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家庭影院定制流行的四种风格与音响知识2 J6 H' L: R+ z
年轻人追求的东西永远是一个时尚的话题,就比如看电影也不例外,为了使自己不受影院的约束,满足自己喜欢电影的欲望,于是想到在自己家设计家庭影院,虽说风格有很多,但是以下这4种风格设计却是比较流行的。/ g+ _0 s- c2 e2 T
; t& N' d# Q; i9 A
& H) R9 N# j/ C4 \# C, {( Y# N6 `* a3 j. N1 t' f
第一种:现代简约型家庭影院
* Q( k9 }$ o+ C9 h' T( P4 L
9 S* J7 M( ~$ u % B1 r8 F% L9 A: b
: m5 g1 ~5 }4 |' S. R
简约以“简”为主,选择影院的时候要选择颜色偏浅,色泽柔和的影院,并且组建家庭影院的各种器材外观设计简洁明了,小巧玲珑,活灵活现,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非常适合于现代简约的风格相搭配,如果用户喜欢的是简约型,可以选择这种。+ `9 k4 K# e7 W' h8 [( X: R
2 N! u8 j" p! ~( M+ I$ E
, E h: @+ H! R, j. Y
/ ?2 W2 v" h$ _9 ]! d0 I8 u
. P" }* ?7 d6 [3 D
3 u" r: U+ d, X7 w: l
第二种:古典风格型家庭影院
, p% Y7 ?- ^; O& \
0 l |0 C( x- a3 [" M 9 w. L+ M" x4 `" f" p
& c( z: q7 ~( Y+ m, i如果用户喜欢古典风格的家庭影院,可以使用木质器材,在古典风格中,木质的气息特别的浓厚,房间中的颜色多以红色和金黄为主,在选择影院方面也应选择复古一点的音响,高贵典雅,更能彰显出主人的品位。) }% l# @0 C" B; f! [1 h& ?
7 P N% q" M1 m* C: b( o4 A O
. m! T1 t! m9 e6 N
; {- f& \$ j5 i7 F' @9 Y! A* h* ^第三种:贵族奢华型家庭影院
8 W! Z8 L: {3 C$ V$ m3 ~2 M
1 D3 j+ T% a' O8 x
" K& T. J( B6 H5 v
2 e1 h2 S, X" y+ Q. f; C9 A+ w3 [/ z贵族奢华这种风格给人的印象就是豪宅里面金碧辉煌的欧式巴洛克风格,但其真正的奢华是内敛而又华丽,古典中透着现代感,奢华的材质、层次感十足的表现,使空间显得丰富而极具个性魅力,增添了更多的空间表现张力。上流的社会,需要奢华的生活来慰藉自己的成果,这些都是你身份的象征,所以在选择搭配影院的时候,要选择内敛而有华丽,低调而有高贵的影院。& y# j7 B8 ^1 T3 D5 `2 J
0 n Z9 Z& j, S5 r2 h3 p7 v
& T! E2 P! R4 p
+ W i( ?" R$ C第四种:清新田园型家庭影院
8 r% A- X. @( B/ o2 Q
/ p' w$ L# a* L: w2 Y ! K1 p% D; T/ {
# X# E5 o/ v3 F1 g, m( V这种风格的核心是回归自然,不精雕细刻,只有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田园风格力求表现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田园型家庭影院设计与制作更让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所营造出的恬静淡然的氛围,让你静处在这种环境中,享受着自然,亲近着自然,一切压抑、烦恼都将烟消云散。
w" k9 I+ Z6 o3 s) w5 h( t4 z- M- {+ h# u" Y( } @
/ R" o, Q& W' h* D% q0 n* M
% o \* C# R8 f* V% f% ^7 b& A很多音响爱好者、发烧友需要解决音响实践中的问题,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便利,用今天的话说,叫平台。在影音新时代看到许多同样的基础性疑惑或者问题,除搭配咨询外,其实很多都属于基本的概念型问题,我最近就总结了一下,作为这里的置顶帖子,希望新来者提问时能看看,这样也许可以减少很多帖子。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R8 f4 ]; R( u% s9 r
& s/ G; {+ p6 c3 ^4 O* A
/ k% p& k {. v
0 t9 N$ L( F |1 a# }
一、关于如何提问6 `- n: S/ T2 P
0 M, M; o1 r8 p9 L! X " {" g# P$ s5 r8 Q4 |
