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0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后期] 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知识详解

[复制链接]

4756

积分

2

听众

-82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47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7 09:1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器和打击乐器知识详解
4 D, }3 e7 L7 Z5 X3 X
+ Q) O# ]# E& h* M. q3 Y木管乐器是用木料制成的管状吹奏乐器,其中也有用金属制成的,但按其性质仍称之为“木管乐器”。木管乐器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吹孔的,包括长笛和短笛;另一类是吹两片芦片做成的双簧哨而发音的,包括双簧管、古双簧管、英国管、大管和低音大管;还有一类是吹一片芦片做成的单簧哨而发音的,包括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萨克管。: a  `# z/ J5 u2 e
  ?  X' K5 l( N2 a; x* q' d( o
  长笛和短笛都是横吹的。用金属或木料制成。它们的构造和吹法大致相同,但短笛比长笛的管子短一倍,因此发音也高八度。8 ^  J6 D" ]: `" c8 u5 l0 [3 T

% F  r3 s; _: f% T( k" r. D# m  长笛和短笛上都有键盘装置,笛孔的开闭是由键盘控制的。老式的长笛只有八个键,有些孔是由手指直接按的。这种长笛不能吹出正确的半音阶,有些音太高,有些音太低。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说过:“如果还有比一个长笛更糟糕的乐器,那就是两个长笛。”他所指的就是老式长笛。后来德国的乐器改革家勃姆创造了一套新式的键盘装置,使长笛可以吹出准确的半音阶来。据说勃姆带着新式的长笛去见罗西尼时,罗西尼正在洗脸,勃姆在客厅里等得不耐烦,就吹起他的长笛来,罗西尼听了十分惊奇,他来不及洗去脸上的肥皂,赶快跑到客厅里叫道:“奇迹!奇迹!长笛居然能够吹出这样的音乐来!”后来勃姆的新式键盘装置推广到其他木管乐器上,使有的木管乐器都能吹出正确的音来。
% g$ C9 n6 S: F! A, \
1 k2 }/ u5 u( a! N3 M8 P0 s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知识详解9 ^- J4 L0 J3 X  D; j( F

1 T9 B8 K$ T& ?( g/ G) G' E  长笛(Flute)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它的音色清澈优美,发音灵活轻快,有人把它比做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音域有三个八度。各种快速的旋律和大跳的音程都可以吹得出来。演奏快速的音群时,常用双吐和三吐等吹奏法。双吐就是交替运用舌尖和舌根,三吐就是轮流使用舌尖、舌根和舌尖。这些吹奏在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第三段中都用到了。这段音乐再现了阿尔卑斯山上牧人用笛管吹奏的牧歌。先是英国管和长笛的曲调互相呼应,长笛的曲调比英国管的曲调高八度,象是山谷里的回声;然后英国管的牧歌和长笛所吹轻巧灵活的陪衬声部结合在一起。长笛的声部包含各种快速的分散和弦、同音反复、音阶进行、半音阶进行和大距离的跳进,显示了许多华丽的演奏技巧。
& E7 s3 Y5 \+ `( \; t2 I, d# W+ Y$ E$ f7 q" G
  长笛有着宽广的音域和多彩的音色,它既可以吹明朗欢快的曲调,也可以吹悲怆伤感的曲调。格鲁克的歌剧《奥菲士》第二幕有一段长笛独奏,是非常凄恻动人的。《奥菲士》取材于神话故事,描写古希腊色雷斯地方著名的诗人和歌手奥菲士到地府去寻找他死去的妻子欧律狄刻。这是第二幕第二景的芭蕾舞音乐,是伴奏幸福幽灵的舞蹈的。由长笛独奏,弦乐伴奏,表现了幽灵们内心的悲痛。
4 [3 H8 q1 {* \+ k  T) o
* {+ V5 ^, d9 g" Z% o  短笛(Piccolo)是音域最高的木管乐器,也是交响乐队中音域最高的乐器之一。包含三个八度。音色尖锐,在乐队中非常突出。贝多芬在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中,就用了短笛,它使整个乐队显得更加辉煌、有力和响亮。下面是结尾前的一段音乐,其中音响尖锐的音阶上行,就是短笛演奏的。作曲家还常用短笛摸拟鸟鸣。+ b1 J- b# o: Q* D! S
2 ?" u: P. Q5 T" F: K* s
  以上介绍了长笛和短笛,这是有吹孔的无簧木管乐器。下面介绍吹两片芦片的做成的双簧哨而发音的双簧木管乐器。双簧木管是直吹的。在双簧木管中,双簧管是高音乐器,英国管是中音乐器,大管和低音大管是低音乐器。
' K+ [  p& T  i! @+ K0 w# A, F2 o" }6 ^2 v0 l
  双簧管(Oboe)的音域有两个半八度,音色带有鼻音一般的芦片声,有时富于乡村风味或田园风味,有时显得伤感和温柔。在李焕之作曲的《春节序曲》中,双簧管所吹的民歌型曲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味。而在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用双簧管奏出的主题,则表现出一种忧郁而又略带一点甜蜜的感情。
9 I. e( `/ t& p6 f& C
) _; k# G7 D( q7 m* e  古双簧管比双簧管低小三度,音色比双簧管更柔和而沉静。巴赫和他的同代人常常使用这种乐器。现代交响音乐作品中偶尔还可以碰到它。
* d  d; w% c/ `. Y3 q
  [5 N. j# ^; [$ F# j$ L8 R# N  英国管(English Horn)即中音双簧管(Coranglai),比双簧管低五度,管身也较大。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即使吹田园风味的曲调也带有一种悲伤的味道。最典型的例子是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第二乐章的主题就是由英国管奏出的孤独而苍凉的曲子。' D* l$ r* b5 I. x: I

