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2133|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音乐评论原创歌词作品:

[复制链接]

240

积分

2

听众

-67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40
发表于 2005-3-31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2 ~- z2 E, L# P" @% v5 k" {3 o1 G音乐评论原创歌词作品:            


4 f% f+ @9 i3 {, G/ d  ^' W                                          《兰亭序》今日、曲意绕黄粱

2 @4 D% e, Q6 `7 T4 N: `1 z
                                                ——歌词作品《梦〈兰亭序〉》鉴赏


; r7 R" q, {5 D; }0 P4 g" q$ s3 ?                                    作者:西塞桃花

5 F5 M! C$ p. g3 E2 q0 m2 N
一、选题恰当,少费口舌。歌词作品《梦〈兰亭序〉》取材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书法作品名《兰亭序》。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代表作《兰亭序》则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在会稽当了四年的内史,期间广交天下名士,经常相约徜徉于山水之间。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承公等四十一位文人墨客聚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饮酒赋诗,大家推举羲之为诗集作序,王羲之乘着酒兴,灵感大发,一挥而成了这篇美文。醉后书写的《兰亭序》,似有神助,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等他酒醒后,过几天又重新书写了许多本,但终究没有兰亭集会时写的那篇精彩《兰亭序》又称《禊帖》,是公认的书法神品,全篇一气呵成,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法度变化,逸韵不群,风姿楚楚。用笔的偃抑欹侧,使转方圆,钩折劲挺,更是多端,流畅婉转。皆能随势而变。观其行笔,轻重疾徐、抑扬顿挫、节律起伏、气逸神飞。章法则欹正相生、疏密相间、参差错落有致,通篇节奏明快、妍媚洒脱。“晋人尚韵、唐人重法”。法和韵是书法艺术表现的两个方面,“法”是形外的,是由运笔、点画组成具有一定风格的字体。“韵”是形内的,是字的艺术生命力,是一种情趣,一种境界。《兰亭序》可谓是“法”、“韵”具佳的神来之作。古往今来,《兰亭序》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崇拜者。浙江绍兴天福的《兰亭序》,就是选用虞世南的摹本镌刻的,碑立于兰亭正中,高170厘米,宽210厘米,摹本虽屡经槌拓,笔锋不显,但还是能让书法爱好者、遊人一睹《兰亭序》神迹的风采。


7 c0 s: Z' d' T& u3 {- j二、精心布局,谋篇恰当。词作者借用《兰亭序》之名,托《兰亭序》之意,怀《兰亭序》之情,释怀今日之心声,借故以情韵,压制内心的惊雷,与耳目间展示山水之形态,尚茶道之文明。无不匠心独运。

- D; \) r4 t* s2 v9 b1 p5 B: a
且看词作第一段
1 @8 W: P0 Y6 G% H“一壶黄金桂,- ?8 T9 D5 E/ t" o/ Y7 g- |5 B# B
两只闻香杯,' U; W2 D+ b2 P/ _. m
悬壶高冲溢香处,( w, l: @6 R* z' x1 q
是云还是雾。  S; A! w5 b3 L1 A, n- U% T
《高山流水》落啊,
. X: R* a! C( T4 Y( G《禅院钟声》起,
/ Y. {+ @- Z$ S# z( t2 M6 p! X我说壶里有乾坤,* _1 _8 r3 z( n, k, G9 a' M
你说茶里觅知己。  q) S% k, o6 q/ k
急把兰亭叙!”


, l$ Q0 n. t+ U2 R5 K5 o( O由一杯茶的缘起,再涉及山水,又涉猎心中的“乾坤”。苦味步步为营,营造了一幅交流心声的画面和意境。第一段结尾i“急把兰亭序”这一句不可多得。机构去人们的兴致,有耐人寻味。吊起了人们的胃口,来一个且听下回分解的余音,用笔很是可爱!为第二段的展开,埋下伏笔。
; ~0 R1 r( I. Q8 i5 p# f! Z$ {- ?% ~1 Z" s
三、情景交融,寄情其中。第二段


8 n+ k' E7 T. @! A4 I$ i“清风入林时,
9 q6 f) B( |( ~3 Y) n2 t% o" h松涛阵阵急,
0 x( o7 w$ K; ?& A5 |该是春江花月夜,  ]7 \8 _% _, P  b
却逢巴山雨。; ?: b1 A  i2 h0 z9 g" y
杯里常泛舟啊,* H* T9 v9 `) U- `
载得相思愁。1 ?. D$ h9 x/ M; r
壶里知己话春秋,# u; Z: j& h( Q9 e. E  F" ~  K
西窗剪烛解君忧!# v8 k2 u# }, j3 M, i4 A! ]
兰亭梦不休!”

/ C; I4 u! B: r* D
在结构上陈前段,以第一段有小到大由内到外反写,第二段入笔有大写到小由外而入内,颇见运笔技巧。对景象的描写参进去“比喻”“通感”和"拟人"等诗歌写作手法。再是一种展开情绪,把风暴寓于笔端,有条有理道来,如情入景说来,丝丝入扣,清风徐来,有寓教于乐的巧匠之心之能。
; n7 t( d1 D! O结尾
$ m0 `" J6 `' A) I% r6 D“啊!
+ l& [( D: g2 s# d8 y壶里知己话春秋,8 ~- l, b3 Q! r9 }" W$ {$ p* g3 n
兰亭风满楼!”

( J0 c9 X, S; u
寥寥两句,确实点睛之笔。也是作者写词的心声。“兰亭风满楼”而不是“兰亭情满楼”,读罢唱罢这首词曲,人们幻想当年的《兰亭序》和现代《兰亭序》人,这风声任我为之疾首振臂,而作为读者听众的你呢?

9 X0 O- x) j- h( l! k
四、技巧有数,圆熟待日


! w: f& K. q" P' Y! D% U4 z1、歌词写作技巧在《梦兰亭》中“悬壶高冲溢香处,、是云还是雾。、《高山流水》落啊,、《禅院钟声》起,”这里一个“高”字巧妙运用恰到好处,拉开了歌曲意境的空间,对已展开场景画面和情绪,十分必要。也是短文学作品惜墨的必要技巧。接着作者用了人们熟悉的“高山流水”这个典故,进一步从情景上的高深化到主体上的高,令人叫绝。最后一个“落”对高的呼应也是不可多得的妙笔。


- b0 m% L6 H+ v  b3 Z2、笔者的歌词创作吸收了古诗词的一些技巧,又不受古诗词的形式拘束,自由轻松。但是,对汉语的基本功底有待锤炼。“壶里有乾坤,茶里觅知己”这两句马马虎虎说的过去。可是“”杯里常泛舟啊,壶里知己话春秋,“是无法解释的生僻的东西。”壶里乾坤“中的”壶“和人们虚拟”乾坤“从事写虚,可以把乾坤拿来形容或者夸大”壶“的容量。但是,这一些法不可套在”杯里泛舟“,”杯“和”舟“是两个事实在的具象的物,“舟”无论如何也不会给人虚化的空间,再从功能上没有同类通感内容,一个是装水,一个是浮在水上的,”舟“对于”杯“没有”乾坤“对于”壶“那样的张力,因此,以实写实成了必然,这种必然的生成与现实是一相称得,成了与语法和逻辑上都说不同的病句。歌词为什么要严格语法和逻辑呢?一个是让人听得懂道理,而是传承合理的文化。歌曲是大宗华的语言媒介,对语言的引用跟腱就逻辑和语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