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反种族歧视运动,你熟悉的音频术语可能要变了
最近在欧美持续发酵的反种族歧视活动在引起世界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变化。譬如在科技界,Google 谷歌在不久前宣布要将
"Blacklist (黑名单)" 改为 "Blocklist (禁止名单)"
"Whitelist (白名单)" 改为 "Allowlist (允许名单)"
追本溯源,“黑/白名单”这种说法在英语的发展史中确实跟“种族观念”有关,而谷歌的意见是这种说法会让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黑=坏的;白=好的”,在小编看来这种解释也不无道理。
但是,对于很多非英语母语国家的人,尤其是那些来自在近代没有奴隶贸易背景国家的人来说,欧美目前的这种社会风向和氛围就显得有些“矫枉过正”甚至“不可理喻”。
在此,小编我无意来探讨事件的对错,毕竟这不是单一个“白左”或者“黑命贵”就解释得清的事情。
继谷歌之后,世界最大的源码代管平台 GitHub 也选择了跟进,决定将之前 "Master (主库)" 的称呼改为 "Main",以避免 Master (奴隶主) 这个词本身可能带有的种族主义色彩。
ps. 归根结底是因为英语“一词多义”太普遍了
音频领域也不例外,15日,著名音乐媒体 CDM (Create digital Media) 的主编 Peter Kirn 发表了一篇文章,提议更改音频术语中常用来指代“主从关系”的说法:"Master(奴隶主) / Slave(奴隶)";
他认为 "we're better off without terms like Master and Slave in our industry(要是没有 Master/Slave 这类说法,我们的行业会变得更好)."
Master Track (主轨/总轨)
Slave Track (分轨/从轨)
你看,咱们国内的翻译就很清晰明了,完全没有“主仆/主奴”这层意思,而是直指本质。尤其是“分轨”这个翻译,在小编看来很是精髓。
而 Peter Kirn 也是这个意思,即:抛弃附加在专业术语上的历史和政治属性,让其回归本质。
在文中他也提出了一些替换方案:
Main / Secondary:直观表示“主/次”,不用改变原有 "M" / "S" 的简写;
Leader / Follower:“领导/跟随”,Reaper 宿主已经在 15 号的 6.12c 更新中使用了这种称呼;
Source / Sink:“源/属”,语义上有文件树的即视感,源自德语现有标识 "Quelle / Senke" ;
Host / Client:“主/客”,多用于计算机系统,用来表示“主机/客户端”;
Sender / Receiver:“发送/接收”,个人认为容易和已有的 "Send / Receive" 混淆。
不过话说回来,中文术语大家还是照旧该怎么用就怎么用,毫无影响;毕竟
意思已经相当准确
不过英文术语改变可能会造成“通用名称缩写”的改变,朋友们还是要关注一下~
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如果选的话你会选哪种英文方案?欢迎讨论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