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684|回复: 0
收起左侧

[作曲] 关于作曲几个问题转载

[复制链接]

3980

积分

3

听众

43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980
发表于 2009-10-21 19: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平时哼唱,能根据哼唱来写出简谱,不会乐器应该怎么更好的作曲?" W" e' f* @" K; h- w; M

; ?9 w/ y6 v( B+ ~& I; J: P. G- M/ p2 P) b6 U" R

2 t5 X2 a. i5 E! h# `7 `  u不会乐器的确是很难作曲的,不过能写简谱已经是很棒了,写简谱是作曲创作的基本技能之一。一首歌的旋律有无限种写法,那么它对应的编曲也会有无限种写法,如果你是零基础的话并有一些乐感,可以建议你去网络找一些歌曲的伴奏来创作一首歌,创作过程中,试着忘掉原来这首歌的旋律并改成你创作的旋律。这样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作曲思维有一个良好的锻炼与提高。有了作曲思维后,有条件的话,还是先学习一件乐器为好,因为音乐创作是需要不断实践的。学习乐器首选是钢琴和吉他
9 K" D* O1 g! o% S
! t: x. k$ {& G8 n9 S2 ~
( Q) R( Z  P  z# ?6 k* U
8 j. W6 J/ l/ L5 n$ R9 Y; P2.一般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 C. P$ ^  N/ [- u* j0 y

4 M8 K+ ?5 ]6 z! T# u& V! Y
+ P* [# [$ V0 F3 @' m0 y- p5 |( R, M
对于我来说,是先有词才有曲,因为我想通过看着词,揣摩其中作词人想表达的想法来对应激发出写曲的灵感。反之也有很多音乐人喜欢先写出旋律,然后再为曲子填词。总之适合自己的写歌方式才是最恰好的。
8 u/ x8 y% p+ ^+ g- M5 ?% Y2 r: Y4 s3 N- h  `" O

) G0 B4 Y* Q- E7 i2 a- s9 [
0 h( k. @& B/ O: L4 L$ _* }3.有什么技巧可以让自己的作曲更有特色?6 X$ W' s( R9 Y
7 U$ W3 a  Q. G& y1 a
1 J1 L/ [" X# {* H7 c, a$ Q: @
8 U& e# a& K. I# E6 G* {7 _
可以通过节奏或节拍的变化来使得旋律更有特点,比如梁静茹的《亲亲》,旋律上用了很多反传统的三连音。另外,一首歌对应的和声选择五花八门,如果有和声基础的话,可以在一条旋律线下更换多种通顺的和声织体,这种办法能直接改变曲子的风格特点。具体如何变化,可以多听听像是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音乐节目中对老歌曲的改编。2 Q% G9 b% s- z% C- f

  v) L: M- i4 S! ~% L9 X% D
  W" d/ A: Q/ L" T/ d: d( G4 _' ~# J" k
图片
7 d2 F" e, K3 X' d% y& g9 o: c- z. K- T" J& N- L

) S/ F6 |8 Z: J8 k( v, T0 Y4 B$ ^* Y; i( A( k$ J9 U
4.请问学作曲之前要学哪些,有什么教材推荐的?
9 C* v/ n2 ]+ H) k" H  t7 v
+ Y0 R7 w( {4 h: d
( m- s, |/ X8 D- Q# A
& P5 R  e# Q8 L9 i  Z作曲要掌握的知识面很多,首先,要有一定的乐理知识。音乐灵感是需要用乐谱记录下来的,所以我们需要认识五线谱和简谱以及节奏/节拍等等基础乐理常识,才能打下良好的作曲基础。其次,需要学习钢琴。一首曲子通过乐谱记录下来后,最终还得用乐器来表现出来,所以钢琴是每位学习作曲的学生必修的乐器。1 a( B. {% V* H3 ]& }, b9 k
0 g5 B( v; O1 Z9 P0 ]0 c

