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标题: 耳机线材升级知多少 [打印本页]

作者: yinpin    时间: 2010-6-30 11:42
标题: 耳机线材升级知多少
铜线or银线-耳机线材升级知多少(1)
. p# p# V) _) J
; e/ z/ q2 S, {- {4 m   现在用耳机听音乐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耳机发烧友也是迅速壮大,很多的用户都慢慢不能满意耳机原配线材的音声素质,产生了换线的念头,也正是如此国内的各类耳机升级线材市场才异常红火,可是对于耳机换什么线才是真正的升级,您了解多少呢?" m/ L# p" v' f" R
纯银信号线
% a" m; ]7 W- b4 S7 e, N2 y: G5 C$ D6 d* O- i; R* G
    这个问题从最基本的入手,材料。正如大黄和很多发烧友交流时发现的那样,刚刚开始接触耳机升级线材的新手,对于材料的幻想往往过多,尤其是受到南方hifi文化的影响,对于银线的迷恋很多,有很多人升级线材并不考虑自己耳机的特点个个人口味,只是一味的追求银线,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
7 ]: U; l( @% u纯铜信号线
5 C. a8 ]% D, A: u! }  `: H+ U! l8 N. ?" g
    银线在传输高频时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声音表现中:细节和空间感都会有很强的份量,确实换到耳机上会让人耳朵一亮,但就未必耐听、有乐感,时间稍长往往会有速度过快、过于刺激的疲劳感。相比之下铜线声音醇厚、中低频沉稳,高频也没有那么明亮,相对比较温润耐听,虽然在解析力、高频延伸等个别素质上与银线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因为铜线更加耐听、更加适合各类音乐、更加的符合大众审美,所以各大耳机的线材才普遍选用铜质线材作为信号传输线材。即便是万元以上的顶级耳机,也是选用铜线作为线材而不是银线,故而可见耳机配用铜线材并不只是因为成本的原因,声音匹配的问题才是根本。 6 o5 c" T- C0 f/ b# ~
* @+ H! v5 u- D) h& f$ G/ w* h" C
   大黄点评:打破唯银线才好的魔咒,理性的认识银线和铜线的基本声音特点,才能在耳机升级线材的选择之路上走出正确的第一步。
! P/ G: v' S: C9 U* p1 m
6 D- w4 q9 D% a无氧铜的纯度-耳机线材升级知多少(2)
- _! o5 Z+ Y4 c6 z0 v  d7 o1 K2 H) l$ x3 c& v. q5 ?# \
上一篇文章里面大黄讲到了,因为铜的声音稳重,中低频扎实,耐听且有大众性,再加上成本相对低廉一些,所以几乎所有的耳机原装线材都是以铜作为材料制造的。那么肯定就有朋友要问了,既然你大黄说铜线成本要低,那为什么很多耳机升级线卖的很贵,但也是铜线呢,甚至要比银线还贵,这不是没道理么?且慢,其中的奥秘大黄给您慢慢道来。
! }- p) z5 K/ N
( ]" Z8 v4 A/ ]5 K; u, e铁三角旗舰w5000所用耳机线就是8N无氧铜
! b: M& T9 r; ]" ~- }& @  L' J- b: u; b' \+ X
    我们生活里常见的耳机线材都是用铜制造不假,但是铜线有纯度上面的区别,所以价格自然差别极大。从最最常见的耳塞来说,一般是4N的OFC。(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音响线材里面常说的N指的是纯度,比如99.99%的铜就叫4N铜,OFC则是无氧铜的简写。)但是线心很细,并且都是并行线心,所以很容易折断和拉断,这也就是为什么耳塞总是特别容易坏的原因。到了耳机上一般都是4N到5N的OFC线材,并且线心多是多股绞合而成,不但粗而且抗拉明显增强,所以耳机线材损坏的几率就会远远小于耳塞。值得说的是日本的耳机和耳机线材,因为最早重视导体纯度对声音作用的是日本,所以他们的耳机产品往往在线材上更讲究,像日本天龙和铁三角的顶级耳机,都是用的是7N或者8N-OFC导线,自然价格就会非常的贵。
1 j) F  v- ?0 P% w: `5 W( e5 x8 ~& ^+ ~8 k) x1 h
天龙耳机d5000线材为7N无氧铜( i) d' l8 i$ @8 ]

