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7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混响效果
; C% I: d" Z8 m$ U! J e# B" x& _: M
* Z- H1 `7 R# C3 j' s3 D
& t# n& m, q! n3 C8 Y8 I+ w9 Q/ O; i& v0 ?
混响也叫残响,是一种在发声源停止发声后环境反射导致出现的持续声音,一般有大厅混响和房间混响之分,常用大厅混响,这种效果补偿附加在原始声上,使声音更丰满厚实,人声得到美化。混响效果也包含大厅混响,金属模拟效果,密室效果和房间效果等等。混响的产生一般由早期反射,中期反射和后期反射三部分组成。/ ?1 C' v5 O' \, ]3 V- m
( F1 z' m8 j/ V) Z7 w; [( u
3 W' X* w1 b9 y) z7 c4 ~
! z9 n: k# Z$ u Q8 r
& n4 M7 p- I$ S9 I
一、早期反射:也叫轴向反射,也叫一次反射,他是由声波到对面墙体直接反射到达人耳的第一次反射声,一般在房间有六个面,那么就有六个早期反射,对声音的厚实度产生影响。1 W/ {- x; }3 c; C9 x
9 d2 Y5 g5 j* {8 v; I
0 \3 r3 t6 S' d5 f6 B. J# a6 S
# z5 a1 A/ U* z4 {" v7 C* B
( a+ ?. `- G6 i" \) D; q* o二、中期反射:也叫切向反射,来自同一平面经过两次以上的反射才进入人耳的反射声,幅度比早期反射声压小,但是密度大,能反应空间的大小,他的频谱结构和衰减特性与反射环境有很大关系,主要控制混响的总体频谱和混响特性。
4 u6 R! D" ]$ o$ K: c, _$ H% x y6 V
6 H3 o& h" |/ Z6 L/ W: E: J* [3 H1 `& o0 N' m
* L) b% X+ |7 [- r* o2 T三、后期反射:也叫斜向反射,来做各个反射面经过多次反射后达到人耳,幅度最小,但密度最高,他主要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和层次。
+ f, o3 ]0 [" D+ i/ c+ v
5 z9 A' d5 u' k
4 ^" ~" O+ {; Z2 V0 r4 j8 y5 O" F: C3 u
' m- w6 T9 m4 n2 Z7 v/ H, e( a) A/ D
由于以上三种反射的间隔时间小于50毫秒,所以人耳分辨不出是哪种反射,只是觉得声音变得厚实丰满了,这就是混响的主要核心作用。它的特点归纳如下:
! |' x" g6 W' d+ R0 Y4 X! J9 y4 `# a" x) }8 T) l% x
0 {6 p z* ^% u% y/ q
6 ]/ K3 i4 `" I# j% `0 Y& t
2 N6 l- A( Y% h+ Q
8 w2 B8 z( y3 B+ H: |
1:与直达声分开,分开的时间小于50毫秒,而且效果声比较模糊。
# [4 n6 ?) B/ Q! f9 C: s1 H* L7 K r- U; @- }4 q7 u9 D
* C0 R6 A4 T6 C
8 {) p2 w* b- U7 N! G" n9 x% l% N$ p, v1 ~
2:具有明显的环境特性,如模拟大厅,浴室,大小房间,下水道等各种环境下声音的形态。3 m- X& @- I) l A6 f
: D2 T+ q4 s+ _$ ~/ T' C
0 U; `! u# ^" {
' @6 \1 z3 |1 P0 {
" K0 U( p) L. E, l0 J1 K3:反射声的密度能反应空间范围的大小,并能表现出超过具体空间以外的声音。
5 J5 N, Z8 b: A! V8 W( q9 p
# Z: S" S, R' j! b3 O
1 S" H) `1 x7 }
$ \ l$ d0 k( u5 v$ B5 W8 i' I
# ^7 V5 K U7 ~+ Q3 b4:与直达声结合,使声音具有延续性,能美化声音,让原声变得浑厚丰满,圆润活泼明亮。9 S# e( P) f1 d5 R" R
( v) ^1 x/ Q/ h" z: a) ?5 W- K