3 _$ K b& ~+ r, Q3 c& g$ I
这个是老话题了,一些版主曾经提议过也置顶过他们的帖子! 家庭环境选购家庭影院(即多声道系统)或者音乐系统(即立体声或者Hi-Fi),提问时,我们希望一是要说明你对系统的期望是什么?你打算花多少钱用于你的系统?还有就是你的听音室面积大小?这些都是提问必须的要素。一些刚来的新手,不知道如何发问,没有关系的。我这只是希望大家这样做,这样你的问题也许被高手们回答的快一些。如果提问没有这些要素,别人的回答对你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可操作性。 你最起码要把你的问题说清楚! 看到一些朋友提问,在题目哪里只打个?,希望不要这样发问,这是对我们劳动的不尊重,或者说明你缺乏一定的修养。DX们回答一个问题要打多少字,你想过吗?不是我架子大,看到这样的问题,对不起,我一般不予回答的。& Q; N7 s9 T# n: W3 N
) l+ J, \, s$ n8 L& v$ _" N/ Y
k3 a+ g) T" R t$ C6 H+ A; N& V
" C& c' Y1 h+ A
把问题交待清楚,便于很快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
. [. Y) x4 k3 x: V6 R( _$ ~& g; l; n4 }/ r7 C5 m: F& X' ]% z0 g
' F. _8 ^9 a/ j$ S4 y6 C
1 }# p5 R) C% C* W n/ A
二、你需要什么样的音响
d# b1 P! [7 U& i& F+ V$ t6 |: F5 j" |
4 U$ d% ?( b$ Z0 Z7 P* a7 n
; W5 R1 d+ Z& a+ ?* Q, E$ L9 G你想组建心爱的音响系统也好家庭影院系统也罢,听是重要的要素,是我们大家永远追求的主题。但是刚接触音响和已经有过听音经历的人,对于相同的系统,其听音感受是不同的,这个也必须明白。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系统设置和调整带来的差异也非常明显甚至是相当的大。 家庭影院和音响是一种心理暗示消费,是感官需求。对系统的要求与各人的文化、观念、经历、环境等有很大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但是这种感官看不见摸不着,比较和评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一般消费者只能听从身边有经验的所谓发烧友的耳朵。因为各人水平的偏差,因此在选购之前还是读些影音专业媒体。影音专业媒体目前分发烧文化类和实用类。一般影音消费者就不要读发烧文化类的媒体了。功率认为国内实用类影音杂志有《家庭影院技术》、《视听技术》、《实用影音技术》等。发烧文化类的杂志有《高保真音响》、《音响世界》、《现代音响技术》以及《音响技术》、《新音响》。 有条件的可以上网访问影音专业网站以及论坛。我还没有看到影音专业媒体网站的论坛比我们好的,比我们热闹的。另外一些网站也不错,如,也有一些国外论坛也很专业。关于玩碟片方面的资讯与交流,国内有很好的专业网站,比我们这里要好要热闹,如DVD不完全手册等。 在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下大多数人听音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快速的。一般而言刚刚接触音响喜欢那种火暴、明亮的声音,不如此就觉得不是好音响,所以国内一些音响牌子就如此并过分的修饰声音还原过程的的高低频来满足大众消费者的爱好,这些通常就是被发烧友斥为垃圾。因此发烧友给新手买音响也容易发生误会。但是,一般消费者只要能够把音响买回去好好听个把月甚至更短的时间,这种对声音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化,恭喜你,你正在朝恰当的方向接近。这种需求的变化,不管你是家庭影院还是纯粹的音乐系统,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那么这种声音是什么特点呢?简单说就是真正听着悦耳、舒适,低频有力而干净,高频适度而清晰,声音的中频部分饱满,长时间聆听你的系统不烦躁。原来发现你其实也不喜欢那种过分刺耳、刺激的声音。 了解了音响消费的上述特点之后,那么你需要什么类型的音响系统,大致应该有一个目标了,这样店家也好朋友也罢,好根据你的需要给予你适当的帮助。这好比你找女朋友一样,别人看着合适或者不合适没有用,关键还在于你。音响消费本来就是非常人性化、个性化的,与你的很多因素有关系。 最后一句忠告,音响是为你服务的,不是为发烧友,不是为获得一个好评。系统组建好之后,就不要给自己找不自在,好好享用你的系统吧! 这段话,希望各位在制定系统方案时予以重视。如果你的系统本来就是做摆设的,声音好坏无所谓的话,这些都可以略去。 j* l# y' s/ _8 g: T" f% O: @
