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 Menu
Search for:
!account!
密码:
登录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好友
贴子
收藏
设置
首页
资讯
电脑
硬件
二手
音响
接口
店铺
音频设计
软件促销
插件联盟
官网
搜索
首页
资讯
电脑
硬件
二手
音响
接口
店铺
音频设计
软件促销
插件联盟
官网
搜索
音频应用
»
Audio app
›
录音与演播室技术
›
录音/配音/混音
›
采访录音技巧与后期音频处理
返回列表
查看:
22396
|
回复:
0
[转帖]
采访录音技巧与后期音频处理
[复制链接]
852523728
852523728
当前离线
积分
78
好评度
0 点
78
积分
2
听众
23
音贝
音频应用
音频应用, 积分 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2 积分
音频应用, 积分 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2 积分
积分
78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09-8-5 16: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采访录音技巧与后期音频处理
现在,广播记者在使用录音机进行录音采访过程中,经常出现录音失真,或者声音不集中等情况,使播出的录音报道不理想,整篇报道也就大打折扣。本文主要针对广东电台新闻中心记者在采制录音报道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指导,旨在提高广播记者的录音报道水平和质量。
一、 常用采访机
1、PAW120数字采访机
关于这种采访机的基本功能使用,有说明书可以参考,网上也可以下载,这里就不在赘述了。只提醒大家几个使用中比较关键的问题。
1)、输入设备的选择
按蓝色的MENU键后,出现的第一个菜单就是输入设备选择菜单。DYN、IECM-1、COND、这几个设备输入接口是PAW120预置好的一些话筒型号匹配型,在使用外接话筒时都可以选择,只是录出来的效果有些不同。
其中DYN用于接动圈话筒,数字放大倍数较大,低频略有提升,要注意容易喷话筒;IECM-1为其选配电容话筒,有低频切除功能;COND为电容话筒,有低频切除功能;INT为内置话筒;LINEH为高电平线路输入,可作为从调音台或其他放音设备导出音频时使用;LINEL为低电平输入,可作为从调音台或其他放音设备导出音频时使用。
经过实际使用中的比较,发现当用我们记者常用的SONY电容话筒时,如果选择该机型推荐的COND选项的话,录音电平会偏小一些,反倒是用DYN选项电平比较适中。
SONY 907电容话筒
2)、压缩方式的选择
关于压缩方式的选择,对我们最终的录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HI QUALITY是没有压缩的PCM音频格式,音质最好,但文件量大;MUSIC是MPEG的压缩格式,默认数据流量是256kbps,音质相当于CD,可文件量相当于上一种的1/5,立体声,尽管扩展名是.WAV,但实际上就相当于我台目前使用的S48文件,平时使用时,推荐使用这种方式;SPEECH,用于语言录音,单声道,中高频略有失真感;STENO采样率太低,达不到广播级的音质要求,不推荐使用。
3)、关于AGC的使用
AGC是AUTO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在这种PAW120上,有几种选择,比如-5dBfs,-11dBfs等,实际功能是一种电平动态压限器,它可以提高弱电平的录音音量,减小最大电平与最小电平之间的差别,但是,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整段录音电平过大、失真、底噪提升。
这一功能的原本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录音音源音量很小,或距离很远时使用,但经过实际采录的比较,发现当使用了这一功能时,环境的本底噪音会同时被加大,而且有些高电平的地方有很明显的失真。请谨慎使用。
下面是两段录音的波形比较,一段用了AGC,一段没有,录音时,话筒距离
音源约3—
4米。
从波形比较图上可以看出来,上面一个使用了AGC的,总体电平很大,而声音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异变小了,下面一个是没有使用AGC的,事实上听觉更清晰。
2、MD采访机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电源:
MD采访机,有电池供电与变压器供电两种。电池也有普通电池与可充电电池两类。
通常采访机在录音结束时,对所录内容的存盘动作是以按[Stop]键来完成的,所以如果在按[stop]键之前出现断电或电压不足等问题时就会造成采访内容的丢失。有的记者曾经试过用变压器供电的MD采访机采访结束后没按[stop]键就将变压器电源拔掉,结果导致近1个小时的采访内容的丢失。
2)、找尾巴:
一些旧型号的MD采访机通常都没有自动在空白处写盘的功能,所以对于一张录有内容又还想保留的MD盘,录音时一定要注意先按[end search]键,即找到盘上记录曲目的结尾处,然后再开始录音,以保证对原有内容的保护。 3)、电平:
采访机的录音可以用MD机的MIC IN插孔,由其他音源转录时,可用LINE IN插孔。通常采访机的录音电平都是自动状态,当遇到所录音源音量很小,需要人为手动增大音量时,可转入手动录音电平状态。音量的调节方法如下:
按住暂停键,再按住红色的录音保护键并向右推录音键,保持2-3秒,屏幕上出现“MANUALREC”字样,表示进入手动调节录音音量状态,此时,再
按 ,增大录音电平,按 键可减小电平。
4)、MD碟片
A、对于录有珍贵资料的MD盘,不要录得太满,通常一张盘录满是74分钟,一般录到60分钟较安全,以避免当盘片出现问题又恢复时,造成数据混乱与丢失现象;
B、注意MD碟片的保养,避免高磁、高温,尽量不要把防护滑片推开而暴露里面的光盘;
C、一张MD碟片不要使用太久,在频繁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最好将里面的重要资料导出到CDR或电脑保存,然后更换新碟;
D、记者编辑自己要做好资料的分类保存工作,在盘片标签上标注警示信息。
二、话筒
1、 话筒的分类
从构造上分,常用的采访话筒一般有这样几种:
1)、机身自带的话筒,一般为驻极体构造,灵敏度一般,音质一般,适合语言录音,但这种内置话筒容易录到机子本身的机械噪声、手与外壳的摩擦声等; 2)、动圈话筒,不需要外部供电,一般灵敏度不太高,适合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下使用;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动圈话筒多数为单声道话筒,在接入PAW120或MD采访机时,一定要使用经过了特别改制的话筒线,否则会出现反相问题,导致声音变弱,这一问题也曾经在我台的某些采访机上出现过。(改造方法见下图)
3)、电容话筒,需要外部供电,灵敏度较高,适合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下使用,
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录取到被采访对象的声音;缺点是,有时底噪会太大,另外还要经常检查电池的电量,电量低时,会出现噪音。比如,现在我台记者使用的SONY 907立体声话筒。
2、关于SONY907话筒上拾音角度的问题
在SONY907采访话筒上有120?/90?的切换开关,是L、R两个话筒的有效拾音角度的选择。在录音环境安静、场面较大时,可以选择120?,环境较嘈杂,采录的音源又不是太宽的时候,可选90?。
在较理想的环境下,用90?录出来的声音,立体声的声场宽度较窄,而用
120?
