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东风,引入资本催开艺术百花0 [ m, R" K( }0 r4 a# f. b
* v# X7 O6 X1 x7 O; \! h$ c, p# N
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中莫扎特的饰演者米开朗基罗-勒孔特,不久前为该剧在年底的上演来沪预热。当日的暴雨没能阻挡剧迷的热情,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米开朗基罗惊讶极了也感动极了:“他们懂得每一段音乐!”+ O0 f4 c5 {' n
3 [1 v; j* W/ P# K' L+ m 一个法语音乐剧明星能够在上海收获如此多的知音,足够让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音乐剧市场感到振奋。从前几年的德语音乐剧《茜茜公主》《莫扎特》到今年压轴的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上海音乐剧迷已不再满足于纽约百老汇出品与伦敦西区制造,对各语种剧目与演员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1 x7 @2 ]; @3 ~/ I! p
) S& a' K9 V# C' B 这背后,离不开以演出音乐剧为核心的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对市场的培育。近些年,通过涉水制作剧目、孵化本土原创、引进一流海外制作等多管齐下,文化广场已成为国内音乐剧行业的重要引领者之一。而回顾发展历程会发现,其加速发力点与企业冠名几乎重合。去年6月,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全新亮相,伴随而来的是“年末大戏”从一部到三部的“三级跳”,“2017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剧目数量、场次创下历年新高。观众则成为冠名带来一流节目与公益票价的最直接受惠者。在业内人士看来,剧场、观众、企业间形成的良好互动关系,为音乐剧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5 h! {4 d# [# X g! _) o
3 d, X, a* d" M 票价明显低了,百余元就能在一楼正厅观剧" ^- \! N, `# C$ }8 f
. w! c$ C, U( E( s0 B 对于冠名之举,起初也有人看不懂。要知道,作为一家自负盈亏的剧场,文化广场重新开业三年就已实现运营持平。可剧场人心里明白,现代大型场馆运营维护费用何其庞大,国内音乐剧市场又方兴未艾,作为一家以演出音乐剧为核心的剧场,还要承担其培育市场、引领观众的社会功能。寻求社会力量支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 [ z. e8 r7 O) s, f
1 }: n. H" c5 \ 获得企业冠名后,如何使用冠名费,考验着一个剧场如何平衡运营发展与社会效益。文化广场选择把回馈观众摆在了首位,仅公益项目支出就占到冠名费总额的近四分之一。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说:“文化广场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人民大众观演的场所,站在历史的纵轴上重新起航,我们就更应该为这座城市提供人文回馈。”冠名一年有余,文化广场共上演公益演出十余场,发售公益票超过五万张,公益低价票从总票量的5%提升至13%。此外,还有针对特定人群的公益票。在针对大学生“学生惠,进校园”的演出中,在剧院一楼观众正厅有100张票价不超过200元的演出票。) r+ \2 R2 ^% j z5 z3 C
$ E! p2 o9 w6 e, a o$ T
获益的还有正处在起跑线上亟需扶植的国内原创团队。过去对于参与“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这一品牌演出的团队,文化广场主要依靠提供低价场租、宣传支持等形式助其落地。如今,由剧场提供资金为其项目孵化、扩大提供支持。据悉,对于单个剧目的资助金额最高15万元,这个数字即便在美国外百老汇也值得同行艳羡。( ~' s: u* W" ]9 l# ^( i& m, S
, L* O3 P! |" ?# u% T4 V+ y-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