" M) m1 n( k  `+ {
( W" Q5 x- X, L* \学会以上的基础学科,我们还需尽可能的掌握视唱练耳、和声这两门学科。学作曲的朋友需要对音乐有着灵敏的听觉,还要具备良好的乐谱和简谱的识谱能力。有一句话说的好:一条没有和声的旋律,就像一幅只用铅笔勾勒出轮廓的画一样,而和声,就是着色,它为线条增添了色彩、光影、立体感。这就是和声在作曲当中的重要性了。
9 q( I( T% C& K3 R) B
/ X+ K, X/ B; q" b
- _, J: Y% B; d' n7 d, ]
# I; w6 j8 n5 I1 n" d4 p3 I下面推荐一些传统教材:/ u$ p+ Q) a0 K! C- R/ O1 N" F. l
" S( J, G8 g: b5 m
乐理书《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著)或《音乐基础理论》(李重光编);
4 E9 T5 U) ]/ S% _# ]* @! Y$ q/ f* ^% W* ?1 n5 l
视唱练耳书《单声部视唱教程》;
& O) b+ V5 i/ ~$ S: i% O* Q1 I' b. f4 W  I) K6 L/ Q0 [7 t" k  B2 e
和声书《和声学教程》(伊•斯波索宾)
1 J* G; r7 H3 m/ h3 j( D& l$ {
' f1 P5 m8 [0 Y6 t& q1 T- c, b  f5 i6 Y7 I
7 ~# W/ ]( S4 X1 ]1 E
5.零基础学习电子音乐制作之前需要哪些知识准备?
& v5 q& J' b! C( l7 y. o5 t8 a
* E3 B$ v0 `$ P; G
1 N: B3 A2 V! J, Q! Y2 v. q* y$ i3 R: s, g8 U5 r/ P# Q# l- H
乐理、钢琴、视唱练耳、和声 四门学科,这是作曲编曲学习的基础学科。当然在学完这些学科之前,也可以学一些简单的音乐制作软件的操作。* y6 `& X$ |! x  {
! E/ z/ }; _; q% i# M
% \$ x. }$ j/ Z2 w
" V3 Y4 R% K8 ^. ^# a/ X  P! U
6.不会作曲,怎么跟着曲子填词?8 l7 e/ I' F- ^9 Z# K! H

' [' d# h* ~$ I* Q1 P/ [- P6 p6 p. e  c% \9 @
0 B! H9 v" S6 h: n
最常见的歌曲结构有:主歌(A)、副歌(B)、过渡句(插部)(C)、流行句(记忆点)(D)、桥段(可能是续唱、过门、间奏)(E)等组成;如果你能够识别以上几种歌曲结构,那么相对的为曲子填写歌词就不会觉得困难。具体的案例我有在零基础课堂第三课作曲篇上讲到~3 o$ t4 s1 _" `5 M5 [

; }$ C6 E/ L: V5 \& G: c# {) i& Q) h/ v$ A/ F: B0 ?( W
, F! I- d1 j( u8 [
图片
) |. r0 ~4 i/ o4 r6 M2 f1 t$ [3 w  p2 x% j5 Q

# t3 g$ I/ u3 K( n0 k- a5 t9 w( D  d% u! m$ K
7.对于已经想出歌曲的一些旋律 如何把一些零碎的旋律拼合在一起?不会怎么接入高潮 再收回结尾?% H5 D0 v$ Y5 ?6 Z
; q# {( x- }) d
/ r: z4 D6 n! |. P3 y! |6 t1 q

  [: |  A. q" ^9 S2 O$ y4 f0 d一首歌曲,就像经历一遍人生;那么一定会有平淡有起伏,有开头有结尾。在大多数情况下一首歌的主歌旋律写作基本是平淡的,就好像人生中的学生时代,过着平淡的校园生活。主歌之后将会进入副歌,俗称高潮部分。就像人生中工作拼搏的时代。有开心,有愤怒,有痛苦,有喜悦;那么副歌应是要体现整首曲子最华彩最激昂情绪的部分,旋律的音一定是写到全曲最高点。
3 A2 B: r& g0 ~
4 c. }9 J$ w, [( d0 F3 C6 |# O
! t. n6 R7 X; m  c
! Y$ w5 s& S2 U, ?高潮过后,必定会恢复到平淡,那么这就是过渡句和桥段,此时过渡句部分可以不写旋律,到桥段再写。物极必返,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回过头来,如何把零碎的旋律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旋律,不妨先试试最基本的歌曲结构来练习:主歌(A)→副歌(B)→过渡句(插部)(C)→再一次主歌(A)→副歌(B)+流行句(记忆点)(D)→桥段(可能是续唱、过门、间奏)(E)→第三次主歌(A)→副歌(B)→渐弱直到完结。掌握了歌曲结构的分配,就可做一些即兴的创作了。
4 _! b! f/ y. V: I: M- P; G
% p3 G8 c6 M. z6 T* _+ d
# `; M' Z: L0 U: e
: J( \& O8 U) M. z; Z' j/ m! A8.转调是什么意思
+ S8 q9 Y7 i/ ^; t# a: m  M5 ?: E$ z
- [& V7 R+ t2 w# R/ P5 b1 _! B
  c, v/ V5 l! W
. O& _2 u$ Y& Z转调就是在音乐进行中,脱离原来的调性从而进入另一个调性就称为转调,转调是通过合理的和声进行来完成的。转调是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能提高音乐的表现力。那么我举两个例子:0 r, p; \, C' M/ _3 N, {1 G' R
% |3 G- G7 M4 B& S. y
王力宏的《爱错》2分42秒进入第二次副歌时从降E大调升到E大调,再如孙燕姿的《我的爱》在58秒进入第一次副歌时从E大调降到升C大调;
9 @9 N1 B& {  \4 y$ p: J
  O& B$ I+ J9 z# z/ L  x! e5 s+ {
' n5 Q( e: A* Z0 J0 n/ \1 E9 J0 ?- s
《爱错》这首歌是同主音转调,即都是在E调的情况下做升一度或降一度的变化。《我的爱》便是近关系转调,即是从原调转向相差一个升号或一个降号的新调,叫做近关系转调。转调一般会出现在歌曲第一、二次副歌出现的地方,转调给人一种旋律升华的感觉,也通常是整首曲子最华彩的时刻。, R& W3 a- l$ \9 |$ K
# g4 d6 U( L8 f8 A
  t$ A  B& U) n6 a

