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咪头,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咪头是输入,喇叭是输出。又名咪芯,麦克风,话筒,传声器。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咪头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使用方法。具体的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h2 \: s8 o( G, U$ S+ w
- {& C' v# Z2 h/ ?0 H
咪头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M. r: X2 w1 y7 k 驻极体话筒原理见图1。
" O& c3 L: \) ~% Y
' R v7 K1 S; C0 H
, O3 ~$ `3 S& G9 D
" X2 O$ l+ {& |& ` j, P: j+ |& f# v 高分子极化膜上生产时就注入了一定的永久电荷(Q),由于没有放电回路,这个电荷量是不变的,在声波的作用下,极化膜随着声音震动,因此和背极的距离也跟着变化,也就是锁极化膜和背极间的电容是随声波变化。
' ~! O% Y+ d) c( R* H$ w- V% ]! O4 c* C
我们知道电容上电荷的公式是Q=C&TImes;V,反之V=Q/C也是成立的。驻极体总的电荷量是不变,当极板在声波压力下后退时,电容量减小,电容两极间的电压就会成反比的升高,反之电容量增加时电容两极间的电压就会成反比的降低。最后再通过阻抗非常高的场效应将电容两端的电压取出来,同时进行放大,我们就可以得到和声音对应的电压了。由于场效应管时有源器件,需要一定的偏置和电流才可以工作在放大状态,因此,驻极体话筒都要加一个直流偏置才能工作。
$ }% i7 {# U5 @' `7 o8 _- q5 D% |' {; i5 B! t9 C6 X
声电转换的关键元件是驻极体振动膜。它是一片极薄的塑料膜片,在其中一面蒸发上一层纯金薄膜。然后再经过高压电场驻极后,两面分别驻有异性电荷。膜片的蒸金面向外,与金属外壳相连通。膜片的另一面与金属极板之间用薄的绝缘衬圈隔离开。这样,蒸金膜与金属极板之间就形成一个电容。当驻极体膜片遇到声波振动时,引起电容两端的电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随声波变化而变化的交变电压。驻极体膜片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量比较小,一般为几十pF。因而它的输出阻抗值很高(Xc=1/2~tfc),约几十兆欧以上。这样高的阻抗是不能直接与音频放大器相匹配的。所以在话筒内接入一只结型场效应晶体三极管来进行阻抗变换。场效应管的特点是输入阻抗极高、噪声系数低。普通场效应管有源极(S)、栅极(G)和漏极(D)三个极。这里使用的是在内部源极和栅极间再复合一只二极管的专用场效应管。接二极管的目的是在场效应管受强信号冲击时起保护作用。场效应管的栅极接金属极板。这样,驻极体话筒的输出线便有三根。即源极S,一般用蓝色塑线,漏极D,一般用红色塑料线和连接金属外壳的编织屏蔽线。) Z& L" }7 o- I* P" R4 C
* J. b* s6 V! T( Q
驻极体话筒由声电转换和阻抗变换两部分组成。3 s" S( Q" ~0 F) P {/ E! S2 n
" Q" H1 ^+ s# L5 I7 t& ^5 M9 V
话筒的基本结构由一片单面涂有金属的驻极体薄膜与一个上面有若干小孔的金属电极(背称为背电极)构成。驻极体面与背电极相对,中间有一个极小的 空气隙,形成一个以空气隙和驻极体作绝缘介质,以背电极和驻极体上的金属层作为两个电极构成一个平板电容器。电容的两极之间有输出电极。
$ I) m7 ~6 M, I7 \6 k4 w3 t$ i) n) r- Q
由于驻极体薄膜上分布有自由电荷。当声波引起驻极体薄膜振动而产生位移时;改变了电容两极版之间的距离,从而引起电容的容量发生变化,由于驻极 体上的电荷数始终保持恒定,根据公式:Q =CU 所以当C变化时必然引起电容器两端电压U的变化,从而输出电信号,实现声—电的变换。实际上驻极体话筒的内部结构如图3。
0 O& u' Y2 g0 U/ i! {% Q8 c5 _6 q5 t7 |# @: u: C! F
% P' P. e2 s7 Q) K) j4 g$ F
* u9 ^8 p& i/ {( C, o5 q; h
驻极体话筒的特点
: g0 D" e7 T) v8 Q9 u# S 驻极体话筒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电声性能好、价格低的特点,广泛用于盒式录音机、无线话筒及声控等电路中。属于最常用的电容话筒。由于输入和输出阻抗很高,所以要在这种话筒外壳内设置一个场效应管作为阻抗转换器,为此驻极体电容式话筒在工作时需要直流工作电压。% ?$ l8 J: M; }' a. J1 s. D# |
6 y1 K( T' E( x 驻极体话筒的特性参数
' O% l+ m1 ^3 @+ H9 y/ q2 X7 s# M 工作电压Uds 1.5~12V,常用的有1.5V,3V,4.5V三种+ i& n! e# A6 O# [
; C6 F% G- L7 v$ }: K; r% X- p 工作电流Ids 0.1~1mA之间
; y7 O( J! S% b: V0 y9 ?* c+ L, C6 c2 c0 s9 u
输出阻抗 一般小于2K(欧姆)1 M- F S% X( K
' Z$ C$ u# F( j
灵敏度 单位:伏/帕,国产的分为4档,红点(灵敏度最高)黄点,蓝点,白点(灵敏度最低)4 b# ]6 _( x( s- F8 x* `$ q) u. O/ O, @