! H4 u; l% D/ ~. }! y% ^# q
( u2 v9 }" }4 L- h" M0 i# \8 |" E2 H; S8 q3 ~% H
( t5 |& @9 w: W0 X) s
' }) c+ }0 J) r, s' F, z( G
7 c7 b4 _4 c. B; {3 C8 q4 S混响的控制参数一般有预延时时间,混响持续时间和衰退时间。
$ T: i. v$ P+ D9 U; T
# \& y" e3 Q8 P7 a
4 N1 k! I# @$ _8 K' E2 n% T: h
, v# q# |* |6 \, S8 t# ]/ f8 l6 A0 l# z/ s1 ^) [9 P
预延时时间:它是控制原声进入混响效果器后,效果声是否延迟一段时间再发出的时间参数,设置延迟时间短,混响声不明显,但是人声比较自然,设置延迟时间长,混响效果明显但人声不自然,具体的度需要自己仔细体会,找到合适自己的预延时时间。对于比较专业的演唱者,可以适当的设置时间短一点,或者干脆不要设置预延时;对于不太专业的,喜欢效果声多一点的演唱者,可以适当加大预延时时间,在不提升效果量的前提下可以满足要求。9 p# k2 D0 X0 t \( s1 R
( k+ X* C( ?! m9 h1 b( K) f; g
( H& r, l, N5 Z* Y$ X) b" i$ Y' W- D7 D
0 T& T& ~! p; n$ m) [
" P6 j# g) O1 ?) ]# s4 @7 F2 I/ M, n# i; N6 Q+ A: X/ X% t
; W( W8 k& P7 V0 @7 d/ e6 Z混响持续时间:此参数用来控制混响效果时间的长短,具体持续多长时间,根据现场环境和演唱者要求来设置,一般设置在2.5秒到3.5秒之间。
0 U2 m, `; l+ g
3 b. f3 u2 l7 Z; x6 {
0 a! R7 `9 |! {. I( x
- d' N# w4 w6 o0 X S# g
+ y4 K& M6 g4 q) g) F) C4 Q8 L k, O5 L' J1 t0 {/ i
8 V: J9 J6 R& i7 K2 v( ^3 q) n X
衰退时间:这个参量是用来切除混响效果声中不必要的尾声的,前面讲到延时时间一般设置到2.5秒到3.5秒,在这么长的延续时间的情况下,会出现演唱者唱下一句的时候上一句的混响还没有结束的情况,这样两者就会叠在一起影响到清晰度;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快速衰减功能避免出现叠加的问题,这个就是衰退时间的作用。
& C! i0 v2 A3 R g' L1 q* O7 Z2 ?# K
% ]5 k% j }1 O# Q& i6 i
$ v9 V# x, P# t" {7 v6 @8 W
4 p7 l: B+ [! x/ z' T
2 q* P; h m1 Z4 H1 V
' D/ g( s- J2 Z _! k/ I' F可能有朋友会问为什么不干脆把持续时间设置短一点呢? 如果我们把持续时间设置短一点的话,效果声会衰减的很快,总体的声音听起来就没那么丰满浑厚了,混响效果本来就是增加丰满度的,在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起不到作用,那还不如不加;所以我们选择比较长的持续时间,在获得好的效果声后再利用衰退时间快速的消除不必要的后续效果声,设置到歌手换气的时间上,刚好接上下一句。这样就不会干扰下一句了。既获得了丰满度,又不影响清晰度。
* b/ K6 E8 s+ i
" k7 r* t( ]; ~1 B; t% x% f( `/ |3 r: c q' x; `3 ^4 ^1 x
% ]6 b5 c! v7 d, k. R4 b& ~, i5 ]5 l; i- t" m
通过本文的阅读,朋友们应该能明确分辨效果到底是个神马玩意儿了吧?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设备多试几下来验证文中的说法,这样更加能加深大家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