P) r7 s5 v% U$ f/ @ ]9 d8 n
" X" d6 m5 l" D
% i7 C& l) g- ^! R! W三、国产音响与进口音响的差异
6 b2 y: D: q# O! C- ]( R; C9 Q7 l, C$ ?( x
5 A' p2 B/ c8 M J: q$ [' f
/ |: H) M" n* p* g" V& @
虽然国产音响近些年在严酷的市场打压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承认与国外老牌音响相比,国产音响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国产音响,尤其是一些相对老的牌子,如惠威、惠普、君悦、八达、钟神、凤之声、天逸、斯巴克、声雅、新德克、欧博以及后来居上的柯颂、何氏、晋阳、琴普等,都是会做音响产品的,有些今年也学会了市场操作。CAV、爱浪等是完全按市场规范的家电模式的音响牌子。国产音响在材料选用上是比较好的,是不计较成本的,如功放的输出功率实足,功能比较贴合国情如效果较好的卡拉OK设计。但是国产功放的不足是数码系统设计,毕竟是我们的短处。 国外的音响,设计比较严谨,一分钱一份货,成本控制的非常严格。但是数码设计性能要好过国内的,另外器材的声音表现受人推崇。买进口的东西还是以中高价位的投资比较好,尤其是高档产品,国内音响根本无法与之相敌。/ N: }0 _* t5 I( K, }
3 I5 D, |& B, s; m
% V2 T: i$ f! `5 n K4 | j) K r* w
在蓝光和高清时代,国外产品和国内产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索性很多国内放大器厂彻底放弃了参与。目前只看到广州天逸电子的次世代产品问世。& ^: r, y7 C0 ]/ B9 \
; y* \, [+ c/ e8 s; k ; G* c& F: b" x% h5 D% I
$ H: s! F9 z7 T# C3 ^( B2 L1 U
四、关于阻抗
5 W/ O3 a z# e% r% k" N8 X* D/ _" K: A) C5 F* @7 l
/ {% ?! \/ W) z" G1 H" B" j" {+ I) S6 i( D. ?' K
按照目前国家的有关法规,产品出厂前必须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并在产品以及说明书里标明相关的技术指标,扬声器也好功放也罢,一般都会在产品资料中给出阻抗的指标,这给大多数音响消费者带来困惑。 这里告诉大家,对于采用电子管功放的用家,阻抗必须严格匹配,但是一般电子管功放的输出阻抗为4、8、16欧姆,而很多音箱的阻抗是6欧姆,这是只能迁就一下,采用4欧姆或者8欧姆端子了。而对于现在普遍使用的晶体管功放,在搭配中根本无须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本来晶体管功放不存在输出阻抗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功放阻抗实际上是给出的功放额定输出功率的测定条件。 至于各个声道的音箱阻抗不同导致的声场不平衡,理论上可以用AV功放的声场平衡功能来解决,这也是一种变通吧,因为我们的消费水平或者产品所限制。作为严格的AV系统,各个声道的音箱最起码具有相同或者近似的特性。本来AV功放的声场平衡主要来调整扬声器距离不等造成的声压不平衡,还有就是平衡各个声道扬声器的灵敏度的较小差异。
0 P: [& m& @* B" e7 `1 D* s3 w. |+ L9 O- R, b, i5 B
! d( x' ]# z+ t5 Z& d) k, o7 j) ?7 f& G1 R0 X$ g# w
对于当今大量存在的低端AV功放,阻抗设置是一个必需的,因为这个设计是针对功放安全和保护系统的。与电声性能似乎无关。
/ k# s9 E" r# \( Q6 g1 D% V7 y
+ M, V3 v2 [" Q# u, u8 f* C ; e6 H! O0 O# Y0 D+ X& a
. x# {) r( b: i. Y- O
五、关于低音炮7 U, ^6 G6 a5 T6 A
u8 l2 i$ L R; P: @ ! A4 Z( e z- U. d+ f7 I* z) t% ~
