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6 10: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耳机线的播放机插头涂层?
) Z9 d3 v0 h( s5 G. c另外,Cato指选择player插头时,涂层物料都好值得留意,所以大家经常会见到耳机标榜自己的插头用了什么涂层。而一般可供选购更换的耳机线,插头涂层主要是用以下3种物料,各有优及缺点。
) |- `, e: u8 `4 J& k
, w$ p5 T( Q+ k t/ B, Y1. 镀金(Gold)
) B+ ]3 N, X H) o7 I- i传导效果不是最好,但系耐刮,兼且能够防氧化,这是最襟用的。
2 n9 V# I! U/ N0 J5 W" R
2 G4 P6 K# c) S! i+ Z9 `: b2. 镀铑(Rhodium)# Z y( A8 r+ m
传导效果最好,亦即系音质最好。但涂层比较容易剥落,以致高音变得哑声,严重时更加会出现接触不良问题,是3种物料插头之中最不襟用的。: ]9 z+ g2 |; n8 v8 g: l
4 K5 {7 A0 K2 q7 N8 o
3. 镀镍(Nickel)& [ ~1 O1 B: d) K+ ~, q
属平价物料,无论传导效果及耐用度都不及镀金,只有做工好过于镀。
7 A6 R- p2 b% p0 s, ^' X5 M
6 B; w! ~9 i4 U* W7 U
耳机线的两种主流线芯材质?
0 c. Z- R9 z2 \4 r" _. `8 UCato说现在制造入耳式耳线线线芯的材料,主要有铜及银两种,各具音色特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常听哪类型歌曲来选择。/ M$ T, Z t& T2 K" c7 I2 x
: o, n$ Y# Z3 r6 V& Y1. 铜. P+ G6 b* r6 i1 J: X/ O8 \
音色比较暖,低音较为饱满,人声亦较靓,但声音转变比较慢,适合听以人声为主的歌曲。' [# _) M8 K. f" l1 k
6 o# S% d& [3 g# z. T! ^% H: i
2. 银
" C) |* z9 c/ t H. L' g! D声音转变速度比较快,听起来感觉较为干净,高音亦延伸得比较好,适合听以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为主的音乐,例如古典乐曲。) G q% V9 _6 O* d
: M* _7 x7 R8 p& K: e
新兴合金线芯* o7 y. B" ~3 ? O0 q; @
另外,Cato指出近年新兴一些以多种金属组成的合金线芯,音色取向新鲜,但暂时还未有定论。想试试新线材的用家,还需自己多作试听。
% Z% b, {% u h + q! L2 d2 l! u: q$ ?5 ^
导体愈粗音色愈好? No!
' n1 |) w. H0 {; p! K导体,亦都是指线芯慨金属线,以AWG作为单位计算。 Cato说不少入耳式用家在选购耳机线时,都以为导体愈粗,便能传送愈多音讯,减少失真。但其实这个想法并不一定成立的,事关粗导体也可能会受到「集肤效应(Skin Effect)」影响,阻碍讯号传输,令传导效果变得跟幼导体没有分别。
/ |% x( Y% d8 H E: M7 q4 K
5 U( K/ _8 x" C1 {- ?8 o$ E/ l反而,粗的导体会令耳机线变重变硬,增加出现「听诊效应(Auscultation Effect)」的机会,影响听感。所谓听诊效应,即是因耳机线摆动,以致耳机组件踫撞而产生「嚓嚓」声,戴着耳机边行路边听歌时可能经常会出现这问题。换句话说,即系大家将一条顶级的粗身耳机线用在入耳式耳机之上,可能只会得到反效果。7 e7 I2 |. Y+ l8 T6 C! G. r
. `& u2 K2 i) t: k' {要避免出现听诊效应,除了需靠耳机及耳机线的制作技术去达成,选择导体粗度适中的耳机线也有一定帮助。至于怎样才算适中,Cato说很难一概而论,需要实际试用才知道,但他提醒大家,挑选耳机线时也要留意这一点。0 J+ I: q* J" P" ?0 w
+ v5 F1 f6 n" H1 ]/ Y8 y
) H2 |) O' I* n/ k W6 M) n
线身织得愈复杂愈靓声? No!
# ~: }# N& j9 j4 W4 L% K" d可供更换的高阶耳机线,多数会用不同的编织方法来制作线身,主要目的是产生屏蔽作用,阻止传输时讯号互相干扰。
/ R, t* o+ s6 n% B" q; k+ [6 D0 M& {0 l- }# c
Cato认为采用不同的编织方法,多数是基于结构上的考虑,对音质影响不算大。但他觉得跟导体粗度一样,耳机线编织得愈粗愈厚,整条线便愈硬愈重,同样较易产生听诊效应,而且会影响佩戴感,使用又不方便。所以,他建议除非有特殊需要,否则选购采用较简单编织法的耳机线即可。4 G p, G3 L5 R& V" f8 l p4 _( F+ b
不同的耳机线编织方法0 I$ w# l9 F+ F
* Y+ D. n4 o* Q- @+ x,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