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midi] MIDI基础128音色入门详解(三)贝司篇

[复制链接]

1125

积分

2

听众

-36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9 15:4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MIDI基础128音色入门详解(三)贝司篇


GM Program Number 033

  Acoustic Bass

  低音拨奏大提琴



  「低音拨奏大提琴」,又叫「Double Bass」。通常在「弦乐团」和爵士乐团中负责低音的部分。实际乐器的奏法有使用「弓」来拉和用「手指拨弦」两种,可是在GM音源中,这里所收录的是指「拨弦」的音色。而使用弓来拉的音色,收录於GM音源中另一个名称叫「Contrabass」的音色中。

  简单以音乐风格来区分的话,演奏爵士乐就使用目前的这个音色,而演奏古典音乐时,则使用另一个音色,也就是「GM Program 44号」的「低音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有着体积很大的木制空心「共鸣箱」,它能使弦的振动产生很大的共鸣。由於「低音大提琴」的琴身相当庞大,演奏者在弹奏时,左手必须相当迅速的上下移动按弦,是一个长时间弹奏下来,会非常吃力的一个乐器。

  由於是使用右手手指来「拨奏」的缘故,它的音色是以「衰减方式」呈现,颗痢☆的音色浑圆动人,也是标准爵士乐团的基本乐器之一。


  GM Program Number 034

  Electric Bass(Finger)

  电贝斯的指拨奏法



  「电贝斯」,又名「低音吉他」。是流行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低音乐器,与「爵士鼓组」中的「落地鼓」﹙一般称「大鼓」﹚负责整个音乐的「底盘节奏」部份。

  关於「电贝斯」的「拨弦」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当然就是「指拨奏法」,是使用手指直接拨动琴弦。还有使用「拨片」来拨奏的「拨片奏法」、使用「打弦」、「勾弦」等混合技巧来弹奏的「击弦奏法」等。关於「指拨奏法」以外的奏法与音色,我们会在後面再做介绍。

  将琴弦直接以手指「拨奏」,这是「电贝斯」最基本的演奏方法。由於是以手指触弦,因此所产生的音色会较为圆润。不过,也有很多「电贝斯手」并不喜好「拨弦奏法」,其原因一,是音色不如「拍击奏法」般的充满色彩,单一音色和缺少变化,令他们感到乏味;二是因为以「拨弦奏法」弹奏时,「音符强度」的产生速度比「拍击奏法」慢许多。

  不过,采用哪一种奏法,需要哪一类音色,通常还是以音乐风格,即所谓的「乐风」所需来做决定。通常,一曲精采的电贝斯演奏,还是必须融合各种奏法才有可能。


  GM Program Number 035

  Electric Bass(Pick)

  电贝斯的拨片奏法



  「拨片」对於学习「拨弦乐器」的人来说,一定不会陌生,在一般的乐器店里,通常都会贩卖各种不同的「拨片」,各种「拨片」的大小、厚度、五颜六色任君挑选。便宜的,一片只要个位数的价格就可以买的到。

  使用「拨片」来弹奏电贝斯,可以产生非常「颗痢☆」的音色,用稍稍较具术语一点说法来说,就是这样的音色,会让每个节奏的「点」更清楚。从乐风上来选择的话,摇滚乐风挺适合使用「拨片奏法」来弹奏;特别是重复「根音」(Root)的音型。

  「拨片奏法」依「拨片」的「拨动方向」,分为「下拨」﹙Pick Down﹚与「上拨」(Pick Up)两种。虽然同为「拨弦」动作,但产生的音色却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下拨」的力度会比「上拨」来的强,「下拨」的动作同时也还具备「较亮」、「较厚实」等特色。不过,「上拨」与「下拨」音色上的差异,也是构成音乐生动的要素之一;完全一样的音色,经常是音乐之所以呆板的祸首。


  GM Program Number 036

  Fretless Bass

  无琴格电贝斯



  一般的「吉他」或者「低音贝斯」,在指板上都会嵌入一条条的金属棒,以方便演奏者确认每个「音」的位置。这些金属棒,我们称它为「琴椼」。

  「琴椼」与「琴椼」之间所造成的空间,就是「琴格」﹙或者「音格」﹚。通常我们会以音格的排列顺序,由上往下将这些音格分为「第一音格」、「第二音格」…,这样子我们就能很简易的,依照每条弦与它的「音格位置」来确认「音高」。

  一般「电贝斯」所使用的「弦」,比起普通「吉他弦」要「粗」上很多,其实不藉着「琴椼」的帮助,而单靠手指的力量按弦,手指就必须要有一定程度以上的指力才行。去除「琴椼」之後的「电贝斯」音色,比一般有琴格的「电贝斯」更浑厚,也更圆滑。也因为无琴格的缘故,「无琴格电贝斯」在演奏手法上,很适合大量使用「滑音奏法」。



  GM Program Number 037

  Slap Bass 1

  电贝斯的击弦奏法1



  一个「电贝斯手」在基本的「拨弦奏法」上都已经熟悉之後,接下来的挑战,一定就是所谓的「击弦奏法」。

  传说这个奏法的起源,是因为某个乐团在一开始组团时,只有「电贝斯手」与「钢琴手」,这样的双人组合,显然还少了一名「鼓手」。为了弥补鼓手尚未到位的缺憾,这名「电贝斯手」就先以复杂的演奏手法,在演奏中混合了「鼓点」与「电贝斯」的演奏,进而发展出「击弦奏法」的雏型。

  「电贝斯的击弦奏法」极为复杂,基本上它是运用「拇指击弦」和「食指勾弦」,让弦发出「打弦声」的方法来演奏「电贝斯」。除此之外,「击弦奏法」中也大量使用「捶音」与「勾弦」等技巧於其中。

