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7 09: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3. 三种录音方法
5 X, v9 b3 ^8 w1) 单点录音法. e w! A4 Y4 |+ t; v9 F' V& U. l
在单声道录音产生的初期,由于没有任何辅助加强话筒,而只能在一个点上拾2 c8 b# v9 J7 T, {8 C( M6 a0 i
音,所以才有这样的称谓。6 X; G: L5 W/ g' I: U! r' {) H% K
录音条件:
/ O8 X4 o) k# h/ p7 n* E# b (1) 话筒摆放应在声源的比例平衡之处。移动话筒位置时,左右移动,解决声源横向的平衡比例,高低或俯仰的移动,解决纵向的平衡比例;! d4 z: X. b: h9 u9 T
(2) 话筒要放在声场中直达声与反射声比例合适之处。由于我们自己的录音室已做了吸声的处理,所以一般不考虑自然混响的问题,而是在后期混音时再人工加上它。3 q7 E+ v% v; p+ e/ X1 ~2 t
(3) 话筒与声源的距离不得超过17米。一旦超过,则会产生50毫秒的延时。(不过,想来谁也没有17米长的房间吧?)
6 A+ o$ w5 {8 ^+ U1 B. |( ? (4) 声源的位置也很重要。0 G& d3 e' \9 U8 V+ ]- e
我们可以用两支心形指向的话筒摆成XY制,或用一支立体声话筒来进行单点录音法的立体声录音。此时要注意立体声声象的问题。这就要求录音师要考虑到上述几点条件。如:我们录一个四人小合唱,把话筒放置于指挥的后上方,同时最左和最右的两人分别对应两支话筒的主轴线。然后在试音时再对话筒的高低、远近进行一些调整,就可录到不错的立体声效果。
9 H- h" F) z/ J+ x" q( R' g
* g1 Z, f1 G- o& Z: `* G2) 主话筒录音法
0 `3 h6 ~8 y7 w, a, ?: D 为得到比单点录音法更大的清晰度或为使自然平衡不佳的声源得到更好的平衡,就要增加若干辅助加强话筒。
' A# ~# ] G# h; K% n录音条件:
7 O* H5 ^' {$ Z/ ]3 n0 A (1) 主话筒与辅助加强话筒的电平关系以主话筒为主,即它只能大于而不能等于,更不能小于辅助加强话筒的电平。也就是说:主话筒担任主录任务,辅助加强话筒只是用来弥补声源个别部分电平的不足。在立体声中,辅助加强话筒起着清晰和稳定声象的作用。
# Z' @/ Y! P; f5 s (2) 主话筒要选用较高灵敏度的话筒。
6 k5 B* }/ j% W& F4 s0 ? (3) 在话筒的摆放上,要注意辅助加强话筒间方向角的过多重叠,避免使声源各别部分的电平不平衡。2 G' j# o, w7 T0 k$ ~) f
(4) 在立体声的主话筒录音法中还应注意:主话筒与辅助加强话筒的声象必须吻合。
3 W. O$ M8 ~; u$ U0 T (5) 用两支辅助加强话筒放在主话筒宽度定位的两个端点,可使主话筒录音的声象宽度稳定而准确。0 y% r9 D2 S1 L' |$ w" P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能会用到这种录音方法呢?0 D9 a y* Z1 W6 a9 |5 y
很简单,比如鼓啊!我们可用一支立体声电容话筒,如RODE的NT4(如果没有立体声话筒,可用两支性能相同的电容话筒采用小AB制或XY制来实现,(如两支AKG的C3000B)并用单点录音法放置好,它就是主话筒。再用两支动圈话筒做辅助加强话筒,分别录军鼓和低音鼓。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录鼓的方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