。欣赏快节奏的音乐时它不够干净利索,欣赏大场面的交响乐时它不够彭湃,听摇滚它不够力度,看来只有大提琴那种哀怨缠绵的独特音质比较适合它,但是并不是有太多的人会喜欢大提琴那种伤感的感觉。' A# K7 i* F% l1 f" e
4 V8 L0 f; v* r# q( ` 误区四;只重视主机不重视扬声器。
0 j7 }8 @* h2 Q6 `0 J5 m. W
8 M" V2 u- }' s: B* ^ 一般人在购置音响系统时,只重视主机的功能和性能,功放的功率,而忽略了扬声器的性能。把资金重点投到主机,扬声器只是随便换一下。一些人在整体器材投资比例,把扬声器放到较小的位置,认为扬声器应是整体器材投资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这是错误的,一对好的扬声器它的价格,能超过主机的价格,甚至占到整体器材投资的三分之二(按具体情况而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同一台单碟机,分别推两对价格不同,但是参数基本相同扬声器,试听后你就会有体会,价格高的品质优良的表现一定好。 p2 N2 G# j& f9 T% h
2 J4 D) v" ^/ f- P& h+ X2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