& s* \) C# Q, V0 v: r2 o0 @  大管即低音双簧管,又叫“巴松”(Bassoon)。管身很长。它的音域比较宽广,有三个八度,最低音比双簧管低两个八度。大管的音色变化较多,下面的声音严峻阴沉;中间的音色温和甘美,高音区则象男高音的声音。而大管最富特征的,是常常带有愉快和诙谐的性格,用它来吹装饰性的华彩句和进行曲是很有特色的。比才歌剧《卡门》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开始的旋律就是用大管演奏的,节奏感极强,预视了第二幕开始时的欢乐场面。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756

积分

2

听众

-82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4756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9:17:04 | 只看该作者
低音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最低音乐器。它的最低音比大管低八度,音域比大管略小,音色更加低沉威严。
8 d+ ~" P' p" D6 S, S3 k, r* l6 ?: J; L. B4 `3 z0 R4 J
  以上介绍的是双簧木管,下面谈谈单簧木管。单簧木管是吹一片做成的单簧管哨而发音,也是直吹的。它包含各种调的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和萨克管。单簧管又名黑管,常用的有降B调、A调和C调三种,此外,还有音区较高降E调。单簧管的音域比双簧宽广,约有三个半八度。各个音区的音色有很大的区别:低音区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且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一般地说,单簧管的音色比双簧管明朗和丰满,但也略带芦片声,不如长笛那么透明。而且各种调的单簧管在音色上还有一些区别。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第四乐章第二主题的旋律,是用A调单簧管吹奏的,这个真挚淳朴的主题,表现了置身异国的德沃夏克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 A6 l# X2 y) H0 _. `* H5 R/ {" n' \4 V+ k
  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五乐章中,交响曲中的爱人主题加上了许多装饰音,变成一个粗俗的曲调,由音色锐利的降E调单簧管吹出。9 P1 J7 J& Q) l' \% _. h! V+ P% D( \

) D0 Q: j, V6 s4 A0 a$ \, e  低音单簧管比降B调单簧管低八度,声音极富于表现力,但略带阴暗、神秘的色彩。0 X6 q& t1 R* V0 `% H9 A
" Y% F" s. g, o( `' E& n/ M( E
  单簧木管乐器除了单簧管和低音单簧管外,还有比利时乐器制造家萨克斯创造的一整套“萨克斯管”,有高音的,有中音的,有次中音的,有上低音的,也有低音的。音色异常丰富并带有悲凉气氛,也有象单簧管那样的芦片声。各萨克斯管的音域约有两个半八度。萨克斯管常于爵士乐队,也用于交响乐队和军乐队。在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中,两个旋律都由各种乐器轮流演奏。其中第二旋律先后由降B调次中音萨克斯管和F调高音萨克斯管吹奏。在比才的《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的《前奏曲》中,第二个主题的抒情性曲调,是由降E调中音萨克斯管吹奏的。这个曲调悲怆动人,在原戏剧中是代表白痴的弟弟的。3 Y: w% `* U* A0 x1 `& [4 C