录出来 的,声
场宽度
要宽一
些。
三、关于录音电平的问题
关于录音电平的问题,有些观念需要扭转一下了。在过去的模拟设备时代,由于存在着声音信号电平与磁带以及录音机本身的本底噪音电平的比值问题,即所谓的信噪比,所以为了提高信噪比,要尽可能地把声音录得大一些。 但在数字设备中,由于不再使用磁带作为记录载体,因而系统的信噪比基本上就是由数字系统的量化比特数来决定的。而对于录出来的声音信号的信噪比,则基本上是由话筒的型号、使用方法、使用环境等来决定的。
所以,在不考虑话筒型号与使用方法等因素时,电平宁小勿大。小了,还可以调大,但如果大到失真了,就没辙了。包括一些喷话筒和风吹到话筒上的扑扑声,只要没失真,都能在后期进行处理的。
很多记者由于担心采访时录音电平太小而把话筒伸得距离讲话人的嘴巴太近,结果录制的声音失真严重。下面就说说话筒的使用习惯。
任何话筒使用时都不要离嘴太近,一是容易失真,二是容易损坏话筒。手持话筒时录音时,手在胸前,话筒在下巴附近就可以了,还有一条原则:话筒指着
嘴,但别正对着嘴。就是说可以从侧面、下面、上面等方向斜着指向嘴巴,而不要放在嘴巴的正前方,避免嘴部的气流直接冲击到话筒振膜上。
为了了解某个型号的话筒的最佳使用距离,我做了如下的对比试验:
用SONY采访话筒,在距离嘴部10cm到200cm的位置上选取不同距离录音,然后比较声音的音质。结果表明,在10-15cm时,很容易出现喷话筒,低频也有一定提升,而显得低频过重;在20-100cm左右,声音音量适中,音质较真实,空间感也不错;100-150cm,音量开始趋弱,房间的空间感趋强,清晰度下降;在150-200cm声音比较虚,空间感太强,清晰度不够。这样比较下来,我们就知道,其实在1米以内都是可以录出不错的声音来的。
另外,我还在较安静的房间中做了两米到四米左右的录音对比试验,经过一定的后期处理与电平提升,在话筒指向性最高的方向上,即使在四米远,录出来的声音也还是很清晰的。
四、关于立体声与单声道的问题
从存储载体的容量上看,当然单声道比同样音质的立体声,可以多存放一倍,在较安静的环境下,语言录成单声道,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较嘈杂的环境中,如果录成单声道,原本分布在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声音就被叠加在一起,从而对有用的语言信号产生掩蔽,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存储卡的容量允许,尽量录成立体声的。
第二个好处是:当话筒或话筒线上出现问题时,比如虚焊、插孔松动等,往往会一路好一路不好,如果录成单声道的,一旦有这种问题,录音是100%的出问题,但录成立体声,还有50%的希望。
录音技巧
,
后期
,
音频处理
相关帖子
•
HANCE 与Intel携手合作,为AI个人电脑提供先进音频处理技术
•
为什么有些音频后期插件价格这么高?
•
AudioThing 发布模拟 Hainbach测试设备的一款音频处理效果插件Arguments
•
IRCAM 发布音频处理插件套装 ASAP V1.3 更新
•
人声录音技巧:在录音室塑造人声的 5 种方法
•
Calrec 将推出紧凑型 ImPulse 1 IP 音频处理器和路由器引擎
•
Equalizer APO 音频处理对象软件免费下载
•
Pro Tools Sync X 后期同步制作工作流程
•
音乐后期制作包括哪些 音乐后期制作能自学吗
•
音乐后期制作入门教程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耳机/麦克风/话筒/声卡
FL Studio
电脑宿主/音响/音频/软件
MIDI
音频接口/音视频线
二手音频(乐器-音响-音频)
效果器/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