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X( D" ` C
3 s! D9 s1 R$ Y- ^2 T
歌曲作品的艺术体裁,在实际作品中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仅就常见的歌曲作品的艺术体裁作一介绍。
% u5 J9 k) A5 T进行曲 + w2 P4 \' C6 N( P1 O b* W: |. m
进行曲的特点是节奏清晰,强弱分明,节拍规正且常用4/4或4/2拍子;结构多是均衡对称方正型的;旋律多是雄壮有力、刚健豪迈的,其主题常采用大主和弦的分解进行为开端以造成昂扬向上的气势。进行曲常用来作为集体行进时的歌曲,以统一行进者的步伐与激发他们的某种情绪。进行曲有各种性质及表现各阶级群众心态的,例如:行军进行曲、战斗进行曲、庆祝进行曲、欢迎进行曲、婚礼进行曲、丧葬进行曲、颂扬进行曲以及士兵进行曲、工人进行曲、青年进行曲等等。常见的进行曲的曲式结构多是由单三段体或单二段体,单不段构成的。' K. [6 `9 i) {( d
参看:6 S% J$ I) M: T& U2 S+ y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 \8 e9 \6 K* Z- _4 Y, B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 F& A! j, z7 L4 I* E$ l歌唱祖国 * H+ h0 F0 U6 i( R$ J5 Q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X% \* O8 \4 m( J2 M
抒情歌曲' b+ c4 H# ^' |5 x# K
由于抒情歌曲的歌词常是抒情诗或具有抒情诗的性质,因此抒情歌曲既可以直接抒发特定时代、特定人物、特定的内心思想感情;也可以即景抒情,把景和情融为一体,做到情景交融。抒情歌曲所能够表现人们生活面的幅度比较广,如对党、对祖国、对故乡、对亲人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对敌人和各种丑恶事物的恨;男女之间的爱情;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由各种生活事件所引起的欢乐、痛苦、忧伤、怀念、期望等等。抒情歌曲的特点是在节奏(节拍)、速度方面既可以是舒缓而平稳的;也可以是紧凑而活跃的;还可以是规正而有力的。在旋律方面既可以是抒展、宽广而富于歌唱性的;也可以是流畅、活泼而富于炽热性的;还可以是慷慨激昂、激情无限甚至自由奔放的等等。在力度方面是强弱变化的幅度极大。由于抒情歌曲所具有的特点就决定了它有时也带有一定的戏剧性,故多采用独唱的形式,以便于演唱者的自由抒发。 总之,抒情歌曲的旋律是起伏多变而动听;节奏形态是多样而丰富;节拍、速度是较自由;力度是可强可弱的;风格多彩,表情深细,感染力强。因此这类体裁的歌曲这格调是有柔有刚;有的则是以柔为主兼而有刚,有的则是刚多于柔;也有的是则柔并济。在技巧的运用上比较复杂、细致、灵活、多样。感情的表达也比较细腻、深刻。
5 o' Q" S! M+ o. X# N; }参看:
8 u# j/ T+ G- _2 v- p R铁蹄下的歌女
0 i" x$ B! m9 ~1 E Z3 n1 G$ a嘉陵江上: r2 y& [4 }: o, }4 W2 o) n
我爱你中国( R! G/ |0 i" Z
祖国,慈祥的母亲
" M# a. @. j( v5 K' o( K叙事歌曲1 a/ P a4 l% U; S4 p
叙事歌曲,即是叙述故事的歌曲。 从歌词方面来说,叙事歌曲的形式常是一首叙事诗、故事诗或具有叙事诗、故事诗的性质。从叙述方式来说,叙事歌曲的演唱都常是以第三人称来叙述人物故事、民间伟说或现实事件的始末,但也有时演唱者以第一人称来代替故事中的人物说话。从旋律待方面来说,叙事歌曲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样式、风格特点,但其突出的共同点是都比较口语化、与歌语言(包括方言)结合的很紧、表义性较强。有的则是有说有唱,旋 律的进行比较平稳、抒情、富于朗育性。节奏、节拍、速度、结构形式待都比较自由。叙事歌曲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叙事歌曲是民歌式的。常用分节歌的形式,即以一首朴素的民歌旋律作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来演唱多段歌词。
- q) `# I7 ]2 s1 b, n8 ?2 I5 L参看:: R: E% o( A& Q7 D
孟姜女 ! Z. Z% y# w. [: e- o" t f2 x' L
三十里铺
; ?7 K4 u' ^( x& M- R歌唱二小放牛郎
$ `+ y) q' O$ c t河边对口曲 # W, x5 {* z9 x, U' ~
