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认为在音乐基础学习当中节奏和节拍是基础中的基础,并不是说它不重要,反而是非常重要的。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3 _* A J2 P0 V7 b1 f* b8 |9 f
节奏和节拍节奏和节拍节奏和节拍节奏和节拍有密切的关系,经常被混为一谈,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情。 节奏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含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例如小节、拍子、重音的位置和循环周期等等。当我们说一个人“节奏感好”的时候,意思是这个人能够恰如其分地调动这些因素,使音乐富于艺术性,而不只是钟表般地精确。 节拍的概念是很具体的,它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是一种节拍,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是另一种节拍……。从乐谱上来看,节奏是无所不在的,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记号和速度标记中;节拍则简单得多,它由拍号和小节线标记出来,一目了然
1 S& S3 M' s, K- I8 E# `+ n 第一节 节奏 节奏型
+ s5 ]& a; d/ W" t# h# } 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节奏。, l5 n X- i. b: Z2 Q# C
在整个乐曲或乐曲的部分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做节奏型。" i7 U! {- W% T2 e8 r9 C+ t' R4 Q
第二节 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8 n. C" ?! T# ?8 e 把音值自由均分,其数量与基本划分不一致,叫做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也就是通常说的连音符。$ I# q' o9 C) W5 `! W% V4 B
假使把音值分成三部分来代替两部分,便形成了三连音,用数字3来表示。其余依次类推。5 E$ V4 A: }% \0 S
两个三连音(重音在第一个音和第四个音上)和一个六连音(重音早第一个音、第三个音、第五个音上)是不可混同的。+ ^5 c) X# h3 Z4 K
把带附点的音符分成两部分来代替三部分,便形成了二连音,用数字2来表示。
, }5 I: R; j d) L! c ?3 J, y0 \. b 第三节 重音 节拍 拍子 小节, A3 p; r* [+ Z+ m+ p2 l
和周围的音相比,在音的0 f& `6 I; R: v7 x4 T& r% f
强度上比较突出的音,叫做重音。
5 M5 N" f) v" j8 A0 e3 Q( N 重音分实在的(即物理上存在的)和想象的(假如在休止符上、在弹奏风琴时)两种,重音用记号">"和小节线来表示.& W% r8 w5 ^! m& T5 Z
有重音的及无重音的同样时间片段,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节拍是用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的.' y3 o7 [9 f: H) r" F7 s
为了构成节拍而使用的重音,叫做节拍重音,节拍重音多半是有规律地来循环出现的,如隔一拍、两拍等。
+ I" v L- Y" [2 o 用来构成节拍的每一时间片段,叫做一个单位拍。
& Q* q9 X5 Z( I' u6 b. g5 h 有重音的单位拍叫做强拍,无重音的单位拍叫弱拍。 b( h- |/ i% M- ^9 G
在乐曲中,节拍单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拍子是用分数来标记的。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
0 d5 x, ~* P3 I) W1 Y! z 分数记号中的横线在五线谱上用第三线代替。7 t! }( _" _, {2 G1 c0 |2 ~( w2 M
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做拍号。拍号记在谱号和调号的后面。
+ z. r& R$ h6 i) K 在乐曲中,由一个强拍到次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叫做小节。# J$ j+ Q h" w' `
穿过五线谱使小节彼此分开的垂直线,叫做小节线。小节线写在强拍前,作为强拍的标记。
( _& y1 g1 K2 Q 在乐曲明显分段的地方或在乐曲终了处,则用双小节表示。4 H# q8 Z1 ]3 O9 z
乐曲或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叫做弱起小节。弱起小节叫做不完全小节。它往往而后乐曲中的某一段的最后一小节合成一个完全小节。
