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48904|回复: 4
收起左侧

[资讯] 郎朗、王羽佳的这位老师是怎么看待音乐教育的?

  [复制链接]

2069

积分

4

听众

129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069
发表于 2010-7-9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郎朗、王羽佳的这位老师是怎么看待音乐教育的?
6 ]0 o* q! `& h; R3 D' Z  L4 x2 ?) D0 h8 b; [: A) j
作为郎朗、王羽佳、张昊辰的老师,在中国,别人介绍格拉夫曼时,都要加一句“郎朗的老师”或“王羽佳的老师”。其实,格拉夫曼不仅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也是声名卓著的钢琴家,是古典音乐界的传奇人物。% |9 E1 b6 \" S/ Y( l
. D3 o5 @1 ]* F

: o% E1 j  y  t! A; x, h& {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出身音乐世家,7岁考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被誉为“乐坛神童”,50年后,他成为该校校长。17岁起,格拉夫曼师从钢琴大师霍洛维茨,21岁获得列文特里特音乐大奖。
% @( m, B* T, `; r: q. r: ~# v" S% F/ G+ }* e% j% ^
此后30年,他在世界各地巡演,每年平均超过100场,在各类独奏或协奏音乐会上演奏过钢琴史上难度最高的作品,并是至今唯一与美国六大乐团一同录音的钢琴独奏家。9 b0 g( E# ?! r7 m. j$ d! i* D6 O
+ i/ N: H4 J# S+ l- v# k
1979年,格拉夫曼的右手受伤不能再弹琴,他不得不把职业方向转向音乐教育,并以惊人的毅力专攻左手演奏的曲目,铸就音乐史上的“左手传奇”。
6 o7 B$ l- I1 B# q0 ~9 a. C7 W
9 V& I  n- W* U) e$ f2 P, I3 r
! F4 i- Z! J7 x' h8 h右手受伤后铸就格拉夫曼的“左手传奇”
# W& Z$ G: c* u. r# d2 y  Q% L5 b+ m4 l
格拉夫曼说,英国《金融时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称中国有5000万孩子在学钢琴,还有5000万在学习小提琴等其他乐器。在美国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走在中国成都街头的孩子有两类,一类是背着乐器的,显而易见是在学习这门乐器;一类是没背乐器的,那肯定是在学钢琴。4 _7 o) E1 x5 y$ d6 C8 x
1 ]' L# M0 i/ a1 p! [# e% y
很多家庭因为钢琴爆发了激烈的亲子矛盾和冲突,贪玩的孩子不愿意练琴,父母于是不停督促甚至严厉斥责、打骂。这种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观念相悖,认为是在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然而,如今功成名就的郎朗恰恰是这种严苛教育的成果——郎朗小时候,父亲不仅打过他,甚至让他“跳楼”去死。
' o3 p8 I+ s0 U6 g. @  P7 B' M
6 L4 T  H; t- }8 U) h" q9 [3 \
3 Q. r# m; y( Y% C4 c学琴要有压力才行?
  w3 t' g8 a2 u$ B+ h; e2 P; ?% B' E. u, ~3 g
格拉夫曼说:“有一定的压力和约束是好的,但很多情况下要因人而异。严厉的教育方式对郎朗是适合的,因为他有天分,而且喜欢弹琴。”
& i. N0 @2 @7 }4 C; D 9 y" _  e* L- ?0 S/ x& S0 R4 D
格拉夫曼回忆自己童年学琴的经历,因为父亲是著名小提琴家,所以他3岁就开始学小提琴,父亲认为他没有拉小提琴的天分,于是4岁时让他改学钢琴。- ?, q' y, i5 y+ r# X6 _. O' D