  k; P2 H# J/ J$ b# _# ]    为什么纯度高了就会非常贵呢?因为冶金提高纯度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不成比例的,大黄给您打个比方,以冶炼OFC(也就是无氧铜)来说,6N的OFC价值等价于与它等重的纯银,而如果继续提纯,到达8N的时候,这8N的OFC铜的价值就等于与它等重的黄金的价格,是不是很惊人呢?
9 Z" j2 e8 d- z5 L9 r3 o+ E
: L, m' a9 ~1 t8 m' N   大黄点评:纯度越高,铜的导电性能越强,作为线材传输损耗就越小,失真更小。但是N数越高,声音越细腻且偏向中高频,低频能量变弱,力量感减少。所以大黄认为不必过度追求高纯度,6N的OFC导线已经有足够好的性能,声音整体平衡感更好,且价格还算靠谱,可作为大家比较合适的选择。
8 x, k( Q1 X% i. l: J( P                ' F/ G; B+ G& J9 |( P- t
线材的工艺-耳机线材升级知多少(3)
+ J9 {+ f$ |  I0 X& z6 d7 {
+ e5 x! j- M1 \: c1 o说到耳机的线材,特别是常见的铜线线材,除了纯度很重要,会对声音产生很强的改变外,还有一个因素是非常容易被大家遗忘的,那就是线材的制造工艺,优秀的工艺能够制造出非常平滑的导体表面,能大幅度改善现有纯度材料的导电性,所以在大黄看来,制造工艺是和纯度同样重要的因素,希望大家在选购耳机升级线材的时候考虑这点。
% p  P( E# ]% c/ H/ w
. ^3 i. [( l) s4 G卡塔尔斯品牌耳机升级线
. T# [8 a8 \5 v; ~; H
) N( f' s8 t  `! s8 B    大家都知道,耳机线材的外面是pvc或者编制等一系列包裹物,里面就是铜导体的线心,而一般都不是单只的,而是由很多细丝绞合组成,这样既能保持较大的导体面积,又能增加柔软度和韧性,可是这众多的细丝无疑比单只的导体增加了很多表面积,所以电流就会大量的经过导体的表面,而这些表面因为是拉丝机拉出来的,所以光洁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电的能力,尽管导体内部的纯度很高,但是如果表面凹凸不平,那么就会在音质表现上大打折扣,故此很多hifi线材的生产厂家会动用巨资制造高精度的拉丝机,来保证拉出的铜丝表面平整。以卡塔尔斯为例,他们的拉丝机使用的是钻石抽头,非常耐磨细致,尽管如此,每套拉丝的抽头在拉出一定长度的铜线后就会被废弃,为什么?因为卡塔尔斯认为它已经磨损了,如果继续使用那么生产出来的铜丝就不能达到表面的光洁要求,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出区别。因为这种平整是分子级别的。如此巨大的成本自然要算在成本里,这也就是为什么卡塔尔斯很多5n的纯铜线却比别人7n的还要贵,他的道理就在此,当然也绝对的好,声音非常顺滑温润,由此可以看出工艺对耳机线声音的影响。  . ~% d1 Q% k0 n* W/ Q& X

2 ]) F9 D. \: w  大黄点评:很多大厂的线看材料仅仅是5n或者6n的铜材,但是却卖的非常贵,大家不理解感觉像骗钱,其实加工工艺的成本才是线材成本里的大头,明白了这个道理您在选线材的时候才能打开视野,不必被纯度拘束手脚,错过那些好线。
7 S0 ]) _& u2 B4 A; G1 u% M1 y' R* X: [+ ~
单晶铜的秘密-耳机线材升级知多少(4)1 {5 ]! h/ y4 A. j. |: Y  Q8 j