. ]' G. L) b2 ]! a- |$ f家庭影院系统里配置低音炮的确是必要的,但是条件不容许的话也没有关系,作为音响系统,又没有一个标准来验收,但是作为家庭影院来说,少于5五只音箱那就效果相去甚远了。对于一般的Hi-Fi系统,建议不要勉强去配置低音炮,那不好玩。 低音炮的调试是需要经验的,如果你要求高的话。一般有频率衔接的问题、有相位的问题,还有音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人而已,你感觉舒服了即可。如果低音炮的喇叭口径大如8英寸以上,一般把低音炮的截至频率调低一些如120Hz或者以下,如果低音炮的口径小,则调高一些,如160Hz及以上。 相位是需要通过听来判定的,一般便宜的低音炮只有正反相开关,让别人帮忙反复调节此开关,你在正常听音位听,如果低音加重了,声音结实有力了,那这个位置就固定下来,只需要调节一次。当然,这个时候必须用低音试音碟来配合。一些高级低音炮的相位可以连续(0-180)调节。 音量就是不能让超低音超过主音箱的音量,过了的话,声音会变模糊了。长时间聆听头不舒服。当然,主音箱的音量发生了变化时,低音炮的音量当然也要调整。所以低音炮配备遥控器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纠正家庭影院无炮论的流行和传播!那是错误的。至于因为经济原因暂时没有配置那是另外一回事。
! |. }: X0 S1 T s2 g2 W. H( i: F
e4 g. E- k9 f0 o ; Q n2 J5 [! L5 x- N0 D
! N: Y1 M0 e% z
目前的家庭影院系统,有AV功放者,低音炮的电子分频部分其实完全可以简化,所以一些低音炮的设计,有了直通端口,因为超重低音的信号输出与调整,AV功放已经可以全部解决。
6 |3 w9 i& D/ D4 V! k- W- F" Z4 T# F- ]
/ E! d0 F9 A5 V/ O8 m9 O# u/ o3 C
6 ] [" l- x. i0 K- A1 G: o' T六、关于宽频: o4 U6 s1 m" o5 a. ~
4 Z( P2 l: m& W. S0 b
& s/ r( z( d9 o. z, \; r
6 B" ~" o5 F; h% A宽频技术近年使用的频率多了,这是因DVD-A与SACD影音节目源的出现而出现的。这二者因更加优异的音频输出指标对常规的音频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作为功放,尤其是晶体管功放,实际上早在技术和工艺上能够满足此要求,大多数国内生产的晶体管功放也是这样的情况,这个不容置疑的。音箱超越20kHz的高频目前是比较困难的,现在看到一些音箱高频截至频率达到25kHz了,相对于功放来说,的确是进步缓慢多了。宽频无疑会使声音的高频感受更加的圆润、通透、细腻。 宽频对于听音是具有辅助的作用,用于分辩音乐细节的元素。一般人不见得能够感受得到这种变化,为什么是感受呢?因为人耳的听的最高频率理论上只有20KHz。几年前我在一个扬声器制造公司的测试室测试我的高音听音能力为16kHz略高一点。所以说更高的高频很多是感受到的。但是如果能静心去感受,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感受到宽频器材带来的声音的变化的。 目前宽频的推广已经不在技术和器材的环节上了,关键在于音乐版权和DVD-A与SACD碟片的丰富程度了。
* Q3 [* w8 E0 F. C. q& X
2 Z, ?! C2 ~0 ?- I& s. D+ _6 Y' n
4 D$ j0 `0 s1 `/ d) F9 u2 E( |7 x# l% k7 H4 @- ?; I% v
七、关于线材
+ e7 G& ~2 h/ k5 e+ d# Q
; G$ f9 o" k1 X% l5 O9 h
: B6 l* f5 N' h) f
' z" V& s/ N3 h8 o. d# B; N$ |9 K首先要提出,要纠正线材无用论的传播和误导。过去的发烧音响一直在争论,目前多声道系统的音频视频都明确无误的证明了线材的作用,HDMI线材选择不当甚至可能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对于一般的系统,不必刻意追求什么高级线材来弥补声音的不满意,那样的话,你还是直接换功放或者扬声器更有效。玩线那是高级发烧友的事情,更多的是玩的成分。你只要别买垃圾的东西即可。 碟机与功放,一般数码部分用光纤还是同轴其实都差不多,对于你的系统,可能没有什么区别,而如今的城市环境家庭的电磁干扰比较严重,使得光纤传输可能会好一些。理论上当然是同轴传输好,因为中间少了二次电-光、光-电的转换的环节了嘛。但是,碟机与功放的模拟信号线同样是不可省略的。 音箱线以正品、多芯为好。埋线的家庭,切忌中间有接头。购买前一次把用料计算好。 视频线与数码信号线有类似的要求。总之别贪图便宜。马都买了,还配不起马鞍吗? 信号线的端头也是比较重要的,不一定要镀金什么的,但是加工工艺要好,一般人用肉眼可以判断的,这样对影音设备的输出端口也有好处。发烧友当然会要求更高,会选择高级的端头来自己焊接。喇叭线直接压紧和插头链接都可以,大多数家庭是不会来回变换音箱接线的,所以直接旋紧是没有问题的,没有必要再花钱买端头。 交流电源,对信号源和功放来说都很重要,但是一般家庭就不必那么事事考究了。如果是特别配备给自己的音响系统,电源系统,从引入口开始,埋线越粗越好,因为音响系统的平均供电电流虽然不大,但是动态很大,线越粗越有利于还愿好音乐的本来特性。电源系统,同样是接口、接头越少越好,并尽量少的去拔插。插座拖板,不要用那种很便宜的东西,现在音响圈一些厂家开始生产有专门的大家能买的起的插座拖板,如佛山的和域生产的,内置滤波器,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对于大功率的功放,要求很高的发烧友,建议不要插在带滤波器的插座拖板上,直接接入交流电源也许更好。6 W; e6 {: t+ @* i9 X% _5 v# e
