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27|回复: 2
收起左侧

[音响] 数字广播的特点及政策探讨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4

听众

381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2560
发表于 2010-6-7 1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什么是公共广播  

1、  概述

公共广播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为公众服务的广播。在常规情况下,公共广播信号通过布设在广播服务区内的广播线路传输,是一种单向的(下传的)有线广播。通常设置在社区、机关、部队、企业、学校、大厦、超市及各种场馆之内,用于发布新闻和内部信息、发布作息信号、提供背景音乐以及用于寻呼和强行插入灾害性事故紧急广播等等。因而成为城乡及现代都市中各种公共场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信在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中,世贸大厦倒塌之前,其公共广播系统必定在拯救生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广播也有用无线传输的,但不是主流。

2、  最简单的公共广播系统

一个公共广播系统起码须配置下列环节:广播扬声器,广播功放,话筒。最简单的系统如图一。

该系统中的术语: 话筒、线路、功放、扬声器等都是一般电声工作者或爱好者所熟悉的。但其中的广播线路、广播功放和广播扬声器与普通的音箱线、功放、扬声器略有不同。由于广播线路通常相当长(几十米乃至上千米),为减少传输损耗,广播信号原则上是用高电压/小电流的方式传输。所以广播线路一般不用昂贵的音箱线而只须用普通的双绞线;如果配置在室外,则应加防雷设施。由于系统用高压传输,所以广播功放须提供高压信号,因此广播功放都内置有输出变压器,而且是定压输出模式,其输出端子标示70V/100V/120V等规格;另外,100W以下常规的小功率广播功放通常自备前置级,属合并式功放。相应地,广播扬声器应是高阻扬声器,它们都有内置的线间变压器,其输入端子也标示70V/100V/120V等适用电压规格。

这个简易系统只能发布语音广播,如通知、寻呼、讲话等。倘要广播背景音乐、广播新闻、发布录音,则可添置CD、卡座、调谐器(收音机)等设备。广播功放通常备有多个线路输入接口,可以方便地同这些设备连接。有些品牌(如迪士普DSPPA的DSP-7000/8000系列)广播功放自带CD、卡座和调谐器,使用十分方便。



二、改革开放以前公共广播在中国大陆的存在及其技术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公共广播系统已广泛存在于我国大陆广大农村和部队、机关、学校以及工厂、企业之中,主要用于转播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新闻、发布通知及作息信号。在农村中,最典型的就是由公社广播站管理的公共广播系统,各家各户的“话匣子”就是这些系统的终端;在部队、城镇中,各种单位都有广播室,到处都挂有扬声号角。可以说整个中国大陆,几乎没有一个单位是没有公共广播系统的,其普及的程度堪称世界第一。这对于教育群众、动员群众、发布政令和发动、组织群众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建立起如此众多的公共广播网,这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不仅投资是巨大的,而且培育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极大地推动着国内电信、电声工业的发展。

由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改革开放前星罗棋布地散布于中国大陆的公共广播系统,基本上都属最简单的系统(类似图一),它们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成一个全国性的十分庞大的下传网络。但从技术上来说,其功能却十分有限,主要是全网统一选通的语音广播。广播设备讲求简单、节约、实用。

广播网的核心设备是“扩音机”,典型的是带前置和收音的声频功率放大器。早期是电子管扩音机,后来是晶体管扩音机。当时扩音机追求的主要质量指标是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总谐波失真要求很低,约不大于[2~5] %)。适用功率大多在10瓦到几十瓦之间,极少有百瓦以上的。这是因为那时大功率的电子管和晶体管都十分昂贵,后者还十分不可靠。由于扩音机的功率资源十分珍贵,所以要求使用高灵敏度的扬声器。广大农村中的“话匣子”绝大多数是高阻抗/高灵敏度的“舌簧扬声器”;公共场所则多使用高灵敏度的号角(俗称“高音喇叭”)。为了尽量节约成本,农村中的广播线路甚至只用单根铁线,靠大地构成回路。顺便指出,当时绝大多数晶体管扩音机属集电极输出组态,具有定阻输出特性,不少电子管扩音机也是定阻输出的,它们都须配接额定的负载阻抗才能正常工作。当系统中的扬声器规格不统一时,须经过十分烦琐的计算才能实现正确的配接,因而往往使系统中扬声器的配接成为一大难题。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4

听众

381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2560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8: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各国推行数字广播的政策

  欧洲一些国家于1987年成立了EURKA——147共同体组织,目的在于发展数字广播系统。在1988年的日内瓦WARC(WorldAdministrativeRadioConference,世界咨询无线会议)上,进行了第一次DAB试验。经过多年的推广,目前欧美各国、加拿大和亚洲国家已开始发展数字广播系统,其中以英国最为顺利。

  目前,广播媒体数字化已经成为日本政府在推动广播实现功能提升上的重要课题。日本政府召开相关会议,分析数字广播可以带给阅听者的好处(如可以让阅听大众自主选择节目、对老年人及残障者提供完整服务、行动通信服务更稳定等等),同时更注意到经济效益的问题。广播数字化在十年内预期有将近212兆日元的收益,为将近711万人提供工作机会。另外,DAB的广播节目有利于进行国际交流与促进国际理解,在国内则有助于建立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这些好处都加强了日本政府推行数字广播的决心。日本政府制订了结束模拟广播的时间表,以2010年为模拟广播的停止时限。在缓冲期内(1998-2009),政府每三年全面地勘察每个地区数字广播的普及状况。②

  美国所发展的数字广播系统,是针对FM/AM广播频段设计的,主要包括频带内同频(IN-Band?On-Channel?简称IBOC)数字广播系统和频带内邻频(In-Band?Adjacent-Channel,简称IBAC)数字广播系统。频带内(In-Band)系统的优点在于与现行广播系统兼容,解决频道少的问题,不需要重新规划频道。美国政府对数字广播等一些新的通讯变革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对新生事物加以老的限制。他们的策略是保证充分的市场竞争,他们认为市场本身会产生规范作用。不过政府也要求新的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凭借资本结构调整可以降低价格,并保证通向农村,以此来保护公众的利益。③

  三、在中国发展数字广播的对策

  一个新的传播技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政策、法规、市场和组织。因此,数字广播的推广并不能只看成是技术的问题。要保证和规范数字广播的发展,相应的措施应该跟上。

  (1)法规的制订:政府应先建立完整的法规及管理办法,对广播工程技术核准与规范。

  (2)技术可行性的实验:参考国外经验,以试播测试为起点,发现数字广播在运作中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并寻找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3)经营内容的规划:未来的广播除了供应一般节目以外,还可以提供语音、资料、信息、电信等多媒体服务,甚至有可能走向个人的通讯服务,所以在经营内容上应有所规划。

  (4)电台内部组织规模的调整:传统电台要求更多的人力。一个播控网全天候需要一个熟悉各项设备操作的人员。数字化之后,由于采用自动播控系统,只需要一个精于计算机设定的人员就可以管理所有的播出系统。电台规模越大,节省的人力也越多。

  (5)软件市场的支持措施:要加速节目制作设备的数字化,要鼓励相关学校设立专门学科,来培育数字化节目制作人才。

世邦严格采用ISO9001质量控制体系管理。2002年在中国教育行业率先引入IP网络广播产品,继而推广到
整个公共广播领域,在公共广播行业内创建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与业内多家知名品牌公司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的目标是将SPON数字音频产品发展成为网络音频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  
核心竞争力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IPAudio数字网络音频技术平台(提供行业产品定制服务)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3

听众

338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1724
发表于 2010-6-8 2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写的棒级了,欣赏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7 09:14 , Processed in 0.02323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