  「电贝斯的击弦奏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拨弦奏法」一起使用。但在使用「击弦奏法」这个音色的时候,对於「电贝斯」音色的「功能性」,要不同於一般「电贝斯」的思考。简单说,一般的「电贝斯」最重要的功能性,就是创造所谓的「低音线」(Bass Line) ,而在使用「击弦奏法」时,却需要去考虑「乐句音型」﹙Patten﹚。

  运用GM上的「电贝斯的击弦奏法」音色时,我们可以使用「GM Program 37号」的「Slap Bass 1」来模拟「拇指击弦」的音色,使用「GM Program 38号」的「Slap Bass 2」来模拟「食指勾弦」的音色,交替音色混合演奏,可以让「击弦奏法」更生动。


  GM Pogram Number 038

  Slap Bass2

  电贝斯的击弦奏法2


  尽管「击弦奏法」在「电贝斯奏法」上非常的炫燿,要练起来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譬如说,运用「拇指击弦」这个动作,就是运用大拇指去「扣击琴弦」,大拇指若长的不够肥大,其实就是用「骨头」去「扣击」了。不断地反覆这个动作,初学者很快就就可以拥有一根「红肿肥大的大拇指」。

  另外食指「勾弦」的动作,也很容易因为长时间与琴弦摩擦,造成破皮受伤;不断反覆「击弦奏法」练习琴技,自然容易造成手腕的过度运动,这些练习伤害,都是「电贝斯手」在练习「击弦奏法」时该注意的。

  使用MIDI来编辑「电贝斯的击弦奏法」,上述的练习伤害当然不会发生,这应该也是MIDI在制定之初意想不到的好处吧。

  在MIDI的编辑上,模拟「电贝斯的击弦奏法」时,要注意到以「击弦奏法」奏出的音符,大都属於短促音。另外在前面所提到的重点,「乐句音型」的考量也别疏忽了。


  GM Program Number 039

  Synth Bass 1

  合成贝斯 1

  Synth.是Synthesizer的缩写,是「电子合成器」的意思。这种「贝斯音色」的基础,是跳脱出传统音色的框架,利用数位化的方式,将「贝斯音色」做各式各样的改变。特色是会有强烈的频率表现,或者利用「破音」等其他效果器,让「贝斯音色」变得更加刺激,使原本是衬底的低音乐器,可以跳出来成为曲中的主角。

  GM上所提供的「合成贝斯1」,属於典型「类比式」﹙Analog﹚的「合成贝斯音色」。其实GM音色系统,在经过不断改良的今天,已发展出不下数百种的音色,在新型「GM音源」(GM Module)上,各类常用的合成贝斯音色」大略都包含其中。

  「合成贝斯音色」不单单使用於电子舞曲,或其他电子系音乐中,其实它在一般流行抒情曲中,也取代一般「电贝斯音色」。原因就是,「合成贝斯音色」比「电贝斯音色」要厚重许多倍。

  一般来说,当我们以「电贝斯音色」来演奏「低音线条」时,不免受「实体乐器音域」的限制。简单说,我们既然使用了「电贝斯音色」,来模拟「电贝斯」的演奏,大多会考虑「编辑的像不像真的?」、「奏法、指法合不合理?」「有没有超越实体音域?」这类问题。

  而使用「合成贝斯音色」弹奏「低音线条」时,就比较没有「实体乐器音域」的限制。在「合成贝斯音色」使用时,通常考量的只是「频率需要」。

  不过,这一类「贝斯音色」使用的方法,还是很难订出一个标准。因为「贝斯音色」到底是比较常用於「合奏」的音乐中,而随着「乐器音色组合」的变化,「贝斯音色」如何正确选择,还是需要创作者自己决定。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落地鼓的频率」,「落地鼓」与「贝斯」两者之间,通常被要求彼此之间要有紧密的「频率关联」;用比较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落地鼓」与「贝斯」最好能够合为一体,这部份建议初学「合成器」的使用者,可以多加研究,这是「流行音乐架构」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部份!



  GM Program Number 40

  Synth Bass2

  合成贝斯 2

  「合成贝斯2」这一类的音色,通常比较适合用於「浩司音乐」﹙House Music﹚中,这是一个使用了很多「倍音」来「合成」的音色。

  像是「Mini Moog」、「Oberheim OB-8」这一类知名的合成器,许许多多早期风靡一时的「合成贝斯音色」,都是由它们所创造出来的。

  市面有贩售一种它是将「键盘」仿制为类似「吉他」的外型。相较一般「平面键盘」,「键盘手」使用它来演奏时,可以背在肩上站立弹奏,舞台动作上也比较容易耍帅。

  使用「吉他型键盘」演奏时,「键盘手」经常选择「合成音色系」的音色来演奏。这一类的音色包含「合成主奏音色」﹙Synth. Lead﹚与「合成贝斯」﹙Synth. Bass﹚等。

  有部份的「合成贝斯音色」,运用「触键力度」(Velocity) 与「按键音长」﹙Time of Key On﹚的差异,都可以影响音色的变化。有些音色还支援「压键效果」﹙Affter Touch﹚,让「键盘手」透过各种不同的演奏技巧,更丰富「合成贝斯音色」的音色变化。

  拿GM上所提供的「合成贝斯 2」与「合成贝斯 1」相比较的话,「合成贝斯 2」声音改变所需的时间较短,且高低音域的音色差别较大。用这样的音色编辑高低起伏很大的「低音旋律线」时,更会突显「贝斯演奏」的刺激度!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