" V2 c8 M k; {/ m2 D
/ Z5 V' }. o- R* ?6 F7 U0 S& e/ _5 T" B5 B; ^+ o2 L" F1 V8 C
八、关于多房间听音
( Q ]2 x N/ L. _6 ~5 w$ C
7 C, v T" z! {& c8 u
: k0 U1 s" A2 c. d( T3 f& Q& ~% D
( ^% L+ ~" C8 [/ |多房间听音严格的话设计和施工很罗嗦的,但是家庭条件下不可能有较大的投入,所以只能因陋就简。一般建议直接买迷你音响在卧室、书房等。共享影音节目源的,音视频信号线需要从碟机或者AV功放引出的,一般要埋线。需要说明的是,引出的信号线路数越多、环节越麻烦、线路越长越对信号是有些损失的。这个通常要变通处理,需要买多路通接口(市场上应该有)予以转换的。这时的信号线大多数情况下要自己制作,接头的焊接最好请焊接水平高的人士操作,好在现在有些端头是无须焊接的,线头是采用螺丝压紧的,如果能买到此类端头是最好的,但是发烧友还是喜欢焊接的端头。 随着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音乐渗透在家庭的每个角落,因此多房间系统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发展。& v) [+ D' w( m, J6 q
# ^' K' z9 F) z- h + \ e# q% |, L7 x
" Y3 R w* w9 v! t' P8 t* x
九、关于消费观念3 h1 t5 M0 G7 W$ q8 H$ f
! d; }* k# h0 n. l9 m
9 J0 ~' ?$ X! f
}5 p- q4 y" F% i2 _一般人都知道便宜没有好货,一分钱一份货,但是在实践上,人们往往还是价格主导,这样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问题要冷静要学会安慰自己,音响是为我们服务的愉悦的,不是给我生气的,呵呵。 音响首先是商品,然后才是特殊的感官用品,不要在“发烧”中忘记这个。效果的好坏与产品的档次、定位息息相关。当然高级音响产品中就没有使用价值的内涵了,基本上买的是名气了。这个话题好像扯不清楚,我只是简单提一下。 最后,功率说明一点,在未来发展趋势中,多声道取代立体声是不可避免的,目前虽然优秀的多声道系统的代价高一些,但这也是不可避免。因此如果你是一次投入,这个问题希望引起你的关注。功放与扬声器系统的投资比例问题,这的确是见仁见智,历来争论不清楚。对于买5000元左右的近乎套装的系统,当然就没有必要考量这个问题了。对于万元以上的系统,功放与音箱的投资相当我认为是合适的,考虑到音箱系统“件数”多一些,音箱部分投资略多一些也属于正常的。2 U) d' s. M* Z$ b/ S$ W( M" _
! K' q: O3 T4 G. p8 Y$ K8 `
* x+ B4 T+ j) {3 D& k6 t# `2 u% s- H! s! x" r% w% y' [" P
十、关于邮购和网购
& B4 [: O9 @( q- S! b8 T7 L8 s+ d. Y( h3 J
& k9 @: @" o5 T* b1 C+ _8 j* S& C4 i3 F5 m
这是个敏感话题,但是又不容回避了。我认为随着市场经济概念的确立,大多数从业人士会注重信誉的,我不太欣赏怀疑一切的观念,坑蒙拐骗的人和事有但绝对是少数。我个人从80年代初开始邮购发烧元器件,大概不下百余次吧,只有一次没有收到物品,有几次对物品不满意但不全怪商家。对于邮购,我认为有需求才有人做。 当然,邮购或者网购,要事先确认好型号和款式以及价格,大件物品如功放和音箱也最好商议一下损坏的赔偿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损坏的几率很小。我托运功放音箱多次没有一次损坏。 影音新时代论坛的认证商家机制,经过多年的运行和磨合,证明了它的魅力和生命力。* n7 T+ O4 z* A9 P; p5 y; M& `
5 O6 Z. E, N; t' B% x* m; |, C5 j * C# c$ _2 U, ]) n+ i
: F. _6 \. x9 P/ Q% }: k$ ^
十一、关于视频环节的重视
' y) L; q" p6 {5 U1 T$ S `# s) T- {8 b