第二种类型的叙事歌曲是说唱音乐,说唱式的歌曲以及朗诵调性质的歌曲。常用通谱歌的形式,即旋律的运用、发展是随着歌词的内容、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仅具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还有刻划人物性格的作用,说说唱唱、有声有色、生动感人、韵味盎然。
$ \1 f/ r+ H2 t' `说唱音乐参看北方的大鼓;南方的评弹。
! Y( |& q3 y% `$ g4 x9 S2 P说唱式的歌曲参看:
/ ^( v6 }9 b2 ]八月十五月儿明 # B x6 w& P; @$ i6 z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0 r z k" j, h
朗诵调性质的歌曲参看:魔王& A6 m$ m7 x7 N9 h: ]
颂歌
0 r" N9 R/ d4 q+ {; m" S0 }# d% a% @颂歌系指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祖国、歌颂英雄人物、歌颂锦绣河山以及歌颂其它崇敬的对象和心爱事物待待的歌曲。具有典型性的颂歌其特点是节奏平稳、速度较低缓、旋律宽广,有庄严宏伟的气魄。; q$ {" F/ w9 U+ x- R0 _+ k
参看:5 D$ k6 N* j' s7 b4 S+ J
歌唱祖国
/ J# R" `) v6 s) c" n B还有的颂歌是用民间歌曲填新词的方法构成的。这类颂歌的特点是旋律富于抒情性、歌唱性,节奏、节拍有的比较自由,气息也比较宽广,用以抒发对所歌颂的人物或事物深情厚意。
" _" _1 J1 M" N# Q7 u5 t1 M参看:! r" u0 F5 r* ?. p' `% V
赞歌( o/ f/ _3 i6 i1 t% }# E! e
绣金匾
9 x: x( F$ i: Z% K% O5 D1 |歌舞曲
5 y; M$ `' X6 \$ R% j亦称歌舞性歌曲,舞蹈歌曲。 ~6 s+ ~7 m: G8 P, \( f- V
歌舞曲的特点是结构方正,节拍规律,节奏鲜明且富于弹性、常从始至终贯穿着具有特性的节奏型,旋律活跃、也有的较抒情,有强烈的舞蹈性。歌舞曲体裁首创于民间,古今中外均有。歌舞曲常与某种具体舞蹈动作或舞蹈形象相联系,有的就是以某一舞蹈节奏为基础而写的,专做伴唱用。有些艺术性较强的歌舞曲也独立用于音乐会上的演唱。 1 z* m2 l5 a/ _9 {8 P2 _
参看:
( x0 {- L7 R9 _3 i0 v4 R丰收歌 * j7 |" r/ K f5 Q
洗衣歌
{4 Z4 {0 B' }0 a) U7 z劳动歌曲
( B1 o( I4 L1 S劳动歌曲的特点是节奏清晰,节拍规则,旋律朴实有力、有浓厚的劳动生活气息,且常与某种具体的劳动或劳动生活形象相联系。劳动歌曲产生的较早,也是古今中外均有,也是首创于民间。如民歌中的各种劳动号子最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后来专业作曲家们所创作的表现某些特定劳动生活内容的歌曲也属于这类体裁。参看:
9 g1 i+ \4 p5 I, N" `) I# N \, _ M打桩歌
1 ]% |4 N1 C4 T7 V2 J J# l! p码头工人歌
2 ?; P4 ?/ D& B: [+ q) s! c% A大路歌
' m. p( r8 r8 |' e黄河船夫歌
3 Q' P, o& e1 D6 G8 q儿童歌曲 4 X$ |/ j2 n- H; S
前面谈到的各种歌曲体裁基本上都适用于儿童歌曲。只不过因为儿童们年龄小,在性格上又好动、具有天真活泼、朝气向上等特点;此外,又因为儿童们比较单纯、幼稚,身体正在发育成长时期。所以,他们所能够接受的音乐以及他们所能够演唱的歌曲,一般来说不宜难而复杂,而应易而简单些。儿童歌曲的特点是在旋律进行上,具有轻快、跳跃感,但音程不作大跳进行,而是以级进与小跳相结合的进行为主;在节奏的运用上,应简单些,后半拍起唱、切分音、三 连音等宜少用或不用;在节拍安排上、应以2/4、4/4拍的为主,3/4、6/8节拍亦可少用;在速度处理上要适中,不宜过慢(因儿童的气息有限),但太快也不合适(太快易成吐字不清),在乐句的安排上不宜过长,一般速度应以二小切为一句,速度较快时可以四小节为一句;结构设计应以短小、方正为佳;( l& H/ W/ h% X9 y. g$ P8 u
音域选择一般应限制在十度以内(所龄越小音域应越窄----指歌曲的演唱象)。' T" v% ]2 I; h# |$ {
参看:
( X" q/ Z: p4 e" ?3 J酸枣刺 6 T/ F; I1 F. t3 W- E
卖报歌 ) s( y. ~' n5 A0 n% S, p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J! ~7 e9 L3 e& [* g
$ H& A7 W6 j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