3 |2 W* [. c; B. @    前面几篇文章中,大黄主要讲了常见的铜质耳机线材的一些特性,和挑选他们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几点,不过细心的发烧友朋友可能发现,这些相关只是都还只是OFC的,也就是无氧铜,可是现在耳机线市场里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线材,就是单晶铜,这到底又是什么线呢?它和OFC是什么关系呢?* U* E) E3 R1 [- U3 z# `: T2 T8 K
单晶铜与无氧铜对比
+ @9 l- r& @( P
% n0 F& J5 f4 z  B    其实单晶铜是指用OCC锻造法制造的OFC产品,也就是说是使用了更加高级的冶金技术的无氧铜,这个OCC全名为 Ohno Continuous Casting,这是由日本工业大学的大野(Ohno)教授所发明的「高温热铸模式连续铸造法」所制造的导体技术,因为铸造过程经过特殊加热处理,所以可以获得单结晶状导体,每一结晶可以延伸数百公尺以上,在实际应用之长度上结晶粒仅有一个,并没有所谓「晶粒界面」存在,在讯号传讯时,无需透过晶粒与晶粒之间的「晶界」,讯号更易于穿透与传导,因此损耗极低,堪称是相当完美的线材。现在使用这种技术制造的最长结晶为125m,所以当我们使用的几米耳机线完全可以看作内部只有一个铜结晶,自然声音表现更加完美。; _3 F) J5 x% t5 |
( _6 k2 K4 ]- G# ^! v
单晶铜与无氧铜对比
. ]# b4 D0 u) U- ^* ~
( q1 v' k  T$ l- V    现在明白了,如果线材上标明了是OCC产品,那就说明是单晶技术生产的,比起普通的OFC产品来说更加上了一个档次,对比来说在声音表现上,单晶铜声音更加通透、纯净,细节更加丰富,不但拥有铜质材料沉稳的声底,也拥有了银质材料的细腻和飘逸,可以说是兼具多方优点的大成之作。    大黄点评:单晶铜的缩写为OCC OFC,单独的OCC标识指的是使用单晶制造技术,因为银材料的加工也可以使用OCC技术,请大家在挑选时务必要看清楚,单晶银的产品可是非常天价的哦:)1 s  T6 D/ ~7 H9 n$ [
& c  Y) Z# L4 \8 h
纯银线到底什么声—耳机线材升级知多少(5)
+ v5 ^: H& E9 M
, O* `/ ]+ T  p) C2 j4 v, W   在hifi里很大一部分发烧友都比较喜爱银线的声音,不光是因为银线的某些电器特性更好,更有利于保真,银线自身也有着极其浓重的特色,而对于玩线的新手或者对银线不了解的朋友还是应该慎重考虑,下面大黄仔细讲解一下其中的原委。
3 p) Z8 O6 g, X% d% }4 U; e6 Y- [  s/ j. [+ U; q2 k: z
欧亚德纯银信号线 % n" H- K3 u8 y, w
: @/ r+ z6 t* J2 J6 ~6 Q
    对比普通铜线,普通银线有着很大的优势,在升级线材里银材料的高频特性更好,声音靓丽、通透,并且密度也高,声音线条和形体突出,结像优异,可以说在中端价位的线材里,银线的素质优势是一耳朵的事情,可是偏偏事情就是这样,听一耳朵的银线惊艳无比,听多了就会觉得有点累,如果是音箱系统那还不会太明显,耳机系统的高敏感性会让你的耳朵倍感疲劳,为什么呢,因为在中低价的普及型线材里,材料纯度和制作工艺都不是顶级技术,那么材料固有的缺点就很容易暴露,银材料声音能量更集中在中高频且形体偏瘦,这就给人较快较干净的感受,但却没有铜线的温和和包围感,这是互相矛盾的问题,直到顶级线材里,这些问题也不见得能够完全解决。 , A3 Q/ g' f% |+ W6 L& y6 Z/ ~

