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标题: Ora graphene Q 全世界第一只纯石墨烯振膜耳机评测 part4 [打印本页]
作者: catmintstudio 时间: 2020-6-29 12:10
标题: Ora graphene Q 全世界第一只纯石墨烯振膜耳机评测 part4
接下来第二个测试
各受测检体(Ora graphene Q 被动模式,technics RP-DH1200,SHURE SRH1840,AKG K371)70,80dBC下20-20kHz FFT数值及相位测定。
註:相位有关的测试需要对MEA及REF输入同一个讯号,才能正确测量相位差,ora主动模式下,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找不到一个双蓝牙输出的方法,没办法,只好跳过ora主动模式有关的相位测试。(如果大家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欢迎交流 :))
黄色数值线代表1200
绿色数值线代表1840
暗红色数值线代表K371
暗橘色数值线代表 ora
FFT & phase @70dB pink noise
FFT & phase @80dB pink noise
这个FFT & phase图可比使用rme话放的FFT & phase图要顺眼多了,没有乱七八糟的凹陷,没有曲折离奇的相位偏移,也没有可怕的失真。图中显示4只耳机的失真都相当小,发生失真的频率集中在40Hz以下,或13KHz以上,1200@19.3KHz 及1840@13.8KHz 的地方有一个相位反转,ora跟K371相位测试的数据就更好了。
将70dBC与80dBC两个相位图相比较,ora与K371音压由70dBC升至80dBC时,高音3K - 20KHz相位显示上有明显改变,显示ora 及K371相位的正确性对音压敏感,暗示即使是在70-80dBC的正常使用音压下,音压也与音质劣化呈现正相关。
第三个测试
各受测检体(Ora graphene Q 主动模式及被动模式,technics RP-DH1200,SHURE SRH1840,AKG K371)85dBC下20-20kHz阻抗数值及相位偏离测定。
Impandence & phase
黄色数值线代表1200
绿色数值线代表1840
暗红色数值线代表K371
暗橘色数值线代表 ora
阻抗图上显示K371@1.18KHz 阻抗为59 Ohm以外,其他全频段下最高阻抗都在30 Ohm以下,这说明这4只耳机都很好推动,这也是新推出型号耳机的一个特质,随便一个手机耳放就能推动,至于耳放音质如何,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第四个测试
分别于各受测检体中输入1秒-14dB 100,1k,10kHz 正弦波讯号,耳放输出大小固定为 - 使ora耳机产生1KHz 85dBC音量之输出,并回录至DAW,以测定各检体震动强度及谐波失真组成。
先看一个总图三段waveform自左而右代表100Hz,1KHz,10KHz,绿色waveform bar是讯源,-14dB 100-1K-10K Hz,下面4条代表各耳机回放讯源的回录结果,可以看出回放音量@100-1K-10K Hz上,1840(紫色)表现最为平均,其次是ora,1KHz稍多,1200 10KHz较弱,K371则是100Hz少的有点.......令人担忧。
下面是谐波失真及回录讯号强度的实际数值,这里顺序反过来先写10KHz,制造一点神秘悬疑感 :)。
@10KHz
ora
录入讯号强度-38.9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60dB左右。
K371
录入讯号强度-29.7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70dB左右
1840
录入讯号强度-33.4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55dB左右
1200
录入讯号强度-35.5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60dB左右
@10KHz K371回放能力最强,2次谐波失真最低。
@1KHz
Ora
录入讯号强度-35.1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55dB左右,三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55dB左右
K371
录入讯号强度-25.9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70dB左右,三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65dB左右
1840
录入讯号强度-33.8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65dB左右,三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65dB左右
1200
录入讯号强度-32.8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60dB左右,三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55dB左右
@1KHz K371回放能力最强,2次谐波失真最低。
@100Hz
Ora
录入讯号强度-39.7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40dB左右,三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35dB左右,2次谐波失真较3次谐波失真为低,4次谐波失真较5次谐波失真为低,可预测为其对偶次谐波失真之抑制能力较奇次谐波失真为高。
K371
录入讯号强度-43.5dB 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45dB左右,三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45dB左右,4,5,6次谐波失真下降较慢。
1840
录入讯号强度-35.5dB 对偶次谐波失真之抑制能力较奇次谐波失真高非常多,接近2的5次方倍(-30dB)。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50dB左右,三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25dB左右,3,5,7,9,11,13,15次谐波失真以接近7dB逐步下降。
1200
录入讯号强度-28.8dB 对偶次谐波失真之抑制能力较奇次谐波失真为高。二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35dB左右,三次谐波失真相较基音低25dB左右,,1,4,6,8次谐波失真以接近10dB逐步下降3,5,7,9,次谐波失真以接近15dB逐步下降。
........................嗯,1200及1840@100Hz的观测数据实在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几乎像是在讯号链中加了一个old school压缩的处理结果,虽然耳机的低频THD不太会影响实际听感,但是这测试数据也太辣眼睛了 “(。。)”。
在100Hz的测试中k371在100Hz的回放能力一马当先的落后于其他耳机,但ora及K371还是 保持了良好的低总谐波失真,1200的情况还可以理解,只是失真比ora及K371大了点,1840的数据实在有点奇葩,所有的失真集中在奇次谐波失真上,而且可观测到的谐波失真高达15次,也就是基音震动频率的15倍,真不知道怎么解释。但是关于测试数据不用去解释什么,就只是一个存在的现象。
待续。。。。
作者: 火火火 时间: 2020-6-30 06:58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音频应用 (https://www.audioapp.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