0 v& o/ L( o: ]8 b. L
& w( ?, Z7 u A因为技术的进步、商品成本的降低,原来在家体影音系统不被重视的视频环节现在飞速的得到发展,液晶、等离子、投影机等原来属于高价的视频显示器正在进入家庭,为了显示这一发展趋势并引导人们在逐渐家体影音系统中给予重视,我们论坛把视频投影作为一个独立的分论坛,视频的评价和测量难度比较大,尤其是横向比较相当的困难,因此这个需要更多的朋友将自己的使用心得介绍给大家。有些刚刚进入我们的消费计划中,但是这将是影音系统中越来越热的环节。 投影机、大屏幕平板电视,FULL HD正在与大家亲密接触中,伴随蓝光和HDMI,即将推动家庭影院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视频技术的进步,也更加吸引更多的爱好者进入。 720P正在成为主流配置要求,不久,1080P成为必备配置了。
0 ]9 t; Z f* t5 k: {3 l/ c- g7 a! j
4 Z) z1 D' m, E4 U 4 m5 H) b. g# |% R4 N0 Y
2 F; ]1 u, p# @, j; G十二、关于器材、环境与系统的调试
4 E. E9 t8 b; V/ n! Q# r! q7 ^9 T7 m/ q
' y: o) ]- _+ X& ^8 |$ c% k
9 `+ B' q% z$ v8 `简单的说,器材是基础,没有器材谈不上音响家庭影院系统的构建。
( j2 {9 b, N$ i3 j \/ \
* q3 b) r% `! R: |% l/ j! F 0 x* l$ k* c: q5 ?; [1 P% Q ^
' Y0 K3 p" J( l4 t0 f5 Y
但是环境却是和器材同样重要的要素,毕竟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房间空间密切相关联的,而且大多数朋友已经认识到房间对系统效果的影响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已经有条件进行房间的声学处理,因此论坛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引导性的开辟了声学处理的专门板块,这是新课题,现实中的专门人才少专门队伍少,需要大家一起积累经验和心得。
, U4 C) z/ X o7 R5 f8 v' o* D; I, [, s+ R1 V
. `- ^9 q) }1 ~; n
7 p5 C7 w% b3 r/ U0 |; ~除了器材和环境,剩下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系统调试,尤其是多声道的家庭影院系统,还包括视频投影机环节。很多的国外AV功放加入了自动设置这样的功能,说明了系统的调试是多么多重要!也是需要大家关注。好在这个环节是唯一不需要花钱的,只需要你付出学习和辛劳。随做我们这里的会员人数的增多,随着拥有器材的人士的增多,最近,关于器材以外的系统调试、设置、摆位、环境、甚至电源系统等问题越来越多了,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慰的事情! 其实,听音室的环境,包括结构、内部装修的材料在整个听音感受中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以前只所以没有太过强调,因为怕吓退了大家。好家伙这么复杂麻烦,算了,不玩了!因为国情与消费能力的问题,大多数朋友仍然会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即器材的投入上。但是环境真的也很重要,尤其是对声音效果特别挑剔者,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如果器材选购与搭配没有什么明显的失误的话,效果不好的话,首先应该怀疑环境以及系统的调试问题了,对于中档以上的系统来说,更需要注意了。 环境方面,主要是需要改善房间墙角对于声音的干扰,尽量避免直角! 在环境不能做大的调整的时候,扬声器的摆位是我们可以做文章且通常会有惊喜的,需要我们反复玩味的,不要怕麻烦,甚至有可能给家居生活带来一些麻烦和改变,这就是一个选择与妥协的问题了。 随着家庭电器设备的增多,电源对声音、视频的相互干扰已经被不少朋友感受到且试图用较少的代价予以改善。; }( `8 ^& ~& p2 Z8 o4 w# N" _
i3 a Y; D8 I 9 G5 v/ `+ Z9 f# |" \
5 Y. Z0 |; o. P$ c; F/ V2 n需要说明的是,当今的新的AV放大器,对于傻瓜化设置、调试以及进一步的手工设置,都有很多的装备,尤其是日系的产品很人性化。功放的操作和控制已经成为衡量AV功放好坏的重要环节。
+ K2 n% a' a, \9 S' w$ E2 y) J5 v6 J; d( l/ ]# T$ ?
