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2-2 14: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平
电子系统中对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强弱的通称。电平一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即事先取定一个电压或电流数作为参考值(0dB),用待表示的量与参考值之比取对数,再乘以20作为电平的分贝数(功率的电平值改乘10)。
分贝(dB)
电平和声压级的单位。
阻尼系数
负载阻抗与放大器输出阻抗之比。使用负反馈的晶体管放大器输出阻抗极低,仅零点几欧姆甚至更小,所以阻尼系数可达数十到数百。
反馈
也称为回授,一种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回送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以改变电路放大倍数的技术。
负反馈
导致放大倍数减小的反馈。负反馈虽然使放大倍数蒙受损失,但能够有效地拓宽频响,减小失真,因此应用极为广泛。
正反馈使放大倍数增大的反馈。正反馈的作用与负反馈刚好相反,因此使用时应当小心谨慎。
动态范围
信号最强的部分与最微弱部分之间的电平差。对器材来说,动态范围表示这件器材对强弱信号的兼顾处理能力。
频率响应
简称频响,衡量一件器材对高、中、低各频段信号均匀再现的能力。对器材频响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是范围尽量宽,即能够重播的频率下限尽量低,上限尽量高;二是频率范围内各点的响应尽量平坦,避免出现过大的波动。
瞬态响应
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
信噪比(S/N)
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正弦波
频率成分最为单一的一种信号,因这种信号的波形是数学上的正弦曲线而得名。任何复杂信号——例如音乐信号,都可以看成由许许多多频率不同、大小不等的正弦波复合而成。
波长
声波在一个周期内的行程。波长在数值上等于声速(344米/秒)除以频率。
气悬式唱臂(air-bearing tonearm)
指LP电唱盘的唱臂系用空气垫来支撑的一种唱臂。
气悬式电唱盘(air-bearing turntable)
指唱盘系由空气垫来托起的那种唱盘。
环绕感(ambience)
也称包围感。指电影伴音所产生的那种有一定规模和空间的包围感。通常是由环绕音箱来营造的。
安培(ampere)
电流的计量单位,用A表示。
解析(analytical)
指音响器材能巨细无遗的再现录音制品中的每一细节,但却用的是错误的方式,此种解析方式极缺乏音乐味。
模拟(analog)
指模拟信号的电压变化是对声波的一种模拟,也即电压会随原有声学波形而连续的变化。与在二进位中用0和1来表示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对。
图像变形(anamorphic)
指影片或视频的宽屏幕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用透镜或数字处理的方法加以“压窄”,以便能适应于标准的4∶3的幅形比。重放时,则通过“反压窄”将图像原有的幅形比予以恢复。图像变形的格式可在不牺牲分辨率的情况下,提供正确的幅形比。
消声(anechoic)
字面上讲便是“无回波”的意思。
消声室(anechoic chamber)
指一间没有反射的房间。在消声室的墙壁上均铺设得有吸声性能良好的吸声材料。因此,室内便不会有声波的反射。消声室是专门用来测试音箱、喇叭单元等。
清晰(articulate)
指表示音响器材能够清晰的分辨音调的声学术语。
防滑调整(anti-state adjustment)
指加装在唱臂上用于调整加在唱臂上的力,从而抵消唱臂会自然内侧滑动的倾向。
幅形比(aspect ratio)
也称宽高比,即显示荧屏上画面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标准电视的幅形比为4∶3(1.33∶1),而宽屏幕的电视以及HDTV高清晰度电视的幅形比则为16∶9(1.78∶1)。
ATRAC
指自适应变换声学编码(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系日本索尼公司在其推出的MD磁光盘机中采用的一种低比特率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音响爱好者(audiophile)
俗称“音响迷”或“发烧友”,指对重放音乐的音质极为看重的一些人。
音响狂(audiophile nervosa)
指那些总在不停地捣鼓音响器材而不大能尽情去欣赏音乐一味只对音响痴迷的人。
A/V
为Audio(音响)与Video(视频)的缩写,指兼有视听特性的那些影音产品。
A/V输入(A/V input)