. H& i1 f+ b* ]/ e  ?$ d& _: t$ d' v  铜管乐器是用黄铜制造的管状吹奏乐器,是以嘴唇的振动,激起管中空气的振动而发音的。铜管乐器包括短号、小号、圆号、长号、大号和各种萨克斯号。早期的铜管乐器,是没有活塞装置的,因此管子的长度不能改变,低音区只能吹大三和弦中的音,高音区才能吹出完整的音阶来。吹不同调的音乐,要用不同调的乐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短号、小号、圆号、大号和各种萨克斯号都装有三个活塞,按下活塞,可以降低一个至六个半音;因此从低音到高音,都可以吹出半音阶来。有的乐器,还有第四个和第五个活塞,可以改调或校正音高。长号则用套管的自由伸缩,也可以吹出全部半音阶来。
! H$ j2 S0 V5 F4 k
: A, x& O- z( U* v* E4 \  小号(Trumpet)和短号(Cornet)是高音铜管乐器,音色辉煌嘹亮,富于英雄气概,适合于吹奏号角之音和进行曲式的旋律。7 b" T  R$ W1 }/ u' `6 h
( D# x2 b( P' D- X% j# Q$ M8 i
  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中的号角之音,是用E调小号吹出的。这个曲子也是歌剧的序曲,歌剧以十四世纪瑞士的民族解放斗争为题材,这段号角之音意味着斗争的胜利。
6 ^8 [% u7 w8 j3 r4 H0 W4 G( V
' t! P5 a9 c) X  在威尔第的歌剧《阿伊达》的第二幕第二景中,埃及大将拉达美斯率领了埃及军队凯旋归来。走在行列前面的,是两组小号吹奏手,吹着凯旋进行曲。第一组吹的是降A大调,当第二组登场时,忽然改为B大调;调性色彩的鲜明对比,造成了振奋人心的效果。
! x' l- T( ?. Y; p2 l& u$ @( O2 {5 \5 q2 b7 b" y, q
  在十九世纪初叶以前,小号还没有活塞,和军号相似,称为自然小号。在这种小号上,只有高音区才能吹出完整的音阶。所以在十八世纪作曲家的作品中,号常常吹得很高。3 A7 Z% q% r: b# A$ X- \
1 y9 K- r7 z) B8 [9 K- a9 E$ W
  短号和小号相似,但号管较短。音域和小号相同,音色较柔和,不中小号光辉,因此在交响乐队中比小号用得少。5 J7 e. g1 M( @! a: `: Y