! T8 R3 g. `6 O1 v“七八岁的时候,父亲也经常督促我练琴。比如规定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练琴,一过3∶05的时候,父亲就会催促我说‘你该练琴了’。”
6 ~0 a9 k" U) ~, ?% g4 ]
5 B2 Q# f- H' Q9 P, j1 H6 Y虽已年过八旬,但格拉夫曼现在每天至少还要练琴两个小时,“这只是为了保持一个基本的状态,如果有演出,练琴的时间就会更长。”
0 a" H& ~2 N- g* M1 w
3 |' ]% z" d8 I7 g! o: v( y
( ~( {1 s6 w  {+ s
9 j! b( @$ V: \, V. h  p4 A# v. h格拉夫曼的教学模式?
: b: d5 \/ T: Z& P+ c$ U7 X! E, C( E4 i8 J4 Y( Z
在郞朗之后,格拉夫曼的另外两个中国弟子——年轻的王羽佳和张昊辰,也相继在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得大奖。谈到自己的3个中国得意门生,格拉夫曼说:“他们非常不一样,听他们弹琴,根本听不出是同出一门。他们的性格、经历各异,对音乐的理解认识不同,但都在用有说服力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_6 m8 V6 d4 g2 @3 H
6 b; W$ K7 Z) e. f0 a
3 K5 ^; r) f5 X$ j  H

4 P1 F" S4 y/ v3 y1 U8 [4 f8 L6 r 640.webp (11).jp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万

积分

5

听众

704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43689
发表于 2010-7-9 |

5 B4 {! Y8 g6 X% t+ k
7 c4 |3 z2 Z" q王羽佳的演奏肆意飞扬
: w% h& I* T; U: {6 n; F3 T2 n! _- ]! A& T
为什么同一个老师能够培养出风格迥异又各自精彩的学生?格拉夫曼说:“教学没有固定的程式,老师要做的,是启发他们,沿着自己的风格走下去。”
# g, _( F5 ]7 p: v5 E. \7 v) c8 ?  o* Q
格拉夫曼的教学理念和他的老师霍洛维茨一脉相承,他曾经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霍洛维茨教会我最多的,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你不能强迫他去接受你认为正确的东西。所以我教学生的时候,不会强制灌输他们这个应该怎么弹,那个表达什么情绪,这一切都由学生自己去发挥想象。”' z9 @* w$ y+ b' l
3 p. P% q- L. B* F

$ _  B+ Y& J" x% Q0 k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霍洛维茨
8 h" V: k! M( ?+ H+ X3 z5 ]# R8 L' r' j  u' A6 o% V2 D
在音乐之外,格拉夫曼还希望学生学习一些文学、历史方面的课程,比如要求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俄罗斯的文学著作,因为这“可以帮助音乐家理解作品”。
  a2 K0 N+ O; A- N+ h' U  o( l9 }- V: j/ F8 @  d  K
4 `; j; }4 l& h0 @# l- s
手型真的重要吗?& m6 @7 F5 V& p% P7 B' ^6 G( T: O
1 o- J) c( z. ?9 G7 J
很多中国琴童在学琴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手型问题被老师批评、父母斥责,很多中国老师也反复向家长和孩子强调手型的重要性,而作为钢琴界的“金牌教头”,格拉夫曼却认为,手型对于钢琴演奏来说并不重要,强调手型是传统的俄式教育方式。' W: V  b1 p+ d& I- i

/ @2 u" \! I2 n2 R“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钢琴家的手型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演奏出来的效果。每个人手的大小、柔软度都不同,手型没有定式。”
) l. \6 u3 v1 N' h. ^7 s( j2 v$ T6 P# l/ Z

. \" ?: [3 X: R* Y3 S/ {- e: x开始学琴的年龄?
/ N3 k, t) B! P* J6 r% S
4 v% S0 w2 d6 J+ x$ n最后,对中国家长普遍关心的学琴年龄问题,格拉夫曼给出的建议是3~5岁。他说,90%成功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的,就像体育运动员要从小训练一样,在这个年龄开始学琴,主要是为了建立身体和乐器的协调性。" L% O2 o+ \; n" K5 {( E, k

, h7 I0 Y& N! U* U对音乐感兴趣的小盆友,不妨也从这个年龄段开始,选择一门喜欢的乐器,好好开始学习吧!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万

积分

5

听众

1642

音贝

音频应用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49797
发表于 2010-7-10 |
支持朋友!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5万

积分

5

听众

3063

音贝

音频应用中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50556
发表于 2010-7-10 |
不错,支持:victory: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万

积分

3

听众

338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1724
发表于 2010-7-11 |
很不错,欣赏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