# ~0 b& L; T  {   对于耳机的升级线材来说,选择银线更易暴露以上听感缺陷,因为耳机的细节比音箱更丰富,但是中低频松弛感和包围感远远不及音箱,银线会加重聆听疲劳感,但是并不是说银线就会不好听,毕竟hifi耳机是系统,还有很多其他的环节可以调节这个问题,懂得搭配才是hifi的王道。   I3 w7 c7 r% W( W1 o

" O. z9 V6 o: B/ m1 i   大黄点评:纯银线更多hifi素质,但是要求有更好的系统来烘托听感,如果组合得当,其特质远超铜线,所以准备升级银线的朋友,大黄奉劝大家还是要从系统整体去考虑,不要被一耳朵的华丽所迷惑。
% F8 W# l( X& z) l
6 D7 m' Z9 ]6 @9 I  B' W关于耳机线材的作用你知道多少
& `6 o& W* M5 T9 V& e; g3 ?8 X: r0 q  f6 Q, B
    耳机hifi的朋友经常碰到线材的相关问题,到底耳机线材该怎么认识,换线到底有没有用处,更换线材能带来多大的变化呢?下面笔者与大家一一分析。& o# ~0 q( ~4 B. S
7 j# ^/ N! d$ L" M
    耳机上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就是耳机线材,其实如果把耳机想象成一座水库,那耳机线材就是给水库提供水源的河流,河道如果狭窄,水库就不会有充足的水。所以耳机线是耳机音乐表现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忽视。   ) x; x/ K' J) H9 z: l/ a
& W2 H- o2 X) C( h  x  T
   耳机线的全称应该是耳机信号传输线,但是与一般的信号传输线又有所不同,通常的信号线是双线分离的,即左右声道各有一条独立信号线。耳机线为了方便使用,线体的大部分长度都是单线结构,即把左右声道的传输线封装在一条线内,只在即将接入耳机单元的地方分开,方便使用。所以提问换线有没有用的朋友现在可以得到答案了,换线是一定有用的,关键在于你换什么样的线,换掉的线又是什么样子的。    9 O1 _) X7 ?; Z; b9 U, F( j/ A
7 b7 \3 [6 _" m* W
   大部分耳机的原装线材都是比较一般的线材,即使是高级动圈耳机的代表,如dt880,hd600和akg701之类,也都配备的是中档的铜质线材,通常上讲,原配线材的音色和平衡性都比较适合自己耳机声音的特点,但是hifi素质毕竟有限。就单从结构上讲,高档耳机升级线对单线结构各自声道的屏蔽和整体耳机线的外编织避震效果都做了hifi级别的强化,能直接提升声音的素质;对比之下原配线材是没有这些专业的屏蔽和避震编制的。更别说用来传输信号的线心材料,高级升级线材是远远好于原配线材的。   
( P  ^; b8 }' R' X& n( k2 u! c3 @+ a, g& C/ |/ _
   第三个问题,更换线才能带来多大的变化。笔者认为,只要升级线材和耳机的音色走向没有绝对的冲突,通常都能带来极其可观的变化。以hd600为例,原线音色较正,但是低频肥厚,中频死板,高频也不够细腻,声音空间层次不清晰,驱动后整体声音透明度不高,声音如同隔了层纱布,模模糊糊。但是配用高档的升级线材后,比如zu的升级线,以上问题都能明显改善,尤其是低频控制力上升,不再肥厚,整体音色活跃性灵巧性大大上升,声音鲜活感突出,空间层次清晰,立体感增加明显。
( n* L" d; p0 B8 j& ]3 B# t. l




欢迎光临 音频应用 (https://www.audioapp.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