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楼主 |
发表于 2008-3-1 13:10:00
|
只看该作者
, Q1 V, p1 Z& q, l0 }: |( ~下面再以原创歌曲的实例来具体说明一下我个人对歌曲高 潮的形成和处理的方法。
/ y9 h; I9 f9 G% L
+ ~& J# X4 N$ S' C《莫问》的歌词分两节,每一节又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如下示:
z2 M1 t+ [4 x& W% W5 _1 x+ c) O; _, D
《莫问》
1 [7 i0 l* I0 G z1 b$ q0 u
1 f# G, Y) P, J0 X |# k作词: 温柔一刀
- F5 U' C+ B% w" _作曲: 黄 鹤 楼
s# |# ?2 S9 O {6 l; a# O' d' B) n% t9 x1 d4 U
(一)
4 ^+ J" i" x+ I- [ z莫问我的来处,
: F0 S$ y$ O/ X/ {我只会出现在,8 b' Y# Y1 {3 P
不为人知的一隅,
& P8 V2 B# q/ z. S- f" A+ x静静遐想期待。" M4 }4 h I0 A. |
1 r5 H( P1 Q# Q- k u2 ^6 E& T- S一枚擦亮的火花,
1 n( a1 G7 L: U W6 P' K+ j为我点燃一根香烟;
* n- G+ G! Z# ]$ X1 R慢慢燃烧起,
7 m: v4 i* |9 t- V& a那没有预谋的爱情。# }/ H7 f' C- Y9 Z4 E
慢慢燃烧起,
! ^, |. c9 t ~% K9 X那没有预谋的爱情。
# m7 Z5 l' D) e+ A
- T0 e; b4 @* B(二)7 W/ H9 l, }. C
莫问我的去处,7 T5 f( O7 p4 k
我只会行走在,# r H w; y' j9 w
了无痕迹的键盘上,% [: \6 a9 a" X" c( J
默默顾念怜惜。 _$ f. |& ]: }
+ ?! ~- I, ~! \) w一场热烈的燃烧,( l1 Z# ?+ g3 P
犹如生命短暂消亡;
. y5 s' S) W0 e; Y匆匆化为了,# z. c% a3 d# x- r2 @' o( j, F
那灰飞烟灭的结局。# |& [; b8 m; i+ [4 d' D1 X! G. z
匆匆化为了,* z a# J6 j7 e0 ]- O) u% m+ d
那灰飞烟灭的结局。
* \1 I- Z3 x2 L' E5 G2 A; ?) u/ `8 R% v
每一节歌词的前半部意境都比较消沉,平淡,一看就知道不会是也不应是高潮该出现的地方。下半部,倒数第三句才是重点,因此也是高潮之处。
& u6 r3 i3 o+ h$ O' J( _
& a E' g& K, U6 V' L' Z A我在音乐的处理手法上,整首歌的节奏是稍慢,带点儿无奈,带点儿沧桑,带点儿期盼,带点儿伤感。歌曲的上半部旋律起伏不大,流连于低音区,尤其是“静静遐想期待”(和“默默顾念怜惜。”)一句,令人心生爱怜。下半部的起句“一枚擦亮的火花”旋律就比较“亮”,旋律在音高上跟前一句“静静遐想期待”形成相对强烈的对比,以便哄托出希望,并为全曲的高潮铺陈作准备,然后旋律上扬,到“那没有预谋的爱情”一句里达到全曲的最高潮。- u/ i# ~( n, ?/ V* [# h% f
7 ^6 i ^7 W+ j2 u6 Z2 h$ `! J/ x有的歌可以结束在高潮点上,但是这首歌的歌词意境不容许如此做法。因此,俺就把歌词的最后两句重复(原诗里每节最后的两句是没有重复的),以便能让旋律从高潮点上降下来,回到低音区作结束,表达出一股无奈,落莫,和落空的感伤。, C2 {+ X8 l H. U2 p$ L
3 S7 j! _: Z' K8 C$ X. U
我的另一首近作《小舟》:0 ]* E1 x @, c% n+ m) J: Y, `3 G+ W
" w" e. B4 B) a1 L) I+ \# X) w
《小舟》
, b4 x* ^) p# g$ t6 k) j9 [# n- S4 u0 E3 j8 F" I& s
词曲: 黄鹤楼3 F6 }+ V$ g- r( j' U |
5 A" q; _, K, C: T( G$ Q, u
一叶小舟
1 E0 q/ D0 S6 `4 O+ u0 _4 N在人生的江湖上漂荡 o$ r# B- I) @6 o
不经意间匆匆地划过
# C8 `7 W) i2 Q$ D1 O8 q1 ]+ R一个美丽纯洁的心湖
6 ]. u, Y# H& G6 C轻轻地激荡起
& x9 R2 i3 G5 s; N+ Z) h几重涟漪$ J' B0 |+ m' L% D- g3 O
几朵水花
+ e9 t# f( Y- |1 T" t) w$ Z" _- j; H& J+ c
纵然小舟已远去; D1 }! j$ G w u
纵使舟子不回头& s) _5 A6 f; J! c
也难忘那
* d: y/ F8 p% O8 G5 H& i曾经历的一片纯真景色
% V3 O8 _9 D! N( \无论漂泊何处; E% C7 r# N4 l, ^* B% H
小舟总在
2 [) [. [8 c. w亲吻着柔情似的水. c0 ]7 A2 b) `/ t' j0 t
承载着明月般的心7 C: E* n% [ Z2 Z: h$ e& ?. x
( ]. l; ]' ] w; O- [9 w# X
这是首单节歌,在写法上歌词虽分为两段(其实可以把中间的空行拿掉),但旋律只有一段。前半部的歌词看上去没有高潮点,但在音乐的处理上我在“心湖”二字上用上了全曲的最高音,也就是营造出一个小高潮,以表达出心湖的高贵和纯洁,令人不由心生仰慕之情。然后,在“纵然小舟已远去”一句的开首,也出现全曲的最高音,跟前面的音阶形成一种比较强的高低差对比,拱托出另一个比前面的“心湖”更高的高潮,此歌的后半部旋律虽有起伏,但基本上是在高音区里徘徊。最后,全曲的最高潮落在“承载着明月般的心”处作收。可以说,此歌有三个高潮点,一个比一个高。) P. `- O: B; _6 Z) e
( C) b6 j- I, e' i8 L' e" B( j
《莫问》和《小舟》的旋律如用小提琴等弓弦乐器来演奏,感觉非常的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