' G/ K; F# b  s) Q1 y" j  圆号(Horn),又称法国号,是一种中音铜管乐器,管身卷曲成圆形。音域较广,包含三个半八度。音色柔和,富于表现力。它既可以吹旋律,又可以吹和声,可以和木管乐器和弦乐器配合得很好,是用处最广的铜管乐器。在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序曲中,开头一段描写静穆的森林景色的民歌型主题,是由四个圆号吹出的。圆号的音色常常使人想起猎人所吹的号角,所以许多圆号所吹的音乐,都和森林的形象有关。韦伯写这个曲子的时候,还只有自然圆号,也就是没有活塞的圆号。《自由射手》序曲开头一段是C大调,但其中有些音,是要用F调的自然圆号才能吹出来的。所以这段描写森林的音乐,是用两个C调圆号和两个F调圆号交替吹出来的。除了四个圆号吹旋律和和声以外,还有弦乐器的伴奏。1 |6 L1 J, z( |  ~* s
% T  w: `! y: P* I  ]2 w  d
  近代装有活塞的圆号,可以在同一乐器上吹出全部半音阶来,因此也可以自由转调。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开头,由第一圆号独奏的抒情主题,是D大调;当进入第二主题时,转到了升F大调。第一主题的前半部分在弦乐器的伴奏下,由圆号吹出婉如歌的曲调,表现出真挚、亲切而深有感慨的情怀;后半部分由圆号和音簧管互相对答。在第二主题中,圆号的声部衬托着双簧管的旋律,表现出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从D大调移高大三度,进入升F大调,调性色调顿时明朗起来。
) ~8 t% a( g+ V/ l* E0 w* ], k1 A& g' H7 s1 t- b. M
  圆号吹奏者把右手伸进圆号的喇叭口,可以使音降低,称为“阻塞音”。如把右手完全塞进,则音色朦胧而有金属声,称为“闭塞音”。还可以把梨形的“弱音器”放进喇叭口,可以获得类似“闭塞音”的音色。各种铜管乐器都可以加“弱音器”。除了圆号以外,最常用弱音器的是小号。
  _# J" L' ]# Q0 J& R& L
3 U+ x; ^' d; ?  长号(Trombone)是一种附有伸缩管的中音和低音铜管乐器,俗称“拉管”或“伸缩喇叭”。有中音、次中音和低音三种,最常用的是次中音长号。长号的音色庄严有力,适合表现深厚、雄浑的感情。
) Q# I2 X2 _# t3 }; n' r
6 K, E" E$ J2 b1 J  大号(Tuba)是最低音的铜管乐器,音色低沉浑厚,常吹和声中的低音,吹旋律的时候比较少。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756

积分

2

听众

-82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4756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09:17:24 | 只看该作者
大号是萨克斯号的一种。萨克斯号象上一讲中所讲的萨克斯管一样,是巴黎乐器制造家阿多尔夫·萨克斯所创制的。萨克斯号有高音、中音、次低音、低音等一系列高低不同的乐器。大号就是低音萨克斯号。萨克斯号主要用于铜管乐队,除了大号以外,在管弦乐队中很少使用。- O5 G- H7 ?& C$ ?
. C8 E/ {/ c4 `% h& r& e1 O! ~
  打击乐器(Percussion)是敲打发音的乐器,种类很多,有金属制的,有皮革制的,也有木制的;有能够发固定音高的,也有不能发固定音高的。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大多用来加强节奏,或造成色彩上和戏剧上的效果,用打击乐器演奏旋律,或把它作为独奏乐器使用的比较少见。& H# @2 ^  o: O- `) M

8 ~1 G' b! b8 h1 X" ~7 s9 b  鼓(Drum)是乐队中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定音鼓(Timpani)、大鼓(Tom-tom)、小鼓(Tabor)和铃鼓(Tambourine)。但只有定音鼓是有固定音高的。定音鼓能发出微妙的弱音,也能发出雷鸣般的强音。定音鼓的形状象半个大圆球,鼓身用铜做成,鼓面蒙兽皮。它可以通过松紧鼓皮周围的螺旋或脚踏机械装置调整音高。在管弦乐队中,通常用一组定音鼓。在乐曲中,定音鼓除了加强节奏外,有时也可以演奏旋律。例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开头,是一个八度下行的音调,在不同高度上多次反复,第一次和第二次由弦乐器奏出,第三次由定音鼓奏出,第四次由木管、铜管和弦乐器奏出。4 S( o, q, U8 Z4 }( y& ^& ^0 G

" v" z9 p$ P" q9 @5 k* h; |  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乐章《日出》里,为了表现日出的辉煌,先用铜管乐由远自近吹出引子,然后由定音鼓敲出了最强音,重复两次后管乐齐鸣,仿佛太阳从徐徐升起,突然冲出地平线光芒万丈。
' W9 V. Y4 l& w0 q( J1 w5 ?& V6 n8 R/ l$ \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三乐章“田野风景”的末了,用四个定音鼓来描雷鸣,是很形象化的。英国管吹出牧歌的曲调,但回答它的只有远处的雷声,这就是这一段音乐所表达的意境。2 s( F: E& x) R4 Y* @- H
7 ~+ @* m# Q% |% O
  定音鼓可以加弱音器,就是用一块绒布蒙住鼓皮,鼓槌打在绒布上,从而减弱它的音量。8 N9 H! j& C) b6 F2 [" A  F  H' I! _

