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V" A: n+ e8 C$ e2 C D 体育音乐是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从当年世界杯中的《意大利之夏》到法国的《生命之杯》,从奥运歌曲《登峰造极》到韩国的《心手相连》,从当年欧洲杯的中文广告歌曲《豪门盛宴》到亚运会的热门歌曲《亚洲雄风》等等,许多歌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 . Y, v+ A x8 v5 n # B9 D$ d6 z- O" ~
那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同想象吧!离今天还有整整两年又两个多月的时间,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运会就将在我们北京开幕。届时迷一样的主题歌就会揭晓那东方神秘的面纱,但愿它能唱响我们大家的心声、祝愿和梦想! ; @, V. Z3 F4 ]5 d. S% d4 I# \$ D8 i+ L
; T0 f4 }3 {0 R; X$ j7 i. F ( D1 j; g- d' T作者: fidelio 时间: 2008-8-9 18:53
《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回顾》(本文写于2008年5月1日——情守西湖)0 X- L! [. N+ C. T* c7 i
# L( ]# M9 u. F0 j/ X! v" m 昨晚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倒记时100天之际,相关部门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同时第四届奥运歌曲评选活动获奖作品也揭晓了。昨晚的北京人民文化宫太庙前可谓星光闪耀,诸多内地和港台明星共襄盛举,台下也有很多熟悉的面孔,阎肃、乔羽、金铁霖等前辈也都在座。在我的印象中这是首次由央视直播奥运征集歌曲颁奖晚会,前三届好象都是由北京地方电视台举办的。也许是考虑到这是最后一届征歌活动了,所以举办者才加大了宣传力度吧。 7 u4 n% j# T- ^ 随着一首由百名歌星演唱的晚会主题歌《北京欢迎你》晚会拉开了序幕。三位主持人和两位开奖嘉宾情绪都很饱满,主持人杨澜甚至有几处抢词动作,而董卿的串场词则很象是朗诵。颁奖过程中白岩松似有一句想说的话没能完整地说完,大意是“我们的奥运歌曲征集了好几年,一直都在期待一首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优秀歌曲出现,也许时间最后能证明……”云云。确实,期待通过征歌活动可以征集到优秀的奥运歌曲,为北京奥运会增光添彩是许多人的共同心愿。本次征歌活动共评选出约三十多首优秀奥运歌曲,大多是港台和内地的名家所作,如徐沛东、赵季平、谷建芬、谭盾、孔祥东、鲍比达、林夕、周杰伦、陈少琪等等。- \! {/ \! K& ^/ o
由于时间的限制,晚会不可能将所有获奖歌曲全都展示一遍,节选的部分应该是相对优秀的。然而与主持人说的“大饱耳福”不同(也许那是撰稿人的意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歌曲并不多,而这几首歌曲又大多是由港台音乐人制作的,如周华健的志愿者歌曲《我是明星》,刘德华的残奥会歌曲《everyone is no.1》,鲍比达的火炬传递歌曲《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周杰伦的《千山万水》,梁翘柏的《梦想在望》。另外赵季平的《盛典》、谷建芬的《神圣的时刻》、游鸿明的《英雄》、何沐阳的《万山之巅》等几首歌也可圈可点,只是略感歌曲圆润、抒情有余而个性、张力不足。此外剩下的歌曲大多不痛不痒、乏善可陈,也许是因为新歌初听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我的鉴赏力还不够吧。其实我倒是很喜欢刘欢的那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可惜它并不是参加征集的歌曲,同时也不是新歌了。有时候听歌的第一印象还是很有点参考价值的。* m+ o1 N- T* c3 v' L) u+ H$ ~2 A
北京2008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从2004年起开始至今,原计划每年举办一届,总共五届。后来的2007年与今年的2008年合并了起来举办,也就少办了一届,也许奥组委征歌办也意识到征歌的效果和质量不如预期吧。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每次征歌活动参与的人数还是不少的,包括很多普通的民众和音乐爱好者。从第三届开始奥组委还增加了网上征集的新渠道,更多的网络音乐人和歌手也参与了进来,其中不乏优秀的创作人。总计四届的奥运征歌活动共收到成品的歌曲几千首,歌词作品更是上万首,然而有点遗憾的是最终入选获奖的歌曲中却难见普通民众和网友们创作的歌曲,难道其中真的就没有突出的作品吗?我不是评委不能乱说,也不能瞎猜征歌办没有尽到逐一鉴赏的责任,但是我可以想象和理解奥组委的工作之繁多和人员之紧张,征歌活动不可能如青歌赛那样形成严密的组织和程序,也不可能组织到众多的专家和评委来评审。 ( t+ ^# ]& Z4 Y3 X; m5 Y! E 当初北京奥运歌曲开始征集时有专家曾说:一首好的奥运主题歌曲应该具备三个条件:1、体现奥运精神;2、反映中国或北京特色;3、易于世界传唱。而这三点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做好真的很不容易!