9 V8 N ?6 S) P8 V& n* P0 z
* I) |5 g4 e" u) g1 L: Z' f
十三、关于影音的发展趋势
' P1 e4 V( ?& ]. F$ ^( j! h: F
' _9 n3 ?! i7 @4 ^9 e+ Y/ K1 i& X
+ m3 j# X# Y1 ]: h9 q, C/ }( \! X5 K
! l7 x% w3 I. Z9 e$ h功率认为,从音响到家庭影院是社会进步、技术发展的必然。我们现在已经感觉到,音响多元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现,我觉得我们论坛有义务引领这种发展趋势。影音系统与数字电视、网络影音、电脑系统的结合,构成多元化、立体化、智能化的家体娱乐系统,我想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了,这个趋势是对家庭影院趋势的发展,同时,个性化简约化的影音娱乐趋势也在显现。当然,在这个发展趋势中,仍然有朋友陶醉于立体声系统,这是肯定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追赶影音科技、享受影音科技带来的成果是必然的。多声道系统不仅可以看电影大片,也是未来欣赏音乐的趋势,二声道还原的信息毕竟是有局限的。 蓝光和HD DVD的问世,投影机的加入家庭,FULL HD的普及进程,使影音娱乐向更高的境界前进,这是爱好者的幸运!高清电视、HTPC的流行、电影音乐制品的网络化下载销售,都是未来家庭影音娱乐发展的一个分支。; A+ ]9 Y+ B/ \: j6 _
. `5 J8 j* r9 _' V; D
; F& L, \, p! t* s/ i2 x0 Z
- t6 h" D: l! z! S: B4 U" _功率祝愿每一个刚踏入音响之门的朋友在影音新时代论坛的帮助下,能够组建称心如意的音响系统,能够成为一个音乐和电影作品的鉴赏者,能够成为人类文明的奴隶和建设者。 还有需要注意,论坛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什么人都有,说什么话都有,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一般只要不违反这里的一些基本规则和破坏这里的秩序,我们没有权力去干预,所以访问论坛必须有这个承受能力。 也希望大家在这里开心愉快!谢谢大家!; r& E7 a) `! n
, f7 m0 c; _, i j. z6 m3 D* V, j& e7 T
' D8 j4 b" V6 F( w% ~7 s' f8 Q9 N4 ~3 \ ?
功率太小于2003年10月5日完成第一版 2004年10月18日补充: 关于家庭影院系统的搭配原则
$ |0 X7 E' d) B2 a2 @" z
5 ]# E$ r/ W$ E* V: R, `: y % L9 D5 D, K- ~. v7 O! B, m
( `7 V; Q$ J% z5 M
1、功放与音箱的搭配
) |' n7 {5 F# ]8 E4 M
1 p' L& A- H' q7 [9 t
$ y9 ~: b# f5 E8 C
5 H- D" M( N# U5 b: U; }2 ]1 I G: G功放与音箱的搭配涉及到音色匹配和功率匹配二大环节。 功放与音箱搭配的第一要素应该是特性的匹配。这个对新手来说是非常迷茫的。目前国内外的很多著名品牌的功放与声音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或者特色吧,各自拥有爱戴的消费群体。正因为如此,搭配上不同的组合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收获。很多新手希望论坛给一个统一的搭配方案,论坛如果这样做,这将是不负责任,因为每个人对声音的需求和喜好是不同的。关于特性匹配就要根据浏览老帖子或者看专业杂志的文章来了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其中功率匹配涉及到音箱的灵敏度与房间大小、声压的期望。因为功率指标的变化对功放而言的成本变化非常明显,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功放上也就受到总投入的限制了。所以这通常也是难以明确的终结答案。房间大一些,听音环境好一些,可以期望系统的声压高一些,因为重放音乐是一个动态很大的还原过程,只有大的声压重放环境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音乐。大的声压需要搭配功率大一些的功放。同时,最终声压的获得是靠音箱来实现的,这就涉及到音箱的灵敏度指标即效率问题。一般常见音箱的灵敏度约在87-89dB,近年很多音箱已经达到90、91的水准了。