) Q8 K1 B5 \0 @2 s+ l/ v$ O  I2 D5 x& n: e5 g1 i

( Q1 ]: v2 r" ?/ J0 i9.作曲的和声有哪些讲究呢?' H: s, O  w% L- Q6 R7 J' [( a; P

6 v& c1 b/ H' d) ^. W" ?; U4 ^% ^  I5 ?
4 b6 n% o' F+ C) J) H3 q
一首好的歌曲,他的和声进行一定是流畅的、具有推动性的。有些朋友喜欢炫技,例如在本该C和弦出现是最好的情况下,改成Cmaj7、C9、C13等多个复杂的和弦,导致声音变得浑浊,没有了和弦的推动力,这对于一首歌来说是比较致命的。
4 B6 O! _. D$ I& @1 p( V, v' T7 ~" s
3 Q3 g5 t) I! E; r9 t9 J( \) |0 ^& v4 L* }. e' S4 t' i8 |* Z2 T/ T

, \7 I2 B) |, x- G5 k所以流行音乐作曲的话,要慎重的选择和声的编配,不能一味的追求华丽花哨的和弦,更多的还应恢复原来质朴的状态。要是传统音乐作曲的话讲究就很多了,像是大三和弦不能重复三音,不准出现平行五度八度或者隐伏八五度等等,禁止属功能进行到下属功能。
( |: _/ M8 [' o
4 F$ G9 B6 v# _+ T
- m! o) H8 P, o4 Y' W+ |: `1 h1 P% j. q. T0 v
这些专业名词的解释,一时半会儿可能不能说的特别明白,可以推荐你一本教材《和声学教程》(伊•斯波索宾),里面有详尽的传统和声的名词解释与案例。
1 [9 q. I7 v( x8 B' y9 A: |5 [* d% Z# _0 ?( y

( @. M8 X# e6 V! T8 D+ S- }
) W* y( _1 K5 {图片8 E) w- `# b" P* d
8 J* h# u8 b. h4 I9 j% e. F
. H+ c, i$ r( p" h8 {5 [
5 |/ v7 U4 Z( n& u0 W
10.CM和Cm有什么区别,CM是不是就是C?- ~1 A9 X1 Z& r3 V

1 E, Y  h& S" q# y9 B/ ?# [
8 g1 G$ t5 M6 _, l: [( C+ c
* L6 c7 m# C+ x. o! }大写M代表是大三和弦,小写m代表是小三和弦,其实C和弦本来就可以代表CM,这里的M是可以省略的。1 t( q! P4 G' W" x) w: H$ W

0 [3 Y0 L" x4 A/ B. o; r/ j. o* O; r) W

8 H. K: F$ g9 Q1 R% S11.要是转调了歌曲原来的节奏型还会变化吗?
2 W% q  F4 }. y# o3 a1 N
4 `; u5 j' X7 N' Z
% W& \) h( ~# f7 ?6 p
' O& l( a$ a+ \( J" e, F是否变化还是根据作曲者的个人喜好来调整的,如果是主歌到副歌间的转调,节奏型就极可能变化。要是副歌到副歌间的转调,则基本不会变化,因为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一样,所以转调之后的内容也基本一致。
& X5 l4 s! b* [: S, Z% E8 t1 Z. m' Q. {1 }
3 t5 y) v. B0 N2 y- H& B
! e7 ]: M) a7 i* C
12.有人说每一句的结尾不要结束在主音或属音上,是吗?
. E& W2 j+ A8 A/ r7 i0 r  o" X0 }) X! v! }4 }
2 K  T- b& L& s! j; m- U+ a7 a

! z! p0 [( m! r$ y  q+ f7 f我想是的,但不完全是。一首好的歌曲,他的和声进行一定是流畅的、具有推动性的。要是每一句的结尾要是都结束在主音或属音上,那么很可能导致歌曲的和声停滞不前,从而使得旋律线条变得平淡无味。不过也有一些喜欢猎奇,尝试新鲜和声玩法与旋律玩法的音乐人,他们尝试做一些先锋的音乐,使得句子结尾频繁地结束在主音或属音上。虽然反传统,不过这也是可以的。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2 03:11 , Processed in 0.04877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