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8 n6 ~* p' _5 n5 P5 B7 _ 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音乐作品,对于作曲家或者使用者来说是否具有实用性?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使用算法作曲这样的方式进行音乐创作是为了模仿作曲家自身的音乐创作过程,还是为了模仿某类风格作品的题。0 O5 K0 ~* u. `, K; M, L1 x
$ ]" g" Q# y9 O9 j3.如何评估计算机生成的音乐作品的问题 . M" C* Y# }3 b - p7 I* S1 N' q- T由算法作曲生成出来的音乐片段是否能真正符合传统的音乐理论呢?显然,作曲系统中的质量评估机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往往会引导音乐创作的方向,甚至最终决定音乐作品的成败。9 @+ H G5 y! F6 U1 V
( U7 Q$ b4 i O! D
4.如何对算法作曲的作品赋予人类的情感 ( a5 x" _6 s' V, K( D9 M$ { * i) s7 K2 L% G 收获& n/ h6 `# q; O5 p- x3 @1 b% c7 V
/ F4 D ?' X8 ~: P9 U(1)启发式信息:启发式信息可以是这个音和上一个或几个音、这个和弦和上一个或几个和弦的搭配程度,这个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现有作品,从而获得一个概率表。例如,如果在很多乐曲中,两个和弦一起出现的概率很小,说明这两个和弦的组合是不和谐的,就不需要继续往下搜索了。. d* Z% ]1 I2 h$ C* o* Z% z
- Z9 ]7 M. E' |; k7 ]
(2)长度为10:搜索长度不可以太长,否则计算量会很大。这也是这种方法的一大缺点。; N" C P [% z2 G
% b. H! g! x- E1 m3 ?! O(3)部分可能解。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只在中音区搜索,即便如此,全部解仍有21的10次幂之多,不过考虑到启发式信息,我们只需要搜索一小部分解就可以了。5 Y# \- H6 m0 o5 v
0 f8 @( q9 n( J' k8 P2 p
2. 随机输入+SOFM聚类。* j+ A- H# V1 Y4 t8 d* {3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