这都说比较正常的灵敏度。如果灵敏度低于87,那么获得同样的声压需要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将大大的增加了。关于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还要区分一下晶体管功放与电子管功放的不同。因为晶体管的本身的特性,当晶体管工作于接近额定输出之后的失真近乎直线上升,通常要求高的系统配置晶体管功放的功率余量比较大,发烧友甚至有5倍、10倍之说。电子管功放则无需如此,因为电子管功放在接近额定输出之后的失真上升非常平滑的,因此电子管功放配置的功放的功率余量一般可以很小。但是在功放的成本构成,额定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功放的成本,功率越大成本越高。因为大多数朋友的预算是额定的,这就影响了搭配功放的严格要求了,这就是妥协了。
5 s" n, W! i a1 F. g+ E) i
2 J) \9 {* f+ i9 c1 s, k/ ^1 a
1 L" b' o9 G! k+ P- K8 m
6 R) l. w( A* ^2、家庭影院对音箱的要求
, s& E8 C) Z& z0 h6 a7 K( d( Q
; ^4 k& j7 p% Z1 _& b 4 Y( v0 c3 z7 K+ n3 h& t) s- D
: Q7 }2 L0 @) R' Y# N; |/ P按照规范要求,除去0.1声道的低音炮外,其它的5只、6只、7只音箱是一样的特性指标与声音特性,一般建议选购同一品牌同一产品系列的音箱组成。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套装音箱虽然在造型上迁就了音箱摆放的需要,但是正规的厂家一般在设计上会考虑数字影院系统对各声道系统音箱的要求的。 如果受预算限制的话,很多人知道中置音箱的选购在家庭影院系统的重要性了。因此标准的家庭影院系统,中置音箱是不容忽视的。 今天,7.1声道已经成为AV放大器的标准配置了。
9 O) n6 J9 Q1 ~4 h% M% P" n! O( h/ F- Q
% \/ ]6 [0 u- j- |
9 F% p- O9 K' R# Y: J) O3、解码系统; i* q d' m$ B- O
1 R% _( r# M4 y; y : w4 N: l" Q; s* g$ F
n" J7 f$ {1 A; G7 |
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看DVD,其实解码器仅仅需要支持主流的DD/DTS即可。其它其实都说一些点缀和哗众取宠的玩意。如果是超级音乐爱好者,除去CD,DVD-A、SACD就是很好的解决渠道。 今天,杜比和DTS二家巨头都针对次世代的蓝光推出了新一代HD(High Definition)高清晰度音频标准,大家需要了解和选择。 次世代,一个是以蓝光或者HDDVD为领头,一个需要HDMI作为音视频的传输,这个,在选择AV放大器以及显示器或者投影机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 }& R0 h( _5 L* W" P4 Y; f' G
* ?6 [: w4 X2 Y7 S- w( C0 z) K N
7 F, ^% m0 {7 @4 J, w) [6 I' b% B Q
9 t: F+ Y8 O; c4、关于智能影院音箱的摆位
% S, ?, R* T/ n5 Y5 i1 e! m
% R& c" v0 [2 I3 D. q! p - o6 `* s7 k' _, {$ ]
5 g+ H* h" Q2 A( {8 b7 _
以基本的5.1CH系统为例,前置左右声道的音箱,一般称为主音箱,一般摆放在前方主机的左右两边,中置音箱按理说应该放在屏幕相同的水平面上,这样容易使人声对白和中场定位与屏幕临场融合,但是一般情况下比较难实现,也涉及到摆放的美观的问题,所以大多数的中置音箱设计按在电视机上摆放的,随着投影机、等离子等高端显示设备的进入家庭,中置音箱的摆放可以回归到本来的位置,应该考虑与屏幕或者欣赏者的耳朵置于大约同一水平面上。后置环绕音箱的摆放可以在聆听者的后方左右二边,也可以在聆听者的左右二侧,这都可以安装房间的情况予以妥协的。但是环绕音箱的发声方向面对聆听者或者朝向聆听者前方一点位置。环绕音箱如果安装支架或者悬挂,高度不要成果人耳50-80CM为宜。市场有一些较好的环绕音箱采用偶极式设计,这种音箱的环绕音场扩散效果最好了。 要玩低音炮,需要认真的调试,看摆放在房间的什么地方效果最佳。 关于音箱的摆放,要注意,不能考墙和墙角太近,最起码保持15厘米以上的距离。如果房间小,要注意中置音箱甚至主音箱的防磁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