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9 11: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金色大厅“镀金”之风何时休4 a" U1 g. a/ d. R
" q3 N& c& Y, S! q) u2009年12月23日 07:37:42 来源:人民日报
6 T' ?2 |% D6 h" Y& N3 V4 O1 [5 G+ _1 | Y% L& W
编者按:12月2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以《中国演出“镀金”金色大厅遭质疑》为题,报道了中国演出团体一窝蜂奔向维也纳金色大厅,而奥地利并没有真正涌动中国音乐热的现象。现将此篇报道摘编,希望通过此文,读者能了解奥地利金色大厅演出的真实状况,思考中国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如何走向欧美市场。
7 z9 \3 [! A/ S; N0 u9 {
6 [0 x/ q' g2 s0 k4 b 在中国人眼中,近140年历史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有着金色的光环,那里的新年音乐会等演出有着世界级的影响。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演出商业运作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家级乐团、地方乐团,甚至是中小学乐团都有机会到金色大厅一试身手。 + T) l# R1 f: Z9 Z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 ... ontent_12690571.htm
6 R0 L( C4 l, @% W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演出只为国外“镀金”、国内“出名”,过多地依赖赠票,制造轰动效应,已让维也纳当地民众出现审美疲劳。当中国演出团体一窝蜂地奔向金色大厅时,奥地利并没有真正掀起中国音乐热。
) \: ]5 F8 A9 c# `" e( R; Z5 {; P7 c' m- t( t! o5 {$ B8 Q% q
金色大厅也是“金钱大厅” 3 f4 N) D3 X7 z% V$ k
- y6 Y# _4 O& w+ o$ F' P 场地可以租,给钱就能演
* b1 v, h B/ o7 s1 H0 L; m
: U, G( f5 H' y: A 金色大厅全称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建于19世纪60年代末。在金色大厅进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都有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卫星转播,10多亿人收看。“金色大厅”也由此成了一块名声响亮的“百年老字号”。 - S0 a1 k! a; @8 T
- X8 {+ F; n) v' v" S: E2 a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不是所有的演出团体都有资格登上金色大厅的舞台。而如今,金色大厅除了每年固定的新年音乐会还保留着最高规格的头衔以外,一年当中的其他时间,场地都可以出租。一些特殊的演出档期,也会出现场地供不应求的现象,要提前两三年预定场地。 - w$ {; k) z! g# Y$ D% o
) O( ]0 \$ R+ |7 V
场地出租给外国演出团体,金色大厅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金钱大厅”,不仅演出经纪公司可以运作,甚至连有资源的旅行社也可以做到。 1 J/ `/ G- z k2 T7 H' }
/ g& c4 s2 O N3 q9 `! _8 K: ^2 j 曾在国内某旅行社工作的李女士,前两年策划和组织过国内演出团体赴金色大厅演出。据她透露,一场演出的场租费高达7万欧元,而附属的许多其他费用还并不包含在内,比如乐器的搬运就需要额外的4000欧元,印制节目单等项目也均有明码标价。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除场地租赁费外,还要支付金色大厅版权费用约20万元人民币,摄像设备架机费(由金色大厅指定公司负责拍摄)40万元,以及票务费、人工费、装饰费等等。 / {. Z& G+ Z6 S) s
演出扎堆严重,95%是非商演
9 j: W& x$ X7 L3 o. {. `/ v" U; ^. _
“门票基本靠送,当地评论基本没有”
) p d5 ^+ J, K, c8 i2 ?
% b% h4 P) C2 D0 c 在场地可以出租的金色大厅里,中国的演出团体频繁现身。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到2008年,平均每年都有大约10个中国演出团体在这里演出一二十场。仅2009年初至今,已有8个来自中国的演出团体或个人在金色大厅演出。而日本、韩国等国家来奥地利演出,选择金色大厅的,近两年只有一两次。
5 P5 t, f, Z3 y6 Y: B
+ Y" f: Y' \# d) D+ ] 中国演出“扎推”最严重的时候,是在春节、国庆和学校暑假期间。2009年初,金色大厅就接连举办了三场“中国春节音乐会”。奥地利当地朋友问记者,哪场才是正宗的中国春节音乐会呢?而在2010年的1月底2月初,已确定有4场来自中国的“新春音乐会”在等待奥地利观众。暑假期间,来自国内的学生演出团体则比较集中。
8 X8 o/ U, Q; o& j6 k' U9 x- W) u4 U4 x, V# ?% s! `: j! ~
由于市场需求大,最近,金色大厅针对中国演出团体的要价也越来越高,相当于外租价格的最高档了。记者调查近10年来在金色大厅演出的国内演出团体发现,95%以上的只在金色大厅表演一次,而且是非商演形式,相当部分“镀金”的色彩明显。一些演出与金色大厅的风格根本是格格不入,比如一些舞蹈节目和带有少儿夏令营活动色彩的演出,竟然也挤进来,甚至提出“非金色大厅不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