1 j- u9 v1 V8 J4 g% Q- D) _ 频率响应 一般较为平坦7 r/ w1 a" E( e
4 w- {/ K' v* f, G3 T# V
指向性 全向3 w9 J$ G- a& a6 N' r8 N
& t2 R i% w5 O+ B. N! B 等效噪声级 小于35分贝
8 u p8 z. T) M K: z0 ?3 G# A 驻极体话筒正确使用方法(电路接法):
8 l) }5 {' u1 ^! v 由于实际电容器的电容量很小,输出的电信号极为微弱,输出阻抗极高,可达数百兆欧以上。因此,它不能直接与放大电路相连接,必须连接阻抗变换 器。通常用一个专用的场效应管和一个二极管复合组成阻抗变换器。内部电气原理如图4。
& }/ F2 r7 M1 \
$ f) z+ u! g# Y7 O% H' ~
! ~4 D& L5 @$ f/ k* n3 K f
; G. R. \! h" X/ x; J! m3 n3 H 图4
$ K( W7 P8 w' p R( i) F' }: A6 S/ }$ h) G
驻极体话筒有四种接线方式,如图5所示。" S3 C' ]6 S7 ^4 v/ \9 z
7 I. u- L4 S1 J
9 I/ P& V" V5 C 图5
' [# l, }$ p! x( e0 m3 @* U. g6 q) Y
) h3 E. k1 s! F& ` 对应的话筒引出端分为两端式和三端式两种,图中R是场效应管的负载电阻,它的取值直接关系到话筒的直流偏置,对话筒的灵敏度等工作参数有较大的 影响。
! w, B8 ]: E) ?0 t' M8 n+ Y" W3 y$ F( D' U" ^" f
二端输出方式是将场效应管接成漏极输出电路,类似晶体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只需两根引出线,漏极D与电源正极之间接一漏极电阻R,信号由 漏极输出有一定的电压增益,因而话筒的灵敏度比较高,但动态范围比较小。目前市售的驻极体话筒大多是这种方式连接。(SONY用在MD上的话筒也是这类)。" x1 k4 _) M& E+ v, D3 e# y: Q
/ x/ s8 _! H: H
三端输出方式是将场效应管接成源极输出方式,类似晶体三极管的射极输出电路,需要用三根引线。漏极D接电源正极,源极S与地之间接一电阻R来提 供源极电压,信号由源极经电容C输出。源极输出的输出阻抗小于2K,电路比较稳定,动态范围大,但输出信号比漏极输出小。三端输出式话筒目前市场上比较少见。
! f( T# r$ k0 G
! W' ?/ N! W0 E; a6 j: @$ N 无论何种接法,驻极体话筒必须满足一定的偏置条件才能正常工作。(实际上就是保证内置场效应管始终处于放大状态)1 i+ d3 { o% J. U
' \5 g/ \4 G% s
检测驻极体话筒的方法: M1 i+ G! A$ L: Y: G
在收录机、电话机等电器中广泛应用的驻极体话筒,其灵敏度直接影响送话和录放效果。这类话筒灵敏度的高低可用万用表进行简单测试。将万用表拨至R&TImes;100档,两表笔分别接话筒两电极(注意不能错接到话筒的接地极),待万用表显示一定读数后,用嘴对准话筒轻轻吹气(吹气速度慢而均匀),边吹气边观察表针的摆动幅度。吹气瞬间表针摆动幅度越大,话筒灵敏度就越高,送话、录音效果就越好。若摆动幅度不大(微动)或根本不摆动,说明此话筒性能差,不宜应用。对于三根引脚驻极体电容式话筒检测方法同上,只是黑表棒接输出引脚2脚,红表棒接引脚3脚。7 a7 D0 f, v* f( n& Y0 Z
; m' T% p( U8 @1 C) L* C: l 驻极体话筒选配' F3 O# g8 C" Q4 |" _5 {( ^ F. l% C
驻极体话筒价格很低,损坏后做更换处理,关于驻极体话筒选配要注意以下几点:
" b) e7 b7 Q* f( B' ~0 h
6 M: N' t# A# Z5 o9 S (1)两根和三根引脚的驻极体话筒之间不能直接替代,一般情况下也不做改动电路的代替。
2 U6 ^0 j9 B) f- L# V' v0 w) \$ P5 A$ t$ D4 `0 z, v7 [, j2 C Z
(2)这种话筒没有型号之分,相同引脚数的话筒可以代替,只是存在性能上的差别。/ t, p2 s& j w5 l6 F
6 R2 s: k: v# r$ f7 |) @) ~
驻极体话筒极性的判别
! ?9 Z- r7 d( M6 r# ~+ E' s, \ 关于驻极体电容式话筒的检测方法是:首先检查引脚有无断线情况,然后检测驻极体电容式话筒。驻极体话筒体积小,结构简单,电声性能好,价格低廉,应用非常广泛。驻极体话筒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由声电转换系统和场效应管两部分组成。它的电路的接法有两种:源极输出和漏极输出。源极输出有三根引出线,漏极D接电源正极,源极S经电阻接地,再经一电容作信号输出;漏极输出有两根引出线,漏极D经一电阻接至电源正极,再经一电容作信号输出,源极S直接接地。所以,在使用驻极体话筒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极性的判别。1 V9 Y4 O& l0 S' R
3 l" |5 G+ ]. [2 p1 F
在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接有一只二极管,因而可利用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特性来判别驻极体话筒的漏极D和源极S。$ y* v M- Z# K# W
G) E5 k3 p4 g- r0 T9 j1 Q+ H 将万用表拨至R&TImes;1kΩ档,黑表笔接任一极,红表笔接另一极。再对调两表笔,比较两次测量结果,阻值较小时,黑表笔接的是源极,红表笔接的是漏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