指既设置得有音频又设置有视频插座的A/V功放接收机或A/V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
A/V回路(A/V loop)
指所用A/V功放接收机和A/V前置放大器上安装的那些A/V输入与A/V输出对,系用于跟既能录音又能播放音频和视频信号的A/V器材连接的。比如,一台录像机便能跟A/V功放接收机或A/V前置放大器的A/V回路连接。
A/V前置放大器(A/V preamplifier)
也称“A/V控制器”,是用来控制音量,选择节目源和完成环绕声解码功放的一种音响器材。
A/V前置放大器/调谐器(A/V preamplifier/turner)
指在同一机箱内装有AM(调幅)或FM(调频)接收调谐器的A/V前置放大器。
A/V功放接收机(A/V receiver)
为家庭影院系统的心脏部分。负责接收由节目源送来的信号,选择需要观看和聆听的信号,控制重放的音量,完成环绕声解码,收听电台节目,并将选定的信号予以放大,以便能推动家庭影院的成套音箱。也称为“环绕声接收机”。
方位角(azimuth)
在磁带录音机中指录放磁头和磁带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理想时应为90°;在LP电唱盘中则指针臂同唱片表面之间的角度。
障板(baffle)指在上边装有一些发音单元的音箱的前面板。
平衡(balance)
指在音频频谱的高段和低段之间在相对响度上所存在的客观关系;也指双声道立体声左声道和右声道之间的信号的相同(平衡)。
平衡连接(balanced connection)
指音响器材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在单根电缆中有3根导线,一根用来传送音频信号,另一根用于传送极性相反的音频信号,而另一根则为地线。
香蕉插座(banana jack)
指装于音箱和功率放大器上用于和音箱线的香蕉插头连接的一种小型圆状插座。
香蕉插头(banana plug)
普遍装于音箱线两端的供插入香蕉插座的一种插头。
带宽(band width)
指音响装置能够处理或通过的一段频率范围。比方说,杜比环绕声的环绕声道的带宽便是100Hz-7kHz。环绕声道只通过频率在100Hz(低音)和7kHz(高音的低段)之间的频率。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在谈到电气或声学器材的带宽时,往往指-3dB之间的频率范围。
低音(bass)
指在音频低段的声音,通常低于500Hz(另一说则指低于160Hz)。
低频延伸(bass extension)
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低音管理(bass management)
指A/V功放接收机或A/V前置放大器中的综合控制电路,系用于确定应该给相应的音箱送去多少低频信号。
倒相式音箱(bass reflex)
也称倒相式开孔箱,系在音箱面板上开有倒相孔(槽)的一类音箱。由于开有孔,箱内的声音便可以辐射到外面来。倒相式音箱比密闭式音箱的低频延伸要好些,但低音往往不那么结实紧凑。比较“无限障板”(infinite baffle)。
双路功放推动(bi-amping)
指用两台功率放大器去推动同一音箱的一种特殊连接方式,系用一台功率放大器去推动低音单元;另用一台功率放大器去推动中音和高音单元。
大屏幕(big screen)
指直观式彩电或背投式投影电视中的大屏幕。通常,屏幕的对角线尺寸大都在40英寸以上。
特制立体声录音(binaural recording)
指有意将录音话筒装在仿真人头的耳通道内的一种特殊录音方式。由于仿真人头的物理结构,在录音中将包含有一些特别的空间信息。当用耳机去听这类录音制品时,便会产生不同于真实情况但又甚为奇妙的三维空间感。
接线柱(binding post)
指装于功率放大器和音箱上专供与音箱线连接的接线端子。
双极式音箱(bipolar speaker)
指向前和向后等同时辐射声波的一类音箱。和偶极式音箱不同,双极式音箱向前和向后辐射的声波是同相的。
双极晶体管(bipolar transistor)
指在音频电路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晶体管。双极则源于电流系在两种半导体材料中流过的关系。双极晶体管根据工作电压的极性而可分为NPN型或PNP型。
特(bit)
二进制数字的基本单位。通常取0或1两种状态之一。比特数越多,表达摸拟信号就越为精确,对音频信号的还原也越好。
比特率(bit rate)
指数字音频或数字视频信号每秒所存贮或传送的比特数。例如,CD光盘每一声道的比特率为705600kbs,而杜比数字(DD)的5.1声道的比特率则为384kbs。高些的比特率往往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好些的音质。
双线分音(bi-wiring)
指对每一支音箱皆用二组音箱线去连接的一种接线方式。用一组(一对)音箱线去跟音箱中的低音单元输入连接;而另一组音箱线则跟音箱的高音单元连接。只有那些专门设有两对输入端子的音箱才能按双线分音连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