# r1 i; _3 \; }) v0 r 第四节 切分音: m. o* o& m Q) w. ?
从弱拍或强拍的弱部分开始,并把下一强拍或弱拍的强部分持续在内的音,叫做切分音。% @$ u- v7 D: K2 ~3 ?3 [
切分音的写法是:在一小节之内的切分音往往继承一个音符,(当然有时也可以写成两个音符加连线),两小节之间的切分音用两个音符来记写,并用连线连接起来。
W1 B7 A- N+ s5 R8 V( w 第五节 单节拍和单拍子 单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7 {3 f! x$ U, t6 J( u% E6 F 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的节拍叫做单节拍。
: Y, V3 C: I$ X: P5 ^" G- n 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的拍子叫做单拍子。8 O1 b& S) y! e( s7 T# V
把小节中的音符按照节拍的结构划分成音群,叫做组合法。使用组合法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视谱和易于辨认各种节奏型。
2 u' h' ]6 y6 A2 I8 |" v- c 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如下:! O# [9 U7 D& a# t# T1 B( x0 S
1.基本单位拍之间应该用不连结的符尾彼此分开,因此,在单拍子中,有几个单位拍就有几个音群。
) ]) B: k6 K2 h: { 2.在节奏划分比较繁琐的情况下,每个主要的音群可以再分成两个或四个相等的附属音群。每一条符尾可不分开。$ K5 |: y5 R7 _
3.包括全小节的音值,用一个音符记写,不遵守单位拍彼此分开的原则。0 I7 P1 Z# S; r% y) k- a9 e4 T
4.休止符也按照组合法的规则来组合,但连线是用不着的。整小节的休止,用全休止符记写。" P" F" V, E4 r$ k
5.为了记谱简单明了,附点音符可以不遵守每个单位拍必须分开的原则。; ]$ L6 M9 |* B9 `' A
第六节 复节拍和复拍子 强拍与次强拍 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5 K; p4 x I( c# h6 f) \" m% a
用同类的单节拍合成序列,因而不止一个重音的节拍,叫做复节拍。! u8 H, C" o7 [/ i7 w# h A
用同类的单拍子合成序列,因而不止一个重音的拍子,叫做复拍子。, M+ ]1 u$ y1 u6 T
复拍子(或复节拍)中的重音数目与合成复拍子(或复节拍)的单拍子(或单节拍)的数目相同。4 a9 a2 y7 i0 g- T
在复拍子(或复节拍)中,第一个重音较后面的重音强,因而叫做强拍。其他带重音的单位拍叫做次强拍。0 p+ a, C1 \6 W0 P2 a- R
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如下:
/ f! o' _# N4 C7 V# s 1.合成复拍子的单拍子应彼此明显地分开,每个单拍子则根据单拍子组合法。& t7 F6 ?. N5 Q8 G9 b2 q; s
2.和单拍子一样,包括全小节的音值,用一个音符记写。7 g) B; n Z2 |% ?: }) g
第七节 混合复节拍及混合复拍子 混合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5 M0 E; a% H" _+ k/ A7 A+ \ 由二拍的单节拍或三拍的单节拍,按照不同次序组合成序列,叫做混合复节拍。
# D; K% s( W$ u3 f& c, |$ u8 F 有二拍的单拍子和三拍的单拍子,按照不同的次序组合成序列,叫混合复拍子。
; O/ E' o! Y9 R+ I5 Y. ?. _; _ 混合复拍子的组合次序可以用下列三种方式来标记:& j( f. [- O+ ?( K$ U. g7 G- ~
1.用虚线 2.用连线连结音符 3.用括号中的拍号. n( U+ [1 s# P: H2 F8 x8 [; D' {
第八节 变换节拍和变换拍子
# |) v6 R# M( _ 在乐曲中各种节拍交替出现,叫做变换节拍。各种拍子的交替出现,叫做变换拍子。
4 i1 {5 _, e( k5 I0 X4 } 第九节 交错节拍 自由节拍 1/4拍子 板眼及板眼符号/ x4 W4 h0 `8 q! @; c9 N3 q
各种不同节拍的同时结合,叫做交错节拍。
4 B: W4 C: u7 j$ v# h 各种不同拍子的同时结合,叫做交错拍子。
2 |" Q; n# Y c0 ^+ C( C, Q9 a 交错拍子有以下两种情况:
5 _4 e P( H( c 1.每小节中的强拍是想符合的。+ w8 i$ V8 A4 H( @( J
2.部分强拍是符合的,部分强拍是不相符合的。1 Z# A, N* H1 C# F% w
节拍的重音及单位拍的时值都不是非常明显固定,而是表演者根据乐曲的内容和个人的体会自由处理的,叫做自由拍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散板。
5 s# f9 Y. O- P 1/4拍是一种较少见的拍子。它往往在变换拍子中出现。
( f) O% k4 y* m4 e 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是用“板”“眼”来标记节拍和拍子的。“板”表示强拍,“眼”表示弱拍和次强拍。3 K5 K5 [) P F# V7 D
所以在基础乐理学习中,节拍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为以后的中国民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演奏更加出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