奥运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中国和北京的特色又究竟如何来表现,两者如何能完美的结合起来,让世界人民能理解接受并广为传唱,真不是简单的事情,是空洞的形式口号不能胜任的。纵观这四届征歌活动所有获奖歌曲,似乎还没有出现具冲击力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词曲结合得好的、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艺术性强的突出歌曲。其中汪峰的歌《我们的梦》和《怒放》是相对比较理想一些的曲作,有阳刚之气,也相对易于传唱,但是在词义的表达上比较单一,没能更多地展现中国特色和奥运精神,似乎与奥运会主题歌的要求还有些差距。此外其他获奖的歌曲大气的就不多了,如果最后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真的就从这些歌曲里挑选一首,我们是否会留下遗憾?* Z. H# [6 u9 ?- B% @2 Z& B: U
这四届的北京奥运歌曲征集,前两届是预热,参与人数和作品都没有后两届的多。但从结果来看,第三届颁奖晚会更象是部队文艺团体的汇报演出,第四届颁奖晚会则是名副其实的明星与名家的集中展示,草根音乐人和网络作品始终没能站到台前成为主流。这让我联想到去年国内音乐界关于网络歌曲的雅俗问题的大讨论,也许对网络歌曲的偏见和忽视也影响到了奥运歌曲的征集活动。其实我认为网络歌曲的优劣是不能简单地一刀切的,我相信网络中肯定有优秀的创作人和作品。作为奥运歌曲是不能缺少激情的,而从北京奥运火炬在海外的传递过程来看,奥运圣火最坚强的支持者和后盾就是广大的网民朋友,他们赶到现场挥舞国旗表现出的激情令人动容,他们已成为时下最可爱的人。我相信他们之中一定也有为北京奥运写歌的人,其中也一定不乏优秀的作品,只是苦于没有展示的舞台罢了。我觉得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也应该写进奥运歌曲加以发扬光大。1 X n$ b7 e; l) ]0 f
其实奥运歌曲和音乐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奥运主题歌只是其中的一项,当然是最重要的一项。除此以外各种类型的奥运歌曲应该承担更多宣传、普及奥运精神和理念的功能,因为就一首歌曲而言不可能涵盖那么多的内容。因此我认为奥运歌曲征集活动的终极目标不应该只是限于征集到一两首奥运主题歌,而应该以激发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实践“重在参与”的理念为主。作为非主题歌类的奥运歌曲完全可以更多地融入本民族的特质,彰显民族的风采与自信、激发民众的自豪感与凝聚力,同时也可以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我们。 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也不小,北京奥运歌曲完全不必一味地取悦外国人。现在有些老外总是害怕中国的崛起,其实中国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受别国的伤害,何曾威胁过别的国家?现在的中国和平发展、逐步崛起理所当然、光明正大,我们应该自信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中国盼了百年的奥运终于要在北京举办,我们有些激情有些欢悦,完全是自然流露,为何还要瞻前顾后、自我压抑?写一首豪迈的歌难道还要考虑“国际影响”、看别人的眼色吗!本来奥运是与政治无关的,但是有人就要来捣乱,对我们的正当行为上纲上线,对这样的人必须进行还击。 , ]& K. c5 _) q8 S G; L0 d& F" n: p% J' I8 }4 P
尽管北京奥运歌曲征集活动不算很完美,但我认为奥组委征歌办还是大不同于社会上某些打着征歌的幌子以“征集的名义”来做广告的单位和组织的,至少奥运征集活动征集到了为数不少的歌曲,而质量如何则是另外的一回事,而且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现在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歌曲、志愿者歌曲、残奥会歌曲基本确定,但是奥运会主题歌曲还是一个悬念,没有确定,最后的结果也许要等到奥运会开幕的当天才知道了。我希望北京2008奥运会主题歌曲最好由中国人自己来创作完成,这倒不是我狭隘,而是对我们中国自己的音乐人充满了期待。8 O" q) M) e8 v8 ^1 q [ ^
现在北京奥运圣火即将开始在国内的接力与传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宣传奥运音乐人有责!精英也罢、草根也罢,重在参与,奥运歌曲征集也一样。北京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大到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小到平民百姓和许多网民朋友都参与了,这充分反映了国人的热情。第一首参加征集的奥运歌曲我已不记得,最后一首则是艾敬的《我的2008》,虽然它也不在获奖歌曲之列,但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同那首《我的1997》一样歌曲记录了作者的心声,划下了时代的印记。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关于2008的梦想,希望这能为北京奥运会带来吉祥和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