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琶音,要注意以下基本要领( f! f5 E* s, w( ]8 O3 S
* ^& A9 K" x5 i! n# J6 A9 r$ a
) }; B, T2 k; { ^, S s$ n f4 v; c+ v以连奏的右手C大调主三和弦四组琶音为例' P q# j* B, U" D1 z4 J2 Q
1 I7 i5 n! S; C9 F9 @5 s* s; l
/ {( s v* R! w+ \9 b( L5 K0 e1 _* E. m5 h, M
请输入标题 bcdef! |3 x) W- M1 Y0 y5 h6 k* J
) o1 g# q# G: X4 d( W
0 ^( R! `- X O/ V6 p
(1)第一个音(右手大指)用“落下”去的方法弹出。后面的音都是这个落下去的重量的转移。所以,这第一个音的正确感觉非常重要。0 R' O6 I6 i h; r. V6 s$ h$ r
+ n1 b$ a( T8 {4 H1 n3 L, K$ |) T9 D
(2)落下去的同时,2指要处于E音的上方。其他手指都要自如舒展地张开,指问幅度要大些。
' \) d7 m) ~; D" r% @7 a2 p
$ H. v( ?$ F$ i' f; m; x6 `8 @4 _( s/ v# N7 ~: x2 n
(3)在2指将E音弹出的同时,3指就要处于G音的上方。手位也相应右移。! O8 y% a6 V+ z% h
/ A1 e: s( V* O& g8 G
. K8 T; W) o: Z' G(4)在3指将G音弹出的同时,大指就要从下方灵敏地右移,到达下一个C音的上方,这是一个大的、关键性的手位转移。这个转移,是以G音上的3指弹下的动 作为动力,并以3指为轴,腕部向右的极自如、极灵活、自动化般地转过去,为大指垂直弹奏下一个c音做好准备。这个转移,还要有肘部的配合,但仍以腕关节为主。
9 \& o0 d& g% |. U- o3 S
, k4 V% ]- j& e0 |! i& B3 a8 s4 n
( m) v, G6 T! o: D6 j2 z# _ G. o(5)在这个瞬间,3指按着键,大指在右边的c音上,大指是不怎么方便的,但仍然要有独立的触键动作。接着,在大指弹出c音的同时(又是同时),2指就要转移,使之处于下~个E音的上方,进入下一个八度的循环。
+ t. M; G' V. ~6 @
4 X- m/ B% N& d. l6 K
! B; d) \0 e* y6 Z8 |' }: [1 C d) W) ~* A4 F
(6)下行的要领相同,只是那次大的转移,是以大指为轴,以大指的触键动作为动力,同时有手腕的积极配合,在大指按住键的情况下,手部经大指上方左移,3指同时到达G音上方。/ j9 o8 Z a* W# e/ Q
3 }+ Z7 o+ B- {, _7 }
4 A/ y! Q+ V) {; u4 f/ M(7)在弹出一个音的同时,该弹下一个音的手指就要在该音上方准备,在整个幅度很大的转移中还要保持连奏,手小的孩子是不容易的。但必须努力按照这个要求练习。事实证明,除非太小的初学者,孩子们是可以适应这个要求的。
* S6 _% u) M# M7 Q6 y3 [5 T' U E1 r. _2 v- f) t) Q
% }* @7 g" w, B3 x% ^(8)四组(即四个八度)的琶音,节奏感上按四个音一拍练习,最高最低音稍稍强调一点,但整体印象仍然是均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