. {( Z7 p. Z$ Y/ d7 U( i  大鼓和小鼓没有固定音高,是用来加强节奏的打击乐器。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当合唱主题变为军队进行曲时,先由大管、低音大管和大鼓反复着低音,作为前奏。当木管乐器和圆号吹出旋律时,以及后来出现人声时,又加进了铜钹(Cymbals)和三角铁(Triangle);这时大鼓和铜钹加强了每小节的强拍。& X. \7 y% U3 Z& @/ P1 X/ M9 m$ K

7 N# _; J0 Z. T  小鼓不象大鼓用来加强强拍,它的主要用处是在弱拍上打出细小的节奏。舞剧《红色娘子军》序曲中,先由号角吹出引子,定音鼓、铜钹、小鼓打出节奏,在小鼓一串细小的打击音后由弦乐奏出娘子军主题,低音弦乐和小鼓的节奏型音型伴奏着。最后在一片高昂的音乐声中,由定音鼓和�箫铮ㄍ啵┑陌樽嘞伦喑鲆桓龀ひ簦崾诵蚯�5 b; Q0 ]) M4 l3 J1 T1 |7 Y0 I
6 _/ p/ Z3 M' R  v0 w* l' p. D
  铃鼓是羊皮手鼓的周围装着许多小铜片,用手打击鼓面或摇动鼓身时,小铜片也叮铛地响起来。它也是没有固定音高的。在柴科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中,当奏完了前四个主题,简短地再现了第二主题,迎来了全曲的最高潮——优秀的塔兰台舞曲后,再次出现了第三个主题,不过这个主题在一个新的调性中出现,铃鼓奏出细小而欢快的节奏,定音鼓敲出强烈的重音更加辉煌。, S/ `; R4 X& K1 ~

+ a: {# l8 F* C. W  在金属制的打击乐器中,钟琴和钢片琴都是有定音的。钟琴由一系列长短不同的钢条或钢管排列而成,敲击时发出钟的声音,清脆而明亮。在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第二幕“游艺舞”中的“茶会”,也就是《胡桃夹子》组曲中的《中国舞曲》中,可以听到钟琴的曲调。) H+ d1 _+ L% }; i0 R; B+ U

! T6 V( t$ E; T& _$ o5 l9 f/ n, W  钢片琴是一种有键盘的打击乐器。形状象直立的小钢琴,用许多有固定音高的金属片排列在一个木制的共鸣箱上面,用槌敲击而发音。它可以打出钢琴上最高的四组音。声音柔和悦耳。柴科夫斯基在《胡桃夹子》第二幕糖梅仙子和糖浆公子双人舞的第二变奏舞,第一次用钢片琴奏出甜蜜、幽雅而纤巧的音乐。钢片琴可以象钢琴一样演奏和声。在这个曲子中,钢片琴是主要的乐器,中间还有一段钢片琴的华彩段。( E/ }0 H( a( k. t
; c' x7 U% Y( ]  y2 ?% r
  三角铁、锣(Gong)和铜钹都是没有定音的金属打击乐器。三角铁是用钢条弯成三角形,用钢棒敲击发声,音色清澈,象银铃的声音。锣和铜钹是中国乐器,富于戏剧性的效果。
" }2 W- k! l8 g' N) U" H# w% w! K3 K2 ]
  在木制打击乐器中,木琴(Xylophon)是有定音的,它用一系列长短不一的木条组成,敲击时发出轻快的高音来。& C6 A# K& _% [  d3 O5 I
  K; p% `% y. l& c9 {, U
  响板是没有定音的木制打击乐器。它是一种西班牙乐器,用两片贝壳形的木片互相拍击而发声,原来是用来伴奏舞蹈的。在比才的歌剧《比才》第二幕中,女主角卡门对着青年军人霍塞打着响板载歌载舞。在这首没有歌词的舞蹈歌曲中,卡门的“啦啦啦啦”的歌声是用响板伴奏的;后来远处传来了军营中的归队号,因此又和军号声结合在一起。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